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局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范文推荐)

发表于:2022-10-25 12:5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局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局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范文推荐)

局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3篇

局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篇1

县域“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政治生态是全党政治生态的基础,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为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着力点,四川省纪委在分析研判各县(市、区)管党治党情况的基础上,深入部分县(市、区)访谈党员干部、开展问卷调查、进村入户走访,着力把脉县域政治生态现状与未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县域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快重塑县域政治生态,迎来了鼓舞人心的积极变化。

  一是“烂树”、“病树”、“歪树”大幅减少,县域“森林”焕发新的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县(市、区)党委、纪委管党治党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大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全省县(市、区)共查处人数由2013年的9801人,上升到2017年的23564人,清除了一大批政治生态“污染源”。

  二是腐败存量持续消减,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打虎”“拍蝇”力度强劲,全省基层纪律审查立案数由2013年的9252件上升到2016年的17393件,全省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数从2014年的63461件(次)下降到2017年的35255件(次),表明纪律震慑在增强、突出问题在减少。

  三是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指数一路走高,全面从严治党赢得干部群众一致好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指数由2012年的%逐年上升至2017年的%,特别是领导干部清廉自律等与政治生态关联度较高的指标,均同比上升。

  四是党风政风呈现“四多四少”积极变化,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态势明显。在政治生活上,清朗关系多了,亲缘政治少了;在纪律作风上,知敬畏的多了,坏规矩的少了;在选人用人上,重实绩的多了,跑关系的少了;在干事创业上,讲实干的多了,搞空谈的少了。

  全面净化县域政治生态任重道远

  从调研情况看,县域政治生态中的顽症痼疾还没有彻底根治,一些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制约政治生态的根本好转。

  净化县域政治生态的政治责任落实不平衡。一是有的“关键少数”没有抓好“关键责任”。调研中,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经济发展说得头头是道,对管党治党则无话可谈;一些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的管党治党不清不楚。个别领导干部对基层站所干部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一个领域政治生态持续恶化。二是基层落实“两个责任”“说得多、做得少”的问题较突出。近年来,全省因主体责任落实不力被问责的1437名党员干部中,乡科级及以下占%。三是基层纪检机关“三转”出现“回头转”,有的县纪委参与与主业无关的工作。四是个别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单位落实“三会一课”存在形式主义,一些地方只顾“富口袋”、忘了“富脑袋”。

  县域政治生态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转移,从是不是风清气正转向了是不是积极向好。基层干部普遍认为,干事创业积极性总体上升,但为官不为的现象仍然存在,成为制约政治生态积极向好的重要问题。一是在任务重、责任大情况下,有的基层党员干部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不足,激励拼搏奋斗的手段还不够有效。二是一些干部怕犯错担责,虽然基层感受到了干事创业中容错纠错的强烈信号,但这些干部仍然存在“分管越多、问责越多;创新越多、错得越多”的顾虑。三是乡(镇)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存在混日子想法,一些年轻干部“不愿到基层、不愿在基层”,乡(镇)干部普遍存在人员紧张的现状。

  县域政治生态反复污染的风险较大。虽然县域政治生态发生了积极变化,但县域内熟人社会、亲缘关系、人文风俗没有变,一些问题的表现形式没有变。一是一把手违纪对政治生态破坏力巨大。县委书记廉洁,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县委书记出问题,政治生态必出问题。二是工程建设、土地矿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转让和大额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交通、农林、扶贫及政法等行业依然是腐败高发易发的聚集区。三是“微腐败”量大面广,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依然突出。2017年以来,全省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比增长%。四是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大操大办婚丧喜庆、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这四类“老问题”较多。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形式主义积弊较深,检查多、会议多、文件多。五是选人用人的“潜规则”仍有市场,“老乡圈”“校友圈”“战友圈”等圈子文化客观存在,“遇事找关系”等民众心理比较常见。

局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篇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自然环境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为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着力点,我局在进一步加强党纪党规学习的基础上,深入访谈党员干部、开展问卷调查,着力把脉xx局的政治生态现状与未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政治生态基本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构建和完善体制机制,标本兼治,净化政治生态,创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党内政治生态大有改观,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逐渐形成。近年来,我局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党风政风为之一新,政治生态总体上是健康的,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总体评价是比较高的,干部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广大群众对党政机关的信任度和认同感也在逐渐增强,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改进,全局上下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广大干部群众人心思进,奋力进取,开拓创新,涌现出诸多好党员、好干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效还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在某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群众所诟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局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多个方面予以查摆。

(一)作风建设效果持续好转,但不作为、混日子等问题依然突出。其具体表现在:思想上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缺乏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学习上还存在着轻视和忽视理论学习的思想,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部分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能准确把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缺乏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行为上“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做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执着追求激情。如果我们把“贪官”比作干部队伍的明显外伤,那么,上述“庸官”则是不显眼却危害极大的内伤。前者自有党纪国法来惩治,而后者的危害则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二)正风肃纪不断深入发展,但执纪监督仍需从严落实。我局积极响应上级政策,向中央看齐,认真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但是,党内监督与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体制外监督没有形成合力,立体监督网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使监督力量薄弱。有的群众或者党员干部因担心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而遭到打击报复,而不敢监督、不想监督。由于监督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足,导致执纪监督无法做到全覆盖。一些人主观地认为领导干部被查就像隔墙丢砖头,丢到谁就是谁,不能真正认识到党对腐败的零容忍决心和全覆盖态度。由于监督执纪的相关制度缺乏刚性,导致执纪不严和监督软弱。

这些问题说明我局政治生态的培育和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既不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掉以轻心,麻痹懈怠,而要有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要有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每个人做起,从党员干部尤其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做起,找准问题,剖析原因,不留隐患,不留死角。因为只有正视问题而不避重就轻,才能进而剖析原因,找出对策;只有承认病情而不讳疾忌医,才能对症下药,治病救人。

三、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讲,我局政治生态的主流是好的,干部队伍的作风是过硬的,我局政治生态尤其是部分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支流,是极少数。但同样必须讲清楚的是,尽管是支流,也必须认真对待,如果任其发展,就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粒老鼠屎败坏一锅粥”的道理想必我们都很明白。政治生态方面有些问题的滋生蔓延,往往就始于我们对支流的忽视,最后不得不下大力气去解决。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正视存在的问题,必须从现在开始高度重视和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现在开始引起全局的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上述政治生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我局独有的现象,放到全国的大背景来看,其它地方的一些党员干部也同样存在。这些个别现象属于看上去“其错不大不小,其病不轻不重,其人不好不坏的“第三种状态”或“亚健康状态”,以致很多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人对此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有人身在其中,不以为然;甚至有的人还乐在其中,乐此不疲。至今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危害:这就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一些本来能够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更加激化。一个单位也好,一个部门也好,只要有这种人败坏风气,团结奋进的氛围就难以形成;只要有这种人兴风作浪,干事创业的热情就难以激发;只要有这种人混淆视听,择优选人的导向就屡受干扰;只要有这种人无事生非,昂扬向上的正气就得不到弘扬。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如果这些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会导致某些党员干部因小失大。它们与犯大错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常常是由此及彼的,甚至是相互依存的。如奢侈浪费与腐败犯罪之间就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相伴而生,一步之遥,稍有不慎,就会堕入罪恶的泥潭。其结果就是一些单位和部门的政治生态脆弱,歪风邪气抬头,干群关系紧张,既阻碍了事业发展,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单位和部门形象,也影响了党员干部成长。最终损害的是全局的发展大业。这些问题严重削弱了我局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引起我们的警醒,对此我局上下已形成共识,就是有一个查一个,有多少纠多少,决不姑息纵容,决不心慈手软,决不放任自流,立场十分坚定,态度十分明确,界限十分清楚。

四、方法措施

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干部从政环境,是党的建设新常态下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然而净化政治生态,不可能一劳永逸,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常抓不懈。持续发力,方能做到久久为功。

(一)把牢思想开关“铸魂”。意识强化理想信念,补精神之钙。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把思想引领摆在首位。因为思想的滑坡是最为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从近年来发生的贪腐案件看,最根本的问题都是没有拧紧思想的“总开关”,而最终坠入腐败的深渊。因此,我们应紧紧抓住思想建设这一根本,时刻为党员干部清神醒脑,不断强化党性教育这一核心,锤炼党员干部的品格;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基础,切实为党员干部“充电、补钙”。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筑牢思想上的“防腐网”,增强政治上的“免疫力”,从而营造思想意识范畴的良好政治生态。二是严肃党内生活,扬民主之风。要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使“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在实处,确保组织生活起到除尘、过滤作用,及时阻隔不良风气侵蚀。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有效防止民主集中“一头重”,出现决策“一言堂”和各自为政的分散主义现象。要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既“真刀真枪”,又出以公心,帮助同志内省改过、成长进步,从而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好的“气候”环境。三是增强法治思维,净思想之源。净化政治生态,必须把加强法治建设作为根本点和着力点。许多政治生态中的常见病,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人治思维、专制思维、特权思维在作祟,是法治思维缺失的反映。我们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学法、尊法、守法、护法,坚守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制意识营造法治氛围,做到依法办事、照章行事、按程序决策,保障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推进从严治党“强基”。一是严施教,强化纪律规矩观念。充分利用群众路线教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集中教育,“三严三实”教育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等活动载体,突出“八项规定”这个聚焦点狠抓作风教育;突出法纪学习这个关键点,狠抓警示教育;突出入脑入心这个薄弱点,狠抓廉政文化渗透教育。以领导引导学习,考试督促学习,专家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使纪律规矩教育全覆盖。并通过严纪明规教育,让准守纪律观念落地生根,使党员干部坚守底线,不碰红线,自然而然练就过硬作风,养成浩然正气,形成良好政治生态。二是立严规,构建长治常严新常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将“严”字贯穿整个立规建制,形成从严治党的长效机制,结合单位实际,以惩治防范体系建设为总揽,以规范资源权、财经权、人事权运行为重点,进一步锁紧关键环节、堵住关键漏洞。坚决维护相关规定、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执行力,始终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对那些罔顾制度、规定,顶风违纪的人坚决查处,以严规严制促进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三是强严管,提高遵纪守规自觉性。党员领导干部在守纪律、讲规矩上既要严于律己、管好自己,更要勇于担当、敢抓敢管,做到主动抓、严格抓、经常抓。切实履行“管好班子带好队”的责任。要加强教育管理力度,做到早提醒、早纠正,真切的关心和爱护党员干部。同时,对出现问题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的人要追究责任,真正发挥严抓严管的威力,促使党员干部自觉遵纪守法,做良好政治生态的坚守者、维护者和建设者。

(三)狠抓作风反腐“除垢”。一是致力防微杜渐,坚持不懈强化干部监督。健全监督管理信息,完善干部廉情档案,全面掌握干部情况,加强日常监督,注重抓早、抓小,经常性对党员进行“体检”,对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严防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增强监管合力,健全和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切实筑牢政治生态“防护网”。二是致力气正风清,持久深入整治干部作风顽疾。通过采取专项整治措施,扎实整治公车私用、纪律松弛等作风顽疾,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局相关意见。通过跟踪督查,严厉查处办事效率低下等不正之风,以作风建设的持久性维护稳固持久的政治生态。三是致力正本清源,坚定不移整治贪污腐败。腐败是政治生态最大的污染,我们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做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抓早抓小、快查快结。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强力治污除垢,净化政治生态。

(四)强化责任担当“正气”。一是强化主体责任,敢于一马当先。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两个责任”的重大决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明确责任清单,层层厘清责任。同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等制度,强化对落实责任不到位,履职担当不力问题的追责问责,使党员增强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二是强化责任监督,发扬服务为民的精神。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有利于群众的就坚决支持,不利于群众的就坚决纠正,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度。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做到勤勉忠诚。党员干部在政治生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带头履职尽责,做责任担当的表率,还要做其他各方面的表率。要通过践行“三严三实”,促使党员廉洁自律,转变作风。让党员干部真正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优良的党风促廉洁政风。

局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篇3

The greatest happiness in life lies not in what you possess, but in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something.同学互助
一起进步(页眉可删)

政治生态研判报告范文

根据中心的要求和部署,我围绕“十个有没有”以及“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再动员大会”,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排查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业务水平、为民服务宗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认真剖析,找准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以下是收集有关政治生态研判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个人自我剖析材料
根据中心的要求和部署,我围绕“十个有没有”以及“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再动员大会”,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排查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业务水平、为民服务宗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认真剖析,找准原因,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素养不高。不善于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最新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比如说对市委这次部署的
作风效能建设月活动,一开始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反映了自己缺少政治敏感性。
2、为民服务宗旨观念不够牢固。表现在:对待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较多时,性子就会有些急躁,态度不够和蔼,如遇到需要重复解释的问题,嗓门就会比平时高,显得没有耐心,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有一次,遇到群众因身份证重证号到窗口来争吵,我向他表达了歉意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但这位群众还是很激动,认为这样会给他带来很多麻烦,需要费时费钱,并质问损失谁来弥补? 当时我认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是自己工作上的过错,态度也变得有些冷淡。虽然那位群众最终还是修改了身份证号码,但事后一想,如果我当时做到换位思考一下,就应该能理解群众的想法和焦急心理,做到欠下群众的“工作债”,要用实际行动来还。
3、业务知识钻研不够。表现在: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上遇到难题时,不善于思考、动脑,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能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满足于过得去。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还不够,缺乏一种孜孜以(__转载自[ 求的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图省事,照搬照抄,沿用老方法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
有逃避的倾向,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坐等待办法出现,而不是自己寻找对策,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4、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抱着应付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对窗口的工作情况和自己负责的业务工作若明若暗,没有深入调查和全面的把握,以致很少提出针对性强的工作措施。


推荐访问:研判 生态 政治 局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 局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 个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