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对照材料> 正文

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7篇)

发表于:2022-12-18 08:25:03 来源:网友投稿

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7篇)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  碌雷州零雾市雹输学校【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四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训练新人教版  1.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7篇),供大家参考。

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7篇)

篇一: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

  碌雷州零雾市雹输学校【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四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训练新人教版

  1.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

  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填图]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判断正误](1)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尿素、O2、激素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4)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与CO23-、PO34-等离子有关。(×)(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6)内环境是细胞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想一想]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水肿?提示:肾炎病人会出现蛋白尿,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水分渗出增加,使组织液中水分增多,出现组织水肿。二、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1)稳态概

  ①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念理解②协调活动:各个器官、系统

  ③实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①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原因②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知识体系构建]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神经调节⑤体液调节⑥免疫调节

  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1)(2011·广东卷T24A改编)判断下图中组分关系的正误。

  ()(2)(2011·江苏卷T9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3)(2011·江苏卷T9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4)(2010·安徽卷T5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1.内环境各组分间的关系(1)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又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血浆中;(2)少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3)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可见,通过相互转化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2.内环境的成分(1)内环境的成分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①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水、尿素等。(2)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胃、肠腔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②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③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于内环境中。

  (3)内环境各组分的成分并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

  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3.内环境的作用

  (1)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归纳:

  细胞名称

  所处内环境

  绝大多数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或血浆

  [典例1]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有机酸蛋白质

  ②

  1425.02.51.5103.36.0

  16.0

  ①

  ③

  1474.01.251.0114.07.5

  1.0

  ④

  101402.510.3525

  -

  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含量有关

  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解析]选D由上表可推知,①是细胞外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生物体的体

  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典例2](2012·大连双基测试)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

  疗效显著。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

  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解析]选B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

  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稳态

  (1)(2012·海南卷T12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2)(2010·海南卷T10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3)(2008·全国卷ⅡT2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4)(2009·广东卷T19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5)(2012·江苏卷T3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

  溶质微粒数量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

  越多

  越大

  越高

  越少

  越小

  越低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

  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②维持酸碱平衡的因素:存在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③血浆pH调节的过程:

篇二: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

  督龄州鉴睛市睡睬学校【创新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四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训练新人教版

  1.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即内环境

  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填图]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判断正误](1)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尿素、O2、激素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4)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与CO23-、PO34-等离子有关。(×)(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6)内环境是细胞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想一想]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水肿?提示:肾炎病人会出现蛋白尿,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水分渗出增加,使组织液中水分增多,出现组织水肿。二、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1)稳态概

  ①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念理解②协调活动:各个器官、系统

  ③实质:相对稳定的状态

  (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①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原因②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知识体系构建]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神经调节⑤体液调节⑥免疫调节

  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1)(2011·广东卷T24A改编)判断下图中组分关系的正误。

  ()(2)(2011·江苏卷T9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3)(2011·江苏卷T9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4)(2010·安徽卷T5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1.内环境各组分间的关系(1)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又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血浆中;(2)少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3)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可见,通过相互转化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2.内环境的成分(1)内环境的成分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①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②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水、尿素等。(2)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胃、肠腔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①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②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③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于内环境中。

  (3)内环境各组分的成分并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

  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3.内环境的作用

  (1)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归纳:

  细胞名称

  所处内环境

  绝大多数细胞

  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

  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血浆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或血浆

  [典例1]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有机酸蛋白质

  ②

  1425.02.51.5103.36.0

  16.0

  ①

  ③

  1474.01.251.0114.07.5

  1.0

  ④

  101402.510.3525

  -

  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含量有关

  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解析]选D由上表可推知,①是细胞外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生物体的体

  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典例2](2012·大连双基测试)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

  疗效显著。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

  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解析]选B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

  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稳态

  (1)(2012·海南卷T12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2)(2010·海南卷T10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3)(2008·全国卷ⅡT2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4)(2009·广东卷T19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5)(2012·江苏卷T3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

  溶质微粒数量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

  越多

  越大

  越高

  越少

  越小

  越低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

  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②维持酸碱平衡的因素:存在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③血浆pH调节的过程:

篇三: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

  生物化学实验常用试剂、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http://vok-bio.com/news_view.asp?id=9

  1、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组份浓度0.5mol/L

  □配制量2L

  □配置方法1.准确称取氢氧化钠40g。

  2.用去离子水溶解并稀释至2L。

  2、0.5mol/L盐酸溶液

  □组份浓度0.5mol/L

  □配制量2L

  □配置方法1.准确量取盐酸83.4mL。

  2.用去离子水稀释至2L。

  4、0.2%葡萄糖标准溶液□组份浓度0.2%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称取葡萄糖2.5g置于称量瓶中,在70℃干燥2小时。

  2.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重复干燥,冷却至恒重。

  3.准确称取葡萄糖2.000g。

  4.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L

  5.于4℃保存。

  5、250μg/mL牛血清

  □组份浓度250μg/mL

  白蛋白标准液

  □配制量2L

  □配置方法1.准确称取250mg标准牛血清白蛋白。

  2.用0.03mol/LpH7.8的磷酸缓冲液溶解并定容至1L。

  3.4℃保存。

  6、Folin试剂甲

  □配置方法1.称取10g氢氧化钠溶于400mL去离子水中,

  加入50g无水碳酸钠,溶解,待用。

  2.称取0.5g酒石酸钾钠,溶于80mL去离子水中,

  加入0.25g硫酸铜•5水,溶解。

  3.将1:2:去离子水按20:4:1的比例混合即可。

  4.4℃保存,可用一周。

  7、Folin试剂乙

  □配置方法

  1.在500mL的磨口回流装置内加入钨酸钠•2水25.0359g,

  钼酸钠•2水6.2526g,去离子水175mL,85%磷酸12.5mL,

  浓盐酸25mL,充分混合。

  2.回流10小时,再加硫酸锂37.5g,去离子水12.5mL及数滴溴。

  3.然后开口沸腾15min,以驱除过量的溴,冷却后定容到250mL。

  4.于棕色瓶中保存,可使用多年

  注意:上述制备地Folin试剂乙地贮备液浓度一般在2mol/L左右,几种操作方案都是把Folin

  试剂乙稀释至1mol/L的浓度作为应用液,我们这时是把贮备液于使用前稀释18倍,使之

  浓度为0.1mol/L略高。这种稀释18倍后的Folin试剂乙就是上文称之为的“应用液”。Folin

  试剂乙贮备液浓度的标定,一般是以酚酞为指示剂。用Folin试剂乙去滴定1mol/L左右的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当溶液颜色由红变为紫灰,再突然变成墨绿即为终点,如果用氢氧化钠

  去滴定Folin试剂乙,终点不太好掌握,溶液地颜色是由浅黄变为浅绿,再变为灰紫色为终

  点。

  8、DNS试剂

  □配置方法1.取3,5-二硝基水杨酸10g,加入2mol/L氢氧化钠溶液200mL。(3,5-二硝基

  水杨酸试剂)

  2.将3,5-二硝基水杨酸溶解,然后加入酒石酸钾钠300g。

  3.待其完全溶解,用去离子水稀释至2000mL,棕色瓶保存。

  9、5%蔗糖溶液

  □组份浓度5%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称取蔗糖50g,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1L。

  10、0.1mol/L蔗糖溶液□组份浓度0.1mol/L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称取蔗糖34.230g,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L。

  11、20%乙酸溶液

  □组份浓度20%

  □配制量1.2L

  □配置方法量取冰乙酸300mL,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200mL。

  12、30%(W/V)Acrylamide

  □组份浓度30%(W/V)Acrylamide0.05%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称量下列试剂,置于1L烧杯中

  Acrylamide290g

  BIS

  10g

  2.向烧杯中加入约600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加入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L,用0.45μm滤膜滤去杂质。

  4.于棕色瓶中4℃保存。

  注意:丙稀铣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通过皮肤吸收,

  其作用有积累性,配制时应戴手套等。聚丙烯酰胺无

  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有可能含有少量的未聚合成份。

  13、40%(W/V)Acrylamide

  □组份浓度40%(W/V)Acrylamide0.05%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称量下列试剂,置于1L烧杯中

  Acrylamide380g

  BIS

  20g

  2.向烧杯中加入约600mL的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

  3.加入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L,用0.45μm滤膜滤去杂质。

  4.于棕色瓶中4℃保存。

  注意:丙稀铣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有积累性,配制时应戴

  手套等。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有可能含有少量的未聚合成份。

  14、10%(W/V)过硫酸铵

  □组份浓度10%(W/V)过硫酸铵

  □配制量10mL

  □配置方法1.称取1g过硫酸铵。

  2.加入10mL的去离子水后搅拌溶解。

  3.贮存于4℃。

  注意:10%过硫酸胺溶液在4℃保存时间可使用2周左右,

  超过期限会失去催化作用。

  15、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液□组份浓度0.1%(W/V)考马斯亮蓝R-250,25%(V/V)异丙醇,

  10%(V/V)冰醋酸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称取1g考马斯亮蓝R-250,置于1L烧杯中。

  2.量取250mL的异丙醇加入上述烧杯中,搅拌溶解。

  3.加入100mL的冰乙醋酸,均匀搅拌。4.加入650mL的去离子水,均匀搅拌。5.用滤纸出去颗粒物质后,室温保存。

  16、考马斯亮蓝染色脱色液

  □组份浓度10%(V/V)醋酸,5%(V/V)乙醇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量取下列溶液,置于1L烧杯中。

  醋酸100mL乙醇50mL

  dH2O850mL2.充分混合后使用。

  17、凝胶固定液

  □组份浓度50%(V/V)甲醇,10%(V/V)醋酸

  (SDS-PAGE银氨染色用)

  □配制量100L

  □配置方法1.量取下列溶液,置于1L烧杯中。

  甲醇500mL

  醋酸100mL

  dH2O400mL2.均匀混合后室温保存。18、凝胶处理液□组份浓度50%(V/V)甲醇,10%(V/V)戊二醛

  (SDS-PAGE银氨染色用)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量取下列溶液,置于1L烧杯中。

  甲醇50mL

  戊二醛10mL

  dH2O40mL2.均匀混合后室温保存。

  19、凝胶染色液

  □组份浓度0.4%(W/V)硝酸银,1%(V/V)浓氨水,

  (SDS-PAGE银氨染色用)0.04%(W/V)氢氧化钠

  □配制量100L

  □配置方法1.量取下列试剂,加入100~200mL试剂瓶中。20%硝酸银2mL

  浓氨水1mL

  4%氢氧化钠1mL

  dH2O96mL2.均匀混合。该溶液应为无色透明状。如氨水浓度过低时溶液

  会呈现混浊状,此时应补加浓氨水,直至透明。

  3.本染色液应现用现配,不宜保存。

  20、显影液

  □组份浓度0.005%(V/V)柠檬酸,0.02%(V/V)甲醛

  (SDS-PAGE银氨染色用)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称取下列试剂,置于1L试剂瓶中。

  柠檬酸50mg

  甲醛0.2mL

  2.加入1L去离子水后,摇动混合后溶解。

  3.室温保存。

  21、45%乙醇溶液

  □组份浓度45%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量取无水乙醇450mL,加入去离子水550mL,混匀。

  22、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组份浓度5%

  (W/V)

  □配制量0.1L

  配置方法:称取5.0g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100mL4%的乙醇溶液中。

  23、三氯甲烷-异戊醇混合试剂

  配置方法取500mL三氯甲烷试剂,加入21mL异戊醇试剂,混匀。

  24、1.6%乙醛溶液

  □组份浓度1.6%

  □配制量0.1L

  □配置方法取47%乙醛3.4mL,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

  25、二苯胺试剂

  □配置方法1.称取二苯胺试剂0.8g,溶解于180mL冰乙酸中,

  2.再加入8mL高氯酸混匀。

  3.临用前加入0.8mL1.6%乙醛溶液。

  注意:配制完成后试剂应为无色。

  26、15%三氯乙酸溶液

  □组份浓度15%

  □配制量2L

  □配置方法称取三氯乙酸300g,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2000mL。

  27、1%谷氨酸溶液

  □组份浓度1%

  □配制量0.5L

  □配置方法1.称取5g谷氨酸,先用适量得用去离子水溶解。

  2.再用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中性。

  3.最后用去离子水定容至0.5L。

  28、1%丙酮酸溶液

  □组份浓度1%

  □配制量0.5L

  □配置方法1.称取5g丙氨酸,先用适量得用去离子水溶解。

  2.再用氢氧化钾溶液中和至中性。

  3.最后用去离子水定容至0.5L。

  29、0.1%的碳酸氢钾溶液□组份浓度0.1%

  □配制量0.5L

  □配置方法称取碳酸氢钾0.5g,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0.5L。

  30、0.05%的碘乙酸溶液□组份浓度0.05%

  □配制量0.25L

  □配置方法称取0.125g碘乙酸,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0.25L。

  31、Locke氏溶液

  □配制量2L

  配置方法称取18g氯化钠,0.84g氯化钾,48g氯化钙,0.3g碳酸

  氢钠,2g葡萄糖,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2000mL。

  32、0.2mol/L的丁酸溶液□组份浓度0.2mol/L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量取18mL正丁酸试剂。

  2.用1mol/L的氢氧化钠中和。

  3.再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L。

  33、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组份浓度0.1mol/L

  □配制量10L

  □配置方法称248.17g硫代硫酸钠,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至10L。

  34、0.1mol/L的碘溶液

  □组份浓度0.1mol/L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称取碘12.7g和碘化钾25g。

  2.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L。

  3.用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定。

  35、10%氢氧化钠溶液

  □组份浓度10%

  □配制量2L

  □配置方法称取200g氢氧化钠,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2L。

  36、10%盐酸溶液

  □组份浓度10%

  □配制量0.2L

  □配置方法量取浓盐酸49.3mL,用去离子水定至0.2mL。

  37、0.1%标准丙氨酸溶液□组份浓度0.1%

  □配制量0.5L

  □配置方法称取丙氨酸0.5g,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0.5mL。

  38、0.1%标准谷氨酸溶液□组份浓度0.1%

  □配制量0.5L

  □配置方法称取谷氨酸0.5g,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

  39、0.1%水合茚三酮乙醇溶液□组份浓度0.1%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称取1g水合茚三酮试剂,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

  40、酚溶液

  □配置方法在大烧杯中加入80mL去离子水,再加入300g苯酚,在水浴中加热搅拌、混

  合至苯酚完全溶解。将该溶液倒入盛有200mL去离子水的1000mL分液漏斗内,轻轻振荡

  混合,使其成为乳状液。静止7~10小时,乳状液变成两层透明溶液,下层为被水饱和的酚

  溶液,放出下层,贮存于棕色瓶中备用。

  41、0.5%淀粉溶液

  □组份浓度0.5%

  □配制量0.1L

  □配置方法称取淀粉0.5g,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0.1L。

  42、对羟基联苯试剂

  配置方法称取对羟基联苯1.5g,溶于100mL0.5%氢氧化钠溶液中,

  配制成1.5%的溶液。若对羟基联苯颜色较深,应用丙酮

  或无水乙醇重结晶,放置时间较长后,会出项针状结晶,应摇匀后使用。

  1、0.2mol/L磷酸缓冲液□组份浓度0.2mol/L

  (pH6.0)

  □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称取磷酸氢二钠•12水8.82g。

  2.称取磷酸二氢钠•2水27.34g。

  3.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L。室温保存。

  注意:此为母液,使用时稀释40倍使用。

  2、洗脱液

  □组份浓度0.15mol/L

  (含0.15mol/L氯

  □配制量10L

  化钠的0.005mol/L

  □配置方法1.称取氯化钠87.66g。

  pH6.0的磷酸缓冲液)

  2.用0.2mol/LpH6.0的

  磷酸缓冲液250mL溶解。

  3.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L。室温保存。

  3、0.3mol/L磷酸缓冲液□组份浓度0.3mol/L

  (pH7.8)

  □配制量0.5L

  □配置方法1.准确称取磷酸氢二钠•12水49.150g。

  2.磷酸二氢钠•2水2.000g。

  3.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0.5L。室温保存。

  注意:此为母液,使用时稀释10倍使用。

  4、0.2mol/L乙酸缓冲液□组份浓度0.2mol/L

  (pH4.6)

  □配制量2L

  □配置方法1.准确称取乙酸钠•3水54.44g。

  2.加入23mL冰乙酸,溶解。

  3.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2L。4℃保存。

  5、0.2mol/L磷酸-柠檬酸□组份浓度0.2mol/L

  缓冲液

  □配制量各1L

  (pH2.6、4.6、6.6)

  □配置方法1.母液A(0.2mol/L的Na2HPO4溶液):称取Na2HPO4•12水143.256g,用去离子水定容至2L。

  2.母液B(0.1mol/L的柠檬酸溶液):称取柠檬酸•1水42.028g用去离子水溶解

  定容至2L。

  3.pH2.6、4.6、6.6的三种缓冲液如下表配制:

  pH值A(mL)B(mL)

  2.6109.0891.0

  4.6467.5532.5

  6.6727.5272.5

  4.按上表混匀后,4℃保存。

  6、20×SSC缓冲液

  □配制量1L

  (pH7.0)

  □配置方法1.准确称取175.2g氯化钠。

  2.准确称取88.2g柠檬酸钠•2水。

  3.溶解于800mL去离子水中。

  4.加入数滴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

  5.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

  注意:按实验需要可分装后高压灭菌。

  10×SSC、5×SSC、1×SSC可由20×SSC做相应稀释得到。

  7、0.15mol/L氯化钠-

  □组份浓度0.15mol/L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配制量1L

  缓冲液

  □配置方法1.准确称取氯化钠8.77g。

  (pH8.0)

  2.称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2g。

  3.溶于800mL去离子水中。

  4.用固体的氢氧化钠调pH值为8.0。

  5.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

  8、1/15mol/L的磷酸盐

  □组份浓度0.15mol/L

  缓冲液

  □配制量1L

  (pH7.6)

  □配置方法

  1.溶液甲(1/15mol/L的KH2PO4溶液):称取KH2PO49.078g,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1L。2.溶液乙(1/15mol/L的Na2HPO4溶液):称取Na2HPO4•2水11.876g(或磷酸氢二钠•12水23.894g)用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1L。

  3.pH7.6磷酸盐缓冲液:将①和②按1.4:8.6比例混合即可。

  9、5×Tris-GlycineBuffer□组份浓度0.125MTris,1.25MGlycine,0.5%(w/v)SDS

  (SDS-PAGE电泳缓冲液)□配制量1L

  □配置方法1.称取下列试剂,置于1L烧杯中。

  Tris

  15.1g

  Glycine94g

  SDS

  5.0g

  2.加入约800mL的去离子水,搅拌溶解。

  3.加去离子水将溶液定容至1L后,室温保存。

  10、5×SDS-PAGE

  □组份浓度250mMTris-HCl(pH6.8)

  LoadingBuffer%(W/V)

  10SDS

  0.5%(W/V)BPB

  50%(V/V)甘油

  5%(W/V)β-巯基乙醇

  □配制量5mL

  □配置方法1.量取下列试剂,置于10mL塑料离心管中。

  1MTris-HCl1.25mL

  SDS0.5g

  BPB25mg

  甘油2.5mL

  2.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后定容至5mL。

  3.小份(500μl/份)分装后,于室温保存。

  4.使用前将25μl的2-ME加到每小份中。

  5.加入2-ME的LoadingBuffer可在室温下保存一个月左右

篇四: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

  word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实验基础·自主学习]

  (1)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2)方法步骤①设计实验记录表:根据实验的流程,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②进行实验a.被测实验材料:自来水、缓冲液、肝匀浆。b.酸碱变化所用试剂:0.1mol/L的HCl模拟酸性条件;0.1mol/L的NaOH模拟碱性条件。c.实验过程Ⅰ.取25mL被测实验材料倒入50mL烧杯中,记录起始的pH。Ⅱ.一次加一滴0.1mol/LHCl(或0.1mol/LNaOH),然后轻轻摇动,每加5滴测量一次pH,直至滴加30滴,记录实验结果。(3)分析实验数据根据所得数据,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画出每次实验中pH变化的曲线。(4)实验结论:生物组织匀浆类似于缓冲液,加入少量酸或碱不会发生pH的大幅度变动。

  [实验关键·探究学习]

  1.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pH的

  不同变化,对比说明在一定X围内,生物材料的性质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

  说明生物体的pH维持相对稳定与其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2.实验结果及分析

  组别

  图示

  结果

  -1-/3

  word

  对自来水的处理

  滴加HCl后,自来水pH逐渐减小;滴加NaOH后,自来水pH逐渐增大(说明:因不同地区自来水的差异,起始pH不一定都是7)

  对缓冲液的处理

  对生物材料的处理

  无论是滴加HCl还是NaOH,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物材料的起始pH不一定正好是7,如动物血浆)

  在一定X围内,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这说明生物材结果分析

  料内含有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

  (1)加入酸或碱时,要逐滴加入,并严格控制滴数。(2)至少选两种生物材料进行实验。(3)充分冲洗烧杯。实验过程中,多次出现了“充分冲洗烧杯”的要求,但目的不同。检测碱对pH的影响前“充分冲洗烧杯”是为了避免残留的HCl与NaOH反应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更换实验材料前“充分冲洗烧杯”主要是为了防止不同的实验材料混合,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应用·对点练习]

  1.下列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机制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其他实验材料C.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的pH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液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D[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不能接触皮肤和眼睛,否则会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A正确;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其他实验材料,否则不同实验材料混合会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与自来水相比,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pH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液的情况很接近,因此,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液,C正确;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量为横轴,以pH为纵轴,D错误。]

  -2-/3

  word

  2.利用教材中的实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下列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B.生物材料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来维持pH稳定C.若只用自来水和生物材料作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中有类似缓冲液中的缓冲物质D.若只用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作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对酸性、碱性物质具有缓冲作用B[该实验的结论是比较几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推测生物材料内含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A正确;离体的实验材料不能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B错误;若只用自来水和生物材料作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中有类似缓冲液中的缓冲物质,应再加用缓冲液作为实验材料的对照实验,C正确;若只用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作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对酸性、碱性物质具有缓冲作用,应再加用自来水作为实验材料的对照实验,D正确。]

  -3-/3

篇五: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

  高中生物常见的缓冲液

  当往某些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碱时,有阻碍溶液pH变化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这样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弱酸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NaHCO3与H2CO3),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NH3·H2O与NH4Cl),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如NaH2PO4---Na2HPO4)等都是缓冲溶液。

  1.CO2缓冲液

  光合作用实验里,CO2缓冲液有吸收CO2的能力,控制变量。CO2缓冲液是当反应系统内二氧化碳增多时,二氧化碳缓冲液吸收二氧化碳,反之,当系统内二氧化碳减少时,二氧化碳缓冲液释放二氧化碳。

  2.碳酸氢盐缓冲液

  人体血浆里最重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缓冲体系是:NaHCO3与H2CO3

  H2CO3=H++HCO3﹣

  pH=pKa+lg〔HCO3﹣〕/〔H2CO3〕

  在正常血浆中,〔HCO3﹣〕︰〔H2CO3〕=20︰1

  pH=+lg20/1=

  人体各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主要通过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的运输作用,被迅速运到肺部排出,故几乎不影响血浆的pH,当产生乳酸时,血液中HCO3﹣/H2CO3缓冲对便发挥缓冲作用,其中HCO3﹣可与代谢产生乳酸产生CO2和H2O。

  当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碱进入血液时,与H2CO3作用产生HCO3﹣,随尿液排出体外,结果也使血液的pH保持稳定。

  3.磷酸盐缓冲液

  磷酸盐缓冲液(简称PBS)的是常用的用于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缓冲溶液。

  磷酸盐缓冲液是由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组成的溶液,用于样品的稀释,其中磷酸二氢钠酸性较强。如果血液中的pH值过高的话,多余的碱就会与酸磷酸二氢钠结合生成磷酸氢二钠,反之,过酸时就会与磷酸氢二钠反应产生磷酸二氢钠,这样pH值就会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篇六: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

  高中生物常见的缓冲液

  当往某些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碱时,有阻碍溶液pH变化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这样的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弱酸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NaHCO3与H2CO3),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如NH3·H2O与NH4Cl),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如NaH2PO4---Na2HPO4)等都是缓冲溶液。

  1.CO2缓冲液

  光合作用实验里,CO2缓冲液有吸收CO2的能力,控制变量。CO2缓冲液是当反应系统内二氧化碳增多时,二氧化碳缓冲液吸收二氧化碳,反之,当系统内二氧化碳减少时,二氧化碳缓冲液释放二氧化碳。

  2.碳酸氢盐缓冲液

  人体血浆里最重要的缓冲体系是碳酸氢盐缓冲体系是:NaHCO3与H2CO3

  H2CO3=H++HCO3﹣

  pH=pKa+lg〔HCO3﹣〕/〔H2CO3〕

  在正常血浆中,〔HCO3﹣〕︰〔H2CO3〕=20︰1

  pH=6.10+lg20/1=7.40

  人体各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CO2,主要通过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的运输作用,被迅速运到肺部排出,故几乎不影响血浆的pH,当产生乳酸时,血液中HCO3﹣/H2CO3缓冲对便发挥缓冲作用,其中HCO3﹣可与代谢产生乳酸产生CO2和H2O。

  当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碱进入血液时,与H2CO3作用产生HCO3﹣,随尿液排出体外,结果也使血液的pH保持稳定。

  3.磷酸盐缓冲液

  磷酸盐缓冲液(简称PBS)的是常用的用于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缓冲溶液。

  磷酸盐缓冲液是由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组成的溶液,用于样品的稀释,其中磷酸二氢钠酸性较强。如果血液中的pH值过高的话,多余的碱就会与酸磷酸二氢钠结合生成磷酸氢二钠,反之,过酸时就会与磷酸氢二钠反应产生磷酸二氢钠,这样pH值就会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篇七: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

  分子生物学常用缓冲液、试剂和贮存液的配制

  1、6*LoadingBuffer(DNA电泳用,50ml配方)

  组分浓度:100mMEDTA,40%(V/V)蔗糖,0.05%(W/V)xylenecyanolFF,0.05%(W/V)溴酚蓝配制方法:称取25mg溴酚蓝,25mgxylenecyanolFF,5ml0.5MEDTA,加入约20ml去离子水,加热搅拌,充分溶解,加入20g蔗糖,去离子水定容至50ml。

  2、10*PBS(pH7.2~7.4,分子克隆推荐配方)

  组分浓度:NaClKClNa2HPO4KH2PO4137mmol/L,27mmol/L,100mmol/L,20mmol/L

  配置方法:用800ml去离子水溶解80gNaCl,2gKCl,14.4gNa2HPO4和2.4gKH2PO4。用盐酸调节pH至7.4,加水定容至1L,高温高压灭菌,室温保存。

  3、20*SSC(pH约7.0)

  组分浓度:300mmol/L柠檬酸三钠,3mol/L氯化钠配制方法:称取柠檬酸三钠·2H2O88.23g,氯化钠175.3g,加入800ml去离子水充分溶解,用14NHCl调pH为7.0,去离子水定容至1L,高温高压灭菌后室温保存。4、10*Tris-甘氨酸转膜液(pH约8.3)1L组分浓度:0.25MTris,1.92M甘氨酸配制方法:甘氨酸144.13g,Tris30.29g,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1L。使用前,100ml10*转膜液,加入200ml甲醇,700ml去离子水成为1*转膜液5、10*Tris-甘氨酸-SDS电泳缓冲液(SDS-PAGE电泳缓冲液,pH约8.6)组分浓度:0.25MTris,1.92M甘氨酸,1%(W/V)SDS配制方法:称取30.29gTris,,144.13g甘氨酸,5gSDS,加入800m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定容至1L,常温保存。6、10*TBS组分浓度:200mMTris(pH约为7.4),9%NaCl,HCl调pH至7.4配制方法:800ml去离子水溶解24.23gTris,90g氯化钠,盐酸调pH至7.4,定容至1L,高温高压灭菌,常温保存。

  7、100*TrisEDTABuffer(100*TE,pH7.4,7.6,8.0)

  组分浓度:1MTris-cl,100mMEDTA(pH8.0)配制方法:称取121.1gTris,用500ml去离子水充分溶解,加入200ml0.5MEDTA(pH8.0),盐酸调节至所需pH,加水定容至1L,高温高压灭菌,室温保存。8、10*TAE组分浓度:0.4MTris乙酸盐,pH约为8.3,含有0.01MEDTA。用18兆欧水制备的溶液.采用经生物技术性能认证的Trizma碱(T6066)和分子生物学试剂EDTA(E5134)制备。溶液还含有乙酸(A6283);粉末状混合物含有Trizma醋酸盐(T1258)。配制方法:

  (43)20*SSPE

  组分浓度:3M氯化钠,0.2MNaH2PO4,0.02MEDTA配制方法:在800ml水中溶解175.3gNaCl、27.6gNaH2PO4•H2O和7.4gEDTA,用NaOH调节pH值至7.4,(约需6.5ml10ml/LNaOH),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分装后高压灭菌,室温保存。

  (19)常用核酸电泳缓冲液

  缓冲液50*TAE(pH8.5)组分浓度2MTris-醋酸0.1MEDTA1L配制方法称取242gTris,37.2gNa2EDTA·2H2O,加入约800ml去离子水充分搅拌溶解,加入57.1ml的醋酸,充分搅拌,定容至1L,室温保存。10*TBE(pH8.3)890mMTris-硼酸20mMEDTATBE溶液长时间存放后会形成称取108gTris,7.44g沉淀物,出现沉淀后则予Na2EDTA·2H2O,硼酸55以废弃。一般都以1×TBE作为使用液进行琼脂糖凝g,加入约800ml去离子胶电泳。但0.5×的使用液已具备足够的缓冲容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定容至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备注

  1L,室温保存。

  槽的缓冲液槽较小,故通过缓冲液的电流量通常较大,需要使用1×TBE以提供足够的缓冲容量。

  10*MOPS

  200mMMOPS20mM醋酸钠10mMEDTA

  称取41.8gMOPS,加入约700mlDEPC处理水充分搅拌溶解,用2NNaOH调节pH至7.0,再加入20mlDEPC处理的1M醋酸钠,20mlDEPC处理的0.5MEDTA,DEPC水定容至1L。用0.45μm滤膜过滤除去杂质,室温避光保存。

  溶液见光或高温灭菌后会变黄,变黄时可使用,但变黑时坚决不能使用。

  (22)10*LoadingBuffer(RNA电泳用,10ml配方)

  组分浓度:10mMEDTA,50%(V/V)Glycerol,0.25%(W/V)xylenecyanolFF,0.25%(W/V)溴酚蓝配制方法:称取25mg溴酚蓝,25mgxylenecyanolFF,加入200μl0.5MEDTA(pH8.0),加入约4mlDEPC处理水,充分搅拌溶解,加入5ml甘油,DEPC去离子水定容至10ml,室温保存。

  (50)凝胶加样缓冲液

  缓冲液类型0.25%溴酚蓝Ⅰ0.25%二甲苯青FF40%(W/V)蔗糖水溶液0.25溴酚蓝Ⅱ0.25%二甲苯青FF15%聚蔗糖(Ficoll400)0.25%溴酚蓝Ⅲ0.25%二甲苯青FF30%甘油水溶液4℃室温4℃6×缓冲液贮存温度

  0.25%溴酚蓝Ⅳ40%(W/V)蔗糖水溶液碱性加样缓冲液:300mmol/LNaOH6mmol/LEDTA18%聚蔗糖(Ficoll400)Ⅴ0.15%溴甲酚绿0.25%二甲苯青FF4℃4℃

  使用凝胶加样缓冲液的目的有三:增大样品密度;以确保DNA均匀进入样品孔内;使样品呈现颜色,从而使加样操作更为便利,含有在电块中能以可预知速率向阳极泳动的染料。溴酚蓝在琼脂糖中移动的速率约为二甲苯青FF的2.2倍,而与琼脂糖浓度无关。以0.5×TBF作电泳液时,溴酚蓝在琼脂糖中的泳动速率约与长300bp的双链线状DNA相同,而二甲苯青FF的泳动则与长4kb的双链线状DNA相同。在琼脂糖浓度为0.5%~1.4%的范围内,这些对应关系受凝胶浓度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选用哪一种加样染料纯属个人喜恶。但是,对于碱性凝胶应当使用溴甲酚绿作为示踪染料,因为在碱性pH条件下其显色较溴酚更蓝为鲜明。

  (52)LB培养基

  组分浓度:1%(W/V)Tryptone,0.5%(W/V)YeastExtract,1%(W/V)NaCl配制方法:称取10gTryptone,5gYeastExtract,10gNaCl,加入800ml去离子水充分溶解,滴加5NNaOH(约0.2ml),调节pH至7.0,定容至1L,高温高压灭菌后4℃保存。

推荐访问: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之间的对照 缓冲液 对照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