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但目前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拔尖人才的发展和成长。多层次教学起源于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主要采用分层施教和分类考核的组织模式,对促进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满足拔尖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促进优秀拔尖人才不断进步。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多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
[作者简介]张梅雪(1980- ),女,山东齐河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山东 青岛 26658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1-009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指出:“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①我国人才资源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虽然占世界第一位,但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学是人才的摇篮,必然以培养拔尖人才为己任。因而,反思教学及人才培养方式,探索和实践新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一、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制约我国高等院校培养拔尖人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高校内部因素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观念守旧。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辅导员习惯性地关注学生的分数,忽略对学生创新意识、辩证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始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充分。这都制约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探索创新的主动性,不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第二,教学内容“一刀切”。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实行,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地区差异和知识背景差异,同一班级的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上也参差不齐。同样的教学内容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优秀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第三,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单一。在课堂教学中,“讲课+考试”的模式仍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新思维,统一的以知识性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也不能全面、科学地衡量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因而,要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多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共同提高。
二、多层次教学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多层次教学指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性,把学生分成水平相近的若干层次,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教学和指导,并结合不同层次的客观实际,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效果的发展。多层次教学具有“层次性、差异性和实效性等特征”②。
多层次教学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它的产生都具有深远的理论渊源。首先,它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教育理论的重要体现。朱熹曾在《四书集注》中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了解分析学生的不同情况,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和性格特征,如“由也果”(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艺)③“柴也愚”“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④。他还把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即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三种不同性格⑤。其次,孔子根据学生智力水平、性格特点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教授不同的内容,中等智力以上的,可讲授较难理解、比较深奥的问题;中等智力以下的只能讲授一些简单的知识。再次,孔子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授方法。如在《论语·颜回》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颜渊都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却做出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对于资质鲁钝的樊迟,孔子只讲“仁”最基本的概念——“爱人”,而对于德行较高的颜回,孔子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⑥,即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孔子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下,培养出了各具才能的优秀人才。可以说,多层次教学是孔子因材施教理论在现代教育中的崭新体现。
在国外,美国教育家哈利斯于1968年就提出了多层次教学的思想⑦。他在圣路易州創立了“活动分团制”,大致内容是通过测试,教师把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高低水平分成甲、乙、丙三个层次,学习能力较高的甲乙两层次学生在课上做各种练习时,对学习能力较低的丙层学生进行指导,等丙层学生基本理解课本内容后,再向全班学生讲授新的内容。同时,分层是动态的,每学季结束时,按学生成绩重新编班;优良学生提前毕业,一般学生按期毕业,部分学生延缓毕业。
三、多层次教学的实施模式
虽然孔夫子和哈利斯都提出和实践过多层次教学的模式,但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多层次教学并不是对先前教育模式的简单模仿。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运用各不相同的多层次教学模式,但总体上主要采用分层施教、分类指导、分层考核的组织模式,对部分必修课实行水平区别化教学。
多层次教学的实施模式大体有两种类型。类型I: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突出的拔尖班;B层次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居中的基础班;C层次学生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较差的补弱班(各层次大体比例为1︰8︰1)。类型II: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突出的拔尖班;B层次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较强的提高班;C层次学生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基础班(各层次大体比例为1︰2︰7)。这两种多层次教学类型都突出重视对拔尖人才的培养。下面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采取II多层次教学模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及入学摸底测试成绩,通过对部分学生的面试,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考察,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大致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突出的拔尖班,实行小班制教学,每班15至20人;B层次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较强的提高班,每班40人左右;C层次学生为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一般的基础班,每班60人左右。各层次大体比例为1︰2︰7。其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使用上,C层次的教材难度要略低,目标紧扣教学大纲,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B层次的教材难度略大,内容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加深拓宽;A层次学生人数很少,倾向于对拔尖人才的特殊培养,教材深度加大,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以夯实基础知识为目标的C层次学生,主要以启发性教学为主,重概念,多练习,通过对旧知识的讲授,启发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辅以必要的课堂讨论。对于A层学生,以合作性教学为主,注重师生互动,辅以必要的课堂指导。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如可以借鉴国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专题讨论的形式上课,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大家讨论,教师予以指导或总结;或可将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总之,A层次的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更加个性化。B层次则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启发性教学与合作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最后,由于学习内容不同,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核评估也不同。考核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多层次教学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在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上都实现层次化。在考核内容上,对C层次学生的考核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B层次学生在考查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其应用能力的考核;对A层次学生,注重考查其思辨与创新能力。在考核方式上,C层次学生以笔试为主;B层次学生采取以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A层学生可以采用一对一的面试,撰写小论文、调查或实验报告等较为灵活的检测方式。
四、多层次教学对拔尖创新人才培養的意义
首先,多层次教学可以满足拔尖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拔尖人才的成长。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知识的习得应有足够的可理解输入,遵循“i+1”的输入原则,其中“i”为学习者现有的知识水平,“1”指高于已有的知识层次。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部分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较高的优秀人才所应达到的知识信息量,也无法起到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作用。多层次教学改变了“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对认知和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实行更高层次的内容输入,避免了拔尖学生因“吃不饱”而影响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更有利于他们知识水平与能力的提高。其次,多层次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为照顾大部分学生课堂上统一采用“知识讲授+课下练习”的教学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知识水平较高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其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层次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对部分优秀学生实习小班制教学,采取特殊的教学方式,如专题讨论、辩论、撰写小论文等,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能更好地培养拔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与创新能力。最后,多层次教学可以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促进优秀拔尖人才不断进步。竞争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学习中它给学生以直接现实的追求目标,赋予他们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还能让班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多层次教学的培养模式下,全国各地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被编制在一个班中,一起学习,“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紧迫感,有你追我赶的学习冲劲儿”⑧,势必形成一种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更有利于拔尖人才在各方面的提高。
以上分析可见,目前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拔尖人才的发展和成长,难以有效完成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多层次教学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教育理论支持。实践证明,多层次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4-06-09/
200430328160.shtml,2014-06-09.
②王红. 经济类院校经济数学分层次教学改革探讨——以山东轻工业学院财政与金融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142.
③④⑥孔子.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73,160,171.
⑤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1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1-52.
⑦叶琳,刘文霞.国外分层教学历史发展概况[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159.
⑧凌春风.广西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分层次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