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1 读书时旁边放一本笔记本,读读写写是我的习惯,写的内容大多是原文摘抄、随心感想、全书读后观。而一口气读完《我们仨》我一个字没抄,一个字没写。不是没有东西可以抄,如果真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1
读书时旁边放一本笔记本,读读写写是我的习惯,写的内容大多是原文摘抄、随心感想、全书读后观。而一口气读完《我们仨》我一个字没抄,一个字没写。不是没有东西可以抄,如果真要抄,那就只想把整本都抄了,因为杨绛先生本就惜字如金的写作风格,句句是精华。也不是没有感想可以写,是每读几个字或一段乃至全篇,都有不同感想,推翻重叠,从点到面、环环相扣、前呼后应,不敢看到中间忽然断开去集思疾书,怕自己再也追续不上她文采的美妙和精湛的构思。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用一个梦引入,阐述我们老了,老得那么不知所措,老得那么深情款款。
用梦与现实、梦与梦的梦里来诠释我们仨失散了,来回得丝毫没有痕迹,这种欲扬先仰的手法无不道出了堪称一绝的写作功底。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一个家(天下之大,家庭成员有俩、有仨、有亖等的组合)的爱。从“当场拿获”引出一场父女(钱老先生与女儿钱瑗)的嬉闹,看出钱钟书先生的爱女如命和生性“捣乱、笨拙”。从钱老先生的妻----杨绛先生,接起一通不知道哪里来的电话,叫钟书先生去不知道哪里开会,第二天有车来接。她还絮叨着老先生很久没人叫去开会了,能不能自己代他去,钱瑗也说。埋下一个悬念。 让我思索,他要去向哪里,他最后又去了哪里?我想看完这第二部分,总归给我一个明词明句,解释这悬念。 第二天,她送他上了车,她称不知明的车,她后悔自己连车也没看清就送钱老先生上了那车,自己只能在家焦急地等待,朦胧中娓娓道出一生的深情和坐立不安。一生不善入厨的她,后悔自己的欠缺,回忆里,关于这种欠缺钟老先生和女儿钱瑗却也从不曾嫌弃过她一字半句。相反的,也总吃光她做的饭菜。而后长大的钱瑗想着年迈的父母能多吃点,学习看烹饪书,为着他们做各式的菜,看着他们吃下去又道一句“谢谢”,有多少人,会因为年老的父母,吃下一口饭菜而满心感谢的?
在焦急中回忆里穿行的杨绛先生,等来了在学校下班回来的女儿钱瑗,接了一个电话,爸爸说了地址,一个叫不上名字,也说不明路线的地方,女儿带着她去,坐了很久的车,到了那个地方,她重复:还好接电话的是钱瑗,是呀,还好是她。儿女是父母前行路上的拐杖。道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是目送,而是随行。下了车,那条很长很长的古驿道和碎石路,那个进古驿道前必须经过的客栈,那个客栈交费处“不知道的事情,别问!”的禁令,那条靠在岸边的船,船上有张床躺着钱老先生,上船前必需路过的跳板,没有艄公艄婆的船舱等等,一词一句都是伏笔,没有一样不是悬念。 杨绛先生她不说那是医院(哪里来的电话),她不说那是治疗(开会)。那不是梦(故事以梦为背景)。她知道,她心里什么都知道。她不希望那是医院的来电,她希望那真的只是一个会,一个可以找人代之去开的会,如若真的是病,她肯定也曾想过,她可以代替他去。
起初有钱瑗陪同,钱瑗在驿站、家里、学校、自己家四边跑,看顾自己的父亲、回三里河的家、兼顾工作、自己的夫家,这些像小石子一样的生活琐碎,在一个母亲的梦里被圈点被提及,正因为她是她的母亲呀,为母者且知之。
人生在梦里被压缩成了一段缩影,后来钱瑗也生病了,杨绛先生就走进了梦中梦,她梦得很辛苦,就如同一个人走在一条艰险陡峭的山路上一样,感觉疲惫和心碎。她从客栈途径长长的古驿道,到船上陪着钱老先生;一面走去女儿的医院,时而回去他们三个人的家---三里河,而后又去女儿的婆家----西石槽,她在她的梦中牵肠着她的夫,梦中的梦牵肠着她的女,就好像现实生活一样,我们总是这样挂念着亲人,深知疲惫却也不负。梦里梦回和钱老先生说着女儿的情况。钱老先生也从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就是躺在船里(医院)的床上,时而发烧,时而清醒,时而睡意……
钱瑗的离开,杨绛先生用钱老的话说了四句“叫她回去”
第一句:“叫阿圆回去。” 阿圆笑眯眯地说:“我已经好了,我的病完全好了,爸爸……”
第二句:钟书仍对我(杨绛)说:“叫阿圆回去,回家去。”我一手搂着阿圆,一面笑说:“我叫她回三里河去看家。”我心想梦是反的,阿圆回来了,可以陪我来来往往看望爸爸了。
第三句:钱老先生说:“回到她自己家里去。”杨回 “嗯,回西石槽去,和他们热闹热闹。”
第四句: “西石槽究竟也不是她的家。叫她回到她自己家里去。”
这四段回家,不知道别人读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而我连贯上文,差点泪湿襟衫。我看见期盼,父母的期盼,盼着女儿的身体健康;我看见担心,儿女的担心,回望,形成父与女心灵上的搀扶;我看见求之不能的伤痛,他们希望孩子回到他们仨的家去,可是孩子回不去了。她的女儿不仅是他们的女儿,亦是别人家的亲人。那种生命*安带去的慰藉是亲人都该被分享的。杨绛先生没有忘记,她不仅有他们仨,钱瑗也有钱瑗的“他们俩或仨或亖”。 杨绛先生说“梦是反的”,她多希望梦是反的,她的女儿不必“被回家”。不会有那样完完全全的苦和痛,苦到眼里流不出泪,却好似心肝掉出去的痛,却没有一字一句的哀与号。那些细小的痛像小石头,用精准的目测将它们放入水滴下面,让时间去酝酿滴水穿石的奇迹,以为是奇迹,不想它们连成了一串“菩提石珠”世世代代念着生命的轮回和情感的传承。
她女儿走了,先于他们走了,回来走在古驿道上,看见古道远处的舟已不见了,那个上船前必需路过的跳板被人拿走,拿走跳板的人经过她的身旁,她急切的问了一句:你们是什么人,这是船上的东西? 心口一惊,她犯忌了。想起那个“别问”的警令。钱老的舟已远行。一叶孤舟漂走了,也带走了杨绛先生的家。
生命的淡泊从视眼前的“家”为“寄居”开始,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终了前的近20年时间怀念“他们仨”,造就了《我们仨》的最后一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道出了人生的琐碎------如捡石子,像前文提到“钱老先生爱收集石子”一样,呼之欲出的埋笔令人难以忘怀,终其一生琐碎而令人念想。
不得不说的是---附录,有钱瑗的亲笔信,钱老先生的回信,杨绛先生的亲笔,它们在诉说一个家的爱之浓烈。一位父亲的爱,连夜起身写回信给女儿;一对父母的爱与殇,从引接女儿的到来到送走她,收着她儿时的`纸条,经历新*成立前后的动荡,足行大半个地球,这些纸条都还在。好似襁褓未干,雨又下了的惆怅。襁褓干了,女又大了的不觉。自己老了,女先走了的伤感;一个儿女的爱,女儿病逝前留下的《我们仨》可以看出, 我们每个人对“我们仨”的理解都不一样,却也相辅相成,流露浓浓的爱;一位不完美妻子的爱,*淡中娓娓道出自己的不足和先生的进步。一个丈夫的爱……令我读完了还意犹未尽,看来 “读书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获”真是不假。伴着杨绛先生走到了耄耋之年都不足以形容的百年人生,定不是我这区区篇幅的读后观能祥尽叙述的。如有再次阅读的时间,定会一再复读。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3篇扩展阅读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3篇(扩展1)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3000字3篇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3000字1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撰写的一部关于她和先生钱钟书以及女儿钱媛的家庭回忆录。全书分三个部分,以“我们俩都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贯穿一体,描绘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相爱相守的生活图景,从中也展示出一个知识分子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感悟与释读。
“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
开篇,就有一个“长达万里的梦”。“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钟书不知到哪里去了。”“钟书只安慰我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面对至亲的离去,杨绛先生以一个“万里长梦”,记录了这段生命之痛。
杨绛先生梦中的古驿道、客栈和小船与现实奔波的路途、家和医院相对应,梦境与女儿钱媛、先生钱钟书的病情对应。一个生病的人,如果预知自己快要到走到生命的尽头,那么,最后这一段日子,对于病人自己和他的家人来说,曾经的生活愈是温馨,死别之际则愈是悲壮。
“她叫的一声娘,比往常更温软亲热。”“我想去看把爸爸,可是我腰痛得不能碗,不能走动,只能站着。”“她又提醒我说,妈妈,你不要走出后门。”这是一个女儿对生命的不舍,更是对父亲的记挂,对母亲的放不下。
“绛,好好里(好生过)。”“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这是夫妻间的离别,“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你要我好生过,我只愿化成“望夫石”守望你。人生多少悲欢事,尽在*淡不言中。
是的,我不否认,这一篇章的文字,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和我的家人的那一段时间。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跨越生与死的鸿沟,给予生活微笑,给我们全家人希望和亮光。我的父亲坚忍乐观,他忍受病痛不说,我看着心疼,常常心疼得泪流满面。我常常会梦到我的父亲,在梦中,我从来都是又担心又开心,担心你的身体变化情况,开心你还在我的身边。有一次,我梦见在地里,我隐约看到了你,于是我跑过去找你,果然是你,你正在用机器出玉米粒(梦里面的玉米有甘蔗那么长),你说:“你看,这是我买的,虽然我现在干不了重活,这个还是可以做的。”我赶紧仔细看看你的脸,发现虽然能看得出来你是病人,但脸色还不错,我也就放心了。我怕你累着了,连忙说你休息休息,我来弄,结果发现你已经弄完了,你笑着说:“哈哈,我都弄完了,我身体还是很好的。”有一次,我梦到我回到家里,直接去了你的房间,你坐起来跟我说:“你看,我越来越好了呀!”你还指导我给家里换电灯泡。有一次,我梦到我喊你吃饭,你像往常一样在看电视,听到我喊你,你立刻开心的蹦跳着答到:“来喽,吃饭喽!”有一次,我梦到我给你炖银耳汤,你说:“嗯,好好吃。”我好开心,问你要不要再多吃一点,你笑着说:“不能吃太多,能把这吃完就很好了。”
“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
我想,即使没有读过《我们仨》的读者,大概也听说过钱杨二人为学术界令人欣羡的模范夫妻,钱钟书评杨绛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评钱媛为“我生*杰作”。那么这个家庭的幸福之道是什么呢?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这份与世无争、相爱相守令人动容,这也正是纯朴家庭的幸福之道。碰到困难,家人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遇到快乐,家人一起分享,快乐也会加倍。幸福的家庭都透着相同的味道,即夫妻恩爱和美,儿女活泼孝顺,一家人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任它是现世安稳还是乱世飘摇,都坚信此生没有生离、唯有死别。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通过杨绛先生的描述,我们可见从钱杨二人结婚留学开始,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家人几十年的风雨历程,既有大风大浪,又有缓缓细流,但是不论是喜是悲,“我们仨”都能从中发现乐趣。我想起普希金的诗歌来,觉得也十分契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接下来,我们来略略窥见一下“我们仨”的“乐趣”。
钱杨二人在牛津留学的那一段生活,二人称外出散步为“探险”,在微小的事物中也能寻得趣味。我想起沈复也有说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有趣”是用心去感受。二人初次自理伙食是“冒险”,“两人都不会做饭,厨房的厨具也不够,肉得用剪刀剪,扁豆他们也认不得。虽然条件不如人意,但是“玩着学做饭,很开心”,“钟书吃得饱了,也很开心”。特别其中一段写杨先生剪虾:我刚剪得一刀,活虾在我手里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又走回来。钟书问我怎么了。我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我觉得好不生动形象,杨先生实在善良可爱。我想,内心充满爱的人,大抵更能发现趣味吧。
后来有了圆圆,就是完整的“我们仨”。圆圆是一个爱读书又体贴的“带三分呆气,像钟书”的女儿。圆圆有很多天真可爱的金句:“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Baby noeat”“Baby ye seat”。“钟书是近视眼,但耳朵特聪,阿媛耳聪目明。在等待上菜的时候,我们就观察其他桌上的吃客。我们吃馆子是连着看戏的。”见过世态炎凉之后,我们“常把日常的感受当做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我们把所见所闻,剖析琢磨,读通许多人,许多事,长了不少学问。”
我觉得我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的父亲母亲没有到“与世无争”的境界,但是他们具有“不拘小节”的豁达。我的父亲喜欢哼着小歌,声音又大,所以总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他总是乐呵呵的,主动给别人打招呼,主动帮助别人,尤其对孤苦的老人格外怜悯,常常有人念他的好。我的母亲对邻里友善,与妯娌间的关系也很好,常常有人向她倾诉,希望她能做调解人。我读大学之前,我们家人几乎每天都是在一起的,有一次,爸爸和亲戚出去玩了两天,回来后说:“感觉出去了好久,还是家里好。”我和弟弟读大学后,我们俩在家的时间就少很多了,我觉得一家人还是近一点比较好。
最后,以杨绛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3000字2
读书时旁边放一本笔记本,读读写写是我的习惯,写的内容大多是原文摘抄、随心感想、全书读后观。而一口气读完《我们仨》我一个字没抄,一个字没写。不是没有东西可以抄,如果真要抄,那就只想把整本都抄了,因为杨绛先生本就惜字如金的写作风格,句句是精华。也不是没有感想可以写,是每读几个字或一段乃至全篇,都有不同感想,推翻重叠,从点到面、环环相扣、前呼后应,不敢看到中间忽然断开去集思疾书,怕自己再也追续不上她文采的美妙和精湛的构思。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用一个梦引入,阐述我们老了,老得那么不知所措,老得那么深情款款。
用梦与现实、梦与梦的梦里来诠释我们仨失散了,来回得丝毫没有痕迹,这种欲扬先仰的手法无不道出了堪称一绝的写作功底。一字一句无不透露着一个家(天下之大,家庭成员有俩、有仨、有亖等的组合)的爱。从“当场拿获”引出一场父女(钱老先生与女儿钱瑗)的嬉闹,看出钱钟书先生的爱女如命和生性“捣乱、笨拙”。从钱老先生的妻----杨绛先生,接起一通不知道哪里来的电话,叫钟书先生去不知道哪里开会,第二天有车来接。她还絮叨着老先生很久没人叫去开会了,能不能自己代他去,钱瑗也说。埋下一个悬念。让我思索,他要去向哪里,他最后又去了哪里?我想看完这第二部分,总归给我一个明词明句,解释这悬念。第二天,她送他上了车,她称不知明的车,她后悔自己连车也没看清就送钱老先生上了那车,自己只能在家焦急地等待,朦胧中娓娓道出一生的深情和坐立不安。一生不善入厨的她,后悔自己的欠缺,回忆里,关于这种欠缺钟老先生和女儿钱瑗却也从不曾嫌弃过她一字半句。相反的,也总吃光她做的饭菜。而后长大的钱瑗想着年迈的父母能多吃点,学习看烹饪书,为着他们做各式的菜,看着他们吃下去又道一句“谢谢”,有多少人,会因为年老的父母,吃下一口饭菜而满心感谢的?
在焦急中回忆里穿行的杨绛先生,等来了在学校下班回来的.女儿钱瑗,接了一个电话,爸爸说了地址,一个叫不上名字,也说不明路线的地方,女儿带着她去,坐了很久的车,到了那个地方,她重复:还好接电话的是钱瑗,是呀,还好是她。儿女是父母前行路上的拐杖。道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是目送,而是随行。下了车,那条很长很长的古驿道和碎石路,那个进古驿道前必须经过的客栈,那个客栈交费处“不知道的事情,别问!”的禁令,那条靠在岸边的船,船上有张床躺着钱老先生,上船前必需路过的跳板,没有艄公艄婆的船舱等等,一词一句都是伏笔,没有一样不是悬念。杨绛先生她不说那是医院(哪里来的电话),她不说那是治疗(开会)。那不是梦(故事以梦为背景)。她知道,她心里什么都知道。她不希望那是医院的来电,她希望那真的只是一个会,一个可以找人代之去开的会,如若真的是病,她肯定也曾想过,她可以代替他去。
起初有钱瑗陪同,钱瑗在驿站、家里、学校、自己家四边跑,看顾自己的父亲、回三里河的家、兼顾工作、自己的夫家,这些像小石子一样的生活琐碎,在一个母亲的梦里被圈点被提及,正因为她是她的母亲呀,为母者且知之。
人生在梦里被压缩成了一段缩影,后来钱瑗也生病了,杨绛先生就走进了梦中梦,她梦得很辛苦,就如同一个人走在一条艰险陡峭的山路上一样,感觉疲惫和心碎。她从客栈途径长长的古驿道,到船上陪着钱老先生;一面走去女儿的医院,时而回去他们三个人的家---三里河,而后又去女儿的婆家----西石槽,她在她的梦中牵肠着她的夫,梦中的梦牵肠着她的女,就好像现实生活一样,我们总是这样挂念着亲人,深知疲惫却也不负。梦里梦回和钱老先生说着女儿的情况。钱老先生也从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就是躺在船里(医院)的床上,时而发烧,时而清醒,时而睡意……
钱瑗的离开,杨绛先生用钱老的话说了四句“叫她回去”
第一句:“叫阿圆回去。”阿圆笑眯眯地说:“我已经好了,我的病完全好了,爸爸……”
第二句:钟书仍对我(杨绛)说:“叫阿圆回去,回家去。”我一手搂着阿圆,一面笑说:“我叫她回三里河去看家。”我心想梦是反的,阿圆回来了,可以陪我来来往往看望爸爸了。
第三句:钱老先生说:“回到她自己家里去。”杨回“嗯,回西石槽去,和他们热闹热闹。”
第四句:“西石槽究竟也不是她的家。叫她回到她自己家里去。”
这四段回家,不知道别人读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而我连贯上文,差点泪湿襟衫。我看见期盼,父母的期盼,盼着女儿的身体健康;我看见担心,儿女的担心,回望,形成父与女心灵上的搀扶;我看见求之不能的伤痛,他们希望孩子回到他们仨的家去,可是孩子回不去了。她的女儿不仅是他们的女儿,亦是别人家的亲人。那种生命*安带去的慰藉是亲人都该被分享的。杨绛先生没有忘记,她不仅有他们仨,钱瑗也有钱瑗的“他们俩或仨或亖”。杨绛先生说“梦是反的”,她多希望梦是反的,她的女儿不必“被回家”。不会有那样完完全全的苦和痛,苦到眼里流不出泪,却好似心肝掉出去的痛,却没有一字一句的哀与号。那些细小的痛像小石头,用精准的目测将它们放入水滴下面,让时间去酝酿滴水穿石的奇迹,以为是奇迹,不想它们连成了一串“菩提石珠”世世代代念着生命的轮回和情感的传承。
她女儿走了,先于他们走了,回来走在古驿道上,看见古道远处的舟已不见了,那个上船前必需路过的跳板被人拿走,拿走跳板的人经过她的身旁,她急切的问了一句:你们是什么人,这是船上的东西?心口一惊,她犯忌了。想起那个“别问”的警令。钱老的舟已远行。一叶孤舟漂走了,也带走了杨绛先生的家。
生命的淡泊从视眼前的“家”为“寄居”开始,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终了前的近20年时间怀念“他们仨”,造就了《我们仨》的最后一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道出了人生的琐碎------如捡石子,像前文提到“钱老先生爱收集石子”一样,呼之欲出的埋笔令人难以忘怀,终其一生琐碎而令人念想。
不得不说的是---附录,有钱瑗的亲笔信,钱老先生的回信,杨绛先生的亲笔,它们在诉说一个家的爱之浓烈。一位父亲的爱,连夜起身写回信给女儿;一对父母的爱与殇,从引接女儿的到来到送走她,收着她儿时的纸条,经历新*成立前后的动荡,足行大半个地球,这些纸条都还在。好似襁褓未干,雨又下了的惆怅。襁褓干了,女又大了的不觉。自己老了,女先走了的伤感;一个儿女的爱,女儿病逝前留下的《我们仨》可以看出,我们每个人对“我们仨”的理解都不一样,却也相辅相成,流露浓浓的爱;一位不完美妻子的爱,*淡中娓娓道出自己的不足和先生的进步。一个丈夫的爱……令我读完了还意犹未尽,看来“读书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获”真是不假。伴着杨绛先生走到了耄耋之年都不足以形容的百年人生,定不是我这区区篇幅的读后观能祥尽叙述的。如有再次阅读的时间,定会一再复读。
《我们仨》优秀读后感3000字3
《我们仨》的作者是杨绛,对于她,我只知道是钱钟书的夫人,对于钱钟书,只读过他的《围城》,感叹书写的实在精妙,那些比喻见解看的也过瘾,除此,坦率地讲,知之甚少。寒假里,极其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我们仨》,第一次走进杨绛先生(大家都这样称呼)的文字世界,也第一次被其朴素的文字后面厚重而深沉的感情深深地震动。书中有多处,看的时候惹我落泪……
我们仨:钱钟书,杨绛,钱瑗。
简单的文字,全书只有三章: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在回忆录的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简短的开篇一章中,杨绛这样写道:“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钟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钟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钟书不知到哪里去了。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往前看去,是一层深似一层的昏暗。我脚下是一条沙土路,旁边有林木,有潺潺流水,看不清楚溪流有多宽广。向后看去,好像是连片的屋宇房舍,是有人烟的去处,但不见灯光,想必相离很远了……”末句又说:“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于是,从梦开始的独属于“我们仨”的回忆就此拉开了序幕。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作者以最后几年我们仨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为主线,以“古驿道”上的聚散展开来写,字里行间满是令人断肠的痛。通篇中作者没有呼天抢地痛哭的场面,没有细致入微对“痛”的描写,但正是那种含蓄节制的痛,却能直击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是一种刺入灵魂的痛。这一部分,杨绛用时而梦幻时而真实的手法,将一幕幕往事交织在一起,迟暮之年的夫妇俩在老病相催之际,用真挚的爱相互支撑着度日,直让人心里一阵阵发紧,令人扼腕叹息。读着文字,一幅幅令人动容的画面浮现眼前,比如清冷的古驿道上,“我”来来*穿梭于客栈与寓所之间,步履蹒跚、一脚一脚走进又走出万里长梦。当女儿阿媛住院一年无效不幸去世的部分,小说中是这样写的:“她鲜花般的笑容还在我眼前,她温软亲热的一声‘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就没有了。”“……我心上盖满了一只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啪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读这样的文字,感同身受,泪流心伤。白发人送黑发人,从此生死两隔,刻骨之痛!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追叙“我们仨”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回忆“我们仨”相互温暖着共同走过的一幕幕之前,作者向我们道出了“家”的含义,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家庭的悲欢离合,看到了他们在面临种种困境与苦难时依然保持着与日月同辉的人格魅力——
“三里河寓所,曾经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但是尽管这么说,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最*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样罢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是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家是什么?家在哪里?也许,诚如杨绛所言,家只是生命中一个必经的客栈而已。它不是归途。归途是一条通往没有终点的远方的路。尽管没有确切答案,我还是在杨绛的笔下,读出了“家”的存在意义。一个倾注了爱的家,不仅仅是一个可供安身的栖所,而是历经聚散离合,始终牵系于心的一份情;是日日夜夜跋山涉水依然走不出的一个万里长梦,是梦里梦外心心相印始终不渝的旷世之爱……
书的末尾这样写道: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寻觅的归途在哪里?‘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这一声问,这一声叹,如敲窗的夜雨,不断敲打着我的心。我依稀看到九十二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在经历了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等生命的种种际遇,饱尝了人世间的悲喜浮沉之后,是在怎样一种蚀骨的思念中,以最朴素也最真挚的文字写下了“我们仨”的琐细点滴。
读完《我们仨》,我想,一本书的流行,不在于它辞藻之华丽,不在于它情节之曲折,只要有情,有真情,那就够了。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3篇(扩展2)
——我们仨600字读后感
我们仨600字读后感1
《我们仨》是我在逛街的时候,在一家书店偶遇的,黄绿色的封面,简单地以一幅家庭合影开封面,下书“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笔迹,很少从现象书中感觉“墨香”的存在,这本书便有,很多的亲笔信,字迹并不是可以上书简的那种,然而,寻常的家信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与爱,将我们熏醉。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是令人心伤的,杨先生将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们这些外人也不得不将自己的感情投放。
20xx年出版的《我们仨》,也许并不能说是杨绛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感人并发人深省的一本书。《我们仨》带给我的感受的复杂的,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读到离别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处,我则会认同。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震撼,也让我体会到了一本好书的魅力。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方才显出情感的真挚动人;也正是因为它的真挚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么多人的争相传阅吧!亲情,似乎永远都能勾起人的心弦。
它不需要过多的渲染,普通的*常言语便能表达出亲情的"温馨和持久。一位90多岁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更能让人为之动容。钱钟书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老人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我敬佩他们三人的治学严谨;悲伤他们的坎坷人生;欣慰他们的患难于共;羡慕他们的融融亲情;也心痛他们的相继逝世。一个国学大师,一个翻译名家,一个著名学者,耀眼的头衔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常人的亲情。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读书为乐,不去理世俗的嘈杂,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不幸乎,大幸也!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3篇(扩展3)
——我们仨读后感字
我们仨读后感字1
整个假期,我把这本书读了两遍,每一次阅读,穿越*淡朴素的字迹,用潺潺柔水写成的文字,字里行间那无言的感动,相失之后的痛楚与难过。团聚,生死离别,感情的大起大落,全部蕴藏在杨绛先生的文字中,文字叙述很简洁,很*静,但是我们心里却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澜和无言的感动。
故事很简单,普通不过的一家三口。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老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梦中她是一名交通员,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钟书先生和忙碌的女儿阿圆(后来也病重)之间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第三部一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浅显的文字记录了他们这个三口之家共同经历的快乐。“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在这第三部里,我印象深刻于他们夫妇二人留学期间的苦读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想像着两个不嗜家务的学者是如何打理每日的柴米油盐,他们的真实生活都在杨先生的笔下复活,让我看到两个抽空去探险(散步)的快活人。钟书先生的西式早餐做得真棒,让我也提起兴趣早起为家人用自制豆浆和五分钟白水蛋当早餐,看他们爷俩吃得心满意足。
读到第七章,阿瑗两年不见父亲,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晚饭后,她对爸爸发话了。
“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
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真是绝句啊,这父女间的对话!
还有,写到当时有些落迫的钟书先生“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
显然她是觉得“与有荣焉”!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这样聪慧的女儿,妈妈怎能不记得她吐露出的每一个音符句语?所以,当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杨先生是如何的不舍。她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她嘴上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阿圆去世时,还差两个月才满六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如何摧残着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
当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先生去世。这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读到这里,还能有人不动容吗?
最后的附录里,有钱瑗打算写的她的那个版本的《我们仨》的手体本初稿(未完成),还有她在病中写给同样生病的父亲的几封信,写给母亲的新年贺诗,阿瑗去世前自己不能进食了,但不放心阿妈,特写信教妈妈如何做简易饭食……那种父女亲人间的浓情和俏皮让人感慨万千。最后附录三里,收录有女儿给爸爸的速描画、钟书先生给煮饭阿姨的抽象写生实物画……这点点滴滴碎纸片都让杨先生视为珍宝一一收藏其间,那是属于他们仨的宝贵财富和回忆传记,没有人能走进,只能在远处观望与唏嘘……
杨绛先生用她的朴实的文字,娓娓道来讲述了“我们仨”,一生,也因为有“我们仨”,感觉并不孤独,生活很有意义。逝者不可追,往者不可留。留在杨绛先生心里的,是“我们仨”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这样的回忆,有些痛楚,有些温暖,有些感动,有些回味。再*凡不过的一个小家,因为有“我们仨”,很快乐,很温馨。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3篇(扩展4)
——《我们仨》读后感10篇
《我们仨》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很有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作家,她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还有,写到当时有些落迫的钟书先生“留在上海没个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不得依仗几个拜门学生的束修”,却不想在一个夏天,收到学生送来的一担西瓜。圆圆看爸爸把西瓜分送了众人,自己还留下许多,佩服得不得了。晚上她一本正经对爸爸说:
“爸爸,这许多西瓜,都是你的!——我呢,是你的女儿。”显然她是觉得“与有荣焉”!她的自豪逗得大家大笑。这样聪慧的女儿,妈妈怎能不记得她吐露出的`每一个音符句语?所以,当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杨先生是如何的不舍。她说:“自从生了阿圆,永远牵心挂肚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她嘴上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阿圆去世时,还差两个月才满六十。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如何摧残着两位体弱多病的老人……
当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先生去世。这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读到这里,还能有人不为之动容吗?
最后的附录里,有钱瑗打算写的她的那个版本的《我们仨》的手体本初稿(未完成),还有她在病中写给同样生病的父亲的几封信,写给母亲的新年贺诗,阿瑗去世前自己不能进食了,但不放心阿妈,特写信教妈妈如何做简易饭食……那种父女亲人间的浓情和俏皮让人感慨万千。最后附录三里,收录有女儿给爸爸的速描画、钟书先生给煮饭阿姨的抽象写生实物画……这点点滴滴碎纸片都让杨先生视为珍宝一一收藏其间,那是属于他们仨的宝贵财富和回忆传记,没有人能走进,只能在远处观望与唏嘘…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作文
《我们仨》读后感2
这个学期?伊始,我读了一本书――《我们仨》。这本书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在丈夫、女儿相继离世,在“我们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时,写下的生活回忆录。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没有着太多笔墨,寥寥两页,拉开了那“长达万里的梦”的序幕。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如梦似幻,我只觉朦胧,没怎么看懂。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是着墨的地方了,这一部分主要写杨绛老人对于“我们仨”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
然而,令我最有感触的还是封底杨绛老人的题字:“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一句多么*实的话语,然而我却从中读到了老人空留自己一人的心酸与刻骨铭心的思念。如今社会,而许多老人很久才能见到儿女一次。老人思念,而儿女们却浑然不觉。科技如此发达,家人之间当然也减少了相见的机会,人与人的内心之间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中那份*淡却又深刻的情感,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吧……试问,在这个交通十分方便的时代,多远的距离都不成问题。但是在身体靠近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同样靠近了吗?我认为没有!我们的心中,怕是已没有这本书中杨绛老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了吧!
我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的情节,更是因为其中包含的厚重的爱!
《我们仨》读后感3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不知道自己反反复复读了几遍,读到开心处我跟着欢笑,读到坎坷处我随着难过,读到离别处我心酸,读到伤心处我落泪。但在杨先生的字眼里始终波澜不惊,仿佛是在描述别人的故事,那样淡定、宁静。我只想看他们*凡而又不*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一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虹易散琉璃脆"感叹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而文末那句"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语调之中却又透露出希望,不执念,认真生活,这亦不失为一种作者给予读者的财富。读到最后才慢慢读懂了书开始她做的那个长达万里的梦,原来就是现实的虚化。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用文字记录的不仅是对至亲挚爱的思念,更是一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
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就算幸福?读了《我们仨》,让我读懂了什么是幸福。因为正是杨绛,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体验的东西。在她们心中没有不幸福的生活,只有不幸福的心态。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不管在什么状况下,她们都会从中寻找快乐的源泉。其实幸福的关键是感知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杨绛的一家不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不论遭受着怎样的苦难,她们永远都是相濡以沫、相信相爱!因为"我们仨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杨绛的一家,很好的诠释了"情感",她们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她们的生活比任何人都幸福;她们没有所谓的爱情基础,但是几十年风雨历程,携手走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为他们感知幸福的能力所折服。对*这个著名家庭的亲情故事,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
石康说"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
现代的高科技给我们提供了联络感情的*台,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是我们还有那份*淡真挚的情感吗?似乎人与人之间的屏障越来越厚。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缺忽略了身边最真实的感情!当飞机、高铁让我们毫无阻隔的飞越千山万水,让我们的生活没有距离的时候,我们心的距离是拉近了,还是越来越远呢?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身边最*淡的美丽。当我们抱怨爱人不够体贴、不够浪漫的时候,我们是否从*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淡淡的,你有没有用心去体会这*淡中的幸福呢?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无疑给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扪心自问,生活教会了我们什么?我们是否还是原来的样子?面对爱人,我们做到爱他如同爱自己吗?面对父母,我们做到像父母对我们那样对待他们吗?面对朋友,我们做到真诚相待吗?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吗?
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可以改变你的心态,可以让你变的更加珍惜亲情、爱情、友情。
近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是因为他的灵魂不朽,他的影响不朽。
这句话送给已去的杨绛先生最合适!
《我们仨》读后感4
《我们仨》仿佛一个传奇,一个热爱家庭的母亲,一个有责任心的父亲,一个懂事体贴的女儿。三个学者,趣味相投,组成了一个美满的家庭,胜过建安七子,好比竹林七贤。
也许正是杨绛与钱钟书的多次“辞官”才造就了这个伟大的家庭。人生总会有一道选择题,尽管它只有两个选项。第一种是追逐名利或梦想,获得他人的羡慕;第二种是放弃对名利的追求,赢得了亲人之间的感情。
杨绛与钱钟书似乎都放弃了主任及更多的职位,我们仨才能在一起。因为他们远离了“官场”,所以才会有一种朴实而深刻的情感如源源清泉缓缓流入心房。这水不是八股文的“臭不可闻”,而是“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香远益清。
这一家好比莲花,受到*的欺压没有低头,收到*的邀请没有答应。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啊!
《我们仨》如一个范本,令我们千千万万个家庭向往。
《我们仨》读后感5
在这个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风,多么得清新亮丽,吹散走躁热,带来别致的温暖,伴随着我度过整整一个暑期。
这是关乎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事,有个再*凡不过的主题_我们仨。
然而,正是如此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就是仨个,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一个小团体,似乎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语前都会加上“我们仨……”这像是他们彼此间的自豪。
直到有这么一个梦,在一个不知是什么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地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蔓延开来,可却没有丝毫的回应,她慌了,从梦中惊醒,向先生钱钟书细细描述,可他却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让杨绛不惊感叹:他们老了。
岁月是无情的,割不开,断不了。它是佳酿的最好催化剂。两位携手走来的老人,无论是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在这么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之家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不似,仿佛一位跨越了年龄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罢了。可是,当他们各自开始工作,却又是互不相扰,尊重着彼此。这样一个家庭,是让人羡慕的,它让人温暖、感动。
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我们仨》上,无论是他们的照片、诗歌、信件……都是那么的真挚和感动,细细地翻过一页页,心中似乎已被填满了。
杨绛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滴滴却是被真切地记录下来,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6
很久没有因为看书感动得掉眼泪了。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号,没有惊心动魄的桥段,有的只是*静的.诉说,点滴的回忆,直击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杨绛的文字朴实简单,就像是在闲话家常,但不絮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们仨之间的深厚感情。他们的心如此紧密得贴在一起,彼此依靠着搀扶着经历了欢笑与苦难,有再大的风雨也冲不垮他们。他们的生活并不*静,但杨绛始终*静得叙述着,那种*静让人肃然起敬。
杨绛的行文轻盈流畅,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回忆总是片断的,就像是一颗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颜色不均的珠子。想要把它们串成漂亮的链子,需要懂得如何取舍、组合及排列。显然,杨绛精于此道。
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无聊而琐碎的,甚至充满着烦恼和忧虑,精彩和风光只会像流星般划过天际。可当你回头再看,精彩和风光已然消散,无聊和琐碎让你觉得无比充实和甜蜜,曾经的烦恼和忧虑成了可以一笑而过的浮云。陪你走过无聊和琐碎,经历过烦恼和忧虑的人(人们)还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仨》读后感7
前两天看了杨绛的《我们仨》。若干年前曾看过这本书,但当时没有这个兴致。后来读了《傅雷家书》,对那个时代的文人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莫大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刚好看见这本书,就囫囵吞枣地把书读完了。
记得傅雷曾在家书中跟傅聪谈起翻译,提到杨绛和杨必姐妹二人的文笔和文风,当时曾想有机会一定要找来他们三人的译本好好读读。可惜一直没有时间。
这本《我们仨》用淡淡的口吻描述了杨绛对家人的思念和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虽是淡淡的口吻,但思念和忧伤却在字里行间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我们仨》读后感8
《我们仨》这本书有三个部分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二部分在写梦,一个万里长梦。在梦中的古驿站上他们相遇相失。正如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分分合合。
书中这样写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时,他问我还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于是杨绛先生便娓娓道来这个万里长梦。
第三部分是回忆这个家的点点滴滴。杨绛先生一家好像总是可以在*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则称之为“石子”。杨绛先生也描写许多当时如火如荼运动,但这并不是杨绛先生的笔下的核心内容,她将眼光放在了运动中的人,在频繁的政治有关的运动下,他们一家人的遭遇以及在遭遇中如何厮守在一起才是她要说的她想说的,狂风暴雨也变成了那和风细雨,她写的依然是生活中的琐事,比如他们如何完成工作,如何数次搬家,如何离群索居远离政治有关的运动,看是*淡,可是*静何尝不是他们一家的生活态度。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有的只是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可他们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凡的63年。杨绛先生被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又怎么样在此之前她是一名母亲,一位妻子。而她却在短短的一年内失去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正应了那一句话,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碎彩云散。
杨绛先生在书中写到,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
杨绛先生的这本书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她的幸福和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和相濡以沫如亲情般的爱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她用文字回忆一家三口的点点滴滴。虽然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虽然亲人爱人先自己而去,虽然在这个无法称之为家的寓所独自生活,杨先生还是在笔下寻到一点慰藉。我想拥有回忆的人是幸福的。大家可以在闲暇之余翻阅一二,体会期中*淡的幸福。
《我们仨》读后感9
看完《我们仨》,正值杨绛先生百岁。杨绛先生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低调、与人无争,一直是她和钱锺书先生给人的感觉。在《我们仨》这本小传中,杨绛先生叙述了她和钱锺书及独女钱瑗(圆圆)三个人的家庭生活,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单纯和与世无求的气氛以及浓浓的亲情。
文章以一个梦开头,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侣。梦中的紧张和苏醒后的“埋怨”,让我为这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动容。
其后,便是一个长长的亦真亦幻的梦的故事。钱老生病了,圆圆生病了,杨绛每日跋涉在探视的路上,走过一个又一个驿站,走过春夏秋冬几个季节;一边是老伴儿,一边是爱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无望的边缘;圆圆先走了,钱老也走了,“我们仨”失散了,家,成了寻觅归途路上的驿站,杨绛,也走到了人生边缘。
第三部,用完全写实的手法,记录了杨绛和钱锺书结婚后到英国留学、爱女出生、回国工作直到钱锺书和钱瑗相继去世的一系列人生历程。*凡朴实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间相互的支持和扶携,而同甘共苦的风雨人生,让他们对彼此更加依恋和关爱。记得最深的是他们的“探险”。这是一个多么适合夫妻的“节目”啊。在“探险”中,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和观点,可以谈工作,谈家事,谈路上的景致和行人,可以看到什么聊什么,没有主题,但在这随意的聊天中,夫*交换了意见,厘清了思路,增进了了解。生活在继续,沟通没有断,感情不断加深。
圆圆的出生,给父母带来了许多快乐。看着一个个小故事,读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画,我仿佛看到这个其乐融融的家里,处处有欢笑,有情调,有趣味。父女俩是“哥们”,互相打闹玩笑,一起“对付”妈妈;父母关爱女儿,女儿也懂事、自觉,不让父母操心,对爸爸和妈妈,真像是贴身的小棉袄,关怀备至,体贴有加。重病期间,还不忘叮嘱妈妈要注意身体和饮食,也不忘给爸爸寄贺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横生的信件,看着那些亲昵的称呼,真让人忍不住“羡慕嫉妒恨”。
书中还有个细节,很是触动了我。他们仨,出差了,喜欢记录所见所闻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会记下琐琐碎碎的事情,这些他们称之为“石子”,有空会经常在一起“把玩欣赏”。书后也附了不少“石子”,“我们仨”的相亲相爱都在“石子”里有着真真实实的反映。我想,爱是需要表达的。这些“石子”,其实就是一份份爱的表达——炽热也好,琐碎也罢——总之,相互的爱恋和关怀,都让这些“石子”说尽了。诚然,感情真挚与否,重行甚于言,但是,爱,如果做了,又表达了,不是更让家人了解和明白了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欢乐,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随风远去。《我们仨》,文字简单*实,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如清风一样,拂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幽香。
《我们仨》读后感10
对于失女丧父后的杨绛来说,家可能存在就是我们回忆和思念。回忆是动名词,思念是现在企业将来进行时。
就像整个家庭的照片一样,我看到了杨绛先生的青春,中年到老年,他们三个人的生活——在一起。
家是灵魂的避难所,是疲惫不堪时想去的地方,以至于失去女儿后,杨江先生说”然而,三里河的家不再是家,而只是我的客栈”我只能读这个,我只能感受到无力的痛苦,苍白和悲伤。杨绛曾经视为“终于有了家”的“家”已不复存在。
杨绛在书中苦心经营无处不在这个家,温暖的温暖。那破碎的小心脏变暖的爱心人士中,三个心连一个,所以“我们三个孩子不寻常的遭遇。”“我们家很简单;我们三个,我们是非常简单的,没有寻求世界,人们没有打架,只是为了凑在一起,在一起,每做力所能及的事”简单的一句话,说写了几十万普通家庭,普通的和进入行人大家活出了自己非凡。因为这个简单的家,“我们三个人都没有白活,因为它是我们三个人。”
回忆是美好的。“我们常一同背诗,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国家如果同把某一字忘了,左凑右凑凑不上,那个字进行准时全诗最欠妥贴的字;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往者不可留,逝者已经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没有找不到学习他们了。我只能把问题我们学生一同工作生活的岁月,重温自己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蓝天碧海终有涯,你我心中之情以及无时尽,杨绛先生将浓浓长思念,化作音乐一字不能一句的《我们仨》。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人间果真是没有永远。他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已经不知不觉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找回家的路。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3篇(扩展5)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3篇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1
这个学期·伊始,我读了一本书——《我们仨》。这本书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在丈夫、女儿相继离世,在“我们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时,写下的生活回忆录。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没有着太多笔墨,寥寥两页,拉开了那“长达万里的梦”的序幕。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如梦似幻,我只觉朦胧,没怎么看懂。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是着墨的地方了,这一部分主要写杨绛老人对于“我们仨”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
然而,令我最有感触的还是封底杨绛老人的题字:“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一句多么*实的话语,然而我却从中读到了老人空留自己一人的心酸与刻骨铭心的思念。如今社会,而许多老人很久才能见到儿女一次。老人思念,而儿女们却浑然不觉。科技如此发达,家人之间当然也减少了相见的机会,人与人的内心之间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中那份*淡却又深刻的情感,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吧……试问,在这个交通十分方便的时代,多远的距离都不成问题。但是在身体靠近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同样靠近了吗?我认为没有!我们的心中,怕是已没有这本书中杨绛老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了吧!
我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的情节,更是因为其中包含的厚重的爱!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2
不知道多久没有读过“正经书”了,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让纸质图书成为了我的一种奢侈品。手里的纸质书只是各种考试教材真题或是写论文需要参阅的专业书籍,再也没有小学初中时以泡书店看小说为享受的兴致了。当看累了各种影像突然想看看小说的时候,也只是去网上搜一部两部电子小说,什么霸道总裁网游修真一类的脑残文,不费脑子不费感情迅速打发着时间,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看过就忘,《盗墓笔记》《鬼吹灯》一类是最为“高级”的文体了。
拿到《我们仨》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杨绛”两个字,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似乎是个很有名的作家;再看到书中“钟书”两字恍然大悟,原来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记起来我可是看过《围城》的人。求助度娘普及了一下杨绛先生的资料,为其传奇的一生所折服。曾经我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希望的乐观女青年,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最擅长的是定期为周围人散步悲观消极情绪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很短,只有一页,我却看得想哭。作为一个尚处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我却经常会想象人老后死后的事情,人总会归于一抔黄土,再多的追求再多的欲望再多的争斗又有何意义,悲观情绪自然产生。也或许是最近刚刚经历家里老人过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自己一段感情的结束,时不时的竟会想到家里尚且年轻的父母身上,悲伤不请自来。
两个人共同生活几十年,共同陪伴经历过一切。人越老,越怕失去。如钟书先生所说“那是老人的梦,我也常做”。老人的梦中,会害怕另一半突然丢下自己,再也寻不到对方。想到钟书先生的逝世时间,看到杨绛先生所写梦境,竟感觉这是一种预感。害怕失去,害怕突然被丢下,害怕再也寻不到。“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这样一种感情,同样让我落泪。
《我们仨》读后感500字3
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上几页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我是从第三部分开始看的-《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前两部分我还没看,我是个*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凡而又不*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还真的忘了钱老和圆圆离开我们已久了。
我最衷情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论困苦与荣耀,始终宠辱不惊,真是于*凡中显出不*凡。
对*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世入了人生的化境,读这样的书,真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一个不*凡的人,写了一本*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20xx年度文学十大好书评选结果已揭晓:《我们仨》居首位。
看杨绛先生的书是一种享受。今天看完了全书,杨降先生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凡家事国家大事娓娓道来,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钱老是名人,而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
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人过了30岁,对生活有了不同的认识。
《我们仨》读后感3000字3篇(扩展6)
——我们仨读后感 (菁华20篇)
我们仨读后感1
他们两老了,爱做梦了,做了一个万里长梦。
父女两人闹的可爱,都在向杨绛先生告状,一家人的温馨跃然纸上。
这是一条古驿道,写不尽道不完的离愁别绪在此堆叠。没有折柳惜别,就这样三个人走着走着就成了一个人了。
阿圆是忙碌的,一边是学校的事务,一边是父母。为人子女,而她还有自己的婆家,那个她和大伟组成的甜蜜的家。我们都会如此,抽不开身去理会公务,分不开心来关心家人。而她匆忙的身影下,是一副旧病复发的躯体。
杨绛先生和阿圆每天都走尽古驿道,寻找那条小船看望她的丈夫,她的父亲。顺着驿道走下去,每天都在变换客栈。寻到311,踏上长堤,踏上斜坡,踏过跳板,他们三个人重逢了,团聚了,这就足够了。没有过长的陪伴,又该分别了,只好匆忙告别,明日再见。
阿圆去忙学校的事了,只能每周日一见。她放心不下杨绛先生那刚缓过来的身体,也放心不下船舱里那躺着的父亲。没有办法,面对生活,我们不得不学会妥协,再有不舍,也得迈出步子,抽身离开,任凭心儿在这里挂念。
柳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阵风,叶子一批批落了下来。春风还没有吹,柳条已经发芽,远看着已经有了绿意,柳树在春风里,飘荡着长条。然后飞絮蒙蒙,飞上一两个月。没过多久,叶已成阴,然后又一片片的黄落。
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了。
阿圆也病了,得一年多才能缓过来,短暂告别,便进了医院。
驿道上,长堤上,跳板上,只有杨绛先生的身影。
一场场梦,将杨绛先生带到了阿圆的病房,看到了那里的两床一人,听到了大伟与医生的对话。阿圆是有人缘的,花朵越来越多,与病友也相处颇好。
钱老开始发烧了,杨绛先生不得不将阿圆的情况告诉他,哪怕是梦里的情形。他两的梦很相似,都是关于阿圆的。
阿圆回来了,来看钱老了,可他让她回去,回家去。阿圆的脸上满是笑容。千叮咛万嘱咐后,阿圆走了。带着祝福走了。她可以休息了,好好放松放松了。
杨绛先生的胸口仿佛有什么东西掉了出来,慌忙捧起,又送入胸口。
杨柳又绿了,又黄落了。
长堤不见了,斜坡不见了,跳板不见了,连同那艘小船里的钱老也不见了。
杨绛先生再也找不到那艘船了,找不到钱老了。记忆模糊了。隐隐约约记得钱老曾在下船前嘱咐她“绛,好好里(好生过)”
一场场梦都会醒来,噩梦也是。
杨绛先生醒来了,以为那是个梦,醒来后和梦里又没有了区别,阿圆走了,钱老走了,无论是梦里还是现实,三个人成了一个人。三里河的家已经不是家,而是一个客栈了。
他们两的万里长梦是属于三个人的,梦终会醒来,人终会离开。而那切身的爱,切身的痛让我感同身受。
我们仨读后感2
这是关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述,它有个通俗不过的主题——我们仨。
这本书讲述了钱钟书温馨的家。在这个家中三个人互相守护的感人故事。它好像一抹清风,那么的清新,吹散走噪热,陪伴我的暑假。
简单的三个字,却包含着一个家庭的互爱,不多不少,似他们每句话前加上的“我们仨”成为了彼此之间的默契。
故事从梦引入,“在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她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当她向钱钟书讲起这个梦时,钱钟书只是淡淡地说,老了。
是啊,转眼间,他们老了,两位一起走了大半生的风雨,无论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在这样一个学者的家庭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为这个家庭带来许多的欢笑。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像两位老人的跨龄好友。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却总是相处的愉快,家里始终洋溢着温馨。
好景不长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轻易的失散,抒发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千古遗憾。杨绛开始对人生价值和意义开始思考,作者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人生经历为基础,探讨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我们仨最终只剩下一个,哪怕再辉煌,也不可能再和从前一样了,但她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却被真切地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
掩上书,一种感慨由然而生。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湾,无论你在外面多么的劳累,多么的辛苦,回到家,你会彻底的放松下来。所以,家,需要我们家中的每个人都用心的去经营,让它被爱包围,让它充满温馨、充满温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爱我们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我们仨读后感3
今天时间要悠闲,所以在图书馆看了一本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一直知道杨绛先生非常受世人关注,她的书籍,她的文字,她的人生旅程。
我记得有段时间,很多人在询问为什么杨绛是一位女性,却用先生称呼其名。
其实,原先先生不一定就是指男性,而是指达到一定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其实“先生”有很多种含义,以下做一下分享:先生”的各类用法
1、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古时对有学问的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所以“杨绛女士”会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旧时,管帐、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也会被称为“先生”。
5、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杨绛、冰心、丁玲、叶曼、许广*等均可称为先生。
6、现在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这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用法了。
所以“先生”一词的用法,说明了大家对杨绛先生的尊敬。
其实很早之前就知道《我们仨》这本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缘故,总是翻了两页,或者是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并没有阅读完这本书,而今或许跟它有些许的缘分,在此刻翻开了这本书,进入了杨绛先生的世界。
怎么说呢?在开头的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十分凌乱,因为我好像跟不上他的思路,并且不知道它这个时间线以及描述的每一件事情之间的内在关系,因为以梦为线让我在阅读过程当中无法分清楚她描述的情形何时为现实,何时为梦境。可随着跟杨绛先生逐渐深入的交流,我才摸清她的路线,而后在阅读到那一段文字的时候,眼泪不自觉的夺眶而出,被这样朴素却真挚的文字打动的有一种悲伤的喜悦之情。
我悲伤是因为它在描述那一段圆圆离开的过程当中,明明悲痛欲绝,却在怀着这样的心情里描绘出了一副幸福的画面;可我也有一部分的喜悦,因为我终于在这一刻融入了杨佳先生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个母亲的坚韧和脆弱。
我甚至无法说出他的文字的朴素程度,可就这样*凡的辞藻却直击人心,震的你颤颤发抖然后让你不自觉的潸然泪下。《我们仨》到最后却是她一个人怀念着三个人,承载着三个人的记忆,我说不上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幻境中每个人安然无恙,现实里一个人孤独绝望。明明杨绛先生怀念的是美好,我却稍稍显露出了悲伤,但也再一次明白了“珍惜”的深层含义。
感谢这个下午,有阳光,有你。
我们仨读后感4
阳光洒落窗棂,坐在桌边的木椅上,翻开厚厚的书籍,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
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所著的长篇散文。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们俩都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以一个老年时的梦境拉开序幕,关于一家三口的万里长梦。用回忆的形式记录了其一家三口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相依为命的情感。1997年早春,钱媛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92岁的杨绛将文章编著完成。整本书采用倒叙的形式,前面是他们老了,失散了,后面才是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没有华丽的辞藻,杨绛先生以*淡的语言将故事*静的叙述出来。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的爱情是真正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他们婚后与英国留学时,钱钟书先生并不会做饭,但在他学会制作牛奶红茶后却为杨绛先生做了一辈子的早餐。简简单单的一个举动却是多少人一生都无法做到的。钱钟书称杨绛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钱媛刚出生时,“笨手笨脚”的钱钟书总是容易做错事,而那时,杨绛总是会说“不要紧”。我想,这样的爱情才称得上相濡以沫,不轰轰烈烈,却能细水长流。
“我们仨”都是书虫,书香家庭长大的钱媛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喜好读书,不管在哪儿总是不停找书看。爷爷称她“吾家读书种子也”,外公称她“过目不忘”。杨绛和钱钟书更是嗜书如命。
“钟书对于攻读文学学士学位虽然不甚乐意,但放弃自己国家的奖学金而投靠外国富翁是决计不干的。”由此可见钱钟书先生的爱国情怀。虽是文人,不能在科研方面对祖国有所贡献,但钱钟书先生却用实际行动体现了爱国精神,日军占领家乡,人民陷于水火之中,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英国的富翁,选择留在家乡与祖国人民共同度过艰难的时期,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赞颂的。
在书的结尾,杨绛先生这样写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钱媛、钱钟书先生相继去世,独留杨绛先生一人寻觅曾经“我们仨”的幸福。20xx年5月25日杨绛先生离开人世,举国哀悼,而“我们仨”终于在天堂重聚。
我们仨读后感5
是因为自己老了吧,总觉得自己和家人分散了,这是一个万里长梦……
这本书很好,很深,必须要仔细研读才行。
这本书的作者是杨绛,这时她大概在1981写的,文中的我们仨指钱钟书,钱媛,写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作者在写的文章时已经有一些年迈,自然,年长的人总会做梦,作者梦见自己与亲人失散的情景,一想到我们仨失散了,也就十分难过,十分不舍,不知如何才好,作者文章每一句很朴素,文学味儿特浓,想在读小诗,字里行间都写出了我们仨关系密切,形影不离,相依相随,但又突然分离,这使文章形成了一种对比,更能体现出作者在梦中的.恐惧和无助……
这本书举例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有喜有悲,但大多都是欢喜更多,女儿成了大学教授,笑谈父女相,俩夫妻互相理发等等。但也就是这样,作者才会更加害怕分离。
作者担忧自己与家人失散,害怕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面,这虽然只是一场梦,但更能体现出作者自己已经老了,作者与丈夫都已经老了。
文中多处用到环境描写,主要背景十分阴暗,而这时年迈的自己突然与自己唯一的亲人失散了,再使作者进入这样阴森的环境,便会无比恐惧,无比害怕。《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虽然文章很短,但起到了序的作用,在文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做的梦和钟书的解释更让我害怕。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奶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每天晚上半夜总会惊醒几次,有机会总会和我们在一起,可是因为工作,爸爸妈妈一直都不在家,奶奶也就一直跟我在一起,其实我也都知道。
也许,也就是这种恐惧分散,害怕离别的心吧。
不愿分散,不愿离开。
现在的我们还多陪陪老人们吧,别让他们为了自己,操碎了心。
我们仨读后感6
我们两个老了~
我们仨个散了~
我一个人思念他们两个~
杨绛,钱钟书,女儿钱瑗。
一位百岁老人,怀念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女儿写下的,我们仨,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是丈夫对她的评价,她可谓是一个贤妻良母,无论是对家庭上,对丈夫,支持丈夫的工作,做他的贤内助,让丈夫安心做学问,对女儿她都是尽心尽力,看的出来她很爱自己的女儿,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女儿和丈夫有好多像的地方。她也很爱自己的丈夫。当他们一路搬家漂泊,最后北京的三里河寓所成了他们的家,自此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这是一个很幸福很幸福的三口之家,之间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杨绛老先生最后一个人思念他们两个,我当时有点心疼,愤愤命运的不公,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去和他旅行如果旅行过后你们仍然相爱,那你们就结婚吧。杨绛老先生和钱钟书把每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称为探险,他们的爱情让人羡慕,肃然起敬,这是一个百岁老人对以往生活的回忆他们一家三口是不与人争,也不屑与人争,这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我们仨读后感7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读了三遍,我是个*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凡而又不*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真的要忘了钱老和他女儿圆圆离开我们已很久了。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让我衷情,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真是于*凡中显出不*凡。对*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入了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杨绛的文笔真的很优美宁静,*凡家事国家大事从容而谈,面对别人的陷害也看不到一丝的恨,只是泰然处之。而前面两节,三人走失在古驿道,采用虚实相间的手法,经梦起至梦醒,一家人走散了,而一家人相聚相守相依相助的往事却给了杨绛先生最好的回忆。从照片上看,杨绛不算漂亮;老年后,发现他们是如此得有夫妻相,般配,简单地从杨绛散文中知道,他们家也曾处世交,于是结成亲家,不管当时是否以爱情为基础,这几十年的风雨路程,他们相濡以沫,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不管经历了多少的苦。
钱老是名人,而在杨绛先生的眼中只是一个*凡的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的角色,有幸相携至老也不枉此生了。好的书每看一次会有不同的感受,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真的要感谢杨绛先生!
祝愿杨绛清静地度过晚年,更祝他们仨再相聚没有生离也没有死别。《我们仨》我还会再读下去,陪伴我一生。
我们仨读后感8
近年,随着杨绛先生的离世,她作为钱钟书先生背后的女人,也渐渐为人所知,她写的书也成为了大家追捧的对像。这两天粗粗看完了她写的《我们仨》,总体感受就是这个家“温暖有趣”。家庭氛围的营造与女主人密不可分,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杨绛先生的大女人智慧和小女人情怀。她内心住着一个女孩、一个女人、一个男人,非常的丰富有趣。
一、是注重生活的仪式感,有着少女心态,让生活变得有趣。这其实源于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书中描绘的大作家钱钟书一家的生活其实也是清贫的,辗转搬家、食不果腹的日子是常有,但他们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仍坚持早上和晚上饭后的“探险”——去走走没走过的路,捡捡不同的石头;虽然清贫,但他们坚持养猫,和每一只猫都合影。尤其是他们全家参观动物园,杨先生描绘的“河马怕丑、远远地朝游客射尿”等场景,分别就是一个少女灵动的笔态,杨先生的灵魂该是多么的有趣呀!
二、是对家人知冷知热,有着母爱情怀,让生活变得温暖。比如,书中描绘钱先生系鞋带左右不分,她就帮他系;女儿和先生分别住在北京城的两大医院,她就拖着八十多岁的身躯送汤汤水水,把一家人团在一起、装在心里,毫无怨言。字里行间都是她对这个家的爱意与柔情。
三、是与丈夫共同进步,热爱学习,有着男人的独立与追求,让自身成为孩子的榜样。书中写道她家中有两张书桌,早饭过后两人便一人一张,伏案读书。这等举案齐眉的场景是给女儿最好的爱与学习的熏陶。
四、是懂得示弱,注重仪表,让男人有一种存在感,让感情变得甜蜜。比如她怕走夜路,先生就让女儿在他不在的日子里照顾好妈妈;比如她喜欢睡懒觉,每天早饭先生都会做好。其实她很能干,但她一定会在某些方面留一些缺角,让先生补齐,让先生有存在感,这是一种女人的智慧。男人需要通过付出行动让女人满足来获得成就感,女人一定不能太能干,把男人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剥夺掉。再看她出现的照片,都是收拾得整洁优雅,美丽的外表永远是女人的武器。
另外,她也有着一些普通人的小心机,让我多次会心一笑。比如为了逃过开会这等无聊的事情,她不想做编内员工,只为清闲;比如为了省自己留学的钱,她以陪读的身份进行出国,吃穿用都和先生一起,省了一笔开支,开心得不得了。
大师其实也是普通人,有着人性的优点与弱点。只是她坚持不断向上向善,再加上大于常人的格局,所以才能让她在人生低谷时更坚强,在人生高潮时更冷静;而这一切,都源于她读过的书、经过的事、见过的人,以及自我的反思、沉淀和升华。
我们仨读后感9
这本书是语文老师推荐的寒假图书中,的一本,这一本比前几本相比来说,不是那么的好看,因为我觉得它太*淡无味了,这类的书可能不太适合于我,所以今天说的可能说的就比较无聊。
一开始读,并不是很愿意,而且还没读懂,我只是跟随着主角——一个关心孩子的母亲,跟随着她那迷糊又不真实的梦,读完了在古驿道上发生的事,我没有接着往下读,因为没有读懂使我失去了兴趣,然后,我就睡着了,这就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但是根据上级要求必须两天内搞完不然我就要被学校给处决,所以第二天我又开始拿起这本书,我总觉得有一丝熟悉的困意,我在书中看到了钟书所在的孤独的小船,更有阿圆向妈妈招呼的白白的小手。我开始思考。为什么钟书会在小船上赖着不走?为什么钟书有时候感觉很累?为什么他们一家不回三里河公寓一起住呢?为什么梦和真的一样?那当然是预言梦啦!为什么阿圆的病情会在杨绛的梦里出现?也是预言梦啦!
反正就是说这本书,讲了主角,阿圆、和爸爸的故事,但感觉整体都在围绕着主角来讲故事呀?
而且最为荒唐的就是。阿圆去世的那一天,是我生日!
我知道,这本书是悲伤的,是杨绛自己一人回忆的,书中有句“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无人可问”更是让读者们大哭一场,但我没哭。读者肯定想,人在世,要懂得珍,懂得惜,没了的就再也回不来了。要把握好现在,过好每一分钟,即使“世间好物不坚牢”,也要微笑着面对明天,让“好物”多一些,这样,才不会捞得个“后悔”二字。
我们仨读后感10
带着生活的温度、岁月的痕迹的文字,多数时候会让人的心情随其起起落落,然而读杨绛的《我们仨》,却没有,因为全书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大起大落,有的只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他带着生活的温度、岁月的痕迹,但更多的是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位九十岁老人,对女儿、对丈夫的思念,还有人生末年对“家”最真实的感悟。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写尽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内心的孤独,身边没了知心陪伴的人,靠着回忆重温此生的波折,然而在回忆里她是幸福的,因为“那里”有她想要找的人、想要找的“家”、想要找的生活。“‘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道出了韶华易逝、心无所依的彷徨,当家里的人已不在,家也不便再是家,只能算得上是今生的一个停靠的客栈,而少了家的温馨、少了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这也是作者虽身有定所、心却早已不知去往何处的感叹,就像那条通往小船的路,为了找到家,她一直都在寻寻觅觅、不曾停步。然而回首这一切,作者也悟出了“家”的真正含义,正如其书中所说的它很朴素、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累了时它是依靠,开心时总会有所回应,一家人之间互相扶持、互为支撑,相聚、相守共同走着属于“家”的路。
不由地想到了一句很喜欢的歌词:“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
曾经年少的我,对于“家”并没有太多的体会,无非是妈妈的饭菜、爸爸的叮嘱,直到上了高中,面对周围同学的你追我赶,面对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见起色的成绩,面对几乎“疯子”一样的学习节奏,精神一度到了几乎崩溃的边缘,然而在学校里面却不敢有任何的表现,总不想别的同学看到自己的脆弱,回到家的那一刻却在妈妈面前失声痛苦,心底里一切的委屈、难过倾刻而出,似乎一艘一直漂在风浪中的船,找到了停靠的港湾,终于可以安心的靠岸,而妈妈当时没有任何的责怪,更多的是宽慰和鼓励、是相信我肯定可以的眼神。后来想想,这应该真的就是“家”给予我们的力量和安全感,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最可靠的庇护,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重整行装,再次面对外面的风雨。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尤其是为人妻、为人母之后,还记得有一天打趣的和老公说“似乎现在咱俩的日子就是为了老人过得舒心、孩子过得开心,已经完全没有了自己”,虽听上去是一句抱怨,实则却也是最单纯的愿望。对于我等凡夫俗子,不求家财万贯,但求健康、*安、快乐、幸福,这些有了,“家”也就有了它最美好的样子。它不只是简单的一处居所,而是心有所依、情有所靠,每天不管多么辛苦、多么累,总有一处灯为我们亮起,告诉我们“受伤后可以回家”。杨绛女士在面对丈夫、女儿的先后离世时,已找不到家在哪里,因为哪里都没有了最亲近的人,哪里都不能称之为“家”,形单影只的灯下,一位老人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中充满了忧伤和思念,只是这颗飘摇的心没了可以依靠的地方。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到了什么年纪,“家”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可以用几栋楼几零几描述出来的名词,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四海可皆为家;它不应只是简单的仅可容下身体之躯的处所,更是我们心所归属的地方,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是我们心底最暖、最踏实的港湾。
我们仨读后感11
这两天读了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其实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前几天到图书馆很巧的就看到了这本书,有时候很奇怪,查过目录的书在图书馆怎样也找不到踪迹,可藏在心里很久的书却能就这么突然的跳到你的眼睛里。
以前感到名人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包括他们的生活也是那么的神秘,需要用仰视的方式来观看,可看了这本书明白了原先名人的生活和我们普通人的并无二致,有着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有时更甚之,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境遇,甚至比普通人的还多,但他们依然乐观,依然饶有兴味的生活,不断的“探险”找到生活之美,对亲情的那份眷顾,对家人的那份爱更真更纯,也许这就是名人与我们的不一样吧,他们更爱生活,更懂的珍惜身边的朋友。
我们仨读后感12
对于杨绛老先生,我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初中那篇《老王》上。整篇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深深映出她对老王的愧怍。在《我们仨》中,我又见到了她那朴素而真挚的语言。那一家子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她淡雅、宁静的笔触下,化作墨迹,浮现在我眼前。
随老先生走入她记忆的漫漫长河,我伸手捞取着一块又一块的碎片。碎片上,映着一又一的生活琐事。从一起做饭泡茶、学习读书,到女儿降生、动物园游乐,没有一事不是映着亲情的光辉。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的景象都在杨绛老先生的笔下展现出。但其中,也不乏艰难的时期,比如在革时,一家人不得不在外人眼中彻彻底底隔离开,往都要小心翼翼。即使这样,他们一家仍紧密地靠在一起,度过这段艰苦岁月,迎曙光。但人终将老去,迎最后的时光。随老先生踏上古驿道,我仿佛也经历着那段生死离别。老先生的女儿身体越越差,渐渐住进医院,最后悄然离世。而她的伴侣也因此事倍受打击,先她一步而去。他们仨,到最后只剩下了她一个人,在寒风中孤独、无助地飘荡。尽管经历着锥心的痛苦,杨绛老先生却能以她那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态度整理并完成了《我们仨》这部感人至深长篇散。
亡者不可追,逝者不可留,只剩回忆可以追寻。从这篇散、从杨绛老先生的笔下,我仿佛真切经历了一遍他们这么多年的生活。我惊叹于在杨绛老先生的笔下,记录的基本都是生活上的小事、琐事,竟然能够如此妙笔生花,生动地再现出当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而这些细节之处,正是我们*时容易忽略的。杨绛老先生的这篇散,不仅让我体验了他们仨的生活,更让我能够重新思考、回忆这几年我们家里那些温馨、动人的小事、琐事。
在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姥姥、姥爷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喝水吧。""吃点水果。""出去多穿点衣服,别着凉了。"这些话不光是我,我相信许多人都听了不下上百遍。这些话,现在给我的感觉大多只有两个字——唠叨。但这本书使我能够重新思考他们说过的这些话。同样的叮嘱,不厌其烦地重复,不知他们是何等地关心我们才能做到这样。他们之前关切的话语,因为我的不耐烦,已经随风离去。而现在,我终于认识到了这种关爱。我无法追寻已经错过的爱,能做的唯有好好珍惜往后他们的.叮咛。真情,现于琐碎的话语中。
乘船在记忆的海上航行,找到的另一宝物就是自父亲的*日里的玩笑与教诲。我爸爸*时很喜欢跟我侃大,他的话语总能逗得我哈哈大笑。但这次重新回忆,我才发现这些话里蕴藏着深刻的道理。爸爸讲的话中总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尤其是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这种独特的教诲不仅能通过令我发笑让我由阴转晴,更能让我从心里领会接受,从而在思想上得到一种解脱。可惜的是,有些道理我之前仅仅是一笑而过,或者是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在今后,对于父亲的话,需要多一份专注,听在耳畔,记在心田。真情,现于真心的教诲中。
船行许久,我又看到另一宝物,那便是母亲的呵护和温暖。在我鼻炎严重的时候,我妈妈十分着急,一个月下添了许多白发。她四处打听治疗鼻炎的名医,早上4点就去医院门口排队为我挂号。那是已是深秋,虽然妈妈穿了厚的外套,但凌晨的风依旧十分寒冷。看完医生,我才发现妈妈在一个劲地打喷嚏。在很多其他事上,妈妈也经常为了我而牺牲自己。而我有时还会因为自己的任性而做出一些傻事。今后的日子里,对于母亲的呵护,需要少一些任性,受于自身,馈于行动。真情,现于温暖的关怀中。
感谢杨绛老先生的这篇散,朴实的语言,琐碎的小事中让我体会到了真情,也让我能静下心,重温生活中那些温暖的小事。通过重温这些小事,我才明白,最亲的人,永远在离你最近的地方,关注着那些不太可能会注意到的细微之处,并倾尽全力去关怀。
我们仨读后感13
我很喜欢杨绛先生《我们仨》这本书。微微泛黄的纸,简单,却散发着一种很清透的气息。看着它,突然会有一种远离城市的宁静,安逸的怡人。书封面上方是用淡淡的白色所写的“Mom.Pop.圆O”。这样的三个称呼,听上去很亲切。
《我们仨》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可以说是一本充满着人世间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剧本。角色都是如此鲜活,即使化作了文字还是如此活灵活现,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似的。我们便好比从窗户纸的孔隙中,悄悄窥视着一户书香门第内,一天天发生的不同故事;即使主角中已有人遽归道山,尽管这故事并不惊心动魄。
当读到伤心处时,我会落泪;当读到开心处时,我会欢笑;当读到离别处时,我会心酸;当读到家常处时,我则会认同。总之,它能牵动您身上的每一根神经,能将您倒回那一段往事之中。使我大有感触。
这本书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只有两页;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写的梦境,冥冥蒙蒙,虚虚实实,亦幻亦真;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浅显的文字记录了杨绛先生他们这个三口之家共同经历的快乐。“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专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捡石子”(把不在一起时的趣闻乐事记录给对方分享)游戏,一家三口经历坎坷与磨难,却因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由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的令人敬重与羡慕。
最后的附录里,有很多张杨先生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他们夫妻俩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我们仨读后感14
在我身边的夫妻楷模,是我的一个表哥和表嫂的爱情故事,朋友们里公认的人生赢家。他俩自初中情窦初开起,携手九年恋爱长跑后步入婚姻殿堂。那是整个青春;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有彼此陪伴。他们经历了学校毕业后前路未知的迷茫,经历了重大火灾被困,经历了赚到第一桶金,也和大多数夫妻一样,婆媳关系处理,工作矛盾纠纷,柴米油盐。没有谁的生活总是顺风顺水的。
在我印象中,他们好像从未有过争吵,什么事都是一起商量着来,难得的是,他们总能意见一致,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有些亲戚会说他们很自私,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问世事。我却觉得,他们总是彼此鼓励,奋勇向前,像一队团体,谁都不掉队。我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们,都能感受到爱意绵绵;仿佛在初恋,仿佛在新婚。
我记得那年,在表哥家做客,饭后表哥洗碗,我们起哄说,怎么不让嫂子洗,他说:“我洗,我能做的我都做,我就想让你嫂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好像随口说了一句很*常的话,我们却眼里渗满泪水。那时候我觉得,表哥个子不高,人也不帅,但却像日出时的青山,巍峨、炽热。
表哥从一开始的高薪工作,到事业滑铁卢,如今自主创业,不是什么大生意,但也安然自得。嫂子在一家公司里勤恳工作了近十年,从一个小职员逐渐做到了分公司懂事。他俩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都逐渐成为了佼佼者。婚后苦于一直无子,多方治疗,如今都二胎了。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过了相恋二十五年,走向了下半辈子的人生。
我们可能会说,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青梅竹马啊,这样的故事发生概率太低了。也如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又有多少懵懂的少年,能一见如故,就此相知相守一生,既是知己,又是伴侣。在90岁高龄的时候,还写着家庭回忆录,积攒了满满的照片与信笺,记着几十年前相守的时刻。
我们所见大部分夫妻的生活,无非是因“柴米油盐”争执不休,耗尽感情,或许有了第三者。自私自利而一味索求,偶尔挂念,时常埋怨。就算《梁山伯与祝英台》、《泰坦尼克号》这样的故事,即使能熬过喜结连理,婚后生活,我们也绝不会相信能如初见般美好,从小生活环境及认知悬殊的两个人,只能在最开始彼此吸引时有片面的激情,除非彼此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智慧,才能艰难的长久相伴。
经济学家薛兆丰说:如果世界上有两个人,是彼此一生的唯一,他们这辈子都不会见面。世界上有70亿人,想象一下,有70亿个绿豆在一个大缸里,有两颗红豆放进去,搅啊搅啊,它们会碰上吗?在短暂的一生中,它们不会碰上。如同我们海誓山盟许下终身承诺的那个人,实际上只是我们身边看上去,觉得差不多时间到了而挑选的人。
有些人终其一生在等那颗“红豆”,大部分人选择了身边的“绿豆”,而我们所羡慕的,其实是那些能让“绿豆”变成“红豆”的“魔术家”。我们要从这些“魔术家”身上学习这种技能。这也不难发现,他们总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认为理想的伴侣,是相互依赖,却又彼此独立。能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钱钟书闻名遐迩,但在生活上很依赖杨绛,不会修灯泡,不会洗桌布,家里维修的活都得杨绛做,杨绛丝毫没有抱怨,迎难而上,做他坚固的后盾。杨绛有自己的探索领域,才气不熟钱钟书,她不喜做饭,早饭也都是钱钟书早早起来做好。他们经常教女儿“格物致知”,以身作则的示范求知精神,他们的女儿钱瑗也是位很有成就的人。他们并不善交友,有自己的一套处事观,外人看来会觉得,傲慢、自私。他们是一个团体,像极了我的表哥表嫂。
有些人很计较得失,因为害怕自己利益受损,在夫妻相处中索取变成了本能。很少赞美对方,甚至打压对方变成了习惯,觉得自己是站在上风。但夫妻本就是团体,你的得意如果是通过对方的失意所换来的,那这对团体的综合水准并未提高,还有可能隐藏着深不见底的暗礁。你的婚姻是否成功,多瞧瞧你的另一半是什么状态吧。
还有一些人,本性纯良,丝毫不知保护自己的利益,如果所遇非良人,会在亲密关系中逐渐失去自我。我记得我的初中班主任说,“爱是一种责任和付出”,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的爱情观,经过了十几年我才明白,她只说了一半,我们爱别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爱自己,在你足够爱自己之后,再去承担责任,去义无反顾的付出。这缺一不可。如果两个人都能如此,这对夫妻团体才能稳步向前。
在彼此的陪伴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多么幸福的事。这样在经过了四五十年的相伴后,到老了你才会感慨“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翠”,这辈子都没处够。有他/她的地方,才是家。
家在哪里,我们都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读后感15
知道杨绛,是因为钱钟书,熟悉钱钟书,是因为《围城》,有人说钱钟书是因为《围城》“一定江山”,我想若没有杨绛,钱钟书即是有了这“江山”,也无味了。
《我们仨》是杨绛的回忆录之一,记录的是她与丈夫钱钟书及女儿钱瑗的生活琐事。很细微的生活,很琐碎的小事,却很动人。这位百岁老人用她*实细腻的文字,浅浅淡淡地写着。她的女儿与丈夫分别于1997年、1998年相继去世,留她独自一人在这时间,她说,如今她曾经当做家的寓所,现在于他而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是啊,没了至亲的人,家与客栈何异。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其中第二个部分开始读的时候,会有些“意识流”的感觉,不知所云,但往后,一个孤独的老人,相继失去至亲的酸楚与无奈便跃然纸上,是那种令人忍不住大哭却又只能无声哭泣的感觉。但她写回忆的时候,格调还是很轻松的,甚至写“*”,写“*”,写被批斗被冤枉,都是在轻描淡写,似乎磨难在她心里并没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记,大概因为至少那时,身边还有钟书,还有圆圆。再苦也不算什么的。
我不知道杨绛先生那深沉苦痛是如何在孤独与思念中排解的。在那之后,她继续她的文学之路,继续为后人翻译着优秀的外国文学经典。如今,她作为一个百岁老人,在她*静如水的面庞下,我清楚地看到了力量和希望,如此令我动容。
她说: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但我想,在她的万里长梦里,路,是没有尽头的。
我们仨读后感16
杨绛先生著书《我们仨》,我再一次细细品味了一遍,而这次阅读完,我决定把内心的感受写下来,并将在未来的时光中持之以恒写读后感,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读书不断进步。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提笔写书,令人敬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书中讲述了杨绛先生重温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一家三口共同生活的岁月,那些单纯朴素又盛满温情的亲情故事。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独特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用*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7月伉俪二人赴英国牛津求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回国后直到1998年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难忘经历。
如果让我写“我们仨”,我也会像钱瑗一样,尽管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还是会细细回忆我和我的父亲母亲,我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点滴生活。我会写父亲是多么疼爱我,从小到大对我不打不骂,以身作则,以理服人;我会写母亲是怎么教育我,做一个善良、诚实、勇敢、勤劳、*和的人。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也没有永远,当一家三口相聚相守时,要时常想到人生道路尽头总会相散,珍惜与家人的团聚,努力让生活变得甜润快乐,就如杨绛先生一家三口伉俪情深子女孝顺,深爱“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17
读此书的缘起很奇妙。第一是君君推荐,若是我自己,那是不会查找此类书看的。二是看到推荐时我刚好有空,不然再往后就很有可能被杂事所耽搁 从而错过阅读时机了。)
更好玩的是,杨老在第一部分写的是她的梦境。这一部分看似虚幻纷杂云里雾里,实则在老人往后的故事里 这个梦境里的点滴都是有迹可循的。
虚实之间,流露的是满满的真切的情感。
当然那是后话,当时纯粹是被梦境故事里的强烈情感戳中了,于是果断决定开始阅读。
以上就是缘起了。
(据悉奶爸看完第一部分后的内心感觉和我完全不同诶他当时看完的第一感觉居然是觉得这真是个坑。。。哈哈哈笑翻)
说真的,这本书的读后感 我一直在考虑该怎么写,因为我对这本书的感觉一定与大多数人都不一样。甚至与我自己从前看书的心情,都完全不同。
因为它带给我的 是一个我从未有过的机会。
一个听老一辈讲故事的机会。
可能是从小离家的原因,所以从没有什么机会去听家里老人们的故事。直到真的再也没有这个机会。
于是 这竟渐渐成为了一种连自己都以为自己不太在意的遗憾。
但"以为不在意"不等于"真的不在意"。
当看这本书时,越看就越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好像是突然间多了一个很亲很亲的长辈,愿意一点一滴不厌其烦的给我讲他们那一辈的故事。
于是,我开始在一旁静静的听,听一个老人以*常而深情的语调 以她铭心又温和的方式去怀念 "我们仨"。
从一起留学到后来结婚喜得爱女;从回国后的几经波折到辗转安居;直到最后,她最亲近的两个人 相继离开。
故事有喜有默有动容,在听故事的当下,心里的某个地方 已有知有觉的发生了某种改变。
从故事里可以看到老人对事物的经历和看法。关于读书,关于原则,关于排挤,关于适时的沉默;关于相守,关于离别,关于选择;关于时代动荡中的感情,不论是亲情、友情 又或是爱情。
一点一滴,渗透生命,又滋养出新的生命来。
听完故事 心里生出了某种共情。
我们仨读后感18
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杨绛先生希望能够拥有*静的生活,但是随着钱钟书的出名,这种*静的生活总是被打扰。她感叹: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者通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三个人*淡而又幸福的生活,最后只剩下作者一个人。杨绛先生感慨:世间万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要有多么丰富的人生经历才能够有这样的领悟呢?语言*淡,但是想念之情溢于言表!
“家”永远是温暖的代名词,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爱自己,爱自己的家人。
我们仨读后感19
昨晚看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第一次看着“先生”这词是在冰心上。后来查字典才知道原来有学识得人尊敬的女性方才让人喊做“先生”。
去年年尾看的是周国*的《妞妞》很感人,也落泪。
看《我们仨》时,并没有多大的起落,只是心里是满着一种很温馨的感觉。很细腻也很滋润,慢慢的弥漫在全身。
我记得是在学的时候学冰心的课本,里面说她喜欢读书,不爱风花雪月的辞藻。
我便也是落根,心爱着朴实之物。
《我们仨》就好像翻开的一片纸张,朴素稚嫩,无声息的融入整个人心里,仿佛是要在血管里流畅过的都是发柔韧之力的波浪。
在我很的时候,大概是在初中。我每天下午回家就在床边的电脑桌上练字,看着窗户下的马路边的人来人往,背诵着论语百家。我总是认为自己已经很老,现在所过的一切生活不过是年老后嚼在嘴边泛起泡的幼年生活老调罢。
当把时间放在某个点上,每一日都是很*常的,又像着在做着无味的重复,当这个点过去,转换到另一个点上,就会生出无限的感慨,总认为这个点真真是一眨眼就忽儿过去。若是在这个点上什么也没做成让自己满意的,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
人生里总是要这样一个长长短短,满满缺缺的点集合在一起,堆成一块,成为一片。
然后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呢。
我们仨读后感20
他们两老了,爱做梦了,做了一个万里长梦。
父女两人闹的可爱,都在向杨绛先生告状,一家人的温馨跃然纸上。
这是一条古驿道,写不尽道不完的离愁别绪在此堆叠。没有折柳惜别,就这样三个人走着走着就成了一个人了。
阿圆是忙碌的,一边是学校的事务,一边是父母。为人子女,而她还有自己的婆家,那个她和大伟组成的甜蜜的家。我们都会如此,抽不开身去理会公务,分不开心来关心家人。而她匆忙的身影下,是一副旧病复发的躯体。
杨绛先生和阿圆每天都走尽古驿道,寻找那条小船看望她的丈夫,她的父亲。顺着驿道走下去,每天都在变换客栈。寻到311,踏上长堤,踏上斜坡,踏过跳板,他们三个人重逢了,团聚了,这就足够了。没有过长的陪伴,又该分别了,只好匆忙告别,明日再见。
阿圆去忙学校的事了,只能每周日一见。她放心不下杨绛先生那刚缓过来的身体,也放心不下船舱里那躺着的父亲。没有办法,面对生活,我们不得不学会妥协,再有不舍,也得迈出步子,抽身离开,任凭心儿在这里挂念。
柳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阵风,叶子一批批落了下来。春风还没有吹,柳条已经发芽,远看着已经有了绿意,柳树在春风里,飘荡着长条。然后飞絮蒙蒙,飞上一两个月。没过多久,叶已成阴,然后又一片片的黄落。
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了。
阿圆也病了,得一年多才能缓过来,短暂告别,便进了医院。
驿道上,长堤上,跳板上,只有杨绛先生的身影。
一场场梦,将杨绛先生带到了阿圆的病房,看到了那里的两床一人,听到了大伟与医生的对话。阿圆是有人缘的,花朵越来越多,与病友也相处颇好。
钱老开始发烧了,杨绛先生不得不将阿圆的情况告诉他,哪怕是梦里的情形。他两的梦很相似,都是关于阿圆的。
阿圆回来了,来看钱老了,可他让她回去,回家去。阿圆的脸上满是笑容。千叮咛万嘱咐后,阿圆走了。带着祝福走了。她可以休息了,好好放松放松了。
杨绛先生的胸口仿佛有什么东西掉了出来,慌忙捧起,又送入胸口。
杨柳又绿了,又黄落了。
长堤不见了,斜坡不见了,跳板不见了,连同那艘小船里的钱老也不见了。
杨绛先生再也找不到那艘船了,找不到钱老了。记忆模糊了。隐隐约约记得钱老曾在下船前嘱咐她“绛,好好里(好生过)”
一场场梦都会醒来,噩梦也是。
杨绛先生醒来了,以为那是个梦,醒来后和梦里又没有了区别,阿圆走了,钱老走了,无论是梦里还是现实,三个人成了一个人。三里河的家已经不是家,而是一个客栈了。
他们两的万里长梦是属于三个人的,梦终会醒来,人终会离开。而那切身的爱,切身的痛让我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