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宿舍为他找到了一个床位。”这段让陈孝曙印象深刻的小插曲,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原本大会拟邀请不到800位专家,而最终实际出席人数达到1000人左右。
虽然问题接踵而至,但陈孝曙团队群策群力“各个击破”。终于在1995年,圆满完成了中国营养学会的中国“首秀”。
如果说完成第一项任务,陈孝曙辛勤了四年,那么,完成第二项使命——让中国营养学会、甚至中国营养学界“走出去”,陈孝曙至今都在努力。
“首秀”完成后,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秘书处即设在中国。4年内,秘书处出版了两期“通讯”,介绍各会员国学会的学术活动概况。同时,陈孝曙被授予“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主席”职位。此后,每四年一届的亚洲营养学会联合会都会邀请陈孝曙出席,包括今年在日本举行的第十二届会议。由于腿疾困扰,陈孝曙出席今年的会议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自己不能出席,但她还是会推荐学会其他的年轻后辈去参加。
在陈孝曙看来,营养学研究是一份让她感到亲切的工作。因此,虽然已经满头银发,本可以在家颐养天年,但她还是“闲”不下来。和其他年轻人共处一个办公室,就像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一样,上班、下班。现在的她主要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一些卫生标准的事宜,“我现在(的心态)就是能帮则帮,不能帮就不能添乱。”现在回首,对于“阴差阳错”干了一辈子的营养科学工作,而错失“医生梦”,陈孝曙一点儿也不后悔。
而现在仍困顿于理想与现实的职场落差中的年轻人,或许可以从陈孝曙的故事中收获一份豁然开朗的顿悟。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