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这是一个荒诞的社会,而陈汗的小说更多抒发自我的孤寂灵魂在情感世界的荒谬性,与其说这是一部颠覆性的道德忏情录,还不如说是一部孤寂的灵魂之书。
近年来,人们对于陈汗的熟知,是因为其写出了颇受市场欢迎的电影《赤壁》和《孔子》,当然这些电影赢得了票房,也招来了极大的争议。人们争议的焦点是陈汗(甚或导演)对中国历史知识纵深的挖掘和掌握尚欠火候,更多地被市场绑架,仓促上阵。争议归争议,但终究已经形成的事实是,这两部毁誉参半的电影作品,使得这位从事多年写作的多栖文化工作者(诗人、作家、导演及制片人)彰显了自己不可小觑的实力。毫无疑问,这些也不足以阻碍他向往内地之心,他毅然决然地来到北京,并且由此结缘扎根在这座城市。
他甚至有一个略带夸张的论调,那就是“祖国救了我”。事实上此前他有着传奇的经历,由香港,到伦敦,到云南,再到北京,堪称颠沛流离,就像所有写作者一样甘愿自我放逐,仅为自己生命中一以贯之的梦想。定居北京后,陈汗深切的感知到首善之地的文化气息,他爱上了北京。他可以算是来京实现淘金梦的第一批港台客之一。作为一名香港人,陈汗深切地感知到香港商业文化对文学写作的侵蚀,但又由于生计,不得不和现实流行文化媾和,他的妥协常常使自己处于一个自省、自判、自溺、自虐的酷烈境地。或许正由于这样的状态,他在友人的激励下,写出了这样一篇又一篇的中短篇小说,极具特色,打上了鲜明的个人烙印,是典型的陈汗式叙事,通读他的小说你可以感知其充满狂放不羁的奇想,文中的气氛更是诡异、热烈甚至极尽荒诞。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荒诞的社会,而陈汗的小说更多抒发自我的孤寂灵魂在情感世界的荒谬性,与其说这是一部颠覆性的道德忏情录,还不如说是一部孤寂的灵魂之书。这部小说自一诞生,就曾获得过诸多殊荣,不仅摘得香港文学双年奖小说冠军,还被《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十大小说之一,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莫言给予了它极高的评价。这部作品也被称为这个奖项中冠军之冠的作品,作为小说家的陈汗,理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每个人都在情劫之中分分合合,游离不定,但将每个人共性的情感体验诉至文字,并且让你真切地感受到情爱的痛感,这部小说并没有如常规平庸之作那样,而是深度挖掘人物内心和肉欲深处,剖析出荒谬环境下的个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情色罪感,既让你惊愕不已,又让你深陷且沉迷。
《滴水观音》小说结构比较奇特,由十一篇小说组成,俨然是一部令你欲罢不能的长篇小说。这也是作为小说家的陈汗数年精研的一部不可忽视的力作,文本自始至终讲述了一个充满自恋却不乏才情的浪子所遭际的爱恋痴缠,叙述从多元角度关照和切入,行文受到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深刻影响,譬如其中的奇想成分,将阴阳两界巧妙勾连,可以看出拉丁美洲大师胡安鲁尔福的影子,当然,在技巧上他又更多注重渗透中国《聊斋志异》的话本特色。
在每篇故事的讲述所涉及地点,不拘一地一时,使人想起在都柏林流连的乔伊斯。当你手捧这本小说一定会拥有一个别样的阅读体验,它时而惊颤、亢奋、感动,时而又令人抑郁、迷茫和不适。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部CULT版的《都柏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