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鸡痛风病是由于尿酸盐沉积于内脏器官或关节腔而形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总结了一例鸡内脏型痛风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以期为该类疾病的临床门诊提供参考,最大程度降低饲养场主的经济效益损失。
关键词 鸡内脏型痛风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8.316.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3-0297-01
鸡痛风病是由于尿酸盐沉积于内脏器官或关节腔而形成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但痛风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作为一个症状在临床中发生。近几年来,临床门诊中经常出现鸡痛风病例,2007年9月,滕州市某蛋鸡饲养场发生内脏型痛风,损失较重,笔者前往进行临床资料调查,认为其发病原因、发病过程很典型,现将其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饲养与发病情况
该批蛋鸡5月8日购进,网上平养。进入夏季后,由于雨水较多,空气湿度相对较大,该鸡群进入育成期后,球虫病一直反复发作,导致鸡群整齐度降低,出现小部分弱鸡。鸡群120日龄后,陆续产蛋。此时在我市及周边地区流行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为预防该病的发生,该饲养场主人投服了拜耳公司生产的利好(20%磺胺间甲氧嘧啶),按产品说明书1∶1 000倍的比例混料服。连续投服5d后,鸡群中反而出现了冠冉苍白、羽毛蓬乱、精神沉郁的病鸡,饲养场主人怀疑是白冠病,便把利好的用量提高了1倍,即1∶500倍混料喂服。2d后,鸡群中便出现了重度死亡,再过1d后,死亡鸡只数量增加,病鸡增多。9月17日,来我公司服务部就诊。
2临床症状
最初出现病鸡精神委顿,闭眼呆立,蹲地不动。羽毛蓬乱,无光泽,冠和肉髯苍白、松张,皮肤灰白色,食欲减退或废绝,呆立、跛行,甚至瘫痪,少有抽搐。继而出现排石灰水样粪便,营养不佳,冠冉苍白,腿发白,渐进性消瘦、贫血。体温正常或稍低,生长停滞,迅速脱水消瘦,最后极度衰弱,有的呼吸困难,冠冉发紫,体温降低,很快衰竭而死。
3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40只,全部鸡只均出现心脏和胸腔粘连,肝脏与腹腔粘连,肠管之间粘连,心包膜、心外膜、脾、胃、肠系膜、胸腹腔浆膜表面覆盖1层石灰样白色粉末状或薄片状的尿酸盐沉积物,密集程度不等,厚薄不均,外观整个胸、腹腔布满大量的白尘屑状物质。少数重病例内脏器官几乎被尿酸盐全部覆盖,手感黏滑。肾脏肿大隆起,呈花斑状,多条输尿管变粗,有的一侧呈灰白色内容物浓稠,有的一侧呈半透明状,内容物为白色液体。如火柴杆粗细的病鸡有16只,占剖检病鸡数的40%;仅有心脏尿酸盐沉积,肾脏肿大而未有肠管、肝脏粘连的有20只,占50%;而仅见肾脏肿大,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酸盐,肾脏表面有白色粉尘屑状物质的4只,占10%。个别病例整个腹腔中蓄积大量的淡黄色稀稠黏液或胶冻样稠状物。
4发病原因
尿酸盐在鸡体内产生后,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肾脏,经肾脏排出体外,当肾功能受损和输尿管排泄功能障碍时,就会导致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发生痛风。从该批鸡的饲养、发病、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等方面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缺乏,促使蛋白质代谢紊乱,特别是维生素A不足时,可使黏膜保护作用下降,肾小管、输尿管的黏膜角化而脱落,久则导致输尿管的尿路障碍,出现肾和输尿管内尿酸盐沉积。该批鸡只进入育成期以来,天气多雨、气候潮湿,球虫病屡屡发生,影响鸡群对饲料中维生素A的吸收,而饲料中并未因为球虫病的发生而增加维生素A的供给,导致缺乏维生素A。
(2)大剂量、长时间使用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一般1个疗程不应超过5d,而该批鸡从9月8日起到9月17日来我公司服务部就诊,前后9d使用磺胺药,并且后来的用量又加了1倍,导致晶状物沉积肾损害,尿酸排泄障碍,发生痛风。
(3)盲目用药,未经明确诊断,见到冠冉苍白便认为是“白冠病”,就用磺胺药,最终导致了该病的发生。长期或超量喂磺胺类药品,在酸性环境中最容易使尿路中析出结晶,肾功能受到损坏,从而发生痛风。
5诊断
根据该鸡场蛋鸡普遍出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分析,初步诊断为鸡内脏型痛风。无菌取肝、脾组织培养在营养琼脂上,37℃ 24h后未见细菌生长,可确诊。
6治疗
鸡群立即停止用药,改用腎肿康混料,欧多补(意大利欧亚盈公司生产一种复合型营养抗应激药)饮水,饲料中添加鱼肝油,5d后,鸡群逐渐好转。
7参考文献
[1] 关波,马玉香.肉鸡痛风病的诊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10):75.
[2] 卢景都,李春红,王占元,等.饲料中矿物质配合不当引发鸡内脏痛风病[J].现代化农业,2007(7):34.
[3] 高国祥,苏焕云,刘幸福,等.鸡痛风病的防治[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2):111.
[4] 叶翠霞.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内脏型痛风的鉴别诊治[J].兽医导刊,2007(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