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分析經济数学的教学现状,阐述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实际教学,对经济数学的分层教学进行了各项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经济数学 分层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了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成绩等差异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接受能力等存在客观差异,从而针对学生个体特征来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达到总体教学目标。中国数学学会在1998年提出来的这种分层教学模式在大学、中学、小学的多个学科迅速得到推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经济数学分层教学的必然性
经济数学是经管类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学习该课程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为他们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提供必需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同时也为他们毕业后所要从事的与金融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经济数学具有非常严密的逻辑性、较大的抽象性及强大的系统性等特点,在一节课中既有系统的概念引入、推理论证,又有导出方法、范例分析,无论是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之前中学一节数学课的内容,使得学生感到不习惯和不适应,再加上学生个体的数学水平不一致,造成大部分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并且很难学透,少数学生甚至有恐惧和抵触情绪,认为学习经济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到学分。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走神或者某个知识点没有理解和掌握的情况,那么就会导致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更大的困难,这样基础不同的学生之间学习的进度就会出现较明显的差异,也会影响到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及学习主动性,从而导致个体之间产生更大的差异。因此,对于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经济数学的教学实行分层教学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以此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学生群体的分层
经过十几年的推广和实践,分层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无论是社会还是各级学校都能够认可和接受,但是很多学校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只是片面强调学生的原有基础和智力因素的差异,以摸底考试的成绩作为分层的唯一依据,将学生按考试成绩编入到A班(优等生)、B班(中等生)、C班(差生),然后在三个层次中按照难易程度不同的标准进行教学,实行了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评价考核分层。这的确也是分层教学之一,然而这与传统教学中的分快班和慢班的做法有类似之处,忽略了学生的目标主动性,有可能会打消C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某高校2017级经管类学生经济数学问卷调查如下所示:
通过调查显示,根据入学考试成绩一刀切的分层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并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说将成绩标准、专业要求及学生自主选择综合考虑,那么最后结果可能会更有效。(1) 成绩标准,即新生的入学摸底考试成绩,能大致说明学生现有的基础水平。(2)专业要求,即使是经管类学生但所学的专业不同,对数学的要求也不一样。(3)自主选择,在大致划分的层次内,若有的学生愿意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后的工作需要等等想从B层换到A层或从C层换到B层,亦或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数学学习没有什么优势自愿从A层换到B层或从B层换到C层。这样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但这样操作有可能会出现学生盲目地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层次,因此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选择不同层次有何区别,对未来的发展有何影响,什么层次适合什么类型的学生,并且在一定的时期后允许小范围的不同层次之间的流动,在新的基础之上重新选择适合自身的层次。
3教学目标的分层
把学生分层只是分层教学的一个前提条件,分层教学的核心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分层。
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他们的学习目标在划分上也应分层。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后,根据A、B、C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来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结合经济数学这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分别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分层次指导,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A层的学生,他们的基础普遍比较好,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扩大学生所学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及灵活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经济学中的数学建模能力及创新能力。对于B层学生,着重培养学生对经济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学习经济数学的有效方法,加强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用所学的知识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C层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应紧扣教学大纲,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让他们能模仿例题做简单的习题,逐渐提高学习难度,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鼓励他们向A层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备课的分层
分不同层次备课是优化分层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在备课活动中,对教材、课辅资料、网络资源等都要进行分层,在教师编写的的教案中就要体现出来,通过教师的集体备课来适应不同的教学目标。本着因材施教,教考分层的原则,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来进行不同深度不同广度的教学内容准备,确定与之基础相应又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将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分解,确定教学起点,从各个层次入手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安排好各个教学程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该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挑选难易程度不同又有针对性的习题,尽量使每个学生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5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方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是重要的一步。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学目标起步低层、面向中层、顾及高层的施教原则。确保C层学生基本听懂、B层学生听课不等待、A层学生及时辅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经济数学的学习中去。整个经济数学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通过激发各类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的成绩得到相应的提升,达到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6教学评价的分层
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说过“教师只有取得了教学效果的十分及时的反馈信息,才能对教学作出恰当的评价,并决定下一步的教学”。教学评价分析要体现出层次性和鼓励性,教师要及时把作业情况向学生反馈,重点剖析各层次学生对章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能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奋进。
在考核的时候,考核标准和命题标准也应分层。考核方式采用试卷分层的形式,准备三种试卷体现不同的教学目标,考核内容包含三个部分的试题:(1)基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与课本中的课后习题难易程度相当,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必答。(2)提高题,根据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结合本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命题,要求学生按照各自的层次答题。(3)拓展延伸题,学生选作,分数作为奖励和教师掌握情况使用,主要针对于A、B层。这样既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考核要求,又避免了全体学生使用同种试卷带来的不公平因素及较大的差距现象。这种考核方式对A层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他们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对B层学生提升了学习自信心,不再畏惧数学,也鼓励了C层学生去掌握基础的知识点。
7分层教学的反思
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这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教师的工作量更大,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并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还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学习动力、心态及习惯等状况,做到精心备课、精心设问、精心设计练习、精心研究教学语言等等,但同时这也有利于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而言,分层之后,C层基础较差的学生过于集中,给课堂秩序和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少数学生可能觉得身处C层对自己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的伤害;而A层学生也可能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这都不是校方和教师所乐于见到的现象,从而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引导,正确地认识分层的作用。对于C层,既要加强纪律管理,又要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提高得到认可;对于A层,既要提升他们自身的数学修养,又要告诫他们不进则退。
在经济数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一方面降低了“学困生”的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又兼顾了“学优生”的供不应求,考虑到了学生智力水平和情感的差异性,让学生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学会自己能学好的东西取得自己所能取得的最好成绩,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各层学生都能學有所成、学有所获,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学习上进步的喜悦,从而逐渐优化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在分层教学的改革中,如何在讲解数学知识点的同时,传授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和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如何用更现代化的方式来学习经济数学中的数学模型等等,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革创新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王琳琳.参与型教学在经济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
[2] 李峰.谈经济类院校的数学分层教学[J].科技信息,2011(21).
[3] 沈忠环.分层教学在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4] 汤宇.经济数学分级教学与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5] 赵春元.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6] 徐明.高职高专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