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读老子有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读老子有感4篇
【篇一】读老子有感
人生的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于西周末年诞生于粗过苦县厉乡曲仁里。周朝曾召唤他做守藏室的史官。在这里,他更潜心于书籍之中,所习得鉴往知来的历史,使他对人世有更深切的体认。就这样,老子的智慧一日一日增长着。
曾经孔子来拜访老子,老子对门生说先把路打扫干净,他自己去迎接孔子。于是老子便骑着牛去郊外迎接。孔子也依照当时的礼节,从车上下来,捧着作为见面礼的大雁,送给老子。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并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事。孔子怀着感激的心情离开了洛阳,回到鲁国后常这样赞美老子:‘鸟,我知道它会飞;
鱼,我知道它会游;
兽,我知道他会走;
但是龙,它在云端,在天上,无法捉摸,深不可测,李聃就像龙一样啊!’
老子看到周市逐渐削弱,便离开洛阳,西出函谷关。遇到守门将领,希望老子为他写些东西,好指导自己有所依循出事。于是老子就写了一本书,分为上下篇,共有五千多字。老子写好以后,就出关走了,从此就没有人指导他的下落。”
这是《老子说》第一章的内容。
其实随着科学的发展,哲学也在不断变化。慢慢地我们的世界观也在随之变化,渐渐越来越科学,但是先辈的智慧却是不容置疑的值得我们去学习认知。或者有人认为这些没有必要,我们的哲学已经进步了,老旧的已经不能起什么作用。是如果我们不去了解那些根源,就没有办法认识到哲学发展的过程。有句话说:我们应该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吸取先贤的智慧,才能真正地正确地了解哲学,了解世界。
从蔡志忠的漫画《老子说》里,我看到了许多他对人生的想,也慢慢明白了许多。
老子说,人要表现柔弱,不要刚强!人要表现愚鲁,不要聪明!人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这与自古的教诲不同。芦苇柔韧,强风来时能弯腰,大树刚强,暴风来时只能折腰。人也是一样,如果太过逞强,结果可能会与预想中大有出入。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为吴王当车夫,最后才保存实力,得以复国;
韩信年少受辱,从人胯下爬过而没有出手伤人性命,如果他不弄忍受,出刀杀人,那么刘邦就不会得到一员大将。就像水虽柔弱却能环绕群山,风虽柔弱却能掀翻房屋,刚强未必是真正的强,柔弱才是真正的强。因为变现出柔弱并不是真正的软弱,表现出愚鲁并不是真正的愚鲁,而是一种谦让,自己有这种能力才能谦让。圣人处处谨谦,退让,反而能够得到爱戴,是一样的道理了。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能滋养万物,正如人施德而不求回报。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吧,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助人的同时自己的心也会感受到温暖,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礼物了。水本性柔弱,顺其自然,能方能圆,却处于底下的位子。这和生长的谷子不是一样么?结满穗子的谷子总是低头的,而空谷子竟是向着天空自鸣得意的,有分量的人和事总是谦逊不争,而没有实力夸夸其谈的人才需要用语言来填充自己的空虚感。所以做人应如水,不失本性,谦下不争,或许这样才能真正的利人利己。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承载任何容器中的水,太多了会溢出,刀剑锋芒太露,就会容易折断,一个人的金银太多,最后总不能守住。老子提倡功成身退,在得到自己需要的以后就不要贪心想得到更多,不然适得其反。这让我想起曹操身边的一个人,他很聪明,曹操说什么他都能理解并猜到主子的用意,曹操也常常夸赞他的才华,可是有一天,他却被曹操杀死,他或者至死都不知道自己的主子为何会突然翻脸。其实理由很简单,曹操疑心重,要面子,他出谜题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你却事事都猜到了,这让主子的面子往哪搁?这就是锋芒太露而被折断的例子。现代社会很复杂,人的相处之道显得极为重要。居于人下,就要看人家脸色办事,锋芒该露,但不能太过抢眼,抢了上司的风头就有些麻烦了。人也不能太贪心,因为东西一旦多了,就很可能不懂珍惜,到最后全部是去了才觉得痛心疾首。就像对待至亲之人一样,平时应该多去探望他们,不然等到生命已去,才发现自己有很多话、有很多事没有告诉他,后悔也没有用了。当然,贪心是人欲望的支配,但我们应该控制欲望而不是叫欲望控制了你。回想建国初期的两大贪污犯,他们可都是建国的功臣,可是在得到权力后被金钱所诱惑,从他们贪念蠢蠢欲动那是开始,留在史书上的将不是他们为建国付出的努力,而是建国第一个特大贪污案件的主犯。欲望是无限的,这是人的缺点。每个人都会有,如果我们不去克服它,那么魔鬼就会找上门来。谦下不争,千百年前的老子已经道出了这样的道理,可是中华堂堂几千年历史中,真正领悟的人又有多少呢?
老子说,名利心重,宠辱皆惊,人应无私忘我,才能宠辱偕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太看重名利,所有的一切都是压力,如果至名利于身外事,那么就不会活的如此心惊胆战。至名利与身外很难,我们熟知的陶渊明是一个,隐居山林,与世无争。或者这是出世的想法,但我觉得应该是像老子一样,处于世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自己的方式存在尘世,用自己的想法思考人生。
老子说,静下心来感受世界,静下心来思考人生。
人生的想,与世界,与自然,与自己的最深邃的对话。
【篇二】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及疑惑完整地读完了陈鼓应先生的《老子注释及评介》这一本书,借着别人的功劳,总算是把我之前对《老子》的零星接触产生的许多琐碎的理解及读《论语》时产生的感想给串联了起来,虽尚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子》书中的精华,但也感到收益颇多。
《老子》一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口黝黑的古井,静默地存在着,平日里不起波澜,但当过往的行人发现了它的存在,想一解口渴之感时,它又会是“动则愈出”般地涌出甘甜的泉水,以慰行者之劳。《老子》行文之明畅,说理之精炼及比喻之诙谐、生动,早已深深地把我折服。短短的五千余言,似乎包含不了很多高深的道理,但每一句章文又都是的的确确地充满着那么多的让人不断咀嚼回味的趣味。
想起初接触《老子》一书时,便听人讲过,此书的精华是“无为”“守雌”“抱朴”等思想,其中包含了为人处世的哲学和治国安邦的策略。然而,兴许是用功不足或者是后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先人有所不同的原因吧,《老子》之中的一些篇章至今依旧是无法理解,而其中对于治国安邦的思想,则更是让人费解。
老子主张“治大国,若烹小鲜”,强调不干扰百姓的重要性。然而它又讲,君王对于百姓,应该“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从而使达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目的。前一半确实是无为,但后一半又并非是前半部分的必然结果。除此之外,要达到“绝智弃辩”、“绝伪弃诈”、“绝巧弃利”的目标,虽然老子认为可以通过君王“无为”来实现的,但这是完全基于老子“人性本善”的假设前提来考虑的。而在现实生活中,人性却不都是本善的,甚至有恶的可能。在如此环境之下,老子的假设的结果似乎就不能成立了。倘若人性本恶,那么没有贤人的引导,社会可以说是不会像老子所描述的那般美好了。这又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老子的治国之略的确让人佩服,但其会不会就真的随时代变迁而逐渐失去了其现实价值呢? 而在老子的治国之略,还可以看出的是他重视君王和百姓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以及行无言之教、慎战的思想,这一切诚然让人向往,但通完这些目标的路,又究竟是什么呢 ?
除了具有政治意味的章句,《老子》书中还有大量的与为人处世有关的语句。其中所包含的 “莫若吝”的思想,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爱惜生命,保全体力、精力的重要性。而“上善若水”的比喻也在教育着人们应当有一种“渊兮”、“澹兮”的心境,对于生活中的遇到的事物,应当用一种更加宽宏的态度去接受,也让人明白,好坏美恶相形相成的世界才是正常的世界。同时,也只有用更开阔的心胸去接纳事物,我们才能接触到更全面,更真实的世界。至于“知雄守雌”、“知白守辱”的倘然态度,更是让我明白,其实世间的一切争斗,都莫不是由“雄”强、好“白”者因此,如果我们能自己避免争斗,其实也是另一种方式的“不入死地”自然可以成为“生之徒”。而且,若能明白祸福相依的道理,用辩证的角度去看待世间的一切,对于如何把弱势转化为优势,及如何保有现在的优势地位,诚然是有很大启示的。
个人认为,自己对于老子的理解还只是一个除窥门径的状态,所识不多,而所惑也不多。列举些许如下:
其一是第一章的“有”“无”及“有欲”“无欲”的划分问题。曾听人讲过,唯有无欲,方能观道体道得其妙,及其有欲,则不可体道,道显为德,故所观者,其徼也。后者的解释,又是如何呢 ?
其二是第十三章的“贵大患若身”一句。由前人观点,此句是想告诫世人面临祸患时应当持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可若是如此,又为何要用“身”来作喻? 老子所讲的对待身体的态度是只需满足正常需求便可,在这里,又似乎与这种理解关联不大 ?
其三是“故有司杀者杀”,前人注释此“司杀者”为“天道”,若是以此理解,对于不法之徒,老子推崇的也应当是让其自生自灭的,而非人为的“代大匠斫”般的夺人性命,如此理解,似与老师先前所讲的有专门的裁决部门来处罚恶者不同。而从老子的人道主义及无为之念来看,又的确是前者更为恰当,也更符合“圣人不仁”的处理方式?
而在阅读《论语》过程中,也感到《论语》中的很多观点,与《老子》书中的观点,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也由此产生了些许的疑问。
其一有:《老子》书中的道,与《论语》中“本立而道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句子里的道,有何异同呢 ?
其二是:《老子》书中有“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之说,而《论语》书中亦有“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之说,孔子“异乎人之求之”的方法,又是什么呢? 是《老子》书中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吗 ?
其三是:《老子》书中有“大器免成”之观念,而《论语》中亦有论及“生而知之”者,世间果真有如此“大器”者,如此“生而知之”者乎?
文章至此,也大概把我对《老子》的理解罗列了一下,仔细回顾自己写这篇文章的过程,增删修改数次,仍感觉还有很多的内容未能写出来,但也只能如此了。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大概就是人生的最大无奈以及最大的乐趣了吧。
【篇三】读老子有感
《我与国学经典》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我第一次看《道德经》是在网上。初见《道德经》,我就被它那种深奥而不可理解的内涵和哲理迷住了,我深深的被书中那奥妙的语句所折服。世界上怎么会有将道诠释的如此完美的语言啊!后来,我在正规的新华书店中看到了实体版的《道德经》,我欣喜若狂地买下一本,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的《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翻译成外国文字发行后发行量最多的世界名著。有谁能说《道德经》不是一部惊世骇俗的著作呢?
《道德经》,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以实在说不清有多少万言的文字去诠释它,而且永远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那么,《道德经》讲的究竟是什么呢?《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三十七章,起首句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称之为《道经》。下篇共四十四章,起首句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称之为《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奥义,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了阴阳变幻的微妙;
《德经》讲述了处世的方略,道出了做人处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一句“绝圣弃智”,表达出了老子望天下人返璞归真、不弄虚作假、祸福相依、杜绝智慧,抛却巧辩和对人以诚相待的思想品质;
一句“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出了“道”无为的中心思想:以无为治天下;
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道出了道义的奥义……在《道德经》中,这样的名句警句还有很多,真是数也数不完,说也说不尽。
攻读完了《道德经》,我感慨良深,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道德经》中那人类要顺应宇宙自然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地生存,只有爱护宇宙并且与自然融为一体,人类才能健康的生存下去。一旦人类破坏了自然,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那么我们人类一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应和惩罚,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的理论已在我心中深深扎根。我知道,只要我们放下一切,顺道之自然,不对自然加以干涉,那么人类的命运会更加美好!
一部《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启示,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文明的国学是多么得博大精通,所以,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一定要将国学传承下去,让中华文明永远的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篇四】读老子有感
水的启迪——读《老子》有感前几天,我读了《老子》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老子一生中经历的一些事。
老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477年间,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他写的《道德经》虽然文辞简炼,所蕴含的道理却至深至远,千百年来不知启蒙了多少人的心智。可见,老子对人们影响深远啊!
书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经》中也不乏对水的赞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正如老子所说:“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啊!”
因为水很柔弱,它没有争斗的心愿,所以它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它从不轻视低的地方,总是往低处流。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成的,滴水还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厌倦地拍打着礁石,无私的水永远滋润着万物,这是水的精神。
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会绕开,继续奔流。它又是那样谦虚,总是往低处流,从而汇成了江河湖泊。然而水又是那样的刚强有力,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乃万物之根本。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生命。水虽然无形无色,但它看似柔弱的力量却超越了一切。水使我明白了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道理。能容天下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同时也使我认识到,在学习上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为学日益。我们才能精进有为,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当今社会中,又有多少像水一样谦虚而又默默奉献的人呢?又有多少人为了名利、金钱而落得个臭名昭着、遗臭万年呢?水是伟大的,它的精神会让人们有所感悟。
推荐访问:有感 老子 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