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英特尔对局

发表于:2022-10-20 21:35:02 来源:网友投稿

英特尔连续40年始终在技术高峰间跨越,它究竟经历过哪些技术选择,甚至是生死抉择,这又给自身和业界带来哪些影响?与走向没落的过客相比,英特尔怎样做到40年长盛不衰,创造出独具魅力的产业神话?未来这家创新型企业的技术方向又该走向何方?这一切关乎历史和未来的疑问,都将在英特尔的布局和对局之间勾勒出答案的轮廓。

“Don’t be encumbered by history,do something wonderful(不为历史羁绊,放手创造绚烂)”。这是英特尔联合创始人诺伊斯写下的激情话语。如今,这句引领创新的名言已引领英特尔走过了坎坷而又辉煌的40年。这个数字,即使在明星企业荟萃的硅谷,也可谓是一个奇迹。

40年后,我们重新审视英特尔,梳理和记录下的不仅是这家业界重量级企业的技术成长经历,还重现它在IT产业博大精深的棋局中的精彩对局,透过竞争者的视角来透视英特尔的传奇式成长。

初生与重生

也许你不曾想到,强大的英特尔也曾深陷死亡之谷。“我们已经迷失了方向!”时任CEO格鲁夫这样描述决定未来命运的变革前夜。它的危机是从日本厂商大举进攻开始的,1984年秋天,一切都变了。尽管技术上英特尔并不落后,但作为“第二供应商”的日本厂商并没有因为得到英特尔的技术授权就放弃了进攻,而是利用日本财团的支持和倾销手段将英特尔逼向了绝境。

第一桶金

英特尔的技术发展往往从大名鼎鼎的4004处理器提起。但在创业初期,英特尔的主要开发方向其实是半导体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内存之前,计算机安装的是磁芯内存,这种存储文件的制造工艺费时费力,产品体积庞大,存取速度也很慢。研制新内存是当时业界的迫切要求。

英特尔抓住了取代磁芯内存的机遇。1969年,当英特尔决定向内存技术发起冲击时,已经有6家美国公司也在为此厉兵秣马。这7家公司共同参与了同一个项目的竞标。当时,半导体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在硅片上安装更多晶体管,带来低成本和高性能,但制造内存芯片的方案还在探索之中。英特尔面前有硅栅MOS技术、多芯片内存模块和肖特基双极技术三条技术路径,英特尔选择了同时尝试这三条路线,最后再选定能量产的制造工艺。

双极技术首见战果。当年英特尔推出第一个商品3101双极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抢在了竞争对手的前面,这也为它日后发展迈出了第一步。另一个小组研究的硅栅MOS技术也在同年推出了实用化成果1101静态存储器,英特尔成功进入内存半导体市场。数年之内,英特尔又推出两个新产品:可擦写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和静态内存(SRAM)。上世纪70年代末,与英特尔竞争的企业,如尤利森公司、先进内存系统公司等高科技企业都难以望其项背,英特尔拥有内存技术与硅栅技术两大法宝,成为内存技术和市场绝对的代名词。

断臂求生

1985~1986年成为了英特尔内存劫难的死亡谷,而格鲁夫称之为“战略转折点”。英特尔开始觉醒,技术领先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在格鲁夫主导下,英特尔的技术路线转向副业——处理器。“欢迎来到新的英特尔!”他在放弃存储器业务后的会议上说。

在英特尔内部,处理器的技术发展几乎是与内存并行发展的。4004处理器是霍夫在1971年的得意之作,这一为日本Bucicom公司开发的定制芯片无心插柳,将内存和计算单元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翻开1971年11月15日的《Electronic News》,我们可以找到英特尔处理器的第一份广告:“整个计算机都在一片芯片上”,霍夫的照片赫然在侧。4004绝对是重大突破,它拉开了处理器发展的大幕。此时,英特尔几乎还不存在竞争者。

4004是4位处理器,当时小型机与大型机分别能处理8位与16位,4004处理器的发展至少要追上小型机才有前途。此后的8008处理器实现了这个愿望,这个8位处理器还首次采用了处理器指令技术。

业界对英特尔处理器的关注始于1974年8008的后续产品8080,它包含了内存功能,处理速度比4004快了20倍,开始有具备小型机经验的工程师为其编制程序。它的开发者自信地断言,“8080将改变整个计算机的历史”。事实也是如此,1975年,美国墨西哥州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基于8080设计出一台名为Altair的计算机,称得上是第一台雏形的“个人计算机”。也就是在这时,英特尔迎接激烈竞争的时代开始了。

英特尔要应对的最具威胁的对手竟然是Zilog公司——一家由英特尔处理器掌门人另起炉灶组建的半导体企业。当时,摩托罗拉在8位处理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国家半导体、仙童、德州仪器等公司并未在这一市场上对英特尔构成威胁。与它们相比,Zilog的威胁就大多了,它推出的Z80可以直接应用为8080编写的软件。同时,摩托罗拉和Zilog还将战火燃到了16位市场,英特尔再次展开了技术竞逐。

“如果今天的晶体管还是1971年时那样大的话,英特尔目前最先进的Peyn处理器就会像我身后那么大!”

1978年,年轻人波曼不负众望,挑梁开发出了英特尔16位处理器8086,它的运行速度比8080快1倍,成为x86架构历史的开端。值得纪念的是,英特尔首次提出了“软件兼容性”概念,保护用户的软件投资,这是英特尔在后续架构调整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并被格鲁夫的软件螺旋理论具体化了。而Zilog则走上了自掘坟墓的道路,它在更新架构的过程中受到了新标准的诱惑,结果,采用新架构的两款处理器不能后向兼容,缺乏足够的软件支持,没有做到始终专一的Zilog被彻底淘汰出局了。

技术持久战

处理器发展史是英特尔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在英特尔业务全面转型处理器之后,它遭遇了更多的竞争对手,并在与对手的较量中成长起来。英特尔如何在赶路与探路中保持一路向前?

开放神话

80286为主角的阶段是英特尔相对轻松的时期。当时,苹果推出了个人计算机,它采用摩托罗拉6502处理器,但IBM则选择了英特尔,IBM的份量和支持让英特尔的业务一度顺风顺水。80286是英特尔用时3年设计出来的,10万个晶体管的复杂线路图完全人工设计,其性能达到了8086的3倍。继第一代IBM PC采用8088并大获成功后,IBM第二代PC采用了80286。一年之内,这种PC的销量就占到了所有PC销量的70%,80286成就了IBM。

开放的力量开始凸显,英特尔与微软联手成就了PC业的神话。英特尔当然可以把80286向其他客户出售,微软PC-DOS和MS-DOS也同样如此,即使是IBM设计的BIOS,也被其他公司运用逆向工程推出了替代版本。IBM PC兼容风兴起,只要有80286处理器和微软DOS,设计与IBM PC兼容的PC并非难事,用户能够使用所有为IBM PC开发的应用软件。标榜“彼此兼容、自由竞争”的PC工业模式逐渐向全球复制。

80286为英特尔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也引来了同行企业的关注与竞争。AMD就是在这一期间走上了PC处理器道路。IBM提出“第二货源”的条件,以规避供货风险。AMD在1982年通过开发外围芯片与英特尔达成的“交叉授权”获得了技术授权。与英特尔合作的西门子、Harris以及富士通等企业,也都通过支付权利金的方式获得了技术授权。

位长争端

80286是英特尔推出的最后一款16位处理器。而后,英特尔就开始研究32位处理器80386。从16位过渡到32位,看似顺理成章,可当时英特尔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IBM给英特尔泼了一瓢冷水,当时的大型机是32位计算,IBM认定32位应该是大型机的领域,用户也普遍认为,个人计算机在16位上发展就足够了。真的足够了吗?英特尔还是坚持设计与与16位完全兼容的更为先进的32位处理器。1985年,获得空前好评的80386问世,它的晶体管数量比286增加了1倍,速度不仅是80286的3倍,也是当时市场上其他32位处理器速度的两倍。同时,它还是当时唯一与原来16位软件兼容的处理器。摩托罗拉此前已推出了32位处理器68000。

然而,出于大型机利益考虑,IBM拒绝采用80386。IBM热衷于开发基于专有的微通道技术的286电脑和专属的16位操作系统OS/2。IBM是十足的巨人,弱小的英特尔担心,没有IBM支持的80386会成为主流吗?80386遭遇了市场的冷落,也暂时让英特尔的热情降温了。

业界支持是在一年后突然涌现的。80386成就了康柏,也成就了ALR和Acer,它们探到了洗牌的契机。1989年,摩托罗拉的68000开始被逐渐舍弃,而80386则不仅被广泛用于个人计算机,也被许多人用于运行UNIX和Xenix。微软推出Windows 3.0之后,二者搭配更预示了80386时代全面来临。市场标准在IBM缺席的情况下形成,这在业界还是第一次。

而在推出80386之前,英特尔也面临着架构是否适合进行大量运算的质疑。为此,英特尔还同时研制了一种代号为432的新架构处理器,它推出很早,然而却因性能一般,而且没有软件支持受到冷遇。80386的成功进一步印证了软件兼容性的重要性。现在看来,80386的意义在于开创了32位时代,确立了PC产业基于公开标准的开放性。“它让新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能够充分利用新的硬件功能,软件和系统架构也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基辛格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正是英特尔痛苦的业务转型期,80386的成功让英特尔不可预知的未来出现了亮色。也正是80386的热销,英特尔的制造能力受到考验。自1989年开始,英特尔持续投资建厂,到1994年基本突破了产能限制。AMD也在1990年首次推出了与80386兼容的产品。从此,英特尔不再是只与自己赛跑,它要直面竞争者的追赶与超越。

架构抉择

1988年,时年27岁的基辛格接受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担纲开发下一代80486处理器。他不曾想到,这一处理器的成功居然成为英特尔超过NEC、跃居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的标志。也正是80486的成功,让英特尔终于逐渐摆脱选择走CISC(复杂指令计算机)还是RISC(简单指令计算机)道路的摇摆,这场辩论已经持续了多年。

Sun基于RISC架构的SPARC处理器攻势凌厉,英特尔丝毫不敢懈怠。此时,Sun将APARC架构开放授权给多家公司以壮声势,还举出了UNIX王牌,希望复制“英特尔处理器+微软操作系统”奇迹的野心不言自明。质疑声一波紧一波地袭来,英特尔基于传统CISC架构的产品落后了吗?

从技术特点上说,RISC的处理速度快,而CISC则更容易发展程序。斯坦福是RISC的诞生地,它的毕业生创办SUN公司推动了RISC风潮,后期还有一些毕业生组建MIPS公司,宣称以RISC处理器为主要业务,为RISC发展再次推波助澜。基辛格也来自斯坦福,他负责的80486基于CISC架构,但改变了处理器的内部设计,试图融合RISC的速度,又保持x86兼容设计的改良架构。设计要求是外部指令集架构保持不变,以后向兼容旧有系统。

英特尔当然也不可能忽视RISC,它同样投入了很多精力在RISC架构上。与80486的同步研发的,还有基于RISC架构的处理器860,双方在英特尔内部展开了竞争。“双小组制”组织形式是英特尔开发内存时的传统,这在英特尔后期很多产品开发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步设计让英特尔有足够的机会充分了解RISC和CISC的性能和技术细节,拥有基于调查的发言权。

80486和860先后研发成功。客观地说,当年的英特尔对产品定位也有些犹豫,格鲁夫决定将860定位于工作站与HPC,迎战SPARC,80486则作为80386的下一代,成为面向个人计算机的主力。860很快遭遇了困境,支持它的操作系统在哪儿?有多少应用软件?即便英特尔勉强解决了这个问题,市场规模还是太小。时任微软首席技术专家米佛德推动的Windows NT与860组合的尝试也失败了,860退出了市场。英特尔决定全力提高80486的性能,在0.8微米的制造工艺上,英特尔将80486的处理频率从25MHz、33MHz提高到50MHz,这在当时是看似不可思议的。80486还将协处理器及8KB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这在当时也是一项创举。

此时,摩托罗拉也没有闲着,它在努力开发68040,屡次推迟计划后产品终于上市,但它并没有带来太多惊喜,无论功能和产量,68040都很难再撼动英特尔处理器的地位。在后来与Sun推出SPARC的较量中,摩托罗拉还几乎失去了所有工作站客户。在这一轮较量中,摩托罗拉摔了重重一跤。

架构之争一直持续到英特尔推出奔腾Pro处理器及其乱序执行和集成二级缓存,基辛格回忆道,直到那时才终结了这场辩论。“我们证明了全面兼容现有软件的更高效CISC架构已经成为可能。” 如今,只有少数公司还在坚持SPARC业务。

两极扩张

英特尔逐渐扩大x86处理器的应用领域是从奔腾(Pentium)时代开始的,那是上世纪90年代,由此开始了更为快速的技术演进。时值今日,从冲击千万亿次的高端处理器芯片,一直到超低功耗的超移动处理器,英特尔正在囊括更多领域。

1993年Pentium处理器发布时,RISC优势论还在盛行,Sun仍然是英特尔的主要对手。Pentium采用的超标量技术就是针对RISC,提升指令执行速度的一次架构创新;Sun也抱有同样想法,它也试图这样提高下一代SPARC的性能,只看谁能拔得头筹。这个架构创新是无法从大型机上参考设计的,一切都要从头摸索。

300万个晶体管、全新的功能让Pentium设计困难重重。刚问世的Pentium处理器体积庞大,速度也仅为66MHz,后来经过改进,缩小了体积,同时运行速度也提升到了100 MHz。英特尔再次在与RISC的较量中占据了优势。可另一个可怕的敌人又出现了——IBM、摩托罗拉、苹果共同组建了POWER联盟,苹果在放弃摩托罗拉处理器后,采用了POWER处理器。然而,销量最终还是使胜利属于Pentium。在1994年的销量统计中,Pentium约为POWER的10倍。

1995年,Pentium Pro问世,它革命性地采用了动态执行和独立双总线控制。更重要的是,这款处理器不仅用于个人PC,也开始用于伴随互联网兴起的工作站和服务器。后续产品上市使英特尔的业务具备了向新领域扩展的可能,后续的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4都是如此。作为Pentium产品线的高端产品,至强品牌被引入,它被明确定位于面向中高端企业级服务器、工作站市场。

在PC处理器薄利多销的同时,向赚钱的工作站和服务器市场提供高利润产品几乎是英特尔的必然选择。在1997年,摩托罗拉转产、IBM转型等一系列事件,也间接促进了英特尔在微处理器行业霸业初成,它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后续较量中,AMD也成为最令英特尔困扰的竞争对手。AMD推出的K6系列处理器目的就是狙击Pentium系列,尤其在AMD的K8处理器在IBM帮助下“退烧”之后,AMD还曾一度抢走了x86桌面市场及服务器市场不小的份额。

在2000年Pentium4面世时,摩尔定律主导的半导体创新已经发展到了4200万个晶体管,其NetBurst架构的设计目标是适应更高主频,此时的消费者习惯于以频率为唯一考量,高性能成为主题词,AMD也开始跟随英特尔共同创造主频神话。

多核路转

主频提升是提升单线程性能的最直接途径,然而竞相攀升的主频过快地耗尽了当时制造工艺的能力,Pentium的NetBurst架构在4GHz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升温问题,实现10GHz主频的预言已经无法实现了。

为了遵循摩尔定律的持续创新,在持续追求更高主频路线走不通之后,AMD和英特尔都选择了绕过这一障碍。它们的竞争焦点似乎由主频转向了核数。2006年,英特尔启用了由海尔法开发团队研发成功的酷睿架构,转向高能效以及多核路线,这样的技术路线也是Sun、IBM的共识。向多核转变,使得处理器在主频不快速提升的前提下,摩尔定律得到延续,能效表现继续攀升。基辛格坦言,在看到这个根本性转变时,英特尔已经落后了一代的时间,幸运的是,它很快重新开始重视高能效表现。

从双核到四核,英特尔在时间上领先AMD,却无法摆脱它的一路紧随。深层次地说,英特尔与AMD实际上已进入“能效”的竞争阶段,核数只是一个途径而已。多核有效控制了能耗,英特尔也通过微架构调整,使得高能效表现在取代NetBurst的酷睿微架构深入人心,并即将再次调整至Nehalem架构。英特尔制造工艺的升级,已经使一块芯片上可以容纳8亿个晶体管。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的软件环境也开始注重向并行方面发展,以充分发挥多核潜力。

如今,在最高端的面向高性能计算的至强,再到面向服务器的至强直到桌面端、移动端甚至超移动终端,英特尔的微架构和制造工艺都开始全面覆盖,除超移动终端处理器外,其他产品线都实现了多核。英特尔开始规划处理器的发展步调,这就是Tick-Tock战略。英特尔按照逐年的节奏调整制造工艺和微架构。x86处理器已经覆盖了IT设备的两极。而在对抗RISC的高端企业级产品线中,英特尔还布局了安腾处理器。按照发展路线图,安腾即将走向四核。

通信进退

硅技术持续发展,成为推动计算与通信融合的主要力量,它当然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动IT技术发展。英特尔前CEO贝瑞特在2002年年初表示,如果他能成功地将英特尔带入通信领域,那么英特尔未来10年将是辉煌的。而英特尔在当年IDF上提出的“扩展摩尔定律”,也是试图将摩尔定律从计算领域延伸到通信领域。然而,在这一市场上,英特尔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老对手AMD、威盛还有后来者NVIDIA,它还将应对德州仪器、摩托罗拉、高通等老牌厂商。

要进入通信领域,英特尔可以选择从局域网进入,英特尔迅驰平台推动的笔记本电脑应用就是局域网中的“点”;它还可以从广域网进入,英特尔力推的WiMax就是“面”,这是IT厂商向相对封闭的通信标准体系发起的冲击。这样做,为的就是围绕英特尔聚合起的生态圈实现在局域网与广域网间的无缝切换。

迅驰就是在计算与通信的交叉点上取得的成功,它主打的无线连接和平台优化,有力推动了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并在与老对手AMD的较量中取得了绝对优势。英特尔最新发布的代号为Montevina的平台已是迅驰的第五代更新,每一代迅驰平台的处理器、芯片组、无线模块的同步更新,都伴随着性能、电池续航时间、无线联网以及支持轻薄设计的全面提升。老对手AMD在推出数代移动处理器之后,也选择走上了平台道路。就在Montevina平台发布前夕,AMD首次推出了直指迅驰的移动平台“Puma”,这将在市场上再次引发激烈竞争,AMD再次向英特尔的优势领域发起了挑战。

除笔记本电脑外,超便携终端也是英特尔布局的重要一步,只是这条路进行得有些坎坷。2006年,英特尔在经过收购并重新培育后,最终还是决定放弃了耗费6年时间和约50亿美元的手机芯片市场,将Xscale手机芯片业务出售给Marvell,它选择了从ARM路线走开。两年之后,英特尔蓄势重来,只是这一次,它选择了x86路线,以目前体积最小的超低功耗处理器“凌动”主攻7英寸以下的超便携互联网设备MID。威盛推出的“凌珑”、NVIDIA基于ARM内核推出的Tegra处理器也都面向这一市场。

MID与智能手机只有一线之隔,一旦这类设备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并加入通话功能,势必会给手机市场带来重大冲击。英特尔的回归,要应对众多竞争对手。但不可否认的是,英特尔在通信征途上遇到的阻力很大,它已拥有了破局的利器,但要想在多重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尚需一定时日。

远处的风景

对未来的展望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基辛格在英特尔庆祝诞生40年时发表了对未来十年的预测,对制造工艺和计算能力的看法尤其值得关注。在英特尔眼中,它能看到的最远处的风景会是怎样的?

冲向10nm

硅工艺发展的隐忧在65nm时就被反复提及了,如果工艺不改进,摩尔定律将很快走到尽头。“行业发展即使不会陷于停滞,发展速度也会大大降低。”英特尔高级院士马博说。然而,英特尔还是率先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最新的45nm制造工艺中,英特尔首次引入了高k栅介质和金属栅极材料,这一改进被摩尔视作半导体行业的又一场技术革命。它有效控制了漏电流,并为继续向前的制造工艺升级扫清了障碍。

英特尔此前公布的制造工艺目标规划到了22nm,而这一次,基辛格明确指出,10年内制造工艺就能达到10nm,摩尔定律将继续适用。“英特尔正处在迈向22nm制造工艺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对14nm也有了很好的规划,而且有信心突破10nm难关。在可预见的时期内,硅仍将是其他材料的基础。除此之外,我们还不确定。”除了缩小芯片的特征尺寸之外,另一个提升经济性的路径就是增大硅片直径,一般都是优先缩小特征尺寸,保障这两个“轮子”高速平稳运转的基础是纳米电子学和新材料学的持续发展。基辛格预计,18英寸晶圆也有望将在10年内实现,当前的硅片尺寸为12英寸。

转向高k材料是必然趋势,英特尔领先了一步。IBM、AMD、飞思卡尔、三星、海力士等半导体厂商也都在各自结盟,研发32nm及更先进的制程。在32nm,制造厂商一定会选择采用高k材料,以克服物理极限。业界巨头走向联合,并非是竞争格局发生了本质变化,而是工艺日益复杂,改进难度过大,这在客观上促进了联合开发关键技术和生产方法。

万亿级计算

万亿次对高性能计算来说并非是全新的数量级,但未来十年内,个人就将享受到这样的计算能力。英特尔处理器也将由现在的双核、四核发展到更多核,英特尔把研究中的扩展性多核架构称为众核。此前,英特尔曾多次展示过单芯片80核处理器,实现了万亿次计算能力,与其配合的全新存储、通信以及软件技术也都同步发展。当这样的原型处理器成为实用化产品后,将进一步带动视频搜索、物理模拟等大量新应用或过去单机无法实现的应用进一步发展。英特尔高级院士Stephen Pawlowski告诉记者,从几个大型内核发展到多个轻量小核,并配合高度并行化和节能,将是众核的发展方向。

最有望率先推出的众核应该是Larrabee,它也隶属于英特尔的万亿次计算计划。Larrebee基于高度并行的可编程架构,主要面向高端通用目的计算平台,适合视觉运算和主流图形显示。目前可以获知的信息是,Larrabee至少有16个核心。

记者在参加2008英特尔研究日时,曾与万亿次项目领军人物Jerry Bautista进行交流。他认为,万亿次计算在硬件方面的挑战其实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未来最大的挑战将来自软件。基辛格也表示,英特尔已解决了并行编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把工具扩展到支持多核、众核和万亿级计算,如英特尔为帮助主流编程人员高效开发高度并行化和可扩展的软件而研究的C t编程语言,关键在于软件行业如何将将重点放在并行计算上,充分利用多核的计算能力。

归于“平静”

很多圈外人不解,为什么英特尔还要去研究传感器、研究无线甚至研究社会学等一系列看似与电脑毫不相干的事情。其实,我们走过大型机、PC机时代,最终必将走向普适计算时代。那时,计算机就如同电一样普通,不再会被关注。英特尔在为此做准备。当我们周围都是计算机时,让它们处于非妨碍状态的“平静技术”才是对未来技术设计的根本挑战。

Gordon Bell,DEC的技术灵魂、VAX小型机的开发者早在1975年就基于摩尔定律提出一种计算机分类理论,第一类是价格不变或稍微降低,性能和功能不断提高;第二类则是给定功能,价格不断降低,大约每十年就形成一种新类型;第三种则是计算机融合到器具与其他设备当中去。这与33年后的基辛格预言有异曲同工之妙,IA将无处不在,全天候服务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果你考虑计算的两端,高端就是像数据中心级计算的规模和效率都在提升,另一端是使用了IA架构的移动和手持计算设备,中间则是可视计算体验。而新兴的嵌入式计算体验则支持我们正在做的每件事。”

在“平静”的普适时代,计算机会丰富我们的物质空间,也促进我们用更多方式、有更多机会与人相处,“我们只是完成了4%或5%的任务!”40岁的英特尔正在为终将到来的“平静”继续努力着。

英特尔的技术底气

应该说,英特尔是市场营销的高手,“Intel inside”、“Yes. Intel”等技高一筹的市场营销战略对英特尔市场的成功至关重要。

但从本质上看,英特尔是个技术驱动型的公司。40年来,芯片的发展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以“晶体管集成度每18~24个月提高1倍”的速度向前发展,这应该说是一个产业奇迹。而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摩尔在1965年芯片上只有数百个晶体管的情况下总结出的产业发展规律至少能“统治”产业50年,足见英特尔的两个创始人之一——摩尔的远见。

今年还是集成电路诞生50周年。德仪的基尔比和仙童的诺伊斯因先后独立地发明了集成电路而成为业界公认的集成电路发明人。某种意义上说,基尔比的发明更像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发现,他所采用的锗衬底和片上元器件之间用金丝焊接互连的方式,在工程制造上是行不通的。而诺伊斯发明的基于硅衬底和平面互连的工艺,在50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包括TI在内的半导体产业主流工艺。

当诺伊斯和摩尔两人1968年创立英特尔时,已经把技术远见和技术创新的基因赋予了这家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的设计团队和生产设施的规模无人能出其右。在以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著称的半导体领域,芯片设计技术占优或者制造能力擅长的企业都有其一席之地,而英特尔真正却鲜为人知的核心竞争力则在于设计与制造的双向优化。随着线宽变窄,工艺冗余度逐渐变小,迫使原本分离的设计和制造两个环节必须结合在一起,相互优化。

英特尔每两年工艺和内核更新一次的“Tick Tock”战略便是这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今年3月权威的ITSR(国际半导体技术蓝图)最新公布的报告可以看出,半导体产业平均工艺换代周期已经延至3年,换句话说,有很多企业已经跟不上摩尔定律的速度了。(马文方)

推荐访问:英特尔 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