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肿瘤都是一个成人话题,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它和身体差、年纪大联系在一起。然而,年仅8岁的“春晚福娃”邓鸣贺因白血病复发去世,在民众纷纷表示痛心和惋惜的同时,一时间也引发了舆论对儿童肿瘤极大的关注。其实,肿瘤也会向儿童“下手”,特别是近年来,儿童肿瘤发病率不断攀升。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抗癌协会的调查数据就显示,肿瘤已经成为继意外伤害死亡之后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占儿童总死亡率的10.7%。
那么,为何令人生畏的肿瘤会盯上儿童?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儿童肿瘤?该怎样防治儿童肿瘤?“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本期《人人健康》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儿童肿瘤这个话题。
为何肿瘤向儿童“下手”?
小孩也会长肿瘤?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这样问。可事实上,不但会长,而且近年来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银剪剪,嚓嚓嚓,巧手手,剪花花。莫看娃儿不大大,你说剪啥就剪啥……”“豫剧红孩儿”邓鸣贺曾在2012、2013连续两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深得世人喜爱,被称为“春晚福娃”。2013年2月,他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在北京儿童医院接受治疗。
经过5次化疗后,邓鸣贺于2013年8月出院。时隔1年9个月,他还是未能战胜病魔。
其实,像邓鸣贺这样的孩子全国有很多。有统计数据显示,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我国儿童肿瘤发病率增加了25%。近几年,平均每年至少有3~4万名儿童被确诊患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正以每5年5%的速度上升。而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资料也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儿童第二大死因。短短5年,中国城市儿童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了18.8%,远高于发达国家。
如此看来,儿童肿瘤正犹如洪水猛兽吞噬着儿童的健康。可令人尴尬的是,在中国,儿童肿瘤一直被忽视。
“妈妈,我得的什么病?”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科住院部,病房里、过道间住满了正在接受治疗的孩子。他们本该在阳光下活蹦乱跳,但却正在日复一日地接受着各种化学药物的摧残。这其中有个小孩“乖乖”,今年才4岁。他本来就是一个安静的孩子,生病之后话就更少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小小的病房中度过,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疾病的名字,有多严重也不知道。他常常会眨着大眼睛问:“妈妈,我不想打针吃药,我能像别的小孩一样去外面玩吗?”“谁能想到小孩也会患肿瘤”。每当这时,“乖乖”的妈妈总是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再轻轻地抱起他给他一个微笑,却没有告诉他,他得的其实是白血病。
血液科主任医师常虹是山西省肿瘤血液病委员会委员,也是山西省从事小儿血液病研究的名特专家之一。她告诉记者,原来医院里收治的儿童恶性肿瘤患者并不多,但近几年却在显著上升。一般来说,小儿肿瘤多发于出生后5年以内,其中白血病、脑瘤、恶性淋巴瘤、神经细胞瘤等比较常见,而白血病尤为多见,占儿童肿瘤第一位。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老是听到儿童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捐赠的故事。
据了解,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以往称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其临床表现为发烧、感染、出血、贫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目前,白血病已是儿童肿瘤死亡的头号杀手。
儿童为什么也会得肿瘤?这是很多家长急切关注的问题。本刊医学顾问、第三军医大学病理学专家卞修武介绍,癌症低龄化已经不是一个多么新鲜的话题,而是被越来越多的病例证明过的残酷事实。针对于儿童,不仅各年龄段均可能患癌症,且全身各个系统均有可能罹患肿瘤。尽管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但对于肿瘤,尤其是儿童肿瘤的发病原因,国内国际均没有确切依据。不过,儿童肿瘤不同于成人肿瘤,后天因素在成年人肿瘤的发病中占有很大作用,这些后天因素包括个人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特殊感染等,而儿童肿瘤发病则与胚胎、母体等先天性因素有密切关系。儿童恶性肿瘤大多来源于胚胎中胚层,以肉瘤居多,成年人多为上皮来源,多为癌。除遗传因素外,环境污染、大剂量放射线、食品添加剂过多、农药污染、被动吸烟、药物损害及不健康食品等因素,也都可能是儿童肿瘤的诱发因素。
儿童肿瘤其实“有迹可循”
现实生活中,对小儿肿瘤的误解很多。很多人认为肿瘤是老年病,小儿不得恶性肿瘤。还有人认为肿瘤治愈不过再活三年五载,小儿治了也活不到成人等。据儿童肿瘤方面的专家介绍,小儿肿瘤的发生与成人不同点较多。儿童肿瘤进展极快,从一期发展到四期最快只要3个月,最佳治疗“时间窗”一但错过,最终将导致无法救治。不过,尽管看起来很可怕,但儿童肿瘤并非不治之症,甚至儿童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成年人。遗憾的是,这一理念普及率并不高,对于这些只有儿童才会患的恶性肿瘤,人们从认知到治疗都没做好准备。其实,家长们也不用谈“瘤”色变,提高对儿童肿瘤的认知能更好地预防和诊治。
对此,卞修武也表示认同,“事实上小儿肿瘤相当一部分是良性的,恶性瘤治愈率也比成人患癌高得多。近年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明显,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呈现两个高峰,多数的患儿在3岁以内发病,以后年龄发病率降低。青春前期则出现第二个高峰。儿童恶性肿瘤以肉瘤居多。肉瘤的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但所幸的是它们对于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比较敏感,治疗效果好于成年人。不过,儿童本身对自己的身体就没有过多的关注,因而难发现、易耽误是儿童肿瘤最可怕的地方。所以,只要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多数患儿都能治愈。以儿童急性白血病来说、医生要对每个患儿进行详细的检验分型,根据恶性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再加上儿童癌症患者大多对自己的病情不太了解,没有思想压力,通常经过2年半到3年的规范治疗,5年不复发即为治愈,目前治愈的病例很多。”
留意这些儿童肿瘤前兆
不同于成人肿瘤,儿童肿瘤很难预防,所以想早发现就需要家长们密切留意早期肿瘤信号。专家们也表示,尽管肿瘤正成为儿童健康的一大“杀手”,但发病前的征兆却是有迹可寻的,通常都会出现一些不明原因的症状。对此,本刊特综合了专家意见,列出以下9种儿童肿瘤发病前兆。
1.不明原因的脸色苍白
如果幼儿饮食习惯良好,在没有偏食、营养不良或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下,却出现脸色苍白甚至贫血等症状,并且找不出任何原因来,那么最好尽快到医院小儿科或小儿肿瘤科做详细检查。
2.不明原因的出血
在没有任何外伤或受到撞击的情况下,幼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或者在皮肤上出现紫斑。
3.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
发热是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发热的病程为7~10天,如果幼儿发热超过两周,并且找不出任何具体原因的话,那就得引起注意了。
4.不明原因的疼痛
如果幼儿的饮食、排泄都很正常,却经常喊着腹痛、头疼或者是关节疼痛,或者是深夜睡眠中被痛醒,那都可能表示着宝宝的身体已经出现状况了。
5.不明原因的神经症状
所谓“神经症状”包含呕吐、头痛、颜面神经麻痹、走路不稳或抽搐等,如果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出现上述症状的话,请马上就医诊断。
6.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
如果幼儿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同时又在左、右肋骨下面摸到肿块,那就很可能是肝脾肿大。
7.不明原因的皮肤肿块
在没有外力撞击的情况下,如果幼儿皮肤出现肿块,那就很可能是身体内部发生病变所致,必须请医师做详细检查。
8.淋巴结肿大
在幼儿的发育过程中,可能因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而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淋巴肿大,但是经过治疗,肿大的淋巴就会缩小或消失。所以,如果出现无痛性淋巴持续肿大的情形,那就要加以高度重视了。
9.眼睛有反射光
如果幼儿的眼睛像夜里的猫眼一样,瞳孔出现白色的反射光,那就可能是眼球出现病变,应该立即找眼科医师和血液肿瘤科医师做详细检查。
常见儿童肿瘤的早期症状
上面介绍了儿童肿瘤发病前兆,建议家长们根据这些前兆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发现孩子身体异常要及时检查。下面针对最常见的儿童肿瘤,具体介绍一下它们的早期症状。
1.白血病
发病早期有的孩子会出现变懒、不爱活动、食欲减退等现象,还可能出现与感冒发烧相似的症状;中期会出现进行性面色苍白、不规则发热、肌肉以及关节疼痛或胸骨压痛,齿龈肿胀糜烂久治不愈,皮肤出现紫癜、淤斑或鼻出血等。家长如果发现以上任何一个可疑症状,应马上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以上症状中以苍白和发热最为常见。目前针对白血病的治疗还是以化疗为主,有条件的话可进行骨髓移植,但这涉及到配型能否成功以及经济实力等。日常生活中预防白血病,最好规避放射线、有毒液体、气体等有害物质。
2.淋巴瘤
淋巴瘤的症状主要是在身体上摸到肿大的淋巴结,早期时不痛亦不痒,因此常被人所忽略。大约60%的淋巴瘤首先发现在颈部的淋巴结肿大,开始时只单一肿大,慢慢则数目增加,且越发肿大。淋巴癌可发生于全身淋巴组织,如下颔、下腭、前颈部、锁骨上、腋下、腹股沟、纵膈腔或腹部动脉旁,有时则发生于脏器引起压迫症状;若发生于胃、小肠或大肠则可能有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状;若淋巴瘤侵犯骨髓,则可能产生脸色苍白、发烧、不正常出血等症状。由于其发病原因不明,很难从生活的角度加以预防。治疗方法有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骨髓移植、手术治疗等。
3.血管瘤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血管瘤均为良性肿瘤,治疗难度不大,预后效果好。血管瘤大多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色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部分表现为表浅肿瘤皮肤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肿瘤皮色正常,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或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状,有搏动感与震颤感。由于一般都是良性肿瘤,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时切除即可。常用的方法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冷冻外科、硬化剂注射及激光照射等。
4.神经母细胞瘤
被称为“儿童癌症之王”,因为这种肿瘤在过去疗效极差,而且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这些肿瘤大部分在腹部的肾上腺起源,也有在颈及盆腔等部位生长。肿瘤生长迅速,可能在早期已经扩散。大约一半的患儿是在两岁前发病的。患儿呈现的症状因人不同,一般常见的症状有生长迟缓、厌食、发烧、面色苍白等;少数患儿会出现腹泻、高血压及多汗等症状。所以,遇到幼儿长时间高烧不退就应该考虑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能。而且由于这种肿瘤常常早期扩散,而头颅骨受癌细胞破坏的情形很普遍,患儿眼眶内会出现出血及肿胀,也需要注意和警惕。
介绍了这么多,为了不让肿瘤向儿童“下手”,《人人健康》再次提醒家长要掌握有关儿童肿瘤的科普知识,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定期为孩子做健康体检,发现异常时及时为孩子进行肿瘤筛查;不要轻信非专科医生的诊断,切忌擅自做主给孩子用药;同时培养儿童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使其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不给孩子买劣质食品、激素类食品,尽量让孩子远离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