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提示下察觉为1分;症状较明显,干扰日常生活,需偶尔服药为3分;症状非常突出,严重干扰日常生活,需长期服药为5分。症状表现在1~3分记2分,表现在3~5分记4分,依此进行单项积分比较。并依据这些不适症状对生活的影响,按“无”“偶有不适”“时有不适”“频繁不适”分别积分为0、1、2、3分,进行总有效率的评价。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患者临床反流症状完全消失或在原有疗效基础上改善>95%。②显效:反流症状大部分消失,偶有症状,但很快消失,疗效在原有基础上恢复69%~95%。③有效:反流症状未消失,疗效指数在原有基础上好转30%~70%。④无效:反流症状无变化,疗效指数在原有基础上好转<30%。痊愈加显效病例数之和计算总显效率。(2)不良反应观察主要包括头痛、便秘、恶心等。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x±)表示,用x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咽喉不适、嗳气反流、半夜呛咳、神情忧郁、烧心反酸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膺不适、吞咽不利、声音嘶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头痛1例,便秘1例,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4/40)。对照组头痛3例,便秘6例,恶心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2.50%(13/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50,P=0.014)。
讨论
胃食管反流属“梅核气”“吐酸”“嘈杂”等,食管属于胃,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共司受纳、消化、转运和输布功能,而脾胃运化与肝疏泄、肺输布有关,胃食管反流疾病主要在“反流”,患者胃部出现反酸等症状,并且在胃食管中出现痰梗,严重影响肠胃环境鬥。由于胃食管出现反流,对患者进食等有影响,长期影响下导致患者情绪郁结,脾胃虚弱,进而导致肠胃失调,使得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因此临床主要对患者胃部环境进行改善,有效控制胃部反酸症状,疏通郁结之气,改善脾胃虚弱症状,最终能够从整体上改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門。
半夏厚朴汤源于《金匮要略》,具有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本方能够排空患者肠胃,减少患者胃部反酸症状,减少胃酸分泌,有效改善患者胃部溃疡症状,提高患者对药物的吞服接纳度回。半夏厚朴汤加味方中半夏辛温人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助半夏化痰和胃;茯苓陈皮健脾渗湿,以增强半夏化痰之力;此三药共为臣药。陈皮、木香、枳实、苏梗理气化痰消痞,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海螵蛸可消痰散结制酸;旋覆花行水、下气;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诸药共为佐药。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痰气郁结之本病自除。
综上所述,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气郁痰阻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赵玉沛,吕毅.消化系统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85-91.
[2]熊理守,陈旻湖.消化病学[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7-11.
[3]李军祥,陈諳,李岩,等.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3):221-226.
[4]李亮,孙志文,梁国英,等.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4):737-739.
[5]张声生,李乾构,朱生,等.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J]中医杂志,2010,51(9):844-847.
[6]黄仕文樊巧玲,袁冬平等半夏厚朴汤实验及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9,26(5):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