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大便次数增加并带血3个月

发表于:2022-10-22 14:30:05 来源:网友投稿

基本情况 患者,女,49岁。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并带血3个月。

问题1 接诊患者时,应了解哪些相关病史?

本文中提供的患者基本情况非常简单,除症状外,只提供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3个信息。

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下消化道疾病、上消化道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均可导致便血,其中以下消化道疾病多见。

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包括以下几种:①小肠疾病:肠结核、肠伤寒、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钩虫病、克罗恩病、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瘤、肠套叠等。②结肠疾病:急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非特异性直肠炎、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结肠息肉、缺血性结肠炎等。③直肠肛管疾病:直肠肛管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直肠息肉、直肠癌、痔、肛裂、肛瘘等。④直肠血管畸形:近年报道增多,分为先天性血管畸形、血管退行性变、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3型。

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视出血的量和速度的不同,可表现为便血或黑粪。

全身性疾病包括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维生素c及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

了解以上知识后,可有针对性地逐步问诊。

是如何起病的?

是否有饮食不清,进食生冷、辛辣刺激等食物史;是否有服药史或集体发病。本例患者为无诱因出现便血。

信息分析 如果是肠道传染病所致便血,多数会有不洁饮食史,如外出就餐、食用变质食物等,且病程多为急性。如果是炎症性肠病所致便血,除饮食不当外多数有疲劳、生活规律改变等精神因素。肿瘤所致便血常常没有诱因。

有无其他伴随症状?

如腹痛、里急后重、发热、腹痛、恶心呕吐等。本例患者无发热,左下腹隐痛,有里急后重感。

信息分析引起便血的疾病很多,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必须结合其他伴随症状全面综合分析。

腹痛:慢性反复上腹痛,且呈周期性与节律性,出血后疼痛减轻者,见于消化道溃疡;上腹绞痛或有黄疸伴便血者,应考虑肝、胆道出血;腹痛时排血便或脓血便,便后腹痛减轻,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或溃疡性结肠炎;腹痛伴便血还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肠系膜血栓形成或栓塞、膈疝等。

里急后重及肛门坠胀感:排便未净,排便频繁,但每次排便量甚少,且排便后未见轻松,提示为肛门、直肠疾病,见于痢疾、直肠炎和直肠癌。

发热:便血伴发热常见于传染性疾病,如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或部分恶性肿瘤,如肠道淋巴瘤、白血病等。

全身出血倾向:便血伴皮肤黏膜出血者,可见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及血液疾病,如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白m病、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

皮肤改变:皮肤有蜘蛛痣及肝掌者,便血可能与肝硬化门脉高压有关;皮肤与黏膜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提示便血可能由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

腹部肿块:便血伴腹部肿块者,应考虑肠道恶性淋巴瘤、结肠癌、肠结核、肠套叠及克罗恩病。

急性肠道传染病常有发热、脐周疼痛、里急后重等表现,同时常合并恶心、呕吐、纳差等胃肠道症状,腹痛较为严重,常见阵发痉挛样痛;炎症性肠病患者通常便血的同时合并发热、腹痛、腹胀;直肠型患者常里急后重明显;肿瘤患者体温多数正常,有些较晚期患者会出现<38.5℃的低热症状,腹痛多为隐痛且持续存在。本例患者左下腹隐痛提示病变可能在直肠或乙状结肠。

大便情况如何?

包括大便性状、次数有无变化,血液是否与大便混合。本例患者大便成形,较前变细,次数较前增多2~3次/日,大便表面带少量暗红色血迹。

信息分析便血颜色可因出血部位不同、出血量的多少,以及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的多少而异。

下消化道出血,如出血量多则呈鲜红色,若停留时间较长,则可为暗红色,粪便可全为血液或粪血混合;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者,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出血,如痔、肛裂或直肠肿瘤引起的出血。

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如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则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南于富有黏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柏油样便。食用动物血、猪肝等也可使粪便呈黑色,应加以注意。服用铋剂、铁剂、碳粉及中药等药物也可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日隐血实验阳性。

阿米巴痢疾的粪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的脓血便;急性细菌性痢疾多有黏液性鲜血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可排洗肉水样的血便,并有特殊的腥臭味。

细致观察血性粪便的颜色、性状及气味等对寻找病因及确立诊断有极大帮助。本例患者大便成形,较前变细,次数较前增多,2~3次/日,大便表面带少量暗红色血迹。此提示进一步指向病变部位在直肠或乙状结肠,病变性质可能为占位性病变。

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如何?

比如食欲、睡眠、体重等,该例患者食欲同前,体重下降约4kg。

信息分析腹泻患者常合并食欲减退,并因进食减少而出现体重减轻。如果进食量无明显改变,而体重下降,则要考虑肿瘤消耗的问题。

既往史及家族史 过去是否有腹泻、腹痛、肠鸣、痔、肛裂病史,是否有抗凝药应用史,是否有胃肠手术史。阳性的家族史常常能支持诊断。该患者无以上病史,母亲死于胃癌。

问题2 查体BP130/80mmHg,P80次,分,心肺听诊无异常,其他应重点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任何患者的体格检查都应严格按照查体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遗漏。首先是生命体征、一般情况,接下来是头颈部、胸部、腹部和脊柱四肢,最后是神经系统。当然不是每个病例都需要详查,但查体顺序是必须清楚的,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重点检查专科情况。

通过问诊后对于此患者便血原因的诊断并不十分清楚,查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观察有无失血后贫血的征象,注意有无口唇、结膜、皮肤的苍白。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腹部检查是重点,注意压痛、反跳痛、包块,触诊肝脾,听诊肠鸣音。该例患者结膜轻度苍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下腹轻压痛、可及包块、肝脾不大,直肠指诊未及肿物。

信息分析其中“左下腹轻压痛、可及包块”这一信息非常重要,将诊断进一步指向肿瘤的可能。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直肠指诊是最简单直接的初步检查方法。距肛门10cm以下的病变多可通过肛门指诊筛查出来。

问题3 根据社区条件,应安排哪些辅助检查?

有了体格检查的依据,辅助检查就可以有的放矢。血常规、便常规+潜血、生化及腹部B超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有条件还应做肿瘤标志物便培养、结肠镜及钡灌肠造影等检查。少量的消化道出血,每日<5ml,无肉眼可见的粪便颜色改变称为隐血便,隐血便需用隐血试验(OB)才能确定。一般的隐血试验虽敏感性高,但有一定的假阳性,故应结合临床其他表现如长期慢性贫血才能确定其意义。

该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Hb100g/L,WBC6.5×109/L,PLT159×109/L。便常规:红细胞大量,白细胞0—2个/HP,隐血阳性。腹部B超:腹部淋巴结肿大、常用生化检查正常。其中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信息进一步明确了肿瘤的可能性。

问题4 初步判断患者便血的原因是什么?

患者中年女性,无诱因大便次数增加并带血3个月,伴左下腹隐痛,体重下降约4kg,有胃癌家族史。查体左下腹压痛、可及包块,辅助检查便常规提示大量红细胞,白细胞0—2个/HP,腹部B超提示腹腔淋巴结肿大,综合以上病史、体检和辅助检查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便血的原因为结肠癌可能性大。

问题5 作为社区医生应如何处理?

因社区医院条件所限,不能进一步确诊,建议尽早转上级医院明确诊断。可行结肠镜检查、活检送病理以及腹部CT,如取得病理证实后,可行根治性手术或化疗。

专家提示

结肠癌早期常无特殊症状,易被忽视。健康人群应每年做预防性体检,注意便隐血筛查,直肠指诊可早期发现病变。

筛查高危人群凡是>40岁,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应列入高危人群:①1级亲属有结直肠癌者;②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③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④以下5种表现具有2项以上者: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对此类高危人群或疑为结肠癌时,行x线钡餐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以及结肠镜检查,不难明确诊断。

识别结肠癌的主要症状结肠癌早期常无特殊症状。

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黏液。

腹痛也是早期症状之一,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出现肠梗阻时则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

腹部肿块多为瘤体本身,有时可能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肿块大多坚硬呈结节状。如在横结肠和乙状结肠,可有一定活动度。如癌肿穿透肠壁并发感染时,肿块固定,且有明显压痛。

肠梗阻症状一般属结肠癌的晚期症状,多表现为慢性低住不完全肠梗阻,主要表现是腹胀和便秘,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当发生完全梗阻时。症状加剧。左侧结肠癌有时可以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为首发症状。

由于慢性失血、癌肿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患者可以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病情晚期可出现肝肿大、黄疸、水肿、腹水、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病质等。

由于肿瘤病理类型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区别。一般右侧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左侧结肠癌则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为主。

推荐访问:大便 个月 带血 次数 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