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供大家参考。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高职教育就有鲜明的办学特色、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对经济发展显著的促进作用。高职教育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本地区产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专业技能专门人才,是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高职教育发展水平反过来又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高职教育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曾经指出,现代经济发展不是取决于自然资源禀赋或资本存量的多少,而是更主要地取决于人的质量,从而一国或地区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教育正是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物,它的兴起决定了它具有经济与教育的双重属性。从德、美、日三国近几十年来的经验来看,高职教育所以能够快速崛起并获得发展,根本原因是其以短、平、快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脱离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则高职教育就失去了赖以依存的土壤。
(二)地方经济带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截止到2011年全国高职学校数量127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招生数325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47.7%。在高职学校毕业生中,有12.7%来自于贫困地区,22.2%来自于西部地区,16.2%来自于民族地区。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高职教育首先要立足本地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是瞄准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规格,最后才看职业岗位的技术提升和技能的升级。因此,高职教育要想持续发展势必要与地方区域经济契合,与区域经济建立良性的互促发展关系。
二、常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1.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使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关系更加紧密
常州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从全日制学校数来看,已有34所,其中高职院校1 所,中职学校19所。从在校生总数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将近9万人,2011年,常州市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高职职业教育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常州市提升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作为推进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政府统筹和支持力度,呈现出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协调、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高职教育是环境,是资源,也是产业,高职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库、人才库和思想库,在推动科技进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在繁荣地方经济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拉动效应。
2.常州市高职园区开创地方特色发展模式
2005年建成投用的科教城高教园区,打破了传统的建校模式,突出城的理念,建有16个大型的现代化共享实训基地,被评为国家首批高职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苏省唯一的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园内聚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职院校,高职学生6万余名,各类专业62个,覆盖机械、电子、信息、建筑、化工、纺工、轻工七大行业,涉及近百个职业技术岗位。园区内还集中13个教学理念先进、技术设备一流、资源充分共享、机制灵活高效的实训基地;建成了园区内外共享装备制造类高水平的设计、制造、检验、培训平台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建成了包括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创新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充分体现高效、集约、先进、共享的建设理念。正是常州高职教育园区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以人才的升级推动经济的转型、城市的跃升。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发展模式常州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1.高职服务地方经济意识不够
常州高职普遍存在不重视社会服务职能的倾向。无必要论、无条件论、无能力论、畏难论、无经济效益论、无关论等思想观念还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着,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致使不少地方高校缺乏服务的冲动。高职院校多存在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更加关注的是进行科研创新,以及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对于服务地方社会的认识仍不清楚,在培养各行各业的高技术专门人才方面做得还不够。
2.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不适配
从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促发展的角度来说,高职专业结构必须要与地方产业结构相适配,专业结构的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相适应。从2009~2011年常州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来看,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按照专业结构要与产业结构相适配的要求,常州高职院校中第二产业的相关专业应该多于第一、第三产业。但是根据江苏省2011年招生计划,常州15 所高职院校共设置专业近70个,存在专业设置滞后、雷同现象严重、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培养方案不尽符合实际情况等问题。从产业类别来看,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数比重最大,占了全部专业数的 61.75%,远远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专业数。另外,在十二五期间,常州将大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产业重点产业,但与这些产业相关的专业只有少数高职院校开设。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适配,一方面不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会进一步加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不利于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
3.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单一。
常州的部分高职院校狭隘地把校企合作理解为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牵涉到校内、校外各个方面,需要校内、校外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共同推动,这就要求加强沟通,深入调研,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理顺关系。比如成立机构、协调人员,制定规划、划拨资金等。还有部分高校把工学结合理解为边工边学、以工为主,认为教师和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教给学生实践技能,学校与企业的对接点也仅限于共同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合作开发课程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这种理解显然是偏颇的。
三、推动常州市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一)确立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的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转变观念才有新的行动。端正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必须首先创新高职院校发展理念,树立开放和服务意识的发展理念。高职院校办学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作为平台,培养一系列的高技能人才,服务于常州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常州政府和企业要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领导参与高职院校办学,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当下需要和未来需求制定大学城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把常州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寻找自身发展的契机,实现自身的价值,拓展发展的空间,做出自身的贡献。
(二)契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
常州高职教育应构建与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对接的专业群。围绕国家产业发展重点,结合常州区域产业发展需要,按照扬优、扶新、集群专业建设理念,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重点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专业群建设。针对每一个重点建设的专业群,统筹协调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组成专业群建设协作组,促进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具有院校特色和集群效应的专业群建设模式。除了专业设置要根本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外,还要充分发挥办学形式多样的优势,既办全日制,又办弹性学制,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灵活设置课程,注重实用性,适应各类学生的不同需要,为劳动者提供多种、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同时也满足企业的各类人才培养、培训需要,努力把高职院校办成国家的人才基地、社会的技术学院、企业的职工大学。高职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是实实在在的大众化的平民教育,高职院校应该尽量面向本地区招生,学生实现就近入学,可实行走读或工读结合的方式,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家境困难的青年学生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同时,高职教育要实行多形式、多渠道的招生办法,以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为主要目标,降低入学门槛,从应届高中、职高毕业生以及具有同等学力的社会人员中招收有意愿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从事技术劳动的岗位。
(三)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
深化校企合作,以社会需求为依据,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推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长效机制。当前,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依托和支撑,在这种趋势下,常州高职院校应更好地发挥资源共享优势,构建深化校企全面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常州高职园区应统筹各院校力量,发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作用。紧跟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与企业互动发展的进程。例如:目前园区5所高职院校已经在当地企业内建立了100多个技术中心,面向全国建成800余家校外就业基地。常州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与山石动漫公司在校内建立了动漫实训基地,山石公司的制作室就是学生教室,学院动漫专业的在校学生就是企业员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丰富工学结合内容,推动政府、学校、企业共同投资建设苏南创新大厦产学研合作基地、信息产业园和先进制造技术产教园,强化产教园合作育人、师资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四大功能。
推荐访问: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 互动 高等职业教育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