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心得体会> 正文

    2023年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优秀范文】

    发表于:2022-12-08 11: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师德师风培训心得【优秀范文】

     师德师风培训心得

     一、关爱学生

     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 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实意关心、尊重、信任并严格要求 学生,教师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 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 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不仅意味着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提 高教育的功效,也还意味着教师能虚心地向学生学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我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 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 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关爱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二、热爱事业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 体。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 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 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 则尽量宽容。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 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 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

      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 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 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 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 书育人的目的。

     三、知识广博

     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操。首先 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在工作中, 虚心向有老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 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 效果。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

     当前,我们只有实事求是的学习,要对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时时以育 人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好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要认 真钻研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关心现代信息,要打破门户之见,相互 交流,相互学习,博取众长,使自己的常识专精博览,以适应两教育的要 求,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这天,开县教师们的行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关爱学生,对学生真诚的爱,既是教师良好素质的表现,也是一种重要的 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情感基础。研究证明,学 生对教师态度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教师知识的要求.

     作为新型教师,还就应热爱自己所教学科,只有深爱自己所教学科, 才能焕发出深入钻研教材的浓厚兴趣和传授知识的丰富情感,从而激发起 学生的相应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并理解教材,教师满腔热情,情绪高 昂地教,学生情绪饱满、饶有兴趣地学,才能使学生逐渐热爱这一学科。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自然界发展永恒的法则,做一名适应时 代发展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具 有必须的心理品质,身体素质,职业道德,务必重视对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重新认识,对于教师主角,教师地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 面都务必给自己重新定位。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 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 德于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 效果。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 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 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一、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然而,许多 教师至今却还并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于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一直以 来漠然而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断然不可避免了。

     二、学会与学生交流

     因材施教是教学必备条件之一。事实上,许多教师行为偏差,也正是 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造成的。

     我们常说,教学要获得应有的实效或效果,必须依赖于我们对教育的 两条基本规律的遵循。一条是,教育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从教育 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须为社会的政治、 经济服务,才会有安身立足之本,因此,教育要紧紧地随时代的脉搏,时

      时关注重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另一条就是,教育还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 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都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 会成为儿童自身的需要,并为儿童所接受。而这一条主要是从教育与人的 关系出发来看的,这就是说,教育还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教育 脱离了人的身心实际,那么,就很难言人的身心发展了,因此,教育中的 有关年龄特征的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 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 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从心灵关注的 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 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 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 心实际。同时,符合儿童身心实际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对儿童年龄特 征的尊重与了解基础之上的,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要使教师真正具有 一种富有实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 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

     三、掌握教育的方式与艺术

     心灵关怀在了解了学生心灵发育的特点之后,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具体 的教育方式与艺术,这是教育怎样更好地防止教育伤害,避免无意伤害, 根除有意伤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学生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教 师的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帮助要得体,爱学生,还要会爱学生。爱,不仅 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爱是奉献, 爱也是理解;爱可以通过满意而传达,爱同样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露;

     做为教师,就要体察学生心灵的变化,学会附耳细说,学会正面暗示。尤 其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其意义对于学生而言,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

      难以忘怀的,无意伤害是无心的结果,但无心之过变有过,归根到底,还 是与教师的素质有关。

     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 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 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与空洞的说教不同,榜样无时无 刻不在影响一个人,鼓舞一个人,它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 成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讲,眼睛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 么,他们都会无意识的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他们身边教师的行为模 式就会非常接近。既使一些细小的行为,也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些细小 之处对于学生的品性的好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师谆谆教导的东 西忘得干二净,而教师在日常表现出来的有关情感方式、纪律观念、勤劳 风范和自我控制等具体行为仍然留在学生心中并产生影响。

     暑假培训我听了杨东校长的讲座,收获了许多知识。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首先要有足够的爱心,爱学生、爱职业, 对学生的成长全面负责。爱是教育亘古至今不变的主题。责任是教师永恒 的承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参加工作 8 年来, 我对师爱、师德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我谈一谈对爱与责任的点滴心 得体会:

     爱学生。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学生是对老师最最基本的`要求。

     老师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 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爱学生。不论在生活 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 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爱学生,关心学生,处理问题 及时,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信任老师,喜欢老师,也喜欢

      上老师的课。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 的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 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 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 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 会有用的人才。一个教师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 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爱学习。学高为师。做一位教师,如果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有老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

     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无止境。在我的工作中,我注 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如:参加教研室的课改专题培训,参加学历提 高,络知识等。使自己能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跟上课改的步伐。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正是这无数的平凡在创造着无数的伟大,让我们 这无数平凡的人,在三尺讲台上去践行教师的爱与责任;让我们一起把我 们的爱、把我们的情、把我们的德都留下来,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 以人民教师的名义,走过这段无悔的苦乐年华!

     本学期,我参加网上校长培训,认真听取了教育部副部长、党委成员 刘利民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讲座,感触颇深。使我深刻体会到现今我 们所处的时代和面对的教育对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应对新的变 化、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加强思想修养。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坚 持定期学习。学习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这是提 高师德水平、依法执教的基础和关键。前不久教育部制定了《教师专业标

      准》,突出师德,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一是师德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 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强调学生 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 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三是强调实 践能力,要求教师把科学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 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专业能力。四是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要主动 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 做终身学习的典范。这给我们提供了理论学习的范本,给我们教育教学以 明确的导向。我体会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 依法执教,科学执教,才能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象的价值和我们自身的价值。

     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一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循循善诱;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多发现多表扬。在表扬声中使学 生无形地、无声地自觉克服不良行为,让每个学生自由健康成长。只要教 育教学方法和理念正确,教师当好“伯乐”,学生便是:|“千里马”。

     总之,依法执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给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我们只有在高标准严要求之下探索进取,才能寻求到具有时效性 的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提升自我,真正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生习得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更 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教师自身首先得"立师德,铸师魂,".只有这样, 才可以提高育人水平。

     师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责任心、耐心、奉献 心更应该深深刻在教师的心中。

      话说耐心,耐心就好比涓涓细流,缓缓地流淌。教师的耐心应该体现 在孜孜不倦地教导孩子,面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应该详细地讲解。要知 道教师的耐心,可以增加孩子对教师的信任,也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和学 习的欲望。

     话说奉献心,虽然我并不认同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点亮他人的" 奉献精神".但是,教师也应该有园丁一般,时时滋润小草,期盼着小草茁 壮成长的的奉献精神。

     我近日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及听了谢 校在教师会议上分享的有关陈校的师德故事后。我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师德 建设的重要性。

     虽然说我本学期接多一个一年级的数学教学班,作为班主任的班级课 时就相应减少了,总以及少与孩子们上课,导致班级孩子有点松散,不怎 么听班主任我的教育。但是陈校也忙啊,但我们班孩子很喜欢陈校,并接 受陈校的教育。陈校平时上课总会跟孩子们说一些孩子的事,陈校的说一 说,赞一赞让孩子们觉得被关注、被重视、被理解,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和 成长,心甘情愿地靠近老师,接受老师。我也学陈校经常发现孩子们的闪 光点来说一说,赞一赞。我跟孩子们慢慢形成良好的连接,孩子们也越来 也乐意接受我的教育,有时还帮我解决难题。

     记得本周周二,我们班的张同学因为给妈妈的手工礼物没有做好,在 我的数学课上继续做,我提醒他要把礼物收起来,认真上课,但他还是坚 持不收,继续完成他的手工礼物,我就把他的手工礼物没收,好让他认真 上课。谁知道他还是一直不认真上课。我跟孩子们约定,提醒后还不认真 上课,放学要留下来进行教育。我想放学后跟他好好谈一谈,但是他就是 不听从,不排队就自己放学走了。我当时非常生气,因为张同学也不止一

      次这样。我把这事情也跟家长反馈了。下午,张同学向我 90 度鞠躬跟我 道歉。我向全班表扬张同学那种敢作敢当,诚恳道歉的态度,我也理解他 用心为妈妈做的礼物被收,而无心上课的心情,所以我也还给他给妈妈的 礼物。从这事后,张同学与我的关系因此而好转。他也更接受我的教育。

     在我们班不见了魔方的事情中。张同学就提议我们捐班费为不见魔方的同 学买个新魔方,绝大部分孩子也同意了。最后有孩子把自己的魔方送给不 见魔方的同学,因此把班级不见魔方的事情解决好。现在我转变以往我 “对”你进行教育的模式切换为我“同”你一起成长的模式。经过用心与 孩子们相处,我与孩子们一同成长。

     师德的显性标志之一是得到孩子的认可、喜欢与尊重。教师不仅要用 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 求智、做人的楷模。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 范,作出表率。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德”不正,何以为师?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秉持一种神圣的感 情和执着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总之,教师要真正承担起教 书育人神圣职责,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做党和人民满意 的好老师。”

     教师有着很多很多高尚的称号,什么阳光下最最好的职业,什么人类 灵魂工程师,这些我虽然不敢与之苟同,但我知道作为教师中的一员肩负 培养“四有”新人的神圣使命,这就决定了社会对我的品行有更高的要求。

     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是规范 的,是学生学习生活中被模仿的对象,而优秀教师还是其他教师学习的模 范,是社会各界学习的模范,这就构成师表维度的四个不同层次:规范、

      垂范、模范、世范。以高尚的道德为人师表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 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 21 世纪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要靠教育者的教学 行为和道德行为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因为教师的理想信念、敬业态度、 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识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包括日常言传身教的一 切行为。教师的言行必须高度自律,即使细微之处也应表现出“为人师表” 的风范。培养人才是个系统工程,是综合性劳动的成果,不是哪个老师的 个人功劳,学生的成才是由各级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培养的。出了人才, 也没有劳动成果的独享性,不可能像出本书那样有个人的版权,能获得直 接的经济实惠。因此,教师应该具备比常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在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加强师 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 才,更应培养能够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人才。教师要把优秀的传统 文化和当前世界发展的前沿科技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用自身行为感染学 生、影响学生。所以,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教师就应该努力加强个人修 养,不断完善自己,以高尚的道德为人师表。努力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的 楷模。知识社会的显着特征就是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

     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勐进, 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 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要把自 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 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 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 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教师一方面

      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 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对教师的基 本要求,教师还应该是一位心理学专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苏霍姆林 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 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 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 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教育是一 种润物无声的渐染,不是疾风暴雨的荡涤;是一种春风化雨的感化,不是 厉风严霜的摧残;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发展,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是一种人 格、情感、意志、知识、能力等综合因素的优化和发展,不是一架架考试 机器的制造……教师的人格魅力、宽容博爱以及渊博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影 响着学生,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 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经过学习新时期师德师风整训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学高为师,德高 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 的内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 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 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 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我就我个人 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尽量做到:优良的得以发 扬,失误、过失毫不遮掩。

      在依法执教方面,本人从教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 守国家宪法与法律,学习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刻以党员的要求 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

     爱岗敬业。只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一直以来我都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课 堂上还是课余时间,我都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 正,从未传播过对学生有害的思想。一直以来,我以校为家,本着校荣我 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干好本职工作,从不撂挑子,只要是领导安排的 任务,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

     在热爱学生方面。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体现在既爱“双优”的学生, 更多地关爱“欠发展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我总是努 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心心相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 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在时代变了,社会复 杂,学生思想变化大,但是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我努力做到在关爱与严格要求学生上把握好分寸,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师人格不断完善的动力。

     在严谨治学方面。认真研究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 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谦虚谨慎,尊重同 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 不良风气影响。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自我充电,因材施教。

     在团结协作方面。我总是和同事良好合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虚 心向他们学习,共同讨论,探索教学规律,我不单单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 中的形象,主动调解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摩擦,同时也注意树立其他科任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维护科任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不在学生面前

      议论科任教师的“长短”。就是学生对别的老师有什么误解,我也主动帮 助解决。

     在为人师表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 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 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 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外出学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 任何赌博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 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经过近阶段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敬业,爱岗,奉 献”的内在核心。自己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及根源:

     (一)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 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甚至对某些教育政策的出台持观望 的态度,其根源于本人主观上思想怠惰,不思进取,客观上理论修养不够。

     (二)业务有待提高,本人多年从事中高年级数学科教学及电脑教学, 现在已是新教材,似乎是对教材很熟悉了,其实只是很肤浅地照本宣科而 已,还不能更熟练地驾御各极教材,不能与时俱进,其根源于思想僵化, 仍不够进取。

     (三)教研力度不够,本人虽然是我校数学科骨干教师来,对年青教师 仍是辅导不够,只是在本校听听课,评评课,没有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 没有制订好培训计划,继续与年青教师们探讨,同时很少写教研论文;只 做井底之蛙,没有走出学习,究其原因,教学管理任务重,时间少,写作 水平低,指导经验不够,不善于积累。

      (四)教学有分心的现象,有时因为离家庭较远,自己却住在学校,难 免会加倍思念家人,牵挂爱人,尽管多年来没有影响到学生的成绩,但是 如果能一心一意地工作,也许会更出色。

     当然我的缺点还很多,自己脸上的黑点自己看不到,恳请同志们给予帮 助指正!

     四针对性以上缺点,本人提出整改和努力意见如下:

     一)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教育部门有关学习活动, 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益。

     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三)加强本职分管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团结互助,发扬奉献精神。

     古代教育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在概括教 师的职责时,把“传道”放在“受业”之前,意在突出“传道”乃是为师 者的首要任务。人的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便是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当 学生具备良好道德品质时,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那么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从哪里来呢?教师的培养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教师在培养学生时,最主要的手段便是“言传身教”。所谓“身教”,就 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高尚的道德素养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美化学生的心灵,造就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个人的偏爱,这种爱是从社会、学校、家长的重 托出发,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教师爱学生,要体现在尊重学生 不同的性格、志趣上,不对任何教育对象偏袒、歧视。对他们既严格要求, 又不能采用生硬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 滋润人心的巨大力量。教师真挚、纯洁、无私、高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

      召力、推动力,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 成长。

     少年正处于一种特殊时期,他们迫切需要别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 承认自己。在这种况下,教师就应该主动接近他们,了解学生内心所求, 用宽容的胸怀理解他们的苦与乐,缩短与他们的距离。这要求老师放下架 子,转变观念,把自己从一个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教师变成一个与学生平起 平坐的朋友。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和姿态, 当学生遭受挫折、情绪低落时,要以仁厚长者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使 其得到温暖、关怀和爱护;当学生兴高采烈、由衷喜悦时,要真诚地投入 其欢快的氛围,与学生同乐;当学生误入歧途、执迷不悟时,要成为学生 的诤友,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时,要及时伸出救援之手;当学生情绪激动、狂躁不安之时,要及时预防 和制止其破坏行为,又要宽容大度、冷静地说服教育学生。以上种种作法, 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热爱。只有真诚地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成为 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人的重任,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最佳知识结构体 系,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只有了解教育的规律,潜心钻研学与教的 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细细地体 会教书育人带来的乐趣。身为教师,必须掌握不同年龄与不同时期学生的 心理特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规律,才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 之有序,有的放矢地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

     总之,教师承担的各种角色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对立的。教师只有进 一步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真正做到寓德

      于教,为人师表。才能在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舞台上,演奏出美妙和谐、生 动的乐章。

      

    推荐访问:

    原创文章写作
    原创文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