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发表于:2022-10-22 14: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3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辅以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LES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肿瘤细胞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内有大量的似螺旋小动脉血管。肿瘤细胞CD103/3,,PR3/3,ER2/3表达,CD34、CD117、均阴性表达。结论:LESS临床少见,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关键词】子宫肿瘤:子宫内膜间质;病理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261-01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 LESS)是子宫体较少见的子宫肿瘤,发病率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0.2%。LESS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及腹部包块,术前诊断较困难,以往极易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或腺肌瘤。在病理形态上该肿瘤易于其他肿瘤相混淆,我院收集3例并结合复习有关文献,进一步提高LESS的诊治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收取2009,年2月1日—2012年7月我院手术切除的手术标本3例;患者1: 49岁,因月经量多,下腹痛1个月住院,B超检查: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大小8x7x6mm)术中冰冻报告:考虑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患者2: 45岁,因尿频半年,摸到下腹部包块及经期延长4个月住院,B超检查:子宫多发肌瘤(大小6x5x3mm)行子宫全切术,病理报告为LESS,术后接受双侧附件切除术。患者3: 42岁,月经不调,因月经量增多3个月、B超检查:子宫肌瘤(大小4x4x3mm低回声)而住院,腹腔镜下行肌瘤剔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LESS接受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3例患者均做规范化疗。术后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

1.2 方法与试剂

3例肿瘤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辅以免疫组化染色,所用抗体包括CD10、ER、PR、CD34、CD117、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染色过程按说明书进行,用DAB显色。

2 结果

2.1 眼观

3例肿瘤均局限于子宫,肿瘤大者8x7x6mm,小者4x4x3mm,其中1例向子宫浆膜层突出为主。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肿瘤切面呈灰白灰黄色,多呈鱼肉样外观,其一可见出血坏死。

2.2 镜下

肿瘤组织呈巢团样浸润子宫肌束间,无一例浸润子宫附件及宫外组织,2例见肿瘤组织突入脉管腔内生长,瘤细胞类似或稍大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异型性小,未见病理性核分裂,所有肿瘤内均有较多的散在性分布的形态不一的螺旋小动脉血管,血管周围有瘤细胞围绕。瘤细胞间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2.3 免疫表型

CD10定位于胞浆;ER和PR定位于胞核;CD117、CD34定位于胞膜或胞浆;棕黄色颗粒出现在瘤细胞的相应部位为阳性标准,无阳性细胞或阳性细胞<10%为(-),阳性细胞>10%为(+)。

3 讨论

3.1 来源探讨

WHO2003年新分类中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和高度恶性的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USS),目前认为该肿瘤来源于子宫,极少情况下可原发于盆腔、卵巢、输卵管、直肠、腹膜后等部位。王进等报道1例原发于肠系膜,陶淑芸等报道1例原发于阴道,子宫外LESS非常罕见。

3.2 诊断要点

本病的镜下特点有:(1)肿瘤组织呈不规则舌状或岛状浸润;(2)特征性生长方式是突入淋巴管内生长;(3)肿瘤细胞与子宫内膜增生期细胞相似,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像少见;(4)丰富的网状纤维围绕瘤细胞形成筛网状结构;(5)少数肿瘤可见平滑肌、腺样和(或)性索样分化。

3.3免疫表型分析:研究提示,本组3例全部表达CD10,PR,2例表达ER,CD10是免疫组化诊断LESS较为特异的标记物,与其它文献报道相一致。Chu等研究认为CD10可作为正常子宫内膜间质和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PR、ER阳性表达提示了瘤细胞对激素的敏感性,可作为选择激素治疗的基础。

3.4 鉴别诊断;在病理形态上LESS需与以下肿瘤鉴别:(1)子宫内膜间质结节;鉴别要点是没有肌层浸润或脉管侵犯。但在刮宫标本中难以确诊。(2)高度恶性ESS;肿瘤细胞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无相似之处,细胞异型性大和核分裂像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3)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瘤细胞为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呈梭形,Actin(+),desmin(+),SMA(+),CD10(-)即可诊断。(4)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细胞呈束状排列,可见后壁的血管,与子宫肌层间有不规则延伸,但无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CD10(-)。

总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发生率低,症状无特异性,极易误诊,有长时间的月经紊乱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保守治疗前或治疗中及时进行诊断性刮宫及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PET/CT等检查,有助于发现宫内膜的异常,必要时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该病的确诊率,减少不必要的第二次手术。

参考文献

[1] 陈乐珍,主编.妇产科诊断病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20-226

[2] Tavasspli FA,Devilee P.World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gen-ital organs.Lyon:IARC press2003.233

[3] 李静,韦立新,等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5,21(1)58-61

[4] 马绍康,张宏图,吴令英,等.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41例临床分析,中华肿瘤杂志,2007,29(1):74-77

[5] 刘敏丽,掌声军,等.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理观察与免疫組化分析..现代肿瘤医学,2008,16(8):1382-1384

推荐访问:肉瘤 病理 子宫内膜 临床 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