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政务数据办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2年,市政务数据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数字化改革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改革破题,强化数字赋能,加速推进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两个平台”能级显著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务服务软环境和公共数据硬支撑。现将我办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完成情况
(一)着眼便民利企,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
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号)要求,全面提升市、县、镇(街道)三级政务服务三化水平,指导**县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三化建设,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采用,协调**成为国办政务服务基层联系点。深化政务服务“未来大厅”建设,依托省一体化平台全面领用政务服务*事项共计****项,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建设工作向基层延伸,全市政务服务*占比达标率超过**%,综合自助机适配对接完成率达***%;
截至**月底,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强化政务服务专员队伍建设,以海宁市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实施以业务技能等级考核认定为主要内容的综窗办事员考级制度。制定《**市政务服务专员队伍建设指导意见》,推动实现综窗办事员向“专员”“人才”转变。
加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国办发〔****〕*号)精神,按照省放管服办《**省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会同市司法局,组织全市各有关部门(单位)对照《**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年)》,开展全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梳理工作。推进行政备案规范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省行政备案事项清单(****年试行)》,落实清单以外无事项。
全面开展长三角一体化政务服务建设。积极推进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实现民生事项“跨省授权通办”。深化杭*、*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政务通办,组建“政务服务联盟”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再提速”,加快通办专窗向**、**等毗邻地区的镇(街道)延伸覆盖。目前全市“一网通办”服务专窗已为***等省市**余地办理****余件政务服务事项。指导**县以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为契机,紧盯群众企业跨省生产生活和政府部门跨省协同联动需求,谋划建设“区域协同万事通”重大应用场景。
集成打造政务服务多跨协同应用场景。全省率先推行公用事业服务集成改革,让群众“不出镇、进一门、一窗式”办理六大领域公用事业事项,实现“减厅、减员、减专线”,目前,全市**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公用事业服务集成改革全覆盖,此项经验做法在**省委改革办公众号《竞跑者》刊发推广。加快实行“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全面实行**项便民利企“一件事”集成改革,同时推出**项本地特色“一件事一次办”清单,截至目前,全市**个便民利企“一件事”办件量达****余万件。
(二)强化平台建设,持续增强数字赋能支撑力
深入开展“平台+大脑”建设。持续推进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完善一体化高质量数据资源体系,编制目录数据项*万项,归集数据总量*亿条,有效支撑全市***个应用,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顺利实施“高可用”平台能力部署,进一步迭代平台智能化水平,实现数据资源自动开通、数据接口调用量自动调整、数据编目质量自动查验,数据资源自动开通时长从平均**天提升至*秒,自动开通比例达**%。起草制定《**市首席数据官制度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积极谋划“首席数据官”为核心的数字化管理新机制。
加强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持续完善市县一体联审机制,增加县级初筛功能和县级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市域已提交***个项目,市县项目评审通过率分别为**%和**%。加强省市平台对接,完成市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与**省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系统的项目库对接,实现了项目数据的***%归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积极申报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参与省级应用工厂的建设和应用,申报应用工厂试点,编制多跨协同知识图谱、数据服务调度与编排等试点工具清单,积极推动**特色应用基于应用工厂进行快速搭建,为应用工厂的建设贡献**智慧。配合省基层智治专班申报省数字化改革“最强大脑”,**“感智汇”获全省县域全时空多维度采录感知网标准试点。指导**青莲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数智青莲未来工厂”建设,在省委**书记考察时得到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数字化推进会上代表**进行汇报。
推动“***”体系与“***”体系技术贯通。依托*政钉完成***和***体系用户账号打通,做好基层治理四平台迭代升级,完成各应用与省重大应用数据对接推送。截至目前,七张问题清单实现界面调用数****次,防汛防台在线实现界面调用数****次、上报事件数***次,社区矫正**月任务完成率达**%,E行在线维修、销售、回收任务完成率分别为**%、*%、**%。建立数据归集日常动态巡查机制,促进数据归集工作落到实处。
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应用。推进**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推动《**省公共数据条例》宣传贯彻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宣讲解读**次,建立宣传渠道***个,印发了***本学习资料,有效扩大社会知晓面及影响力。根据全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部署,会同市委网信办、市经信局、市总工会等主办单位,举办**分赛。全市共***个参赛作品完成线上报名,**个作品选送省级,其中*个入选省复赛,其中“遥感大数据团队”进入**月的全省决赛。
推进“*里办”城市频道建设。推动优质服务上架,**城市频道已集成全市便民惠企服务***个,服务侧应用“*里办”发布率达**%,累计个人实名注册用户***万人,法人注册主体**万家。加强服务同源同质,确保办事服务和公共服务类“应梳理尽梳理”,完成**项自建微信端办事服务的整改、下架、同源发布工作。统筹规划区县城市频道建设并积极争取省级试点,桐乡市获全省首批区县级城市频道试点并于****年*月上线。编制《**城市频道改版方案》编制《**市“*里办”服务管理规范》,提升城市频道整体效能,强化服务运维保障。
持续提升政务网络安全水平。结合攻防演练及安全事件,针对*类**个风险检查项,开展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数据安全自查和提升工作,自查率达到***%。依托**市域网络安全监管平台,共监测防护政务外网攻击****万次,累计研判封禁攻击IP****余个,共下发网络安全风险通报***个。持续推进“三高一弱”专项整治,处置隐患主机****个,整改高危风险项*****余个,关停服务器***台,有效消除网络安全隐患,以最严的标准护航党的二十大。参加国家网络安全攻防实战演练,抵御攻击******余次,未发现入侵成功事件,全省排名第二位。
(三)围绕融合共享,持续完善资源交易主平台
迭代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数字化改革。全省率先实现数字化招标全市域应用推广,实现系统全流程贯通,为全省应用推广提供**经验。全省率先完成首个远程异地多点全市域应用项目,通过省远程异地多点评标协调系统,与省内其他交易中心整合成为一个评标大平台,实现“专家随机抽取、多点就近评审、全程在线监督”,截至**月底,全市共完成建设工程远程异地多点评标项目**个,其中主场项目*个、副场项目**个。推进全流程电子交易,累计完成****场不见面开标。实现政府采购全链条数字化运行,通过与**、**三方联动,完成全省首个政府采购远程跨市多点评标项目。
探索突破公共资源交易区域一体化。积极会同**、**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建设,编制示范区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依托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联盟,推进****四地主体、专家、证书、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共享互认,实现与**的长三角区域CA互认,截至**月底累计办理****余把**省移动CA和长三角移动CA。推动跨省域远程异地评标的落地,与**市、*市开展常态化远程电子评标,推动示范区评标专家资源共享、跨区域互联以及异地评标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截至**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政府采购远程异地多点评标项目**个,项目预算金额****万元。
推进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进场监管。扎实做好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畅通反映问题线索渠道,开辟“专项整治动态”专区,加大对各地查处招投标领域的重大案件情况报道,营造风清气正的招投标市场氛围。深入开展制度规则清理,废止违反竞争中立原则、设置区域性交易壁垒等的制度规则。经清理,全市共保留规范性文件**件。加强专家抽取终端管理,严格落实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当从省综合性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要求。加强评标专家信用管理,截止**月底,今年我办对市本级平台评标专家失信扣分**人次,扣分总分****分。
持续助企降本增效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行银行电子保函和保证保险电子保函服务,实现掌上办、线上查、线上加解密和见索即付。目前市本级电子保函平台已接通银行*家,保险公司*家,对接数量排在全省前列。截止**月底,市本级累计开出*****单保险保函和*****单银行保函,释放保证金总计**亿元。加大对中小企业政府扶持力度,细化扶持中小企业措施,鼓励采购单位免收履约保证金,最高缴纳比例从不超过合同金额的*%降低到*%。做好营商环境无感监测,全流程电子化率不断提升,在最近一期的省营商环境公共资源交易无感监测以零扣分的成绩名列第一。
(四)服务中心大局,进一步助力稳进提质两手硬
持续运用数字手段赋能疫情精密智控。深度运用精密智控综合集成应用。实时更新精密智控应用数据,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一屏总览。在**疫情战时状态下,紧盯核酸检测、流调排查、编组转运等关键环节指标数据,不间断开展比数据对分析,为指挥部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建设疫情防控专题库,强化大数据分析能力,在**多轮次疫情中,通过核酸数据的碰撞,自主研判外溢风险人员,完成批量赋码操作,实现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推进疫情防控组件共建共享。研发**个疫情防控类组件上架全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组件超市,为“一地创新、全省共享”贡献**智慧。加强日常疫情数据分析,每周对省发疫情防控精密智控指数评价进行分析,对县(市、区)开展评价,激励各地提升疫情防控工作能力和水平,精密指控指数评价长期稳定在全省前三位。
实现疫情防控和项目交易两手硬。针对疫情反复冲击,积极做好疫情精准防控,既保障项目进度,又降低现场聚集风险,确保疫情防控和项目交易“两手抓两手硬”。持续推进服务标准化,梳理形成服务清单,明确服务流程、材料清单等相关标准,优化平台场所、信息、档案、专家抽取等服务,全面提升平台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评标区管理水平,完成评标区门禁系统智能化改造,集成通讯工具探测设备、身份及人脸信息采集设备、人脸及身份证识别闸机等功能,评标专家进出评标区一律采用刷人脸或身份证,大大提升评标区管理的规范化、智能化水平,采用电子签到也有效预防了评标专家信息的外泄风险。
坚持疫情防控与政务服务两手抓。加强政务服务大厅现场管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要求,守好“小门”,严格控制大厅整体人流量,做好分流管控,实行临时隔离区、独立通道分区管理,严格窗口管理,保障政务服务安全有效。多元化升级政务服务,依托“数字政府”数据共享平台,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和“自助办”。因疫情暂停窗口业务期间,实行“网上办”“掌上办”等办理方式,线上办件量占办件总量的*%。对因物流速度、人员隔离等原因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提交材料的,采取容缺受理、信用承诺等方式。暂停线下窗口办理期间,为群众提供免费邮政服、帮办“跑腿”、远程协助等服务。
二、2023年主要工作思路
2023年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紧盯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着力在基础性、关键性、标志性工作上下功夫,争当数字化改革“排头兵”,打造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新标杆”,擦亮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金招牌”,努力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年重点深化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持续迭代提升品质化政务服务
有序推进政务服务“十百千万工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开展“*服务、兴进行”十大品牌创建行动,逐步梳理“百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推出“千项”“跨省通办”事项“一网通办”办件量突破“千万”件,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打造政务服务“十百千万工程”。聚焦毗邻地区群众和企业办事实际需求,深入梳理跨区域通办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加强“跨省通办”服务专窗标准化布局,完善“异地通办”线上渠道,推动各县(市、区)创新举措由点成面,复制共享。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深度融合,推出更多系统集成的便民利企“一件事”;
努力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国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高频电子证照实现全国互通互认,集约化办事、智慧化服务实现新的突破,“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促使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方便快捷。
(二)持续精准发力数字化改革支撑
深入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搭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开展*个以上场景正式运营,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长效机制,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贯彻落实《**省公共数据条例》,持续迭代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有效提升平台数据归集、资源共享、智能预警、分析预测等能力。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智能化组件、产生一批可推广的数据产品、推动一批领域大脑贯通、集成、落地。深化信息化项目管理,根据省级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制度,修订我市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以及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指南,推进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迭代升级,推进省市县三级联审机制,深入开展绩效评估工作,提升项目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三)持续大力推进规范化平台建设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及活动宣传,提升城市频道服务水平,加强线上线下推广工作;
高质量开展****年度公共数据开放大赛,力争参赛队伍、参赛名次双提升。创新推进*政钉掌上办公能级。依托*政钉平台建设全新工作台,提升部门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制度规范体系,建设五大安全体系,开展常态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大排查,推动全市政务系统等级保护备案不断攀升,确保全年无重大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事件。
推荐访问:工作计划 市政 数据 市政务数据办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市政务数据办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 市政务数据办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