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对照材料> 正文

2023年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发表于:2023-04-29 18:3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参考。

2023年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我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体育局着眼高起点,聚焦高水平,坚持“引、育、用、服”并举,聚力打造**教育人才“强磁场”,为全区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一、构建精准引才体系,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坚持全方位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引才方式,拓展引才“朋友圈”。采取组团式引进、银龄名师计划引进、校地合作引进、“贤才聚盘”引进等方式,通过公开招聘、公开选调、定向招聘等途径,持续加大教育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加强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合作,加大引才政策推介宣传力度,用足用好用活省、市、区和教育系统制定的人才政策;
创新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制定印发《**区引进紧缺急需优秀教育人才实施办法(试行)》《昆明市**区“双高工程”实施方案》《昆明市**区区级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事业编制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结合学科建设需求,重点引进一批教学名师、优秀骨干教师和具有丰富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让引进的人才在全区中小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各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实现了国家、省、市特级教师全覆盖。

二、构建多元育才体系,努力培养高层次人才。坚持“分类型、分层次、分阶段”的个性化培养思路,着力打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分层分类、个性培养,创新培养模式涵育卓越名师。根据教育人才的特长和优势,通过实施青蓝工程、举办**教育论坛、邀请教育专家学者、教学名师论道和“走出去”“请进来”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鼓励高中、初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开展跨学段、跨学科教研活动,快速实现全区学段贯通式教研模式,促进教师学科专业能力的快速提升。二是英才育人、多样成长,推进三大计划共促素质提升。推进“攻读博士支持计划”,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专项计划”“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支持计划”,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探索在教育教学、学科竞赛、改革创新、学历提升、资源配置上给予重点支持,保障人才工程各项制度措施落地生根。三是锚定目标、依托平台,开出育才清单指明发展方向。依托名师工作室、“国突”“国贴”“省突”“省贴”“市突”,为人才开出个性化成长清单,以名师之力为人才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锦上添花。逐步形成区域优秀教师“选种、育种、成长、成材、成林”的“五环生态”成长体系。

三、构建“三重”用才体系,激发教育人才创新活力。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工委统一领导、党组齐抓共管、科室合力推进、学校主体落实”的人才工作格局,强化对人才队伍建设的统一领导,确立“人才优先”战略布局。一是不惜重金吸引人才,采用合约形式和“一事一议”政策明确引才待遇,为引进的优秀教育人才给予年薪不低于30万元,配备教学科研创新启动经费,同时给予事业单位编制供其选择,增强了对人才的吸引力;
二是不拘一格重用人才,落实“人岗相宜、能岗相适”用人导向,采取“一人一策”,有计划地安排到学科带头岗、校长助理岗、副校长实践岗锻炼,赋予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育改革等方面的任务,并建立量化考核机制,激励多出成果,真正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及时将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人才吸纳进学校管理团队;
三是以业绩论英雄重视人才,打破“五唯”倾向,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优秀人才引育并举新模式,优化人才管理和评价方式,建立能上能下竞争分流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人才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四、构建服务人才体系,营造爱才惜才留才氛围。坚持以理论学习为抓手,丰富教育载体,引导人才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
实施教育体育局领导班子联系人才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人才中去,与高层次人才定期交流,关心人才的教学科研工作情况及生活、健康状况,同时听取人才对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定期组织教育人才座谈交流会,为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加强和改进人才服务,在子女入学、事业编制、课题研究等方面给予倾斜,及时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大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发挥资源集聚效应,支持人才产出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和舞台,形成服务人才的联动机制;
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服务好,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截至目前,**区共有正高级教师13名,各级名校长12名,教育部名校长名师领航者工作室学员4名,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2名,云南省“万人计划”“国培计划”教学名师和坊主10名,享受“国贴”“省贴”“省突”“市突”教师11 名,春城计划教学名师7名,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6名,市级名校长基地主持人2名,区级名师工作室35个,昆明教学名师9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7名,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15名,区级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998名,市区级教坛新秀972名。

推荐访问:队伍建设 经验交流 材料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经验交流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