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标
我国启动海洋科技战略 加速进军海洋
全国海洋科技大会9月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为海洋科技工作提出要求,强调按照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海洋科技进步,在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上取得突破,更好地发挥海洋科技对海洋事业的支撑作用,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曾培炎指出,人类进入了海洋开发利用的新时代。他希望广大海洋工作者抓住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力争在海洋监测探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工程装备、海洋基础科学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更好地发挥海洋科技对海洋事业的支撑作用,实现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良好、海洋科技先进,努力开创我国海洋事业新局面。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在全国海洋科技大会上宣布,到2020年,我国海洋科技总体实力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海洋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明显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海洋科技资源配置明显优化,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明显完善。
围绕这一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海洋科技工作者将在扎实推进各项海洋科技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落实好九大任务。这“九大任务”分别是:以实施近海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为重点,基本摸清我国管辖海域的资源环境家底;以深化近海研究为重点,积极拓展海洋基础与应用研究新领域;以发射系列海洋卫星为重点,全面构建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观测网络;以推进数字海洋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海洋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以强化南北极综合科学考察为重点,充分体现我国在极区的实质性存在;以完成7000米载人潜器研制为重点,大力发展深海探测技术体系;以突破海水淡化关键技术为重点,尽快实现海水资源的规模化利用;以发展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开发技术为重点,不断培育和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以攻克深海油气资源探查与开发技术为重点,进一步增强海洋对国家资源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
“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海洋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发挥海洋科技对助推海洋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孙志辉郑重表示。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在出席首次全国海洋科技大会时表示,“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大幅增加海洋科技投入。他指出,首先要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海洋科研能力;其次是实施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深海油气开发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再次是要加大对海洋事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的科技支撑力度。紧紧围绕着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以及海洋油气、海洋生物和海水等资源利用方面,以突破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为目标,实施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装备、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区域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系统和深海空间站工程关键技术等重大项目,实施钻井中途测试仪、赤潮监测和海洋预报等一批重点项目,满足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需求。
人 物
陶哲轩:华裔数学天才
在8月底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当国际数学联盟主席鲍尔宣布本届菲尔茨奖得主名单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华人面孔,他就是澳大利亚华裔数学家陶哲轩。陶哲轩凭借其在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获此殊荣,他也成为继1982年首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获菲尔茨奖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华人。刚满31岁的陶哲轩,是本次菲尔茨奖得主中最年轻的一位。国际数学家大会是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被誉为国际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颁发的菲尔茨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虽然是本次最年轻的获奖者,但陶哲轩已发表了超过80篇论文。
数学天才的成长经历
据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高德里称,陶哲轩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数学天分:他两岁就会加减法,7岁就学微积分,8岁开始念中学,12岁就在大学里研究数学,16岁大学毕业。1986年、1987年和1988年,陶哲轩三次成为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最年轻的参赛者,依次赢得铜牌、银牌和金牌。他未到13岁就赢得金牌的纪录至今没有人能打破。陶哲轩于1992年至1996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研究生,并于21岁时获得博士学位。年仅24岁时,他就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终身数学教授。陶哲轩的导师、沃尔夫奖获得者埃利亚斯·施泰因曾表示,陶哲轩是百年难遇的奇才。现在,陶哲轩被看作世界上最强大的“数学智囊”,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分析数论和表示论。如今,数学家们争先让陶哲轩对他们研究的问题产生兴趣,他正在变成对失败研究的“救火员”。“如果你在一个问题上被卡住了,其中一个办法就是让陶哲轩对它感兴趣。” 普林斯顿大学的菲尔茨奖获得者查尔斯·费弗曼说。
查尔斯·西蒙尼: 挑战太空的亿万富翁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9月8日报道,前往太空旅游几乎是每一位太空爱好者的梦想,微软公司亿万富翁查尔斯·西蒙尼就是其中的一员。俄罗斯太空训练中心7日披露,西蒙尼在通过极为严格的体验后,已经开始在莫斯科郊外的训练中心接受太空旅游培训。今年初,西蒙尼与总部设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太空旅游探险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将于2007年前往国际空间站进行一次为期10天的太空旅行。俄斯太空训练中心的官员表示,西蒙尼的训练将持续约3周时间,他目前正在进行前往太空所必须的适应性训练。西蒙尼届时将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太空,成为继美国人蒂托、南非人沙特尔沃思、美国人奥尔森之后的又一位太空游客。
查尔斯小传
查尔斯·西蒙尼现年58岁,是一名匈牙利裔美国人,曾是微软公司Word和Excel软件的主要架构师与开发者。在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06年全球富豪名单上,西蒙尼排名第746位。他是“所见即所得(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的发明人,这是微软赖以独霸天下的Windows系统的核心。查尔斯·西蒙尼还一手建立了微软的程序员管理体系,他在微软公司的头衔是首席架构师(Chief Architect),是微软最高智囊团的核心。他是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博士,他关于“匈牙利表示法”的博士论文是每个Windows程序员必须首先学习的课程,Word、Excel等微软的应用软件都是在他的领导下开发成功的,查尔斯·西蒙尼堪称软件史上的传奇人物。
视 点
中国第一颗育种卫星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9月9日下午三时整,中国主要为农业提供服务的卫星——“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一颗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也是中国发射的第23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实验卫星,主要任务为空间诱变育种试验和机理研究。该卫星上装载粮、棉、蔬菜、林果花卉等九大类2000余份约215公斤农作物种子材料,用于进行空间环境下的诱变飞行试验。卫星还装载多项空间环境探测装置,用于探测空间环境辐射、微重力和地磁场等环境要素,开展空间环境要素诱变育种的对比研究。此外,该卫星还将进行其他多项搭载科学试验。
世界最小的纳米胶囊在日本诞生
日本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制成了直径仅5纳米的容器,并成功将液态氟化合物封装到这种被称为“纳米胶囊”的微小容器中。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田诚等科学家使有机分子与氟化合物结合,并在水中与金属钯离子混合。有机分子与钯离子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球状的固体“胶囊”,液态氟化合物则被封装到“胶囊”内部。研究人员还成功通过“纳米胶囊”表面的缝隙,使外界分子进入其内部并溶解在氟化合物中。这意味着,用“纳米胶囊”封装的氟化合物可以用作精密化学反应的溶剂,应用于药品分离等方面。藤田诚介绍说,动物实验证明这种“纳米胶囊”没有明显的毒性。此外,“纳米胶囊”还具备随温度等条件变化允许物质进出的性质,研究人员正考虑利用它把药物直接送达患者的患处。
微生物成为对抗癌症的武器库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甄永苏日前在南宁市所作的《来源于微生物的抗癌药物》报告称,微生物产物是发现与研制抗癌药物的丰富资源,在全球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超过500万种,其中仅约3%曾被分离与报告。甄永苏说,微生物可产生多种来源于植物的活性物质,如大黄素、染料木黄酮、大豆黄素等,这些化合物具有生化调节剂的活性,可增强抗癌药物的作用。他表示,微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可用于制备生物技术药物,尤其是制备抗体药物。据统计,目前全球有25%的抗癌药物来自微生物及植物,而另有25%的抗癌药物源自微生物及植物来源的合成衍生物,也就是说目前全球使用的抗癌药物中,有50%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微生物。
中国少数民族DNA基因库建立
我国收集民族最为齐全、样品量最大的少数民族DNA基因库在云南大学建立。据《中国少数民族DNA库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肖春杰介绍,这个基因库采集了除台湾高山族外我国54个少数民族的DNA样本,保存了超过8000份的少数民族DNA样品。几年来,科研人员利用逐步建立的DNA库,开展了中国少数民族遗传多态性及民族源流研究,获得多项成果:首次系统报道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Y-DNA、mtDNA和常染色体上共47个已知位点的基因频率或单倍群频率;所发表的大量基因频率数据可供人类群体遗传学源流研究使用;发现的神经纤维瘤、高血压、多指(趾)等3个疾病基因对其早期检测和防治有应用价值。
2020年,人类“有望”收看外星频道
据美联社9月8日报道,来自15个国家30个研究机构的天文学家正在试图建造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平方公里方阵列”(SKA)。它将由上百架绵延3000公里的射电望远镜组成,犹如一个超大麦田怪圈。据悉,SKA计划自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提出,由15个国家30个研究机构联手合作。如果一切顺利地按照计划进行,它将在2020年开始运作。按照设计,SKA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其接收能力将比现有的射电望远镜更强大50倍。一名研究SKA计划的天文学家表示:“从理论上说,如果外星人的确有电视节目的话,只要将SKA对准外星人的星球,就能够接收得到。而如果真的接收到从遥远星际发送来的电视信号,必将为宇宙中存在生命提供直接而有力的证据。” 目前已有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南非等4个国家提出申请,希望在本国建造它。
高科技让舌头能“看”东西
对于盲人来说,也许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用眼睛看清东西。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专家保罗·巴赫·伊·里塔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员丹尼尔·查巴特等人发明的一种叫做“大脑端口”的高科技设备,让盲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日前,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究人员丹尼尔·查巴特首次为先天失明的患者迈克·西亚西罗戴上了这种神奇的高科技设备,他将一个小型摄像机戴在迈克前额上,将一个小型感应电极网格搁在迈克的舌头上,摄像机会将拍摄到的图像转换成电脉冲,发射到迈克紧贴舌头的网格上,失明患者可以通过舌头的感觉来辨别前方的障碍物。
晒太阳令人思维敏捷
据《生命时报》报道,比利时列日大学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让房间里多些阳光,不仅能使人打起精神,还能让思维敏捷,避免精神萎靡的状态。研究人员让100多位受访者在强烈的阳光中照射21分钟,随后,要求这些人完成一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接受阳光照射后,受访者的思维更为活跃,其大脑的反应速度也有所增加。研究人员解释说,光线能影响脑部特定区域,从而影响人体机能,如生理节奏、心率和体内激素的释放等。负责该项目的专家指出,受光线影响的脑部区域是影响注意力和觉醒反应的区域,因此,多晒太阳可以刺激这一区域,帮助人保持清醒。“不少人几乎一天到晚都呆在房间里,这样对身体不好,还容易犯困。应该鼓励人们多晒晒太阳,平日屋里也不要总是拉着窗帘。”
数 字
40
英国广播公司、《苏格兰人报》9月4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设计发明的在线聊天机器人“乔治”会说40种语言,并且还能同时和数百人一起聊天!
65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9月6日发布的2006年世界人口现状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并且今年会达到65.6亿。
127
日本天文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在距离地球127亿光年的宇宙中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
260
从2005年12月18日开始到今年9月18日,法国人耶格·吉拉尔每天都在不停地奔跑。260天的时间,他一路从法国巴黎跑到了日本东京,全程19097公里,打破了每天连续跑步的最长距离纪录。
1200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世界上有毒的鱼至少有1200种,而此前科学家们的估计仅为约200种。
2015
俄罗斯计划于2015年向轨道发射一架直径为12米的大型红外轨道望远镜,此计划是其未来五大天体物理学项目之一。
2500
一个由考古学家组成的国际小组展示了在蒙古发现了距今2500年的一具保存完好的塞西亚战士干尸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