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突出了国家需要政府主导和注重协同运作上的立场。在注重体现统筹兼顾、公平公正、价值取向的同时。实施分类考试灵活选择新高考考试内容,在高中阶段推行多元化评价和对优秀人才实施双轨录取上,使人尽其才的时代意义更具备高考改革在价值取向上的创新。积极洞见新高考改革的深远意义,助推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考试内容;多元化评价;双轨录取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20-015-01
一、引言
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是一项基本教育制度,国务院在2014年9月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体现高考招生制度与社会快速发展高度结合的时代观念,纲领性文件的实施贯穿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教育价值,充分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和学生人尽其才的个人关切。
二、我国的高考政策始终是促进民族融合,均衡各个民族区域发展,维系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途径
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新世纪的人才培养,关系到国家核心竞争力。既涉及社会利益的再分配又关系到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而现行高考制度,学生个性受传统高考制度的羁绊,主体能力表达的不充分或者说才能被压抑。新高考制度的推行,着眼于学生的个人关切和未来发展,灵活选择考试内容畅通了高校双向选择的路径。新高考制度的评价标准、录取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考试录取中的主体选择性,有利于学生人尽其才,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新高考政策体现学生人尽其才的价值取向
新高考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手段。在新高考政策的改革中,尊重各地区学生的个体差异,扬长避短。结合考生的兴趣选择学习科目,在多元性的评价中,体现选拔人才的客观性。实施双轨录取,体现新高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改革措施和国家需要形成统一,使高中教育在尊重生本价值的过程中,更具有促进时代发展的重要性。
1.考试内容的灵活选择高考在我国通常被看作是经过知识学习而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其地位无比神圣。也正因如此,高考不单是被考核科目的确定问题,对于参与高考的科目,包含了对高考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高考分值的高低做为基础教育成效评价的标准,通过分值来决定高中生的社会分流。高考承载着社会对下一代的价值期待,也肩负着甄选建设祖国未来人才的使命。决定学生社会去向和人才质量的高考考试内容,就尤其重要和复杂。高考考试内容的选择上,因此始终在探索的过程中。特别是对高中阶段的文理是否分科的问题上,讨论最为持久。3+X的考高内容构架在以往的高考内容选择上持续了很长时间,分科教学备战高考的本身是深层次体现一种课程价值观。“X”表示文理分科时期只有两种组合,文科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在这种分科教学的分类中,看似提供了考试内容上的选择,实际上在决定学习文科还是学习理科时,已经不再存在科目的选择了。较早的分科教学,表象是学生对所选科目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但分科较早,结果却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够充足。文理分科教学的做法受到质疑。而《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这一方面明确指出不分文理科。3+X中的“X”可以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任意选择三科进行考试。对于学生选择的三个考试科目,采取学完即考的方式,属于学业水平考试。这项灵活选择考试内容的改革措施,既赋予了学生选择科目的自主权,使其兴趣和特长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学生的备考压力。学完就考的方式减轻了由于科目累积而应考,给学生带来的过重负担。灵活选择考试内容的改革,实現了学生从兴趣出发自由选择的权力,彰显了新高考改革中的生本价值。
2.多元化评价的推行新高考的多元化评价的重要性。一度实行的“一考定终身”高考制度,由于采取的是“唯分数论”的人才选拔形式,对于被选拔人的实际能力问题,引发人们对高考的质疑。“唯分数论”的高考理念,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教育的实施偏离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轨道,教学中为了追求单纯的分数积累,忽略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历时性和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对高中学生在学习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是新高考改革较以往高考考试的鲜明差别之一。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于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在校期间体现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建立学生档案,针对学生成长过程在思想、特长、学识水平及身心健康等记录备案,最终成为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使高考的评价标准更贴近学生的真实素养。人性化的评价改革,体现教育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取向,改革的实施将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残酷现状;采用综合性的多元评价摆正了教育目的,消除了高考重分数轻能力给被选拔的学生带来的危害。
3.双轨录取的时代意义
高考的改革是录取制度与高考制度方案的进一步实施。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录取制度,对高考制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录取改革的办法中有三方面录取方案大力促进了客观、科学的录取制度。其一,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人生规划,使其在社会发展走向上可以理性选择而实施的普职分离的录取制度;其二,新高考改革,分数不再是录取的的唯一标准,而采用多元评价的录取方式;其三,新高考改革推行的是高考结束后结合公布的成绩填报志愿,以往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将被投档录取模式替代。逐步推进平行志愿投档的报考方式,对于学生和高校增加了双向选择机会,改革实施合理的录取,更大限度地维护了学生的个人权益。双轨录取的高考改革办法改变了传统的统一考试,比拼分值的单一模式,转变为阶段学习的分类考试;高考结束后的多元并行的录取形式。高考录取办法的改革诠释了以生为本的价值内涵。逐步实现我国教育发展的理想未来。
结语:新高考改革标志着新的考试招生制度的推行,实施分类考试灵活选择新高考考试内容,在高中阶段推行多元化评价和对优秀人才,实施双轨录取使人尽其才的价值取向更具备时代教育的意义。新高考制度着眼于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有利于时代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后雄.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8.1.
[2]刘海峰.理性认识高考制度稳步推进高考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7):14-16.
[3]胡东芳.当代中国高考政策的多元化发展及其完善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4(4):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