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协调机制缘起、发展和现状

发表于:2022-11-12 11: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协调机制缘起、发展和现状,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协调机制缘起、发展和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协调机制缘起、发展和现状4篇

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协调机制缘起、发展和现状篇1

粤港澳大湾区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粤港澳大湾区提升为国家战略,深圳改革开放再迎发展好时机。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发展,需要法治先行、法治引领和法治保障。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市委要求起草形成了《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草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官方网站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多次请专家论证修改,在此基础上,深圳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草案)》,该《条例》于2019年3月1日正式实施。深圳立法推进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为粤港澳大湾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作出表率。材料二: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区”的特点。从产业结构看,港澳地区以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广东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经圈,建成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是国家借助港澳国际窗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的重要探索和重大实践。(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制定是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2)结合材料二,谈谈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经济意义。 

参考答案   (1)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或者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制定体现了国家主人的意志。(或者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官方网站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多次请专家论证修改《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草案),是人民当家作主在立法程序中的体现。)   ③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有序参与,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保证了立法质量。④立法先行,为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了法律依据。(2)①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竟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②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折平台。③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区域双向开放,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重要支撑区。④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与内地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协调机制缘起、发展和现状篇2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与产业发展进程与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与产业发展进程与现状

一、粤港澳大湾区简介

1.1 粤港澳大湾区含义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9+2”)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1.2 粤港澳大湾区源起

表: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事件

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崭新的蓝图已进入国家战略视野。

2017年7月,在国家主席的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及粤港澳四方在港签署了 《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简称 《大湾区框架协议》) ,明确了合作宗旨、合作目标、合作原则与重点合作领域,并确定协调及实施的体制机制安排,显示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迈出协同发展坚实的一步,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启动。

1.3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意义

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仅仅是解决粤港澳深化合作问题,更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开放合作局面、谋划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同参加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提升国家参与全球合作、全球治理的能力。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意义至少体现为以下4个方面:

1)促进国家发展转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国家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的瓶颈,经济面临新问题:如何进一步全球化,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因此,如同30多年前设立深圳特区一般,需要有一个国家深化改革的先行示范区。

2)“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珠三角9城与港澳整合为“大湾区”,通过内外并举双向开放,能成为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

3)促进港澳与内地的融合发展。港澳错过了近年的互联网浪潮,再加上港独势力的抬头,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来解决社会问题。同时,香港的金融行业、高校资源、管理经验是内地所缺少的,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4)提升珠三角的核心带动力,推动泛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化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广深的产业升级已进入重要阶段,通过打破行政区域束缚,形成一体化城市群,将第二产业转移到周边城市,形成经济辐射、资源共享、产业集聚,可以使珠三角的发展再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可带动粤东西北、泛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化全国区域发展格局。

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现状

2.1世界四大湾区经济对比

世界上GDP 排名前列的地区大多集中在沿海城市群,沿海城市创造了世界约 60%的经济总量,世界上经济发达程度排名前列的城市大多位于湾区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条件好,年GDP达1.5万亿美元,已经超过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人口6957万人和土地5.6万平方公里远超其他湾区。粤港澳湾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机场旅客吞吐量均为四大湾区之首。

2.2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多年来保持高速稳定增长,但地区差异明显,港澳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内地9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人均经济总量和其他世界级湾区有较大差异。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达,金融业科技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和优化,但和高水平湾区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仍有一定距离。

2.2.1 经济总量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地区差异较为明显。

粤港澳大湾区用仅占全国0.6%的土地,创造出占全国12.4%的经济总量,2014到2017年,实现GDP的4连增,GDP总量超过10亿人民币,超过了俄罗斯一年的经济总量。其中广东9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超过7万亿人民币,经济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GDP增速逐年走低的情况下,从2015 年开始,广东9市的GDP增速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广东9市58%的生产总值都由深圳和广州创造,珠海肇庆和中山的GDP总量仅占9市总量的8%。

广东9市积极发展制造业、金融业、高新技术业,多产业协调配合,在经济下行中结合自身优势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但经济总量分布不均,地区差异明显,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广州深圳两市创造了绝大多数经济增量,其他市区依托于两市发展,缺乏自身发展亮点,经济发展较为缓慢且脆弱。

2010年到2017年间,香港生产总值最低值出现在2010年,为2.1083万亿港元(1.7912万亿人民币),在2017年达到峰值,为2.5852万亿港元(2.2943万亿人民币)。香港经济增速在2010年接近7%,2012年增长率则降到了2%以下,此后其经济增速徘徊在2%-3%的水平。香港经济增速不及内地平均速度且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香港为粤港澳大作湾区的龙头,生产总值尚能保持连年增长,经济体系成熟,市场稳定。香港为外向型经济,增速波动较为明显,但相比澳门经济波动稍小,总体来说比较平稳。

澳门经济增速在2014年-2016 年期间曾出现过负增长,增长速度最高为 25.26%,最低为-21.59%。澳门经济总量最高值在2013年,为4675亿澳门元(4030亿人民币),最低值为3163亿澳门元(2727亿人民币)。2017年,澳门实现GDP 4065亿澳门元(3505亿人民币)。澳门地域狭小,外部依赖性强,经济发展不稳定波动过大,作为成熟经济体经济增速不及内地,但总体经济总量相对其狭小地域来说已十分突出。

2.2.2人均收入

粤港澳大湾区人均收入连年增长,绝对水平仍有上升空间。

广东9市人均GDP远超国内平均水平,几乎是国内平均水平的一倍之多,2017年广东9市人均GDP达114,611.43元。9市人均GDP6年连续增长,增速高达7%以上,均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但2011年到2013年左右广东9市人均GDP 波动剧烈,导致其人均GDP增速从13%跌至7%左右。然而广东9市的GDP和人均GDP水平差异较大,深圳和广州人均GDP在2016年分别为167,411元和 141,933元,而最低的肇庆市只有51,178元只是深圳和广州的三分之一。

澳门人均GDP峰值为2014的94004美元,在全世界排名第三,但波动性非常大,2015和2016年呈负增长,2017年澳门人均GDP为80892美元。香港人均GDP虽然不及澳门,只有澳门的一半,但变化较小,缓步逐年增长,2016年升至43737美元,远高于国内平均和广东9市水平。

由于发展历史和区位因素的不同,粤港澳大湾区区内总体人均GDP差异明显,发展水平非常不均衡,总体分为三个梯队,收入水平地区差异过大不利于湾区协同发展,会阻碍区内消费增长和社会稳定。第三梯队人均收入水平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

2.2.3工业产值及公共预算收入2.2.4投资与消费2.2.5进出口及利用外资

粤港澳大湾区2017 年进出口总额133833亿元(其中出口总额7215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978.22亿美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84497.44 亿元

2.2.6湾区各市创新驱动情况

创新驱动一直被列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201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下简称 R & D )超过900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3%。而第二、三各分别为珠海的2.9%和佛山的2.7%,最低是肇庆,仅1.5%。在新增高新企业数量万面,广深领先其他七城:广州去年新增高新企业数量约4000家,深圳新增的国家级高新企业数量为3193家,而莞佛中三市新增的高新企业数量为1000-2000家。

三、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进程与现状

3.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及产业布局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以政策为导向,通过加强珠江口岸核心区域的投资建设,辐射带动环珠江口岸的发展,形成“三核、三区、三湾”的空间结构。

“三核”:由深港、广佛和珠澳构成,作为三角的核心引擎。

“三区”:由以深港+莞惠、广佛+肇清、珠澳+中江构成,形成内部梯度聚集、外部高能释放的大湾区。

“三湾”:15公里核心湾区为都市核心区:承担中央互动区、中央商务区等国际服务主体功能;
30公里次湾区安排都市副中心:承担科技创新、门户枢纽和综合服务等主体功能;
50公里外部湾区:安排产业新城、科技社区、旅游开发区等主体功能。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按可分成南北纵向主、次发展轴。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体系完备,既有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也有以深圳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经济,同时香港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将为区内经济发展带来便利。

目前大湾区产业布局完整,西岸以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为主、沿海以生态保护型的现代服务业为主、东岸则以知识密集型的新经济为主。未来金融、服务和高端制造将成为“湾区名片”。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规划如下表所示:

表:大湾区产业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产业布局如下图所示:

3.2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 3.2.1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现状总览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逐步过渡到服务经济,追求创新经济。通常来说,在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创新经济的演化过程中,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成为第一大产业,第二产业占比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经济增长由工业拉动向服务业拉动转变。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阶段差异大,优势不同。下图中香港—肇庆,第三产业占比依次降低,能看出第三产业占比与人均GDP基本呈正相关。从具体城市发展现状来看,可以分为三类:

1)以香港、澳门为代表,第三产业占到90%以上的纯服务型经济体;

2)以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为代表,由第二产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过度,第三产业占比在50%以上;

3)其余5个城市仍处在工业经济阶段,第二产业是GDP贡献的主力军。

3.2.2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优势产业分析

◆香港:依旧是金融、服务业的天下

金融、专业服务和仓储物流是香港服务业GDP的主要贡献领域,自2010年起一直保持增长。根据2016年数据,三者合计占比36.42%。2017年前三季度,香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4%,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支撑服务业增长。

◆澳门:娱乐旅游为主导的文化交流中心

2016年数据显示博彩业仍处于相对的主导地位,金融服务的占比在逐年增加,澳门的产业结构也在朝着更合理的方向变化。基于两大增长动力,和葡语的独特优势,澳门产业未来发展依旧是继续建成以娱乐旅游为主导的文化交流中心。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主导

根据2017年深圳市公布的数据,各产业GDP占比如下,工业贡献率最高,占到38,8%,且已由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
其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71.0%、65.6%。

◆广州:电子信息、医药健康、先进制造三足鼎立

广州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制药健康行业迅猛发展,2017年工业投资中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增长1.6倍,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23.1%。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提高到64%。富士康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思科智慧城、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通用电气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健康医疗中心产业基地、粤芯芯片等重大产业项目已动工建设,并将形成集聚。同时,辅助优势产业的相关服务业固定投资也在增加,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71,8%、23.3%、21.3%。

◆东莞:世界工厂

2017年东莞第二产业增加值和投资值增幅均高于第三产业,分别为9.2%和14.4%,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制造业产业体系齐全,镇域间特色明显且产业集群化程度高,形成以把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珠海:电子信息、医药是优势产业

传统意义上,电子信息产业是珠海的支柱产业之一,GDP所占比重超过1/4,知名企业包括金山、巨人、金蝶、用友等。之后,医药产业也迅速抢占发展高点,形成以药品制造业为主体,医疗器械为支撑,保健品和化妆品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有丽珠、联邦、和佳、宝莱特、汤臣倍健等企业。作为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珠海还围绕海岸线优势而衍生出海洋工程与旅游等产业。

◆中山:九大产业平台引进先进制造业

根据2017年中山统计数据,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210.17亿元,增长11.2%;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506.32亿元,增长3.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85.62亿元,增长8.3%。未来,中山已建成的九大产业平台将为制造业贡献更多的增加值。截止2017年底,九大产业平台在建项目共42个,投资额共约165.7亿元;
签约项目61个,投资额共约639.8亿元;
在谈项目85个,投资额共约882,9亿元,吸引了包括新松机器人、比亚迪、彩讯等先进制造业企业。

◆惠州:以电子信息和石油产业为主

根据2017年惠州统计数据,惠州第二产业占比54.8%处于主导地位,重工业占比超过78%,电子信息产业和石化产业是最为突出的两大支柱性产业;
同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成为主导,且2017年外商经济投资持续增加,增长13.2%,达到210.60亿元。

◆佛山:五大传统产业支持

佛山的优势传统工业由以下构成:纺织服装业、食品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建筑材料、家用电力器具等,其中佛山家电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家电产值的15%以上,有美的、海信、容声、小熊在内的多家知名品牌。同时,佛山也是家具制造业的重地,大自然地板、东鹏瓷砖、华润漆、箭牌卫浴等知名企业均出自此。

在传统优势行业产能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新的产业也在逐渐发展,例如医药行业,2017年佛山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1.1%,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药器械增长2.1%。根据企业调查显示,仅佛山地区注册的医疗仪器制造厂就有超过5000家。

◆江门、肇庆:重心是做好产业承接

江门和肇庆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一方面立足自身优势鼓励创新发展优势产业。如江门,努力发展先进的交通运输业,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重卡和商用车产业集群,在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产业等领域有较好发展;
肇庆积极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型电子产业等。同时,两地都有连接粤西的地理优势,可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枢纽门户城市的定位,打造宜居城市。

表:粤港澳大湾区11城具有基础优势的产业汇总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已经初步存在产业布局上的分工和优势互补。广州市产业结构完整,制造业尤其突出,金融、商贸等服务型产业也很发达,而且具备交通枢纽的功能;
深圳以金融、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
而佛山、东莞的制造业优势突出,惠州的石化产业是地方经济的支柱。

此次纳入湾区版图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过这次一体化机会,不仅能解决自身产业结构不完善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还能弥补珠江三角地区金融与服务业的缺陷,提升整个湾区的国家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整合,“9+2”模式必将发挥出巨大的协同效应,从而打造出一个完整的、层次丰富、产业协同的湾区共同体。

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协调机制缘起、发展和现状篇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产业协同的灰色关联分析与协调机制创新

作者:陈燕;林仲豪

作者机构: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广州510320;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广州510320

来源:广东商学院学报

ISSN:1008-2506

年:2018

卷:033

期:004

页码:89-97

页数:9

中图分类:F207;F299.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湾区经济;产业协同;产业发展;区位熵;灰色关联度;机制创新;城市群

摘要:基于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9市2区19个行业数据,对湾区分行业区位熵以及城市间和行业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位熵反映出各城市在不同产业上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但是除了澳门在湾区产业协同的整体关联度为0.888以外,其他城市的灰色关联度都在0.9以上,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产业关联度高,产业结构趋同,其中最高的为深圳、广州和珠海.而湾区分行业关联度的测算结果反映出批发零售商业服务、文化旅游业、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等优势差异行业是未来产业协同的方向.因此,要从国家层面顶层规划和建立产业耦合机制,突破同质竞争难题,充分发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合作机制等,促进优势差异行业融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的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协调机制缘起、发展和现状篇4


作者:陈晓黎[1]
作者机构:[1]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100出版物刊名:中国市场页码:26-27页
年卷期:2019年第26期
主题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发展制约;对策建议

摘要:城市群建设、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粤港澳大湾区应运而生。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并列作为世界四大湾区,其所担负的战略使命是要成为对世界经济具有主导作用的大湾区,从而在发展理念和经济结构方面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新方向。粤港澳大湾区自成立以来,可以看到它所带来的经济的迅猛增长,但也不可忽视其发展所遇到的制约与阻碍,文章通过将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其固有的优势与发展所面临的制约,最后以自己的理解出发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推荐访问:区政府 缘起 协调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协调机制缘起、发展和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政府间协调机制缘起 发展和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属于区域协调战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