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国际视野下基于“柏林教学论模式”的德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研究

发表于:2022-10-21 14:30:07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Mxo__x_|]4}¥i人物海曼曾批判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是在运用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无处不在地在对全体学生实施他的教学行为及没有限制地实现着他的想象力”⑥。

④教学媒介是指教与学的材料。柏林模式指出,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介时应考虑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因素,做到教学媒介充分为以上三个方面服务。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现代,各种电子设备、多媒体已进入课堂教学,并在不断更新中。教学媒介的选择体现了教师备课时应综合各方面因素,使所选择的媒介发挥最大作用。

柏林教学论模式是一个综合考虑学习者心理学条件和社会学条件的教学法,使教学环节中的四大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形成一个整体循环的模型,缺一不可,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是一个多元互动、相互关联的、开放性的、不断自我完善的结构”⑦。

3.第二外语德语教学中柏林教学论模式的运用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前院长施泰恩米勒(Steinmüller)主张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柏林模式来设计教学活动,在浙江大学与柏林工业大学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合作的教学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因此,在第二外语德语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柏林教学论模式也是极其合适的。

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以下简称“德语教学”)中,虽然德语是第二外语,但这只是针对学习外语的时间先后顺序而言的。德语有了英语作为基础,对于学习者来说,在难度上已相对减弱。秉承柏林教学法模式的思想,在德语教学初期,应了解学习者的人类学心理学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习德语的学生大部分是女生,年龄在21~23岁,都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她们的学习动机一方面是这门课是一门必修课,另一方面是多学习一门外语,可以为将来的就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职业的需求是成为英语教师或者外贸人员。教师应熟读二外德语的教学大纲,根据所选教材《新编大学德语》的教学大纲,德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用德语进行日常生活交流,突出对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注重德语学习听、说、读、写和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同时传授基本语法。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加入德国国情学和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一堂题为“德语数字的魅力”的微型课程(20分钟)为例(适用对象:学过20个左右课时并已掌握一定德语语法和德语数字发音的英语专业学生):

(1)教学目的:课堂中以学生为导向,教师设计安排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除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外,还要结合一定的现实情况,把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传授给学习者,使学习行为不脱离实际。做到学习内容源于生活,学习的目的为了生活,掌握的学习内容合理运用于生活。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辅助和引导的地位。所以整个课堂教学环节,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使每个学习者都融入教学中。

(2)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时间和电话号码的固定表达,在学生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询问时间、表达时间,如何询问电话号码和表达电话号码,以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

(3)教学方法:①讲授法:在介绍新的知识点时主要采取这种方法,例如在此次教学活动中,讲授询问和回答电话号码与时间的固定句型时主要采用讲授法。②讨论法: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解决方法的能力。例如针对德国人时间观念强进行讨论;如何正确表达不是整点的钟点等。③练习法: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既可以使教师发现存在的问题,又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④实验法:此次课程结束前,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布置学生完成一项相应的任务,起到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作用。⑤教学媒介:在此次课程中利用的教学媒介有文字、图片、歌曲、电脑、投影仪、手机、卡片等。

4.结语

柏林教学论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师生互动,不断完善的教学论模式结构。“柏林模式还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大量教学模式的基础,许多教学理论都有柏林模式的结构和成分”(Petersen,1992:139)⑧。“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柏林模式不仅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类学校的分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和教育体制下的学校教学活动”⑨,要根据本国本校本专业学生的社会文化和人类学心理学条件,在柏林教学论模式理论框架下设计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的,因此柏林教学论模式适用于第二外语德语教学。

注释:

①黄梅芳,常俣,张海潇.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方法研究.北京:职业圈,2007.

②王银泉.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我国外语教育的若干问题.北京:中国外语,2013.

③赵俊梅.柏林教学论模式的教学设计思想及其分析.北京: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④沈国琴.谈“柏林教学论模式”与“汉堡教学论模式”.北京,比较教育研究,2004.

⑤范捷平,李媛.论柏林模式与外语学科改革.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⑥Petessen,Wilhelm H.Handbuch Unterrichtsplanung.München,2000:85.

⑦范捷平.德国教育思想概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37.

⑧Petessen,Wilhelm H.Handbuch Unterrichtsplanung.München,1992:85.

⑨范捷平,李媛.论柏林模式与外语学科改革.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参考文献:

[1]范捷平.德国教育思想概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李其龙.德国教学论流派[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陈建平.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5]沈国琴.谈“柏林教学论模式”与“汉堡教学论模式”[A].比较教育研究,2004,172(9):38-42.

[6]范捷平,李媛.论柏林模式与外语学科改革[A].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214(1):24-26.

[7]王银泉.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我国外语教育的若干问题[A].中国外语,2013,52(2):13-24.

[8]赵俊梅.柏林教学论模式的教学设计思想及其分析[A].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63-66.

[9]杜惠洁.柏林模式教学设计思想的时代特征[A].教育纵横,2006,2:47-50.

[10]Petessen,Wilhelm H.Handbuch Unterrichtsplanung[M].München,Ehrenwirth,1992.

推荐访问:德语 教学研究 第二外语 视野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