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早期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升高,随后出现微量蛋白尿,一旦出现明显蛋白尿,病情将不断进展,直至发展为肾衰竭。故防治糖尿病肾病或阻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自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控制血糖基础上用补脾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51例。并与单纯控制血糖治疗51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 ①2型糖尿病病程>5年,②糖尿病肾病III、Ⅳ期,③排除原发性肝、肾疾病,恶性肿瘤,高血压病,急性炎症反应,④无严重心脏,肝功能不良者。
1.2一般资料 全部102例均为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36~70岁,平均(55±10)岁,糖尿病病程>5年,糖尿病肾病半~10年,平均(7±2.3)年。对照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35~71岁,平均(53±10)岁,糖尿病病程>5年,糖尿病肾病10个月~12年,平均(6.9±2.9)年。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1.3.1基础治疗 两组均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口服ACEI类药物(马来酸依那普利10 mg,2次/d口服),做好糖尿病宣教及饮食控制。空腹血糖控制在5~7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5~10 mmol/L。
1.3.2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补脾益肾汤(组成:生地30 g熟地20 g、川断15 g、枸杞子15 g、生黄芪30 g、苍、白术各10 g、砂仁6 g、生薏米30 g、益母草30 g、白茅根30 g、丹参20 g、川芎10 g)水煎服,1剂/d,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饭后)。
1.3.3对照组 单纯予基础治疗。
1.4检测指标 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HbA1C。
1.5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UAER降至正常或下降1/2以上,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下降明显,血糖HbA1C恢复正常或下降超过1/3。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指标有所下降,UAER有所下降,血糖HbA1C指标有所下降。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指标无变化或上升。
2结果
2.1临床疗效,本组51例:显效29例,占56.86%,有效 18 例,占35.27%,无效4例,占7.8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
2.2治疗前后尿蛋白测定结果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治疗后较治疗前尿白蛋白排泄率病、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所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前后FBG、PBG、HbA1C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治疗后FBG、PBG、HbA1C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根据部分学者及大量临床试验证实DN的西医分期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相关性。周国英根据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学改变,指出早期DN以尿微量白蛋白为标志(相当于DN Ⅲ期),尿蛋白定性检查为阴性,属气阴两虚证。中期DN出现临床尿蛋白(属DN Ⅳ期),肾功能检查在正常范围,属脾肾两虚,水瘀互结证。晚期,DN尿检查出现大量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升高,出现全身水肿、尿少、眩晕,甚至恶心、呕吐等。DN一旦进入晚期(DN Ⅴ期)出现尿毒症症状,西医需透析甚至肾移植治疗,费用之昂贵,使许多患者望而生畏,甚至不治而放弃生命。因此对于DN 早中期的积极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显得极为重要。
蛋白尿为人体至精微物质外泄而成。肾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脾胃运化之枢,仓廪之官。肾气不足,固摄无权,,或脾气受损,湿浊下注,清浊不分,精气从尿中渗漏则为蛋白尿。故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可从脾肾论治,笔者运用自拟补脾益肾汤治疗疗效可靠,方中重用生、熟地加川断、枸杞子滋阴补肾;生黄芪甘温益气,利水消肿为消除蛋白尿之要药;苍、白术、砂仁、生薏米具健脾和胃化浊之功;益母草与白茅根相伍,辛甘薇寒、活血利水,凉血清热为治疗肾病的常用对药;丹参、川芎化瘀通络。诸药合用共揍补脾益肾固精泄浊之功。临床上确有降低蛋白尿延缓肾病进展的作用。不过,本病的中医病机较为复杂,仍需我们进一步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翁维良,房书亭.《祝谌予经验集》临床中药学[M].郑州:河南科学出版社,2012,32(9):70-71.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