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海安县十二五期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及十三五期间工作思路

发表于:2022-10-22 11:5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海安十二五期间,在农业投入品的减量使用、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绿化造林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仍存在两项污染因子和一项潜在隐患。十三五期间,海安将从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执法功能,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农业、增加投入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环境 保护 成效 制约瓶颈 思路

[中图分类号] X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270-02

江苏海安是全国有名的粮食生产县和畜禽养殖县,十二五,海安在稳步推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瓶颈,有待十三五期间加以破解。

1 十二五期间海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1.1 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现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

1.1.1农药减量低毒使用。积极推广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主要做到实施综合防治、加强植保社会化服务和狠抓统防统治工作。尽量减少用药次数与用药量,实现精准用药,减量用药,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2015年全县化学农药使用量270.16吨(折纯),平均亩耕地(包括园地)用量0.3公斤,用药量比2010年减少50.44吨,下降15.7%。生物农药使用量达42.1吨,占总用药量的15.6%。稻麦油病虫草综合防治率达95%以上;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整顿活动,年开展农资打假行动三次以上,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已退出市场,杜绝了高毒农药污染。

1.1.2肥料稳量配方施用。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大田肥料投入,促进肥料投入结构、数量及运筹更趋合理,减少化肥过量施用而流失污染,全县年化肥折纯用量稳定在4万吨左右,平均亩耕地(包括园地)用量44公斤,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96%,较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

1.2 推广畜禽粪便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畜禽粪便转化利用。海安年饲养生猪120多万头,山羊100多万只,家禽3600多万羽,产生畜禽粪便180多万吨。为解决畜禽粪便乱排乱放现象,县政府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海政办发〔2014〕15号)、海安县畜禽粪便收运体系暂行办法(海政办发〔2015〕23号)等,全县建有蓄粪池3000多个,配有干湿分离机130台,建有畜禽粪便处理中心五家。主要采取四条途径实行畜禽粪便的转化利用。农业用肥。通过农田增施有机肥,消化畜禽粪便。抓好“一池三改”、畜粪池建设,增加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培育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培育有机肥加工企业,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现阶段,全县畜禽粪便直排现象基本得到控制,利用率达90%以上。

1.2.1秸秆综合利用。海安县主要粮油作物为水稻和三麦,种植面积110万亩,常年产生秸秆在59万吨上下。近年来,海安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引导镇、村、企业和广大农民,多途径开展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取得实效。

1.2.2能源化利用:年收储秸秆量达24.8万吨,直接或制成秸秆颗粒用于本地锅炉燃料、外销及户用燃料。

1.2.3肥料化利用:年利用秸秆量达22.7万吨。其中,秸秆全量还田达21.2万吨,配套推广使用秸秆腐熟剂16万亩,桑、果、菜园栽培覆草利用秸秆1.5万吨。

1.2.4基料化利用:南莫、白甸等镇秸秆育菇年利用量3.4万吨。

1.2.5饲料化利用:推广养殖食草动物,通过秸秆氨化、碎化等,年利用量1.4万吨。

1.2.6原料化利用:通过打绳机、打草帘,年利用量1.3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0%,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秸秆收储体系初步建成,县域内建有年收储规模在1000吨以上的收储点35处,拥有秸秆收储场地300余亩,配置固定式、移动式秸秆打包机68台、装载机22台、输送机24台、抓草机15台,建有秸秆固化成型点6处,配有粉碎机8台、固化成型设备20台套。2013年,县政府提出“组建堆放点、村建收贮点、镇建收贮中心”的秸秆收贮体系的目标,当年全县建有堆放点1452个。海安秸秆作为锅炉燃料已形成特色,全县直接燃用生物质的锅炉64台,占全县可改造为生物质锅炉的40%,年消耗秸秆12.4万吨,2014年江苏全省秸秆燃料化利用现场会在海安召开。

1.3 推进植树造林工程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突出建设绿色通道和发展经济林两个重点,全面完成植树造林任务,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面积41.24万亩,其中有林地13.41万亩,特灌林20.08万亩,四旁树占地7.7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4.82%,比2010年增长4.1个百分点,全县农田林网控制率约为95%,村庄绿化覆盖率31%以上,被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

1.4 推进沼气工程建设,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沼气作为循环农业的重要载体,至今共建户用沼气池7000多只,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84处,全县农业生产形成了“猪—沼—粮”“猪—沼—果” “猪—沼—菜”及示范推广了“桑(果)园养鸡”“稻田养鸭”“粮经轮作”“立体循环生产”等一批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典型,

2 十二五期间海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制约瓶颈

农业生产链条长、涉及面广,农业外源与内源污染因子众多,目前,海安农业生态环境仍然存在两大污染因子和一项潜在隐患。

2.1 农业投入品污染源

2.1.1农药包装污染源。农药虽然实现了减量化使用,但随着农药包装的轻便化,包装变小、变简,导致农户用药后农药瓶袋弃于沟渠边、池塘旁的现象普遍存在,初步估算,全县年丢弃农药包装物达1000万个,施药后到处漂移,随着雨水冲洗流失,流入水体或下渗到地下水,形成污染。

2.1.2化肥高量使用污染。由于化肥在提升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中的重要作用,我县化肥的施用处在高位水平,尤其是氮肥的使用量居高不下,据调查,全县化肥总投入NPK占比为1:0.13:0.14,肥料利用率不高,不少成分通过地表流入河流,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2.1.3农膜残膜污染。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农业带来了增收,尤其对于作物适作区的扩大和反季节经济作物生长意义重大。然而,薄膜农业的发展又带来了白色污染。废旧农膜随意丢弃,又会破坏环境和自然景观。海安县常年使用农膜172吨,其中地膜约42.7吨,平均使用量为0.11公斤/亩。据调查测算,海安县农膜回收利用约109.3吨,随意丢弃量高达62.9吨,残膜率达36.6%。

2.2 农业废弃物污染源

2.2.1农作物秸秆丢弃或焚烧造成水气环境污染。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或随意丢弃已成为社会公害,每年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偷着烧、零星烧、错季烧的现象,焚烧产生的浓烟,污染空气,最严重的是秸秆抛入水体,随意丢置在公路边、垃圾箱旁现象普遍,污染水体造成水产养殖事故频发,占领公共地域从而产生大量的次生处理费用。

2.2.2畜禽粪便丢弃流失污染。少数养殖业主随意堆放或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河流、鱼塘仍然存在。2014年统计,全县有1314户养殖户缺少粪污贮存和处理设施,约占养殖总户数的17%,有直排或直排倾向。全县五大畜禽粪便处理中心一是承载不了全县畜禽粪便的收集处理,二是运营成本大,运转难以正常。

2.3 森林覆盖率下降潜在隐患

主要是桑园种植面积逐年递减,至今,全县桑园已由16万亩降至10.5万亩,递减率37%,并存在继续下滑趋势。桑园是全县森林覆盖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贡献率达四分之一强。

3 十三五期间海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思路

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广泛性和长期性,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面广量大,不易监测、难以量化、防控难度大。十三五,海安必须把农业生态保护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要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3.1 宣传培训,提升全民环保意识。进一步转换农业生产理念,将生态安全提升到与高产高效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农业环保知识,开展农业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农业环保氛围。以解决广大民众的农业环保意识不高,不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以及乱扔、乱堆、乱排农业废弃物现象以及全社会对农业面源污染与资源破坏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以牺牲农业环境和农业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短期的、局部的经济增长现象。

3.2 完善职能,增强服务执法功能。理顺指导、管理、监督、执法等相关职能,尤其是明确加强镇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理职能,明确工作人员,将生态安全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正常开展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共同研究解决造成我县农业生态保护所存在问题,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协商机制,加大农业环境污染的执法查处力度。

3.3 科学种养,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坚持开展病虫害调查测报,不断提高病虫害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报准确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加大高效、新剂型化学农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高毒农药实行定点销售,杜绝高毒农药污染;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大田化学肥料投入,鼓励多施农家肥,促进肥料投入结构、数量及运筹更趋合理,以满足作物养分均衡,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养分流失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优质、高效、高产的目的;推广可降解农膜使用,加强农膜回收网点建设,开展农膜替代品和新农业技术研究,减少普通地膜的使用量。全面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在充分发展畜牧生产的同时,减轻畜禽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

3.4 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农业。以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继续大力推广农村“一池三改”、沼气工程和生产有机肥等项目建设,实现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减少因畜禽养殖造成的地表水、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各区(镇)合理布局、均衡发展秸秆多种形式利用项目的同时,突出地域特色,如在白甸、南莫等镇大力以发展秸秆基料化利用,大公等镇大力发展秸秆饲料化利用,海安、墩头等镇大力发展秸秆能源化利用,雅周、李堡等镇大力发展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培育发展有机肥加工企业,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

3.5 政策投入,提高扶持力度。制定和出台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解决县、区镇农业专业人员欠缺的问题;加强技术推广人员的再教育,及时掌握和更新农业实用技术知识,为发展生态农业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加强农村畜禽养殖和沼气后续服务队伍建设,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巩固农村沼气建设成果;出台鼓励畜禽养殖企业发展和建设沼气工程排污的各项补助政策;出台以秸秆实际收购量为考核指标的补贴政策,充分调动中小规模秸秆利用企业、秸秆经纪人的积极性;参照高速路旁流转土地绿化政策出台规模桑园种植补助政策,培育栽桑养蚕家庭农场,实行连片种植,稳定桑园面积,既保住海安蚕桑产业,又稳住海安林木覆盖率。出台农药包装回收激励政策,构建回收处置体系。

推荐访问:海安县 成效 工作思路 二五 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