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运工程施工技术”实践教学是水运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继续与补充,也是对以前各个教学环节的深化、补充和完善。根据“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标准设置了现场认识参观、施工现场生产实习、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等三方面的实践教学课程,针对不同的课程设计了其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及时间安排等。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水运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89-02
“水运工程施工技术”实践教学课程是水运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专业课教学的继续与补充,也是对以前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应根据“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标准来设置,供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参照,以圆满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根据“水运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实践教学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现场认识参观、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施工现场生产实习。
一、现场认识参观实践教学
1.教学目的。通过带领参观港口工程、航电枢纽工程、船闸工程和航道整治等工程,要求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工作性质、方式和手段;使学生对港口、通航枢纽等工程的作用、规划及建设工作有初步认识,对港口、码头、航电枢纽、船闸和航道整治建筑物等有初步的直观了解,建立感性认识。
2.教学内容安排。①安排学生听取专题讲座,主要内容应包括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出色的技术人员;结合工程介绍港口与航道工程中施工技术特点、难点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状况;结合工程介绍特殊构件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案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施工中常见事故及其处理方法等。②带领学生现场勘探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港口及码头工程和航电枢纽、船闸等工程,讲解港口的基本组成和总体布置的特点;港口的装卸工艺型式;码头的基本组成及码头的基本型式;码头设施(防撞设施、系船设施、人行通道口、电缆管沟等设施)如何合理布置;船闸的基本组成及其平面布置;航道疏浚的施工工艺等。
3.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中由多个教师带队组织,以集体参观、勘探在建港口航道工程,或已建完成,正在正常运营的港口、通航枢纽为主,辅以相应工程建设、规划和运行的介绍报告。实践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目的、意义,参观勘探工程的基本情况、与专业学习有关的报告内容,所见所闻;要求采用文字、照片、工程图表等方式撰写,采用专业术语,文笔流畅,图表工整。
4.教学地点选择原则及时间分配。①教学地点原则上选择本省境内或临近省份具有典型意义的港口及航道工程工地、港口及通航枢纽。地点基本稳定,与建设管理单位签接待指导协议。②时间分配:时间为一周,包括1天的专题报告,3天的参观实习和1天的实习总结和实习报告撰写。
二、施工现场生产实习实践教学
生产实习实践是专业培养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全面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对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全面检查的重要手段。
1.教学目的。通过生产实习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实践、巩固和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①了解我国当前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及管理;通过接触施工工地、监理单位及政府有关的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整个基本建设情况有个清楚的认识。②在实践中直接参加生产第一线,深入施工现场参加施工技术组织、施工管理及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工作,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认识。
2.实践教学内容。①基本工种实践教学。在基本工种实习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现场生产工人的指导下,掌握下述各基本工种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及劳动力组织、操作规程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土石方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构件的施工;基础工程。②专业建筑物实践教学。在专业建筑物实习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了解或掌握以下主要内容:项目概况;施工测量、检测;施工程序、主体工程施工方法和主要施工机具设备;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安全、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主要技术革新成果。③施工项目管理。在施工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方面学生必须了解或掌握的主要内容有:项目管理机构及组织模式;施工企业的管理机构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和计划管理;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施工企业的机具管理和材料管理;施工企业的技术、安全、质量管理。生产实践教学同样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不仅反映学生实习的深度和实习收获,而且也反映了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实习报告应图文并茂,总字数不少于4000字。
3.生产实习实践教学方式与方法。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应在工程技术员的帮助下,让学生具体参加有关的技术工作和生产工作。①教学方式: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②教学方法:在工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加基本工种的专业生产劳动;听工程技术报告;参观施工现场;观看录像。
4.实践教学地点选择及时间分配。①教学地点选择。主要以土木工程建筑物施工现场作为教学地点,可以是下列场地:港口水工建筑物施工工地;通航枢纽及水利枢纽工地。②时间分配。教学时间为4周,具体时间分配根据所选的地点而定,一般集中两周,分散2周。
三、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实践教学
水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水运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实践环节,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加学生对本专业工程认识的有效途径。
1.课程设计教学目的。通过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和查阅资料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学生成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基本内容与要求如下:概述(总说明);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分析;施工方案设计(定性分析比较);主要工程量;基坑排水设计;施工方法设计;编制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组织措施。
3.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式与方法。实践教学安排在教室进行,参照国家计委的《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纲主要内容与编制要求》(1997),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如图纸、工程量清单、工期、施工要求等资料,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某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学生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表格、计算程序、结构总图等;设计计算说明书和电子文本一份。
4.时间安排。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时间为7天,准备工作、资料分析等1天,施工方案、主要工程量计算、基坑排水设计、施工方法设计、施工进度编制和平面布置设计等各1天,资料整理0.5天。
不同阶段的实践教学安排各不相同,三部分内容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逐步深入。通过“水运工程施工技术”实践教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港口的基本组成、装卸工艺流程;掌握港口与航道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及生产技术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对质量缺陷、安全隐患的原因查找、分析以及处理方法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等。总之,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同时得到知识巩固和生产技能的培养,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桂辉,刘曙光,匡翠萍,郑永来.港航工程模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20-122.
[2]荣林.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教学实践研究,2013,(6):148-149.
[3]范悦,李喜桥,张兴华,张欣,郝继峰.工程实践教学课程的创立与实践[J].教学建设与改革,2005,(1):37-39.
[4]苏利.构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思考.迈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3,(2):52-53.
作者简介:沈慧萍,女,河海大学硕士,现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港航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