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2022年挑战抑或融合: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南北关系(完整)

发表于:2022-11-12 14:5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挑战抑或融合: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南北关系(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挑战抑或融合: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南北关系(完整)

挑战抑或融合: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南北关系3篇

【篇一】挑战抑或融合: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南北关系

政治经济学

导 论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其任务是揭示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学习导论要掌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内容、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及其特点等,为更好学习这门科学奠定基础。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要有维持生活的物质资料,除此之外,还必须有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政治经济学既然是以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而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首先就要从研究物质资料生产开始。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过程,是人类利用劳动资料,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改变劳动对象的存在形态,以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1.人的劳动,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改造客观物质对象,获得生产或生活资料,使其满足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2.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和条件。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直接将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其次,还包括为加工劳动所需要的其他物质条件,如管道、容器、运输工具、道路、建筑物等,劳动对象,是人的劳动作用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

3.劳动对象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经过人们加工过而天然存在的自然界的物质,如地下埋藏的矿石、原始森林等,这些物质都是自然界固有的。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如纺织厂的棉花、炼钢厂的生铁等,这类经过人们劳动加工过的劳动对象叫原料。科学技术越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就越大,生产力水平就越高。

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统称为生产资料,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条件,而人的劳动则是主观条件。生产过程就是人们借助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劳动产品的过程。任何劳动产品都是这三个简单要素互相结合和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又必然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就不能进行生产活动。所以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在进行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力。生产力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表明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程度。

生产力是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的。人的因素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起重要作用。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生产工具有了改进,人的劳动技能才随之普遍提高。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集中表现,也是划分各种经济时期的重要标志。

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从来不是单个人孤立进行的,脱离社会孤立一个人的生产是不现实的。因此,一讲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在社会生产中,除了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以外,必然还发生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

三、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关系首先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但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再生产的总过程。这个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所以社会生产关系又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所形成的关系。这四个环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

在这个辩证关系中,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起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总之,人们在社会生产各个环节中所发生的相互关系,构成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决定意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和支配的问题,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的社会性质,也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才能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这表现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能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甚至会破坏现有的生产力。

上述情况表明,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和变革都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的。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研究生产关系,在联系生产力的同时,还必须要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是人们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原始最基本的关系,它的总和构成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相对应的范畴。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制度,即在这一阶段上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方面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思想体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也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地也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新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可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如此重要。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一、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通过对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生产关系的考察,阐明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也就是经济规律。所以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1.什么是经济规律?所谓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既不能创造经济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经济规律。因此,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质,并不否认人们的自觉性,相反,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二、经济规律的特点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虽然都具有客观性,但相比之下,经济规律还有一些特点:

第一,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离开人们的经济活动,就不会有经济规律。而自然规律则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

第二,大多数经济规律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生作用。这是由于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变化了,这些经济规律也就会随之消失,所以经济规律具有历史的性质。这与自然规律与天地长存也是不同的。

第三,在阶级社会中,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因为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会直接涉及到人们的经济利益,不同的阶级对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会有不同的态度。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总是要利用经济规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而腐朽的反动阶级则要加以反对。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一般不涉及人们的利害关系。

三、经济规律的类型及经济规律体系

1.经济规律可分三类:(1)各个社会形态共同存在的经济规律。(2)几个社会形态中共有的经济规律。(3)某一个社会形态中特有的经济规律。

各个社会形态的特有经济规律是特定生产关系的本质联系,共有经济规律表现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的联系。特有经济规律使我们能够辩别出各个社会形态的本质区别,共有经济规律又使我们洞察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的联系性。政治经济学首先研究个别社会的特有经济规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揭示出各个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阐明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2.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有多种经济规律发生作用,既有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也有几个社会形态起作用的经济规律,还有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这些经济规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在经济规律体系的特有经济规律中,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该社会形态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第三节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及意义

一、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唯物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揭示其本质及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2.科学的抽象法。科学的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它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的。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理论必须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理论是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只有对照现实经济运动过程,才能加深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二是要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用来研究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学的理论。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有助于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2.有助于正确制定和自觉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政策。

3.有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对各种错误思想的识别能力。

4.学习政治经济学也有助于学好其他经济学科。

第一章 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本章通过对商品和货币,以及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分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学习和掌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为学习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其他一系列原理打下理论基础。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分析商品入手的。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细胞,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经济现象;
商品内部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
从分析商品内在矛盾入手,进而层层深入,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逻辑层次的矛盾运动;
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从分析商品开始,就可以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是如何产生的,认识它的历史性质。

第一节 商品的价值创造

一、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首先是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物品,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论什么社会,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然而,使用价值却是商品必须具有的因素,对别人毫无用处的废品是不可能成为商品的。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商品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是商品的价值。可见,在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就是商品的价值。所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内在于商品,自己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中,才能获得表现。交换价值是价值外在的、具体的形式。

一切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们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两个方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其同一性表现在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缺少任何一方,也不能成为商品。

矛盾性表现为:二者相互分离、相互排斥。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生产商品是为了得到价值,要实现价值,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要得到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的两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包括劳动的目的、对象、手段、操作方法和结果等五个方面。要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就要进行不同种类的劳动。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创造不同质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生产关系无关。无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人类为了生存,总需要有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使用价值,因而就必须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不过,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必须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关系的经济范畴。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历史范畴。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统一的,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并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矛盾的,存在着差别。

4.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指在简单商品经济生产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和社会性质。私人劳动必须转化为社会劳动,但又不能直接转化,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间接地实现这个转换。

正是由于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才产生了商品交换的客观需要,生产商品的劳动由于交换的需要,才被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从而商品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总是根据自己的估计安排生产,生产的商品往往不符合社会需要。即使使用价值符合社会需要也有可能耗费的劳动时间不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样私人劳动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或不能全部得到承认,从而不能转换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也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不出去,价值不能实现。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各种矛盾的总根源。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通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出来,并支配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当商品交换成功时,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价值得到实现,商品生产者就不会赔本而能获利,可以继续进行生产。相反,如果交换不成功,就会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以至破产倒闭。

以上分析表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也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四、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所谓简单劳动,是指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每个正常的生产者都能从事的劳动。所谓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生产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复杂劳动被看作是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产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同简单劳动产品相交换。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价值量是不变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多,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

第二节价值形式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商品既然有两个因素,也就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交换价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这种价值形式叫做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例如,1只羊和2把斧子相交换,1只绵羊的价值就表现在2把斧子上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1只绵羊=2把斧子

左边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斧子上,因此叫做相对价值形式。右边的商品斧子则处于被动地位,是绵羊价值的表现材料,与绵羊价值是等价的,因而叫做等价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价值形式;
对立性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一种商品只能处于一种形式上,不能既处于相对的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上。一种商品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另一种商品只能处于等价形式上。

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相对地表示在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上。所以能够这样,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凝结了抽象劳动,都具有价值这种共同的质的规定。如果没有这种共同的质,它们就不能发生交换关系,交换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等价的关系。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使用价值,它的价值表现在另一个商品上。而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只是当作价值, 它的使用价值成了价值的表现材料。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变成了两个商品外部的对立。

简单价值形式是最原始的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还很不完全、不充分。随着交换的发展,价值的表现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交换已逐渐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于是,价值的表现也由简单价值形式发展到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80斤谷子

=50尺布

一只绵羊 =2把斧子

=6分黄金

=其他种种商品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比如绵羊可以同许多种商品相交换,从而该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了。在这里作为等价物的是许多不同的商品。每一种其他商品体,都成了绵羊的价值镜。因此,绵羊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才第一次得到真正的体现,因为它能和各种具体劳动创造的不同商品相等。同时,由于一个商品可以按不同比例和一系列其他商品相交换,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真正成为商品交换比例的调节者,商品的价值量能够得到更准确地反映。

可见,扩大价值形式比简单价值形式对价值的表现充分了,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但是,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商品的价值表现是未完成的,表现系列是无止境的,只要出现一种新商品,特殊等价物的系列就会延长,商品的价值还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无数的特殊等价物并列着,彼此相互排斥。

这种情况造成了商品交换的困难,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例如,绵羊的所有者需要粮食,有粮食的人不需要绵羊却需要布,而布的所有者既不需要羊也不需要粮,他需要斧子。假如斧子的所有者需要绵羊,则绵羊的所有者要用绵羊先换成斧子,再用斧子换成布,然后才能用布换成粮食。经过一系列的交换活动,才换得自己需要的商品。如果斧子的所有者还不需要绵羊,困难会更大,甚至交换不成。这表明,扩大的价值形式必须向更完全的价值形式发展。

三、一般的价值形式

随着交换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变化,有一种商品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其他一切商品都愿意和它交换,通过它表现自己的价值。这种商品就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从而使物物的直接交换,逐渐发展为通过媒介物的交换。这样,所有的商品已经取得一个统一的一般等价物形式,因此,这种价值形式就称为一般价值形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80斤谷子 =

50尺布 =

2把斧子 = 1只绵羊

6分黄金 =

其他各种商品 =

一般价值形式与扩大价值形式相比,并非简单的等式颠倒,而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价值形式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价值形式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推动了商品的交换的发展。

但是,一般价值形式也还有不足之处,这就是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在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同的,这就阻碍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说明交换中仍然存在着困难和矛盾。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一般价值形式进一步发展为货币形式。

四、货币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因而商品交换的范围更加扩大,这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而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到某种商品上时,就成为了货币。于是,一般价值形式过度到了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为:

80斤谷子 =

50尺布 =

2把斧子 = 6分黄金

1只绵羊 =

其他各种商品 =

从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不同的只是一般价值形式中,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没有固定到某种商品上。而在货币形式中,已经固定到了某种商品上,后来逐渐固定地由贵金属或白银来承担了。

黄金或白银之所以能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成为货币,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并不是它们天然就具有货币的属性。金银能独占一般等价物这一职能,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只是它们的自然属性最适合作货币材料。

第三节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

一、商品交换的矛盾

商品交换的矛盾是指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同一性表现为,每一种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其对立性表现为在交换过程中,只有先实现了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交换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矛盾的表现,即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矛盾的解决才能解决商品生产的矛盾。

商品交换矛盾的解决,货币的出现,使商品交换的两极分成了买和卖两个行为,即产生了买卖的分离。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同时也导致了买卖两个行为在时间、空间上的非同步性。。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首要职能。所谓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流通手段,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在商品流通中,商品所有者卖出商品换回货币之后,不再购买别的商品,而是将货币保存起来,这时他手中的货币便成为储藏货币,这就是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职能。

4.商品的买卖最初都是用现金支付的,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出现了赊购赊销延期支付的现象,商品买进后过一定时期再支付欠款,这时货币执行的就是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最初只是用于清偿债务,后来又用于支付租金、利息、工资等。

5.世界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三、货币流通规律

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的货币量的规律,就是货币流通规律。这个规律的内容,就是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它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前两项的乘积就是商品的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 =

货币有了支付手段职能后,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可以互相冲销,这就会使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发生变化。因为本期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暂时不支付货币,而前期赊销本期到期的债务需要货币支付,互相冲销的部分也不需要货币了。因此,在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职能后,上述货币流通的公式应改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第四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及其实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可见它的内容包括价值的决定和价值的实现,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反映着商品经济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实行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价格和价值相符。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每一次交换中,商品价格和价值都不发生背离。实际上,商品价格与价值经常是不一致的。因为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还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由于购买者之间竞争加剧,价格就会涨到价值以上;
相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由于售卖者之间竞争加剧,价格就会跌到价值以下。只有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才会一致。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供求之间经常是不平衡的。因此,商品价格与价值也经常是背离的,而价格与价值一致,却是偶然的、暂时的。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

2.价值规律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促使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第二章 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

本章将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在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剖析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科学依据。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区别的,这可以从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区别看出来。

1.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公式是:

W(商品)——G(货币)——W(商品)。

即商品生产者卖出自己生产的商品,换回货币,再用这些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资本流通公式是:

G(货币)——W(商品)——G(货币)。

就是说资本家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特定商品,然后再出卖商品,换回货币。

两种流通在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表现在:流通的顺序相反,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中作为媒介的东西不一样。商品流通是先卖后买,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作为流通媒介的是货币。资本流通是先买后卖,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作为流通媒介的是商品。

在两种流通形式上的区别背后,隐藏着两种流通的本质区别。主要是:

第一,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

第二,两种流通的内容和实质不同。

第三,两种流通的运动界限不同。

资本流通公式G——W——G′,反映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各种资本运动的共同特征,适用于一切形式的资本,因此是资本的总公式。

2.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从形式上看同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因为按照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流通中不会发生价值增殖。而资本总公式却表明经过买卖两个阶段,货币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3.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必须说明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才能进一步阐明货币是怎样转化为资本。

首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其次,离开流通过程,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在流通以外,商品生产者只是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而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所以,在流通以外,价值不可能增殖,货币也不可能转化为资本。

以上分析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根据这个条件,我们来分析价值增殖从哪里发生。

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在这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只是在实现它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因为商品出卖只能使价值从商品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在任何社会,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但是,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才成为商品。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能够把它作为商品出卖;
二是劳动者既无生产资料,也没有生活资料,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这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的。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它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恢复和延续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这就需要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转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三部分:(1)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2)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3)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用以培训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决定不同于其它商品的地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特点。一般商品被使用或消费时,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劳动力商品却不是这样,它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来源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过程必然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过程的要素属于资本家所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过程,因而具有以下特点:(1)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下为资本家的利益而劳动;
(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值过程

先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分析。假设,资本家让工人生产10斤棉纱,需消耗棉花10斤,价值10元,磨损机器设备和其他劳动资料的价值2元,每天劳动力价值3元,工人6小时劳动就能创造出来,再假定工人生产10斤棉纱需要6小时劳动。当工人经过6小时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把10斤棉花纺成棉纱时,棉花的物质形态改变了,原来的使用价值已不存在。但是,它的价值却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新产品棉纱中,成为棉纱价值的一部分。同样,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磨损部分的价值,也转移到棉纱中。这种转移是由工人的具体劳动实现的。在工人以具体劳动生产棉纱的同时,又支出了一定量的抽象劳动,这一定量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新价值。工人6小时劳动创造新价值3元。这样,10斤棉纱的价值,就等于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12元,加上新创造的价值3元,共15元。这和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付出的价值相等。这一结果,对资本家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为实现其资本价值增殖的目的,资本家必然会把价值形成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就取得了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虽然工人每天劳动6小时,就可以把劳动力价值生产出来。但是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要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6小时以上。假定资本家让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那么,工人就会生产20斤棉纱,消耗棉花20斤,价值20元;
机器设备等磨损也增加一倍,价值4元;
劳动力一天价值仍为3元。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24元,12小时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6元。结果,20斤棉纱的价值共30元,而资本家预付的价值是生产资料价值24元和劳动力价值3元共27元,两者之间的差额3元就是剩余价值。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从而使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的劳动力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

通过上述分析,就最终解决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二、总体生产劳动者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所谓生产劳动是指直接和间接参与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分工协作的发展,生产劳动和生产劳动者的概念也必然扩大。在现代企业中,从事生产劳动,不一定都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只要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参与形成共同劳动产品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直接或间接参与生产劳动的人都是生产劳动者。他们是由分工协作关系构成的生产劳动者总体,或称为总体生产劳动者。生产过程就构成总体生产过程。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总体生产劳动者的直接和间接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资本的本质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被物的外壳掩盖下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四、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总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执行着不同的职能。根据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使用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加工生产成新产品,而它的价值则随之转移到新产品中。这种转移并未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只是生产资料的旧价值在新产品中再现,所以叫不变资本(c)。

2.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这部分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使原来的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一、剩余价值率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价值包含三个构成部分: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来的部分,用c表示;
新价值中补偿可变资本的部分,用v表示;
新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用m表示。

由于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变动的结果,因此要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必须抽去不变资本,只考察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剩余价值率。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

由于可变资本是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因此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这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量有密切联系。剩余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另一个是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计算剩余价值量的公式就是:M=m/v×V=m′×V。因此,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量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雇佣更多的工人;
二是提高剩余价值率,从每个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由于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可变资本总量受到资本额的限制,因此提高剩余价值率成为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量的主要途径。

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此外,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资本家之所以能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是因为工作日是一个可变量。但是工作日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变动。工作日不能缩短到与必要劳动时间相等的程度,因为这样就不能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经济就会失去基础。但是,工作日也不能无限延长,它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是生理的界限;
二是社会道德的界限。因此,工作日的长度有很大的伸缩性。

三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是通过改变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由于生活资料的价值中包括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所以,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还要提高与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可能是所有企业齐头并进的,而是首先从个别企业开始。个别企业的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因为个别企业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时,工人的劳动等于加强的劳动,因此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或少数资本家获得的,并且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竞争的外在压力,必然促使其他资本家竞相采用先进技术,一旦先进技术被普遍采用,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商品的社会价值随之下降,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1.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量。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只有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产生剩余价值,同时,只有在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前提下,才能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2.两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剥削工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大机器工业出现以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逐渐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主要方法。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原因: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第四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1.工人出卖的不是劳动,资本家支付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这是因为:

第一,任何商品,在出卖之前必须有独立的存在。而劳动在工人和资本家发生买卖关系时并不存在,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只有在劳动过程开始时才存在,而这时劳动已不属于工人,而属于资本家了,因此,工人也就不能再把它出卖了。

第二,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和价值的内在尺度,但它本身没有价值。无意义的同义反复。

第三,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

2.工人作为商品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即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不是商品,而劳动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可见,资本主义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3.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采取工资的形式,抹煞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界限和对立,使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1.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例如,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小时工资,等等。它们是工人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小时价值等等的转化形式。

考察计时工资的实际状况,不能只看工资额,必须把工资同工作日的长短、劳动强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反映工人受剥削的真实程度。要反映工人受剥削的真实程度,就要考察计时工资的单位价格,即每小时劳动力的价格。马克思在剖析这个问题时,借用了“劳动价格”这个概念。“劳动价格”即工人劳动力一小时的价格,用公式表示就是:

劳动价格=劳动力日价值(日工资额)/工作日小时数

对计时工资现实运动的分析,可以看到计时工资运动的一般规律,即在劳动量已定的情况下,计时工资总额的多少取决于劳动价格;
在劳动价格已定的情况下,计时工资的多少取决于劳动量。计时工资运动规律作用的后果是:劳动价格越低,工人要想获得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工资额,就必须付出更大的劳动量,延长工作日;
工作日越长,每个工人劳动的越多,劳动力的供给就会增加,资本家又可以乘机压低劳动价格。

2.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它同计时工资一样,本质上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计件工资的单价,即每件产品的工资标准,是以计时工资的日工资额除以工人每天生产的产品数量来确定的。因此,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但是,计件工资又具有计时工资不同的特点,是更适合资本主义剥削的工资形式。这表现在:

第一,计件工资可以直接控制工人劳动的质量。产品质量合格,工资才能得到完全的支付。而资本家往往借口产品质量不合格克扣工人工资。

第二,计时工资是刺激工人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的手段。

第三,计件工资本身具有控制工人劳动质量和劳动强度的作用。

第四,实行计件工资会导致工人内部的竞争,破坏工人的团结,削弱工人阶级对资本家联合斗争的力量。有利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三、名义工资、实际工资、相对工资和工资的国民差异

考察工资量的变化,不能只是看工人得到多少货币工资,而且要看这些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这就需要区分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即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能实际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它能确切地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状况。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物价及其它有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受物价水平、服务费用、税收负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者的变动又往往是不一致的。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会下降;
物价下降,实际工资会提高。如果名义工资增加和物价上涨同时发生,实际工资的变化就取决于两者变化速度的对比。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与物价上涨速度相等时,实际工资不变;
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快于物价上涨速度时,实际工资会增加;
在名义工资增长速度慢于物价上涨速度时,实际工资会下降。因此,考察工资水平及其变化,必须把名义工资同物价水平及其它有关因素联系起来研究实际工资的变动。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际工资的变动是有起有伏,时高时低的。但从较长时间看,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引起实际工资上升的因素在起作用。另一方面,还存在引起实际工资下降的因素。

考察工资水平的变动,还要分析相对工资的变动。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工资所反映的工人的经济地位。

相对工资是工人的工资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资。工资和剩余价值是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的两部分,在新价值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部分增加,工资部分就减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相对工资呈下降趋势。

在不同国家,工资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别。各个国家同一时期工资水平存在的差别叫做工资的国民差异。研究工资问题,还必须注意到工资的国民差异。工资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影响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各种因素,由于各国的具体条件不同而不同,这就形成了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三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前面分析了资本如何产生剩余价值,本章考察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进而揭示资本积累的本质及其对无产阶级状况的影响;
同时,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人口规律,从而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生产和再生产

人类社会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有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料,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为此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生产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地进行的。这种不断重复、不断更新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过程。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看,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此,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来划分,可以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就是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生产,即生产出来的新产品,只能够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扩大再生产则是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即生产出来的新产品,除能补偿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物质资料外,还有剩余的物质资料,可以用于追加的生产要素,从而生产规模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再生产。但是,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分析,要从简单再生产开始。

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扩大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即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也就是通过生产资料质量的改善、技术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规模。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再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假定生产周期为一年,资本家在当年年初预付的资本为10000元,

其中,不变资本为8000元,可变资本为2000元。再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则年终生产过程结束后,其产品价值为:8000c+2000v+2000m=12000。2000元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这样,下一年投入生产的资本及生产的产品价值,仍然和上一年一样,生产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分析简单再生产,就是要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作一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过程,从而可以消除从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所产生的某些假象,发现其新的重要特点,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

1.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即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2.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3.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雇佣劳动者始终是资本的附属物。

以上特点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中,不仅再生产出新的物质资料,而且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一方面不断再生产出资本家,另一方面又不断再生产出雇佣劳动者。因此,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不是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基础上重复进行。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叫做资本积累。

由此可见,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四、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积累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而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是由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而来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即商品生产的等价交换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都是权利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只有让渡自己的商品,才能占有别人的商品,他们之间只能是进行等价交换,任何人都不得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这就是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凭借他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地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不断地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劳动,这就是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基础在于商品生产的所有权与劳动完全分离。在这里,资本家不劳动却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产品,而劳动者本身反而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的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
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无权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

五、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几个因素

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越高,同量的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资本积累的数量就越多。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差额的大小。

4.预付资本的大小。

可见,一切能增加资本积累的因素,都是加强和扩大对工人剥削的因素。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资本主义再生产规模的扩大,无产阶级的人数也会越来越多,资本家的财富也越来越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此越来越扩大。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

一、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化趋势

资本的构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从价值方面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它们之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从物质方面来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它们之间也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说来,这种一定比例关系取决于生产的技术水平,即技术水平越高,每一个劳动者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越多;
反之,则越少。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在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的技术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机器大工业出现以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是因为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竞争中战胜对手,必然想尽一切办法来采用新技术、更新机器设备,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资本积累使资本不断增大,又为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更新机器设备、加强分工协作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样必然会使资本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从而会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所以,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而个别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1.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资本积聚要受两个方面的限制:(1)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2)受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

资本积聚所受以上两个方面的限制,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被资本集中突破。

2.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存在的若干规模较小的资本,通过吞并或联合,合并为较大的资本。实现资本集中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大鱼吃小鱼”;
二是通过把原有小的、分散的资本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资本。

3.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存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首先,二者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不同。其次,限制二者增长的因素不同。最后,二者增长速度不同。

联系:一方面,资本积聚的增长,能够促进资本集中的发展。另一方面,资本集中也能加速资本积聚。

三、相对人口过剩

1.需求减少。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对无产阶级命运产生的最严重的影响,就是造成相对过剩人口。这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资本总额的增长也就意味着可变资本部分绝对量的增长。但是,由于资本总额中的不变资本部分日趋增多,因而可变资本部分呈现为相对减少的趋势。当然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会相对减少。

另一方面,在原有投资不变的条件下,由于采用新技术、新机器设备,资本不在需要雇佣原来那么多的工人。从而,出现了一部分“多余”的工人被解雇,即“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资本对工人的需要数量绝对减少了。

2.供给增加。其原因是:(1)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机器的广泛使用,许多操作变得简单了,对劳动者的体力要求也降低了,从而导致大量的妇女和儿童涌进工厂。(2)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小生产者迅速分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纷纷加入雇佣劳动者的队伍。(3)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使一些中小资本家陷于破产,他们需要另谋职业,其中许多人被迫沦为雇佣劳动者。

可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出现两种对立的趋势: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地、甚至是绝对地减少的趋势;
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给不断迅速增加的趋势。这两种趋势的结果,必然会造成大批的工人失业,从而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人口现象,即相对过剩人口。

3.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而产生的过剩劳动人口。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因为这些劳动人口,不是因为社会生产的发展,绝对不需要他们,而是由于这些“多余”的劳动者不能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即对资本家的资本价值增殖的需要来说,他们成为了过剩的或“多余”的人了。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

4.大量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因为: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是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需要的产业后备军。

第二,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在业工人的剥削。

5.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流动的过剩人口。(2)潜在的过剩人口。(3)停滞的过剩人口。最后,相对过剩人口最低层,是属于赤贫需要救济的人们。这个社会阶层由三类人组成:第一类劳动能力低下的人;
第二类是孤儿和需要救济的贫民及其子女;
第三类是流落街头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或没有正当职业的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
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却生活极不安定,工作没有保证,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许多人陷于待救济的贫困境地。马克思正是从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所作的详尽考察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他指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二、无产阶级的贫困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必然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另一极则是无产阶级的贫困积累。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具体表现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两种形式。

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部国民收入中,无产阶级所占比重和资产阶级所占比重相比,日益下降。

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有时候或有的人会出现绝对的恶化。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

三、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过程,是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矛盾加深的过程。资本家是靠掠夺起家的,在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把分散的、孤立的、小规模的个体生产,发展成为社会化的、大规模的大生产。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生产社会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首先,生产资料的使用进一步社会化,过去是单个人使用简单的生产资料,现在是成千上万的人共同使用庞大的机器体系;
其次,生产过程进一步社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越来越专门化,社会生产的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越来越密切;
再次,劳动产品的进一步社会化,产品从个人的劳动产品变成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社会产品,在这里谁都不能说:这是我的产品。

生产的社会化,要求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由整个社会统一安排生产,统一进行分配,供社会共同进行消费。但是,随着资本积累,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他们凭借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控制着整个社会生产,把工人共同劳动创造的成果攫为己有。这样,就产生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断爆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而,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本章在以上各章分析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的基础上,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角度研究资本的运动过程。资本的运动过程,从单个产业资本看,表现为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考察资本循环的重点是分析资本运动过程经历的各个阶段及采取的形式,阐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以及资本连续运动的条件及其矛盾,以便揭示通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如何生产出剩余价值。考察资本周转,重点是分析资本运动的速度,以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生产剩余价值生产在数量方面的影响。而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看,表现为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重点是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所要求的基本比例关系,即所要求的实现条件,并通过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考察,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一节 资本循环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资本是在不断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而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只有产业资本。产业资本是指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一切生产部门的资本,它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联系,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购买阶段。就是产业资本家以商品购买者的资格,用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作为生产要素的商品。如果用G表示货币,W表示商品,A表示劳动力,Pm表示生产资料,那么,购买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第二,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产业资本家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的资格,使用购买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经过生产过程,劳动力被消耗,原材料被加工,机器设备被磨损,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这时的商品与原来买进时的商品相比,不仅使用价值形态不同,而且价值也增殖了。所以,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是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阶段。如果用P表示生产过程,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表示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那么,生产阶段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第三,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资本家把生产出来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出卖,换回货币。这时,资本又重新回到了最初的货币形式。但这个货币与最初预付的货币已经不同,在数量上发生了变化,除了原先预付的货币以外,又带来了一个新的增加额,即剩余价值。这样,商品资本又转化为增殖了的货币资本。用公式表示为:

W′——G′

G′= G+g,其中G是预付资本价值,g是实现了的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也就是,它从一种形态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使价值得到增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即:

产业资本循环中顺序采取的三种资本形态,并不是三种类型的独立资本,而是同一产业资本在自身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职能形态。他们都统一于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这个根本目的上,只是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货币资本的作用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生产资本的作用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以资本主义的方式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的作用则是通过商品的销售,实现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其中生产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产业资本家投资的目的,不仅要在一次产业资本循环中获得剩余价值,而且要连续不断地获得剩余价值。因而产业资本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永无止境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G—W…P…W′—G′•G—W…P…W′—G′•G—W…P…W′—G′……

从这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可以看出,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态都在进行着各自的循环活动。因此,在产业资本的连续不断的循环或现实循环中就形成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循环。

货币资本循环:

G—W…P…W′—G′,可简写成G—G′。

生产资本循环:

P…W′—G′•G—W…P,可简写成P—P。

商品资本循环:
W′—G′•G—W…P…W′,可简写成W′—W′。

(1)货币资本循环。其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形式,而且终点G′大于起点G,有了价值增殖。因此,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最清楚地表现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同时,由于生产过程表现为两个流通阶段(G—W和W′—G′)的中间环节,因而由此产生出一种假象,好像剩余价值是从流通中产生的,货币资本自身表现为能够生出货币的货币。所以,货币资本循环虽然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征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但是,由于它给人以剩余价值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假象,使这个循环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生产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生产资本,资本的流通过程(W′—G′•G—W)表现为生产资本循环的媒介。而且在生产资本的一次循环中,就明显地表明生产是反复进行的再生产过程,从而揭露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是,生产资本的循环也存在片面性,它是从生产过程出发又回到生产过程,似乎资本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进行生产,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被掩盖了。

(3)商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已经增殖了的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它们都是生产过程的直接结果。所以,商品资本的循环表明生产就是再生产过程。同时商品出售的流通过程是作为商品资本循环的最初阶段,在循环中占了首要地位,这表明,全部商品的消费是这种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然而在商品资本循环起点终点都是商品,好像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

因此,对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必须联系起来统一加以考察,才能全面了解产业资本运动的过程和实质。

2.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地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列存在。

第二,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在时间上相继进行。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产业资本保持正常连续循环运动的必要条件。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条件是不可能经常具备的。资本主义各种对抗性矛盾的存在,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得这种条件经常遭到破坏,因而产业资本循环只能时断时续地进行。

第二节 资本周转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资本周转,就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考察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可以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2.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产业资本家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了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产业资本价值每一次周转所持续的时间,它是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3.资本的流通时间是指资本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两部分。这两部分时间的长短都会对资本周转时间发生影响。

4.资本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这一定的时间,习惯上通常以“年”作为自然计量单位。如果以U表示资本周转的计量单位“年”,以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的时间,以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那么,一年里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n=。

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时间越短,资本的周转速度就越快;
反之,资本周转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也就越慢。而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成正比,资本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越多,意味着资本周转速度越快;
反之,一年内周转次数越少,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资本的构成,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1.固定资本是指在生产资本中,其使用价值整体地、连续地加入生产过程,而价值则按其在每次生产过程中的磨损程度,逐次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生产资本。

2.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资本中,其使用价值全部一次投入生产过程,价值也一次周转的那部分资本。具体地说,就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和用于劳动力的那部分生产资本。此外,用于劳动力的资本,以工资形式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工人,工人将其用于购买消费资料。因而它的价值并不像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价值那样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在生产过程中由雇佣工人的活劳动重新创造出来。新创造出来的相当于用于劳动力的资本价值,在商品出卖以后,又全部周转回到产业资本家手中。所以,用于劳动力的资本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商品的销售一次全部收回。根据这部分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特点,也把它列入流动资本。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在于:(1)二者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2)二者周转方式不一样。(3)二者回收方式和期限不一样。(4)二者的物质更新方法不一样。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只是对生产领域的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的区分。至于产业资本的另外两个形态——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都是处在流通领域中的资本,只有价值形态的变化,并不存在价值转移的问题,所以称之为流通资本。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首先,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的划分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的划分则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次,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再次,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生产的剩余价值数量的不同影响;
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秘密。为了区别资本的这两种划分,列表如下:

5.固定资本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这种损耗都是物质上的、有形的,所以又叫物质损耗。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限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无形损耗也叫精神损耗。无形损耗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下降;
二是由于新的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因而使原有固定资本贬值。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固定资本价值上的损耗,而物质形式上没有磨损。固定资本无形损耗所造成的固定资本价值的损失,并不能完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当代科技进步的加快,竞争加剧,使无形损耗呈上升趋势。正因为如此,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日时间和增加工作班次,以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和弥补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固定资本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更新必须设立折旧基金。所谓折旧基金就是按照固定资本磨损程度而逐年提取的货币准备金,也叫折旧费。它通常以一年为单位提取。折旧费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折旧费=

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折旧率的计算公式是:

折旧率=×100%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资本周转速度是指整个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对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

1.受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的影响。在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时,需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方能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年平均周转速度。其计算公式是:

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如果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得快,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也就快,反之就慢。因此,为了加快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需要加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2.取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一定的条件下,如果固定资本的比重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慢;
如果流动资本占的比重大,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快。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资本周转速度对预付总资本量和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加速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约预付资本量,扩大再生产规模,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在全部资本中,只有可变资本创造剩余价值,因而资本周转快,可变资本周转就快,则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价值就越大,剥削的雇佣工人数量就越多,从而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以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m′表示剩余价值率,V表示预付可变资本,n表示可变资本周转次数,则年剩余价值量的计算公式为:

M= m′Vn

年剩余价值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年剩余价值率,以M′代表年剩余价值率,其公式为:

M′=== m′n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

1.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补偿有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方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或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取得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2.理论前提

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及其所需要的条件,首先就要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情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的划分。

马克思从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从实物形式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类:第Ⅰ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
第Ⅱ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用于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需要。在两大部类中,每一个部类又包括许多不同的生产部门和企业。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构成:(1)生产上耗费的不变资本价值(c);
(2)补偿预付可变资本价值(v);
(3)剩余价值(m)。其中c是转移过来的旧价值,v+m是雇佣劳动者的全部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二、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的再生产。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没有资本积累。

根据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分为c、v、m,社会生产按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假定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是4000,可变资本为1000,剩余价值率是100%,剩余价值为1000,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是2000,可变资本是500,剩余价值率为100%,剩余价值是500。全年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

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Ⅱ: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为使第二年能够按原来规模进行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全部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大部类社会产品各个部分之间的交换有如下三大方面:

第一,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第Ⅰ部类的4000c,这部分产品的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在年初开始生产的时候,第Ⅰ部类预付价值4000c的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到年末结束生产时,全部被消耗掉,变成社会的现实产品。在下年初社会生产再开始时,必须用本部类内部的产品(即4000c)进行补偿,具体办法是:4000c中的一小部分产品直接进入本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作为生产资料补偿消耗掉的那些同种不变资本要素。另一部分产品则要通过第Ⅰ部类内部各企业的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来实现补偿。

第二,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第Ⅱ部类的500v和500m,从价值上看,是用来支付工人工资和作为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消费基金,它们将全部用于购买消费资料;
从实物形式上看,它们是消费资料。因此,第Ⅱ部类这部分产品,可以通过第Ⅱ部类内部工人和资本家购买本部类的各种消费品而得到实现。

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通过上面的两大交换,第Ⅰ部类还有余下的,用于补偿预付可变资本的1000v和代表剩余价值的1000m要进入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但它们存在的实物形式确是生产资料,需要同第Ⅱ部类交换,而第Ⅱ部类用于补偿消耗掉的不变资本2000c应由生产资料来替换,但它们的实物形式还是消费资料,需要同第Ⅰ部类交换。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结果,使第Ⅰ部类(1000v+1000m)的产品价值得以实现,并使工人和资本家得到了相等的生活资料。这样,第Ⅰ部类的(1000v+1000m)和第Ⅱ部类的2000c的产品都得到了实现。

上述两大部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三大交换,可以用下面的图式表示:(①②③分别代表上述三个方面的交换关系):

可见,在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下,如果撇开作为媒介的货币流通,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是通过上述三种基本交换关系进行的。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通过两大部类内部以及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的,为了使社会总产品全部实现补偿,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就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一,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应当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即Ⅰ(v+m)

= Ⅱc。这个实现条件反映两大部类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这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第二,第Ⅰ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应当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之和,即Ⅰ(c+v+m)= Ⅰc +Ⅱc。这个条件说明生产资料的生产要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保持均衡。这是从全社会生产资料供求角度考察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价值,要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即Ⅱ(c+v+m)= Ⅰ(v+m)+ Ⅱ(v+m)。

上述三个实现条件,第一个是基本的,其余两个是从第一个实现条件派生出来的,它们各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简单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生产所必须遵循的客观比例。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这里主要考察外延型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要将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以进行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在社会总产品中要有可供追加的生产资料以及为维持追加劳动力所必须追加的消费资料。

1.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首先,第Ⅰ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维持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简单再生产所必须的生产资料以外,还要有一个余额。这个余额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不变资本的需要。因此,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大于第Ⅱ部类不变资本价值。这个条件用公式表示就是:

Ⅰ(v+m)> Ⅱc

其次,第Ⅱ部类的全部产品,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资本家和原有工人的消费需求外,也必须有个余额。这个余额用于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时追加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要。这个条件,用公式表示就是:

Ⅱ(c+m-m/x) >Ⅰ(v+m/x)

依据上述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前提条件,设计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如下: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 1500c+ 750v+ 750m=3000

5500c+1750v+1750m=9000

在这个图式中,Ⅰ(1000v+1000m)>Ⅱ 1500c,符合Ⅰ(v+m)> Ⅱc这个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具备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可能。

2.从这个图式出发来考察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怎样进行的

为了扩大再生产,第一年生产结束后,资本家必须进行积累。积累首先从第Ⅰ部类开始,假定第Ⅰ部类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半用作积累,另一半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积累部分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仍是4∶1,即资本化的剩余价值有400转化为追加的不变资本(用△c表示),100转化为追加的可变资本(用△v表示)。这样,第Ⅰ部类的产品价值的各部分按其作为扩大再生产基金的用途重新组合为:

Ⅰ:4000c+400△c +1000v+100△v +500m/x =6000

在这里4000c是补偿基金,用以补偿第Ⅰ部类所消耗的全部不变资本价值,400△c是积累基金中用于追加不变资本的那部分,1000v是原有工人的消费基金部分,100△v是积累基金中用于追加可变资本或追加工人的消费基金部分,500m/x是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这里的Ⅰ(4000c+400△c)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的交换得以实现和补偿。Ⅰ(1000v+100△v +500m/x)部分,仍需和第Ⅱ部类进行交换。它代表总值为1600的生产资料,比第Ⅱ部类原来消耗的生产资料1500c多100。这100代表第Ⅰ部类为第Ⅱ部类多提供的生产资料,第Ⅱ部类可用以进行扩大再生产;
同时,第Ⅰ部类还要求第Ⅱ部类多提供这样多的消费资料,以供增加工人的消费之用。与此相适应,第Ⅱ部类就要进行如下的资本积累:首先,从750m中拿出100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再按照资本有机构成2∶1的比例(假定第Ⅱ部类积累部分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再从750m中拿出50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这样,第Ⅱ部类的产品价值的各部分按其作为扩大再生产基金的用途重新组合为:

Ⅱ: 1500c+100△c + 750v+50△v + 600m/x=3000

这里的1500c是补偿第Ⅱ部类消耗掉的全部不变资本价值,100△c是积累基金中追加不变资本的部分,50△v是积累基金中用于追加可变资本或追加工人的消费基金部分,600m/x是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其中Ⅱ(750v+50△v + 600m/x)部分,可以通过本部类内部交换得到补偿;
Ⅱ( 1500c+100△c)部分所代表的产品,是消费资料,它通过同第Ⅰ部类的交换取得价值为1600的生产资料。

上述两大部类的交换关系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

图中①、②是两大部类内部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交换,③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经过交换,社会总产品全部得到补偿,第二年的扩大再生产就可以进行了。如果剩余价值率仍为100%,第二年生产的结果是:

Ⅰ:4400c+1100v+1100m=6600

Ⅱ: 1600c+ 800v+ 800m=3200

6000c+1900v+1900m=9800

第二年产品的实现,以及第二年以后各年度扩大再生产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情况,可以根据第Ⅰ部类的积累率,按上述方法加以类推。

从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中可以看出,Ⅰ(v+m)> Ⅱc,Ⅱ(c+m-m/x) >Ⅰ(v+m/x),仅说明扩大再生产具有了可能性,只有当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保持比例平衡时,总产品全部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扩大再生产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要能正常进行,应具备这样一些条件:

第一,第Ⅰ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加追加的不变资本。即

Ⅰ(v+△v +m/x)= Ⅱ(c+△c)

第二,第Ⅰ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要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即

Ⅰ(c+v+m)= Ⅰ(c+△c)+Ⅱ(c+△c)

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即

Ⅱ(c+v+ m)= Ⅰ(v+△v+m/x)+ Ⅱ(v+△v+m/x)

同简单再生产一样,第一个条件是基本的,其它两个条件是派生的。它们都从不同侧面,共同决定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顺利实现。

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往往是在技术进步,从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下进行的。在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会发生第Ⅰ部类生产比第Ⅱ部类生产增长得快的现象,即生产资料生产必须优先增长。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地增长,更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生产比消费资料生产增长得越快越好。因为,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或受制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资本主义再生产中充满着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社会资本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在经济危机到来时,一方面“过剩”的商品堆积如山,找不到销路;
另一方面,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却买不起商品,过着贫困的生活。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只是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对而言,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显得过剩,决非同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而过剩,这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2.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经济方面具体表现为两个矛盾,这两个矛盾的激化,就直接引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和不可避免。

第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这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

第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可见,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深刻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出现,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的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过程本身的特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时趋向缓和,有时趋向激化。只有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尖锐激化的程度,使社会再生产的比例严重失调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浪费和破坏,从而使社会生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得到暂时平衡,资本主义各种矛盾暂时缓和,经济危机得以逐渐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得以重新恢复和发展。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因此,生产的恢复、高涨只能是一时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得社会再生产过程也具有了周期性质。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爆发之间的时期,也就是一个再生产周期。尽管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或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时期,危机的周期各有特点,但是,一般说,它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

危机是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在危机阶段,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处于瘫痪和混乱状态之中。危机发生以后,资本家为了阻止价格下跌,不惜采取破坏生产力的手段,毁坏一部分商品和机器设备,人为地强制把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改变过来,从而使危机阶段过渡到萧条阶段。

萧条是周期中的停滞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生产不再下降,企业倒闭现象暂时停止,失业人数不再增加,商品价格停止下跌。

复苏是周期中的经济恢复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开始进行大规模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就业人数增加,物价回升,市场容量扩大,社会购买力不断提高,资本家的利润增多,工商企业的活跃推动了信用事业的发展,社会生产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当生产超过危机以前的最高点时,复苏阶段便进入高涨阶段。

高涨是危机中的繁荣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不断扩大,市场商品畅销,企业利润激增,信用投机活跃,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又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在繁荣的背后,新的危机因素又逐渐积累起来。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后果

1.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一步加深。

2.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内的阶级矛盾。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还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4.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第五章职能资本和平均利润

本书前面有关章节的理论,阐明了商品是按其价值交换的,各产业部门的资本家都占有工人所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然而,实际上不同产业部门资本家之间还要进行剩余价值的再分配。由于在产业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还会分离出商业资本形式,它和产业资本都是独立完成资本的某种职能,因此,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统称为职能资本。在职能资本之间,由于自由竞争和资本转移,形成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从而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通过这些“转化”理论的分析,进一步揭露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以及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加深。

第一节成本价格和利润

一、成本价格

1.对资本家个人来说,他在生产商品时所支付的费用只是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
剩余价值(m),资本家并没支付任何代价,是无偿占有的。所以,c+v就成了资本家的生产费用,也叫成本价格(用k来表示)。原来的公式:W=c+v+m,就变成W=k+m的公式了,这样一来,剩余价值完全表现为成本价格的一个附加额,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直接关系被掩盖了。

2.成本价格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为:

第一,从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来看,所消耗的生产资料是物化劳动的耗费,是旧价值的转移;
而劳动力的消耗则是活劳动的消耗,它创造了新的价值。但是,在成本价格的形态上,生产资料和劳动消耗被资本耗费所掩盖。

第二,从价值的增殖过程来看,资本家投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是不变资本,它只能转移原有的价值;
而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却会增殖价值。但是,在成本价格的形态上,这两种不同的资本都同样作为资本价值耗费被支出,再作为成本价格周转回来,这又把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抹煞了,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是可变资本以上的增加额。但是,资本家却把它看作是成本价格以上的增加额,即全部所费资本价值的增加额。因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剩余价值则表现为所费资本的产物。这样,原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公式:W=c+(v+m),就变成了W=(c+v)+m即k+m。

1.资本家不仅把剩余价值看作是他的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而且也看作是他的全部预付资本,即全部所用资本的增加额。这样,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也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2.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同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则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正因为利润本质上是剩余价值,只是在观念上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所以马克思便把利润称之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如果用p代表利润,则商品价值W=c+v+m=k+m的公式便转化为W=k+p的公式,即商品价值等于成本价格加利润。

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似乎剩余价值不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的,这就掩盖了剩余价值同工人剩余劳动的联系,它表现为资本自行增殖的结果。同时,由于商品价值的公式进一步转化为W=k+p(成本价格加利润)。于是资本家把成本价格(k)看作是商品的内在价值,而剩余价值(或利润)则表现为商品出售价格超过它的内在价值的余额。这样一来,剩余价值就变成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产物,似乎剩余价值(利润)是在流通中产生的,它的真正来源就进一步被掩盖了。

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资本家既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预付总资本的产物,他在核算企业盈利大小时,便不是以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是以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相比,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叫利润率,用P′代表利润率,则P′==(大写的G代表预付总资本)。

由于预付总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所以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不仅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差别,而且所表示的关系也不同。剩余价值率所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所表示的则是资本家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即资本家的赚钱程度。因此,利润率既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又歪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

四、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预付总资本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也就越高;
反之亦然。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成正比例变化。

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也不同。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同量资本用在可变资本的部分越多,从而雇佣的工人越多,创造的剩余价值也越多;
否则,相反。可见,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与利润率的变化相比是按相反的方向变动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引起利润率下降。

3.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已定的情况下,不变资本节省了,预付资本就会减少,用同量的剩余价值和较少量的预付资本相比,利润率就会提高。

4.资本周转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年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其中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也越多,同量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也越大,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也越高,从而年利润率(即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也就越高。所以,年利润率的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因此,资本家总是设法加速资本周转,特别是加速可变资本的周转,以便提高年利润率。

第二节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一、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社会价值

部门内部的竞争,是指同一部门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资本主义企业之间,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展开的竞争。部门内的竞争表现在:在生产领域展开新技术、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产品升级换代等竞争;
在流通领域展开为争夺销售市场和取得优质低价的原材料而进行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必然使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个别价值,均衡为统一的市场价值,即社会价值。

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

部门之间的竞争,是指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为了争夺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各个生产部门都有不同的剩余价值率、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因此,必然造成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高低不同。现在,我们假设各个部门的其他条件相同,只有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来说明利润率的高低差别。

举例说明:

从表中可以看出,机械工业部门所多得利润,正是食品工业部门所失去的利润。从所有的部门看,利润量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这表明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各个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所以,平均利润率就是按社会总资本平均计算的利润率,即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起源,不过,这时各部门的利润量和剩余价值量还是相等的。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许多部门的利润量和本部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量不相等了,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的联系被割断了。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似乎利润的多少只是和资本的数量有关,这样就把利润的本质和起源掩盖起来了。

三、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时商品就不是按价值出卖,而是按生产价格来出卖了。那么,什么是生产价格呢?生产价格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如下表:

随着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在生产价格出现之前,市场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生产价格出现以后,则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了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

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不仅不和劳动价值论相矛盾,而且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生产价格和价值的背离,以及商品按照生产价格而不是按照价值出售,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在;
第一,从各个生产部门看,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可以高于或低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从全社会看,整个资产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前表中为60)仍然等于整个无产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前表中为60)。第二,由于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商品的价值总额也必然和生产价格总额相等(均为360)。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实际上仍然是按照价值出售。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取决于价值的变动。即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其价值量减少,生产价格就会降低;
反之,生产价格则会提高。

以上说明,生产价格的出现,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它不过是价值规律在一个高级发展阶段上的表现而已。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这一理论科学地揭示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只不过是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从而为分析资本主义企业利润、利息、地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其次,这一理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揭示了整个无产阶级和整个资产阶级的对立。

第三节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与职能

1.商业资本,又叫商人资本,是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

2.商品资本执行的职能是:出售商品,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实现商品中所包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最终完成商业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职能的这种相对独立性,包含着使它从产业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可能性。

产业资本派生出商业资本不仅有可能,而且也有必要。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商品销售量日益增多,销售市场日益扩展。在这种情况下,产业资本家如果再直接经营产品销售,就必须建立许多商业机构和庞大的商业网点,雇佣许多商业职工,增加大量流通费用,以致在资本总额一定时,生产资本减少。同时,随着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和流通时间的延长,资本周转速度缓慢,预付资本也会增大。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产业资本的利润量减少和利润率的下降。因此,产业资本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就把商品销售职能让给不从事生产活动专营商品买卖的商业资本家去承担,于是产业资本派生出商业资本。

3.商业资本形成的标志是,商品资本的职能要由一个和产业资本家不同的专业当事人来承担;
而且,专业流通当事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这种投资必须有自己的特殊循环并使之增殖。如果只有流通当事人而没有他们的独立投资,则活动在流通领域的始终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商业资本。

4.从分析商业资本运动的两个阶段入手,来考察商业资本的职能

商业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G—W)。商业资本的购买(G—W)过程同时就是产业资本的销售(Wˊ—Gˊ)过程。产业资本的Wˊ—Gˊ和与此相应的商业资本的G—W,只是发生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即商品从产业资本家之手转移到商业资本家手中,并没有真正被卖到使用者手中。这就决定了商业资本在完成第一阶段的购买之后,还必须进行第二阶段的出售。

商业资本运动的第二阶段是售卖阶段(W—Gˊ)。这个阶段和第一阶段(G—W)不同,它是商业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这一转化,真正实现了产业资本的最终形态变化,使商品退出流通领域,进入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领域。

由此可见,商业资本的职能,无非就是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的职能,也就是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最终完成产业资本的循环。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和本质

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里进行活动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事生产在流通领域中继续的活动,如商品的保管、包装、运输、分类等;
二是从事商品买卖活动。前一种活动是在流通领域中进行的生产活动,后一类活动是纯粹的商业活动。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后一种商业活动。

商品买卖活动中所花费的时间是不创造价值,不会在所买卖的商品上增加新的价值。那么,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商业利润,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商业资本家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时,产业资本家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出售商品,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商业资本家。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这部分剩余价值,才是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

下面,举例说明商业资本是怎样取得平均利润的。

假定在一年内整个社会产业资本是900,资本有机构成是720c +180v,剩余价值率为100%;
720c 中的固定资本价值在一年内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到年终时社会总产品的价值720 c+180v +180m=1080。再假定,社会总产品全部由商业资本销售,商业资本总额为100。也就是说,商业资本经过 即10.8次周转,把价值为1080的社会总产品全部销售出去,这时,社会上全部资本的总数为1000,即900(产业资本)+100(商业资本)。由于商业资本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社会上的剩余价值总量仍是180,这时社会平均利润率为18%,即 。这是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共同参与利润率平均化过程竞争而形成的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按照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产业资本得到162即900×18%的产业利润(用p 表示);
商业资本得到18即100×18%的商业利润(用 h 表示)。这样,产业资本向商业资本出售商品的价格为1062即720 +180 +162;
商业资本家向消费者出售商品的价格为1080即1062(进货价格)+18。商业资本家虽然在进货价格上加了18的商业利润来出售商品,但出售价格仍然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相等,也就是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相等,完全符合价值规律。

商业利润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实质上是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当商业资本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之后,对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等范畴,都必须作出新的说明。

这时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率转变为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率。即:

职能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产业资本的平均利润转化为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并分解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两部分。产业利润=产业资本总额×职能资本利润率;
商业利润=商业资本总额×职能资本平均利润率,原来的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即 k+P,现在由于平均利润分解为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即=p+h,所以生产价格变成:k+p+h,即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

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商业流通费用是指商业资本家在商品流通中所支出的各种费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

值的统一,商品的流通,既是使用价值的流通,又是价值的运动。所以,商品流通中所支出的费用,不是与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有关,就是与商品的价值运动有关。

与使用价值运动有关的费用,是指商品的运输、保管、分类、包装等费用。这些费用在性质上与生产领域的费用基本相同,是在流通领域中支出的具有生产性质的费用,简称生产性流通费用。

与价值运动直接有关的费用,包括店员工资、广告费、手续费、经营管理和簿记费用等。这些费用是由商品价值形式变化引起的,是纯粹为流通而支付的费用,简称纯粹流通费用。

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生产领域的费用的性质基本相同。流通领域中的运输、保管、包装、分类等活动,既要消耗物质资料,也要消耗劳动力,因而生产性流通费用同样可以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其中的不变资本价值,直接转移到商业资本所要实现的那一部分商品中去;
可变资本在转化为劳动力后,在劳动过程中也会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新价值,从而使商业资本在所经营的商品的价值量增大。这个增大的部分,不仅能补偿生产性流通费用,而且还能提供平均利润。

纯粹流通费用也叫非生产性流通费用,它的补偿比较复杂。生产性流通费用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上其价值并没有被消费掉,只发生了形态变化。它先以货币形态投入,依次转化为生产要素形态的商品形态,然后通过商品出售,带着利润再返回到货币形态。这就很自然地得到了补偿,不需要从商品价值中扣除一部分来作专项补偿。纯粹流通费用就不同,它是非生产性的,既不转移价值,也不创造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无论其实物形态或是价值形态,都被消耗掉。因此,只有从产业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中扣除一部分,才能得到补偿。

那么,扣除商品价值中哪一部分来补偿纯粹流通费用呢?纯粹流通费用的源泉,只能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职工的剥削

商业资本家不参加劳动,经营商品买卖的活动全部由商业职工完成,并由此来实现产业资本家让渡给他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获得商业利润。商业职工和产业工人一样,都是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但是,商业职工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只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其劳动时间也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用以补偿商业资本家在劳动力上的支出;
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以商业利润形式被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

第六章 生息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生息资本形式,借贷资本家以利息的形式瓜分剩余价值。本章通过对借贷资本和利息以及银行、信用和股份公司的考察,阐明借贷资本家同职能资本家在瓜分剩余价值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第一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

1.借贷资本来源于职能资本在循环和周转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闲置货币资本。因为:第一,固定资本的折旧费提取出来以后,在固定资本更新之前,提取出来的这部分折旧费会暂时闲置起来。第二,流动资本在周转中也会有一部分成为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商品的出卖时间和原材料购买及工资支付时间往往是不一致的。当商品出卖以后,还不需要立即购买原材料,也暂时不需要支付工资,这样,就会有一部分流动资本暂时闲置起来,成为闲置的货币资本。第三,用于积累而没有马上投资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往往要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在这之前,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也会在一定时间内闲置起来。这些闲置的货币资本,从资本的运动中游离出来,暂时变成了储藏货币,不能当作资本发挥作用,不会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然而,资本家不甘心让他的货币有片刻闲置,失去价值增殖的机会。他总是想办法为这些闲置资本找出路,以便取得剩余价值。

另一方面,另一些资本家还需要购买商品和支付工资,或者需要提前更新设备,往往急需补充货币资本。于是持有闲置货币资本的资本家就将它贷放出去,供急需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使用,这部分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就变成了借贷资本。一些握有借贷资本的人,便成了借贷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在收回借贷资本时,要求使用者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即利息作为报酬,从而形成了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它反映了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共同瓜分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

2.借贷资本的特点

第一,借贷资本是资本商品。它是资本,又表现出商品的某些特征,它具有双重的使用价值:一是货币的使用价值,充当一般等价物,用来购买任何商品;
二是资本的使用价值,即生产剩余价值的能力。

第二,借贷资本是作为一种所有权资本,即财产资本而与职能资本相对立。借贷资本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的是他资本的使用价值。借贷资本家只是把资本的使用权转让给了职能资本家,而资本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借贷资本家,属于他所有的财产。

第三,借贷资本是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二、利息与企业利润

借贷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贷给资本家使用是有条件的,职能资本家利用借贷资本经营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获得平均利润率后,必须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使用贷款的报酬支付给借贷资本家,这部分报酬就是利息。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使用借贷资本而交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借贷利息的产生,使平均利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归借贷资本家所有的利息,一部分是归职能资本家所有的企业利润。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实质上是剩余价值在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分割。所以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分割剩余价值的关系。

三、利息率

1.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利息率=×100﹪。

2.利息率的高低是有一定界限的。它的最高界限小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最低界限大于零,否则,借贷资本家无利可图,宁肯把货币储存起来而不去冒贷款的风险,借贷资本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利息率总是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摆动。

3.利息率的变动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平均利润率的高低。第二,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

第二节 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一、银行资本及其职能

1.银行是经营货币资本的资本主义企业,经营这种企业的资本家,叫做银行资本家。银行资本家为经营银行获取利润而投入的自有资本及通过各种途径集中到银行的货币资本就是银行资本。在银行资本中,从其所有权和来源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是借入资本,即吸收来的各种存款。前者只占很小的比重,大部分是借入的资本。

2.银行资本的职能就是银行的职能,银行资本的职能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充当货币资本借贷中介人,获取银行利润。

银行的信用业务分为两个方面: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就是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借入资金。银行的资产业务就是通过放款贷出资金。银行除经营信用业务之外,还经营结算业务,代替职能资本家存款、支款和进行非现金结算。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企业都在银行设有账户,因而它们之间的交换,就可以通过银行结算,结算分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两种。

二、银行利润及其源泉

银行资本家经营银行业务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利润,银行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其差额扣除银行职员的工资和其他经营管理费用,就是银行利润。银行利润也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所以,银行资本家也参与了对剩余价值的瓜分,伙同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

银行资本家占有以银行利润形式存在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靠银行雇员的劳动实现的。同商业店员一样,银行雇员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他们也是雇佣劳动者,银行资本家正是依靠他们的劳动才分得了一部分剩余价值。银行职员的劳动也有一部分是无偿的,他们也是工人阶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银行雇员和产业工人都同样受到银行资本家的剥削。

第三节股份资本和股息

一、股份公司和股份资本

股份公司是合资经营的企业。股份资本,是指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将许多个别资本联合成一个集团而形成的资本。股份公司早在17世纪就已经产生,到19世纪后半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股份公司有多种形式,其中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的,叫做有限公司;
对公司债务付无限责任的,称为无限公司。

股份资本作为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使个人资本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使得企业的组织形式也从个人企业发展到社会企业。股份资本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但对财产的占有形式却从个人资本发展到社会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种内部调整,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二、股票与股票价格

1.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投资入股并取得股息的凭证。因此,股票的持有者,也就是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有权参加股东大会,讨论和决定公司的主要经济活动,但实际上,公司事务的决定权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里。

2.股票价格(又称股票行市)不是股票票面额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收入。这就是说,出卖股票者所得到的货币存入银行的利息要不低于原来的股息;
购买股票者所得的股息,也不能低于所付出的货币存入银行所得到的利息。因此,股票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股息和利息率。在利息率不变时,股息越大,股票价格越高;
股息越小,股票价格越低。在股息不变时,利息率越高,股票价格越低,利息率越低,股票价格越高。可见,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股票价格=

三、股票的买卖

股票的发行与转让要通过买卖的方式来实现,进行股票交易的场所和渠道就是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按其职能的不同分为股票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股票流通市场(二级市场)。股票发行市场是由新股票发行而形成的市场。它没有固定的场所,属于无形市场。发行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发行,即股份公司直接向投资者出售股票;
也可以间接发行,即股份公司委托中介机构(如投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代理出售股票。间接发行可以节省费用,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发行股票。股票流通市场是对已发行的股票进行交易的市场,包括股票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在股票交易所里,登记着各种股票的行市,买卖双方都聚集在那里议价、成交和结算。

四、创业利润和虚拟资本

1.创业利润就是股份公司创办人出售股票价格总额和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总额之间的差额。

2.虚拟资本和实际资本,从质的方面看,实际资本本身有价值,并且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资本的职能。它处于实际形式—机器、厂房、原材料、待售的商品,或处于货币形式,都是职能资本。而虚拟资本本身既无价值,又不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资本职能。它只不过是资本所有权的证书,是“资本的纸制复本”。

从量的方面看,首先,由于资本掺水,股票票面额大于企业实际投入的资本量。同时,股票价格通常又比它的票面额高,所以虚拟资本的数量总是大于实际资本。其次,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取决于各种有价证券发行量和它们的价格水平,虚拟资本数量的变化不一定反映实际资本数量的变化。再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利息率下降的趋势,引起股票价格上涨,以及独资公司改为股份公司和国家债务的增长,使虚拟资本的增长速度有日益快于实际资本增长速度的趋势。

第四节 资本主义信用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商品或货币等价值物的贷与借的运动,即借贷活动。信用是商品经济体系中的一种关系,它是在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中,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矛盾不断变化而产生的。

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信用产生的直接基础。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因为商品交换W—G与G—W的分离而形成的。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要求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其价值的实现为前提,货币的出现,使得这一矛盾得以解决。但矛盾的解决又带来了新的矛盾,货币的出现,使货币具有了独立的价值形式,产生了买卖的分离。由于买者不一定找到卖者,即使找到也不一定有相同数量的供给,即使有相同数量的供给,买者也不一定有相应的货币,为了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的两极就不是表现为买卖在同一时间发生,而是发生了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赊购赊销延期支付现象产生了。在此情况下,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由此从简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债务关系,买者作为债务人,卖者作为债权人,使信用关系得以形成。

由于商品形态变化而产生的信用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真正使得商品流通得以占领社会各个角落,由此而形成的商品流通的债务链条规模得到了扩大,另一方面,资本关系的普遍化,使得“资本”这一“特殊商品”的价值也具有了信用关系,使得一切债权债务关系都被赋予了信用的色彩,再次,资本的借贷关系又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充分发展,最终使得信用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框架内达到了顶点。

二、信用形式与信用的本质

信用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其主要形式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和在这二者基础上产生的国际信用。

1.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用赊销、赊购商品的形式彼此互相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工具是商业票据,它是商业信用中借者与贷者之间的债务凭证,商业票据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

商业信用是整个资本主义信用的基础。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互相提供的信用,它受个别资本家的资本的数额限制。其次,商业信用的规模,还要受到资本周转情况的限制,如果资本周转不畅,债务长期得不到归还,就必将影响到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顺利进行,以致难以继续提供商业信用。再次,它的范围要受到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商业信用只能提供给同商品流转方向一致的资本家,而不能相反。

2. 银行信用是银行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的信用。它的特点是:第一,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形成巨额借贷资本,因此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家资本数量的限制,可以提供数量多,时间长的贷款。第二,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而是货币资本,因此,贷款的范围也不受商品流转范围的限制,可以贷给任何一个资本家。

3.国际信用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即国际间的商品交换,它是由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所构成。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也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三、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作用

(1)信用促进资本的再分配和利润率的平均化。

(2)信用加快了资本周转,节省了各种流通费用,相对地增加了生产资本。

2.资本主义信用也加快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矛盾。

(1)信用制度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信用加剧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3)信用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各个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4)信用加深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七章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资本主义不仅在工业中发展,而且在农业中发展。资本主义地租虽然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但它却表现为与创造剩余价值的劳动无关,与支配劳动的资本无关。本章通过对地租的考察,来揭示地租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阐明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第一节 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特点

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主要特点是:土地所有权同农业经营相分离,农业劳动者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量的农业劳动者既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同时又丧失了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从而成为了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

第二,占有大量土地的大土地所有者,不经营农业,而是把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经营。

第三,经营农业的资本家,自己既没有土地,也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而是靠承租土地和雇佣农业工人进行农业经营。

这样,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了三个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阶级,即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雇佣工人。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租地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着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三、地租和租金

为了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地租的内在规律及其本质,我们还必须把习惯上所说的地租即租金,同真正

意义上的地租加以区别。租金是指农业资本家在一定期限内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全部货币金额。而真正的地租则是指由于单纯使用土地而支付的金额。租金除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租外,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租金中包含着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和利息。

第二,租金中有时还包含着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

第三,租金中有时还包含着一部分农业工人的工资。

第二节 级差地租

一、级差地租的形成

1.级差地租是租种较优等土地获得的,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农业资本家把同量资本投在优、中等土地上时,显然比投在劣等土地上能够得到更多的农产品,在市场上,这些农产品和工业品一样,是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因而农业资本家除得到平均利润外,还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是由于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结果。农业中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别性,产生于不同土地的级差性,即生产条件的不同。

2.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的垄断,使农业投资者为争取较优越的生产条件的竞争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这样使那些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投资者,能够较长期地保持生产上的优势,从而能够长期的稳定的获得超额利润。。可见,级差地租是投在土地上的等量资本所具有的不同生产率的结果;
土地质量的优劣差别,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条件或自然基础;
土地的有限性引起土地经营的垄断,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

3.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级差地租的源泉。

二、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

1.级差地租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是指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它是投在等面积,不同生产条件的等量资本,由于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形成的结果。

2.以面积相同而肥沃程度不同的三块土地为例,列表说明级差地租Ⅰ的形成:

级差地租Ⅰ的形成,除了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以外,还和土地的位置不同有关。不同地块与市场、车站、码头的距离是不同的。假设有A、B、C 三块土地,肥沃程度相同,只是地理位置不同, A距市场50公里,B距市场10公里,C距市场5公里,每担粮食每公里的运费假定为1元(为了简化,不计算运费的平均利润),这样就会形成如下表所示的级差地租Ⅰ:

三、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1.级差地租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是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由于各次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地租。

2.级差地租Ⅱ的形成见下表:

由于对同一块土地进行追加投资所带来的超额利润,是级差地租Ⅱ的实体。但是这部分超额利润是否转化和以何种程度转化为级差地租Ⅱ,则要取决于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一般说来,这部分超额利润如果产生在租约缔结之后,那么在租约有效期间内,要归租佃农业资本家占有。在租约期满之后,双方在重新缔结租约,或者把土地另行出租时,这部分超额利润就会部分或全部地以级差地租Ⅱ的形式落入大土地所有者的手中。

3.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又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两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Ⅰ是级差地租Ⅱ的基础和出发点。

第二,从一定时期内级差地租量的变化看,级差地租Ⅱ也是以级差地租Ⅰ为基础的。

两种地租的区别表现在:(1)投资方法不同。级差地租Ⅰ是通过对不同土地投资,扩大耕地面积而产生的,体现了粗放经营的特点;
级差地租Ⅱ则是通过对同一土地连续投资而实现的,体现了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特点。(2)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的方式不同。级差地租Ⅰ在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订立租地契约时,已经明确规定归土地所有者所有;
级差地租Ⅱ在租约有效期内,是归农业资本家所有的(这正是农业资本家连续追加投资的动力所在)。当租约期满重订租约时,级差地租Ⅱ通过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往往最后靠提高地租率的办法部分或全部地转归土地所有者。

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地价

一、绝对地租的形成

1.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决定的,租种任何土地都绝对必须缴纳的地租,叫做绝对地租。

2.举例说明绝对地租的形成:

( 单位: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因而在农业中投资100元,其中40元的可变资

本,在剩余价值率为100%时,获得剩余价值40元,产品的价值为140元;
工业部门,同样的投资,可获得20元的剩余价值,产品价值为120元。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农业资本家和工业资本家都必须按20%的平均利润来获得平均利润。即各获得20元的平均利润。这样工业品和农产品生产价格均为120元。但农产品120元的生产价格低于价值140元,且农产品不是按生产价格,而是按产品价值出售,这样,农业资本家就可以获得平均利润以外的20元的余额。这个余额就形成了绝对地租。因此,绝对地租即农产品价值和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

3.在农业中,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造成了对农业投资和其它部门向农业部门转移资本的一种障碍。这种情况表明,农业经营资本如果不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那么就不可能在农业部门进行投资。即使在劣等土地上进行投资,也必须缴纳地租。这样,农产品再按生产价格出售的话,农业资本家就必然会因经营劣等土地不能提供平均利润而退出农业生产,农产品因供不应求,就会使其价格上升,一直升到劣等土地农产品价格既能使农业资本家得到平均利润,又能为大土地所有者提供绝对地租为止。

二、绝对地租的发展趋势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的理论,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这三个经济因素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现在我们从这些因素发生新变化的情况出发,来分析其绝对地租形成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结构中,雇工经营者自由土地的比重在上升,并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自有自耕的家庭农场等,但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决不会改变。

第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问题。当代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有等同和超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的趋势,从而改变了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

第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农产品长期大量过剩,销售困难,市场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国家干预不断增强,从而扭曲了市场机制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自发调节作用:即国家通过保证价格等措施来组织市场价格的下跌,从而使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长期与社会价值背离,并使后者在市场机制运行中的核心作用弱化;
在农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本应退出耕作序列的土地,因国家干预也没有退出,这样使农产品供需矛盾更加激化,使绝对地租这一价值实体的实现条件和分配方式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绝对地租理论产生的三个基本经济因素,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使绝对地租的来源不再是农产品价值高于其生产价格的余额。它只可能来源于:(1)平均利润和工资的扣除。土地所有者在租金的名义下,把租佃者的一部分利润和雇佣劳动者的一部分工资归为己有。(2)把农产品价格提高到其价值以上,即垄断价格成为了农产品的出售价格。但是,不管绝对地租是来源于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或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还是来自价格高于价值的余额,它最根本的实质仍然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的实现途径是通过国家干预收入再分配,落入土地所有者手中。

尽管绝对地租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以上的新变化,但是绝对地租存在的根本原因没有改变,只要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者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就必然产生绝对地租,只有整个社会消灭了一切土地私有权,绝对地租才会消失。

三、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

土地的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资本化的地租。这就是说,土地价格相当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把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等于购买这块土地后将其出租所获得的地租。所以,土地价格是由两个因素所决定的,一是地租数量的多少,即地租数量越多,土地价格就越高,因而优等地、距离市场愈近的土地的价格要高于劣等地,距离市场远的土地。二是银行利息率的高低。利息率越高,地价越低;
反之,利息率愈低,地价越高。可见,土地价格和地租是成正比变化,和银行利息率成反比变化。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现为:

土地价格=

【篇二】挑战抑或融合: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南北关系

政治经济学

导论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2、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

答: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由其鲜明的阶级性决定的。

(1)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

(2)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认识。

(3)寻求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生产力: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生产关系: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体系。

所有权: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也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

产权: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

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这种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称为生产方式。

经济制度: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二是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制度创新:制度上的一种新发明。(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

2、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1)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

消费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有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2)交换和生产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交换决定生产。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换,否则,生产是无法进行的。

生产决定交换。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生产发展的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3)生产和分配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生产决定分配,这表现在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

分配决定生产,分配会影响劳动力的积极性。

3、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它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的特征,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答:(1)生产力的状况如何,决定或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2)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

5、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

答: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具体形式外化经济制度。

(1)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根本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2)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根本经济制度,但具体经济体制则会有差异。

(3)同样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改变经济制度的属性。

课堂提问

1、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都既是起点又是终点?

答:(1)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

(2)消费品的消费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判断)所有具有完全排他性,占有具有一定排他性。(T)

所有:终结产权(可按自己意志处理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

占有:租了之后可以转租,不能卖。

3、(判断)所有是一个法学范畴。(F)

所有&占有属于所有制,二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

5、生产要素的权能结构特征?

答:权能合一——权能分离。

6、为什么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生产要素所有制?

答:生产资料所有制只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中的一种所有制形式,不同的生产要素各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而且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归属常常又是不一致的。

7、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分工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答:(1)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包括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

(2)劳动职能的分工,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直接的生产劳动与管理劳动之间出现的分工。

(3)机器体系中的分工。

8、分工有什么好处?

答:(1)分工使工人的劳动专门化。

(2)分工使生产工具专门化。

(3)分工由此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9、协作的优缺点。

答:优点:(1)使个人劳动取得平均劳动性质。(2)节省生产材料。(3)创造出一种集体力,这种集体力大大超过许多单个人劳动能力的机械总和。(4)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5)使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6)协作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

缺点:可能产生集体成员偷懒之类的负效应。

10、分工和协作可以相互独立吗?

答:不可以,两者密不可分,分工是协作的基础。

1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12、生产关系如果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会是什么情况?

答:滞后。超前。

13、(判断)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F)

说反了。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4、(判断)经济体制反映社会根本制度。(F)

经济制度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具有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即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

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即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

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就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简单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

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实用价值的效率。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此为基础进行商品等价交换。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经济。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资源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

2、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二重性,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它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它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3、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的实现。

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

① 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

② 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

③ 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是商品经济的矛盾?

答: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私人劳动才能转变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能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如果私人劳动不能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不会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

答:(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2)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3)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答: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使用效率更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能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价值发生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

管理劳动也是一种复杂劳动。在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进行计划、组织、经营、控制、创新、承担风险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可见,管理劳动是一种与生产使用价值有直接关系的有用劳动。管理劳动又是一种抽象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劳动者的劳动一道作为生产过程的人力要素,利用物化劳动因素,生产出物质产品,并使自己的劳动凝结于新产品之中,它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当然也和实际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一样,形成必要劳动时间的一部分,构成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人员的劳动一起形成新价值。

课堂提问

1、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1)社会分工。(2)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2、(判断)简单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样的。(T)

简单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发展的阶段不同。

3、(判断)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经济形式。(F)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3、商品的两个要素是什么?

答:使用价值和价值。

4、交换价值的含义。

答: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5、(判断)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不是不同劳动。(T)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同一个劳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6、(判断)国有企业的劳动是个别劳动。(T)

个别劳动与所有制无关,某个企业的劳动都可以是个别劳动。

7、怎样理解劳动的社会性?

答:在商品经济中,由于社会分工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8、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由什么决定?

答: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不是由自然或人的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

9、机器创造价值吗?

答:机器不能创造价值,只有人才能创造价值。。

10、(判断)管理者不创造价值。(F)

管理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

11、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哪些?

答: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

12、市场机制有哪些关系?

答: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13、市场经济有什么作用?

答:组织协调功能、信息传导功能、利益分配功能和开拓创新功能。

14、(判断)价值规律决定商品生产和流通。(T)

价值规律既是价值量如何决定(商品生产)的规律,也是价值量如何实现(商品交换)的规律。

15、如何理解价值规律的刺激作用?

答:商品生产者为了多获利润,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这不仅对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而且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价值形式: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

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质的方面)、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量的方面)的尺度。

流通手段: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外汇: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形式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动态含义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

汇率:外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

货币层次:货币分层,也称为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来自百科)

货币乘数:所谓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量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

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指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与买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的货币现象。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标志着货币产生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有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还有三个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答: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也就是说,不管纸币发行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

4、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汇率的变动产生直接影响。(2)一国物价水平会影响其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3)国际利率的差距将引起短期资金的国际移动。(4)一国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5、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

答:M0=现金(纸币和硬币)

M1= 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M2= 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的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提问

1、货币发展形式中什么一直未改变?

答: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是其基础上的发展。

3、(判断)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仅仅是价值符号。(T)

4、纸币的价值是由谁决定的?

答:国家强制执行。

5、信用货币主要有哪几种?

答:票据(期票和汇票),银行券,存款货币。

6、人民币升值后对出国旅游有好处吗?为什么?

答:有。人民币的购买力上升了。

7、货币乘数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1)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为零。(2)公众利用活期存款签发的支票进行交易。(3)商业银行仅仅开设了活期存款的储种,而定期存款等其他储种尚未开设。

8、超额准备金是什么?

答: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实际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之间的差额。

9、降低存款利息有什么作用?

答:促进投资和消费。

10、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11、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有什么区别?

答:商品流通是商品经过一次交换后基本退出流通,进入消费;
货币流通则是同意货币反复为商品流通服务。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在方向上是相反的。决定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具体因素或条件不完全相同。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是矛盾的统一体,主要矛盾在商品方面。

12、通货紧缩时,商品价格下降,对消费者有利吗?

答:商品价格下降,人们的购买力也下降,同时造成厂商减产,失业率上升。

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资本: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的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

利润:利润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

利润率:利润率是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又被称为资本利润率。

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指依靠自身使单个资本增大。

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资本经营:资本济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式的资本为经营目标,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的中小型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

资本循环: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资本周转:资本的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折旧:折旧就是指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中逐步提取和回收这部分价值的方式。

2、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答:资本的一般特点:(1)增殖性。(2)运动性。(3)返还性。(4)风险性。

主要形态:(1)货币资本形态。(2)实物资本形态。(3)无形资产形态。(4)虚拟资本形态。

3、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以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

答:特点:(1)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资本的价值化、证券化。(2)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3)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资本结构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的长期融资,此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4)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较大。

资本经营的方式:(1)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托管、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卖出股权等形式。(2)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3)对资产存量或所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的使用价值的无知形态,以改变投资规模、方向与结构。(4)无形资产经营。

4、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答:资本循环的条件:(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生产资本。

课堂提问

1、(判断)资本是一种价值。(T)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的特殊形式。

2、具体分析资本的运动性。

答: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任何形态的资本,一旦停止运动,也就不会带来价值的增殖;
而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同时也反应了资本增值能力的强弱和一定时期内形成资本增值量的多少。

3、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有什么区别/

答:一是流通的形式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货币只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媒介,在交换过程中,货币并没有改变自身的形态;
后者的起点和终点都采取货币形式,商品则一方面作为资本运动过程中所采取的转换姿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取得更多货币的媒介。

二是流通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买而卖,货币媒介是不同的即异质的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但它们在价值量上是相等的,交换的目的是获得用于消费的使用价值;
后者是为卖而买,流通的目的是追求品质上相同但量上更多的货币,即追求资本价值在量上的增殖。

三是流通的限度不同。前者是以使用价值为目的,其运动的终点便是商品使用价值进入消费,因而运动停止;
后者以价值及其增殖为目的,资本对这一目的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尽管资本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转换它的具体形态,但却不会停止它的运动,因而它的运动必须是连续的、周而复始的。

4、资本最一般的、开始的形态是什么?

答:货币。

5、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什么?

答:利润率=利润额/预付资本×100%=m/(v+c)×100%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必要劳动价值×100%=m/v×100%

C是物质资本投资

6、从数值角度讲,剩余价值量等于利润的额。(T)

7、资本集中中两个强有力的杠杆分别是什么?

答:竞争和信用。

8、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而非一般成熟的产业和企业,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2)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而非满足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和被动承担风险或追求眼前利润。(3)是一种权益资本,而不是一种借贷资金。其投资目的不在于企业短期经营的利润,而在于风险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资产增值潜力。(4)常常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而非投资与管理的分离,参与管理或提供服务的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性。(5)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三高: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可能】

第五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单个资本:单个资本又称个别资本,指资本主义社会各自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

社会资本:社会总资本就是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

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
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三次产业: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
第二次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
第三次产业即服务业。

卖方市场:卖方市场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买方市场:买方市场指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

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

答:联系:社会资本运动是单个资本运动的有机组合,单个资本运动是社会资本运动的组成因子。同单个资本运动一样,社会资本运动的过程是生产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并且要在运动中变换资本的职能形式。

区别: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
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
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包括个人消费在内,是由于个人购买消费品的过程,同时就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者出售消费品并把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这部分资本的循环正是通过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运动来实现的。所以,个人消费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一般商品流通是社会资本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4、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5、结合实际,分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特点。

【篇三】挑战抑或融合: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南北关系


20XX年复习资料
大 学 复 习 资 料

专 业:
班 级:
科目老师:
日 期:
1 / 5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整理
第一章 导 言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变革 一、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渊源 (一)“经济”一词的中西比较 (二)古代的经济思想:
1.奴隶主与封建地主贵族的经济思想;

奴隶没有经济思想,封建社会平民的经济思想。
2.色诺芬(前430—355年)《经济论》最早提到“经济”一词,并第一次下定义为“奴隶主家庭经济管理”。
3.这时期人们也在探讨经济问题,但是没有把经济问题作为专门对象研究,其思想夹杂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著作中。
(三)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1.20XXXX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德蒙克莱田(孟克列钦)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陛下。20XXXX20XXXX年)》首先使用“政治经济学”概念,“政治”有“社会结构”或者“国家”的意思,标志着经济学研究范围已经是国家或者是社会的经济问题,如对外贸易、航海业、工厂手工业及国家经济政策。

2.背景:民族国家早就形成,统一的民族经济、国民经济已经开始形成。
3.重商主义学说成为独立的学科,但是还不是科学。

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及评价
(四)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1.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将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使其研究成为科学。

第一,奠定劳动价值论的初步基础;

第二,一定程度上研究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及其分配,揭示封建地主、资本家以及工人之间的对立;

第三,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局限性:将资本主义制度当成永恒存在的,合乎人性的社会生产形式。
2 / 52

2.时代背景及阶级斗争背景。

(五)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
1.20XXXX世纪初到20XXXX世纪60年代:
20XXXX世纪初到20XXXX世纪30年代:马尔萨斯、萨伊、大卫李嘉图学派的解体(詹姆斯穆勒及麦克库洛赫);

20XXXX世纪30年代到20XXXX世纪60年代:西尼尔、约翰穆勒、凯里、巴师夏
2.20XXXX世纪70年代到20XX世纪初:新的理论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
一个方向:德国、美国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
另一个方向: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奥地利学派庞巴维克、门格尔;
数理学派杰文斯、瓦尔拉斯;
美国学派克拉克)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歇尔。
3.20XX世纪20XX——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凯恩斯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现状。

(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区别:
古典经济学时期,研究经济问题的著作大多冠名为“政治经济学”,如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西斯蒙第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等。
1.政治经济学外延窄,经济学外延宽。但是似乎应该是“经济科学”。
2.政治经济学强调政治,经济学强调资源配置。
3 / 52

大概来讲,经济学是研究财富问题,从色诺芬以来就是如此,蒙克列钦也没有改变这种传统,否则就不是经济学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被詹姆斯·穆勒(约翰·穆勒之父)概括为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理论对古典经济学研究对象作一个解释和概括。
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即财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不仅是研究活动本身,关键是研究财富活动这形成的各种关系。人类经济行为涉及两方面关系,人与物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前者如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力方面或资源配置方面或经济运行方面,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
后者表现为经济行为的生产关系方面或经济制度方面,如人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前者的研究内容如供求、成本、价格、效用、利润等,后者研究内容如政治、法律、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的影响等。在古典经济学那里,二者是结合,这也是蒙克列钦传统。简单讲,就是既研究经济运行,又研究经济制度,并将二者结合。
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对象有两类: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原始森林、矿藏等;
劳动的生产物:棉花、砖瓦等。(要能够区分不同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劳动对象)。

劳动资料: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做生产资料。

三、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
1.生产力: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包括人的因素(劳动者)、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的标4 / 52

志,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2.生产要素中还包括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信息等。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日益深入渗透到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中,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引起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数量品种的增加,促进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从而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为在促进现代生产效率提高的各种生产要素中,科学技术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占绝对支配地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效能的提高,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振兴我国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又要在人和人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生产力,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


狭义的生产关系:直接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环节: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


(1)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


(2) 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起着决定作用表现为:一是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二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5 / 52

费的水平与结构,三是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具体形式,四是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


(3) 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起阻碍作用,二是交换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的发展,三是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得到实现,消费为生产的发展创造出动力,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的推动作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的阻碍作用。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表明:第一旧的过时的生产关系必然适应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经济规律
一、经济规律及其体系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有三种: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一个社会形态独有的经济规律。

6 / 52


二、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1)认识经济规律是指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2)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
(1)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

(2)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

(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

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2)从具体到抽象的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3)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

(4)对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

7 / 52


第五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社会解决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实质及其功能 1.经济制度的含义 2.经济制度的功能
二、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决定因素
1.生产力是经济制度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2.正确理解和认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三、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
1.经济制度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规定和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经济体制是指社会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它是一定社会一定时期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形式和结构的总和。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结构,以及由它所决定的分配形式和结构;
二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形式和结构,包括微观经济运行(企业)、宏观经济运行(政府调控)和运行的基础(市场),其内容有经济决策的形式和结构、经济调节的形式和结构、经济信息的形式和结构、经济管理的形式和结构、经济利益的形式和结构等。
2.经济制度的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
经济体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破除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研究如何转变旧的经济体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就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及其正常发展所需的保障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理论的研8 / 52

究对象,就是探索和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3.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规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征及发展方向;
而恰当的经济体制有利于经济制度的运行和完善。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
一、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
1.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2.社会经济发展的三种形态
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实行平均分配和进行集体劳动。
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劳动者本身奴隶,这是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是赤裸裸的统治与服从、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对立关系。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地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民以及农奴。封建地主主要通过地租形式对农民进行剥削。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的内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1.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1)社会分工。这是商品产生的前提条件。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产品的需要。但仅有分工并不能决定交换必须采取商品形式,因而不能决定商品存在的必然性。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存在的决定条件。它决定了不同商品生产者的权利是平等的,需要提高对等的原则互相交换产品。这个条件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

9 / 52

2.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区别和联系) 区别:
(1)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
(2)产生时间不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中才出现市场经济。

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具体表现在:第一,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第二,商品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
第三,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3.商品经济的发展进程。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和发达商品经济阶段。
简单商品经济是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其特征有:(1)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2)生产的目的是提高产品交换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3)简单商品生产者本人也在自己的经济单位从事劳动。
发达商品经济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其特征有:(1)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前提条件的商品经济,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2)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需要。(3)工人是在资本家的指挥和监督下从事联合劳动。
4.马克思从商品开始分析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原因:
(1)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最普遍的形式。(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形式。(3)商品中的矛盾中隐藏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只有从商品入手,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部矛盾及其发展运动的规律性。(4)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5)建立在商品分析基础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第三章 商品和货币

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论的基础。劳动价值论着重研究的是商品价值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本章通过对商品、货币、价值10 / 52

规律等理论的阐述,揭示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把握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深刻领会价值规律的内涵。
本章的重点:商品的二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价值形式发展的阶段;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涵和作用形式。
本章的难点: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于与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
价值的形式价值规律的内涵。
第一节 商 品的二因素 一、商品使用价值 1.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体现一定的生活生产关系。
2.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因素。

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具有特殊性,它是通过交换用以满足别人的需要而不是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的使用价值。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
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中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因而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
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批判“效用决定价值”论及“供求决定价值”论 三、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11 / 52

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之中。
2.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不同的、相矛盾的。
(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的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3)一切有用的物品虽然都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切有用的物品都有价值,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矛盾、互相排斥。商品只有首先证明具有社会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其价值;
而为了实现价值,又需要先让渡使用价值。

第二节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
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二、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2.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是:一方面两者是统一的,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两者又是不同的、矛盾。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范畴;
抽象劳动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个历史范畴。
3.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首先,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和其他一系列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12 / 52

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是质和量的统一。
价值的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的量是指价值的大小。
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劳动时间)决定的,但价值量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客观规定,关系着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成败得失的命运。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同价值量的关系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才能胜任的劳动。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少量的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三、价值量的变化规律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或以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商品的价值量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成正比。
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的因素:生产资料的规模、质量和效能;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程度;
自然条件的优劣等。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越来越显得重要。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是指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13 / 52

动具有社会性质,是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的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表现在:
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和品种上符合社会的需要,但劳动的私人性质使生产的商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直接相一致,致使私人劳动不能成为或不能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1)这个矛盾是商品内在的各种矛盾的根源;
(2)这个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3)这个矛盾决定着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商品和价值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商品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

第四节 货 币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交换关系才能表现出来。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在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在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
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之上,就叫做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等式:1只绵羊=2把斧子
在这个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处在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等式左端的商品处于主动的地位,它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因此它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处于等式的右端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它只是充当绵羊的等价物,起着表现左边商品价值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的地位。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表现为他们相互依存,少了任何一方就不成其为价值形式。对立表现为等式两边的商品不能同时处于相同的形式。
在简单价值形式下,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物的这种社会性质还表现得不充分。
14 / 52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经常地同其他许多商品相交换,一种商品的价值被一系列不同的商品表现出来,就叫着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等式:1只绵羊=2把斧子
=3公斤茶叶 =5公斤盐 =1克黄金
=若干其他商品
这个价值形式使得商品的价值本身第一次真正地被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商品的价值表现得比简单价值形式更充分。

但这个价值形式仍然存在着局限性,商品的相对价值表现仍不充分,商品交换比较困难。

3.一般的价值形式。
当一种商品从众多的商品中分离出来,并与一切商品交换,因而成为其他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时,价值形式便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

等式:2把斧子= 3公斤茶叶= 5公斤盐= 1只绵羊 1克黄金= 若干其他商品= 从扩大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变,它克服了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使得商品交换成为通过媒介物进行交换,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价值形式的局限在于不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

4.货币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就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其他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等式:2把斧子= 3公斤茶叶= 5公斤盐= 1克黄金 1只绵羊= 若干其他商品=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自发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的必然结果。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5 / 52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作为商品,它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它作为货币又是特殊商品:(20XXXX它是作为价值的直接代表存在的,是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的材料。(2)货币的使用价值具有两重性,一是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一般剩余价值。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商品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为了用货币来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值量,就要求货币自身的量能够计量,在技术上就需要规定一种固定的货币单位,这种包含一定量贵金属的货币单位极其等份,就是价格标准。

2.流通手段职能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以货币为媒介所进行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公式:商品(W)—货币(G)—商品(W)。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种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取决于:(1)待流通的商品的数量。(2)商品的价格商品。(3)货币的流通速度。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流通规律是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但它有自己的特殊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贵金属货币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如果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会引起通货膨胀。

3.贮藏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16 / 52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起到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避免出现通货膨胀。

4.支付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延期支付货款以及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货币作为制服手段,既暂时解决了因缺乏现金不能购买商品的困难,又会形成债务关系链条。货币的制服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相应发生变化。

5.世界货币职能。
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越出国内的流通领域,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
世界货币的职能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国际支付手段、社会财富代表在国家之间转移。

第五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普遍的客观的经济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有两层含义:(1)它要求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必须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它反映了同以生产部门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关系。(2)在商品价值实现上,价值规律要求社会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总劳动时间和社会需要这种商品应使用的必要劳动时间必须相适应,表现在市场上,该商品的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要大体一致。
商品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它反映商品价格的决定的问题,商品价格水平及其变动决定于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及其变化。
商品交换依据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它反映的是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商品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与商品的价值经常地不相一致。

商品加工与价值经常不一致,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一方面从孤立的一次交换来看,商品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或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降部分可以互相抵消;
另一方面,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的变动来看,商17 / 52

品价格无论怎样变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的作用的表现形式。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种,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四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
本章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了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刻掌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学习本章要掌握的重点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本章难点:货币转化为资本;
价值的形成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第一节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一)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
任何一个资本家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首先要有一定量的货币,货币是资本的最初的表现形式。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区别的:
首先是流通的形式不同。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商品流通形式:W—G—W;
作为资本的货币则是资本流通形式:G—W—G′。

其次是流通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在商品流通中,流通的内容是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目的是为了获得特定商品满足消费的需要,在资本流通中,流通的内容是终点的数量大于最初预付的货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比预付资本价值更多的价值。

再次是流通的限度不同。

最后是流通的主体不同。
18 / 52

(二)总公式及其矛盾
1.G—W—G′是资本总公式,因为这一公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共同特点。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即资本在流通中实现了价值增殖同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的矛盾。在流通过程中,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应是等价交换,因而不能发生价值增殖;
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却是经过流通过程发生了价值增殖。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资本的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要分析价值增殖究竟发生在哪里?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必备基本条件: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它包括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必需的费用。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还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一、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及其特点
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因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是19 / 52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二是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 (一)价值生产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一方面是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的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中消耗的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生产资料的价值的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之和构成商品的全部价值。

(二)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就是资本家通过生产过程获得剩余价值。前面已分析,商品的价值由两部分构成,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能发生变化;
而购买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来补偿。如果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等于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就得不到剩余价值,价值就没有实现增殖。因此,资本家必须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实现价值增殖。这个超过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所以价值增殖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三)剩余价值的本质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叫必要劳动时间;
另一部分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这说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资本总公式解决的条件是:剩余价值不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而产生。由此可以看出:资本家在购买商品是等价交换,在出卖商品也是等价交换,因此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但资本家的资本却实现了价值增殖,这样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圆满解决了。

二、资本的本质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表现为一定的物,但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资本。资本家的生产资料之所以是资本,是因为它被用于榨取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的本质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20 / 52

关系。因此资本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才产生的,因而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马克思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不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价值增殖,叫可变资本。
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大意义。

一是进一步地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二是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公式:
m′=m/v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正确地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途径是: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增加可变资本量。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2.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和最高界限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是必须大于必要劳动时间。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生理因素和道德因素。

工作日的最终的确定取决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概念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的条件下,由于缩短不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这是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的实现。
21 / 52

相对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个别资本家提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因为个别企业如果率先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是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各个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竟相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当新技术普遍被采用时,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商品的价值相应下降,从而使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但是,所有资本家都因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得到相对剩余价值。
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来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区别:
1.两种方法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不以技术变革为条件,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技术普遍为条件。2.如何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不同。3.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
四、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的源泉
在资本主义自动化生产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因为:机器再先进也是机器,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只能当作劳动资料发挥作用,决不能取消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
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劳动是商品唯一的源泉,自动化机器不能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其来源是这些企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特别高的劳动;
采用自动化生产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高,将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过来一部分剩余价值。
五、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2 / 52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因为:
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作为资本要素存在,而资本的使命就是进行价值增殖。因此,生产必然是服从追求剩余价值这一目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
最后,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与灭亡。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它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是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

劳动不是一种商品,因而没有价值或价格。

第一,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在出卖之前必须独立存在。但是,当资本家同劳动者在市场上发生交换关系时,劳动还没有开始。如果劳动有独立的存在,那只能是物化劳动即劳动产品。由于劳动者是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因而他不可能进行独立生产,不能出卖劳动产品。

第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毫无疑义的同义反复。

第三,如果劳动是商品,那么工资和劳动的交换,要么否定剩余价值规律,要么否定价值规律。如果资本家和劳动者的交换是等价交换,那么资本家就应把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作为劳动报酬支付给劳动者,资本家也就不能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如果工资和劳动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那么就违背了价值规律所要求的等价交换原则。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没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同样是不可能的。因此,无论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劳动都不可能是商品。

第四,如果劳动是商品,劳动者出卖了劳动,那么劳动者出卖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作为劳动力的使用,劳动是在资23 / 52

本主义劳动过程开始以后才存在的。而这时的劳动已属于资本家,劳动者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所有的劳动。

因此,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它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二、工资的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工人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所完成的工作量所支付的工资。
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1.名义工资是指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时所能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够购买到的实物和服务的数量。
2.影响实际工资变动的因素。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实际工资有上升的趋势,但还存在引起实际工资下降的因素。这主要是物价上涨等。
资本主义工资水平的变动趋势,总的来说呈上升趋势,但实际工资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工人受剥削的程度减轻了,也不意味着劳动力价值的提高。

四、资本主义工资的国际比较:工资的国民差异及其原因 1.工资的国民差异
2.工资国民差异产生的原因 首先,各国生活水平不同;

其次,各国工作日长度和强度不同;

再次,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第五章 资本积累
本章知识要点:简单介绍社会再生产的两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及社会再生产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简单介绍简单再生产。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解释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介绍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
什么叫做资本积累?简单介绍资本积累的动因;
资本积累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介绍资本技术构成、24 / 52

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三个概念以及为什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介绍资本积聚概念和资本集中概念;
介绍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介绍相对人口过剩的实质和相对过剩人口的几种形式;
简单介绍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本章知识重点和难点:重点介绍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是如何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的?

第一节 社会生产和再生产 一、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统一:
(1)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但同时每一次生产过程,又会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为下一次生产过程提供条件。

(2)其次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因为每一次生产过程,都是人们在一定生产关系下进行的。随着生产的不断更新和重复,这种生产关系也会不断的得到维持和发展,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和再生产都无法进行。

二、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简单介绍简单再生产。
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自己创造的;
(2)全部资本归根到底是工人创造的;
(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发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解释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三、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简单介绍什么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什么是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
什么叫做资本积累?
知识重点和难点:重点介绍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是如何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的?
第一,最初,根据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商品的所有权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因为相互对立的仅仅是权利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占有别人商品的手段只能是让读自己的商品,而自己的商品只能是由自己的劳动创造的。根据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所有权对于资25 / 52

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者是产品的权利,而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成了似乎是一个以它们的同一性为出发点的规律的必然结果。

第二,因此,不论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同最初的商品生产规律如何矛盾,但是这种占有方式的产生决不是由于这些规律遭到违反,相反地,是由于这些规律得到应用。
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能够提供劳动,从而能够创造价值,但是这并不触犯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所以,如果说预付在工资上的价值额不仅仅在产品中简单地再现出来,而且还增加了一个剩余价值,那末,这也并不是由于卖者被欺诈,——他已获得了自己商品的价值,——而只是由于卖者消费了这种商品。
第三,一旦劳动力由工人自己作为商品自由出卖,这种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有从这时起,商品生产才普遍化,才成为典型的生产形式;
只有从这时起,每一个商品一开始就是为卖而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一切财富都要经过流通。只有当雇佣劳动成为商品生产的基础时,商品生产才强加于整个社会,但也只有这时,它才能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说雇佣劳动的介入使商品生产变得不纯,那就等于说,商品生产要保持纯粹,它就不该发展。商品生产按照自己本身内在的规律越是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也就越是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同一所有权,在产品归生产者所有,生产者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只能靠自己劳动致富的初期是有效的;
在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成为那些能不断地重新占有别人无酬劳动的人的财产的资本主义时期,也是有效的。
总之,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发现: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全部是资本化了的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追加资本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进一步扩大对工人剥削的手段,劳动力买卖的真实内容是,资本家用不等价交换来占有工人的劳动的一部分,以获取更大量的工人的活劳动。

四、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
介绍资本积累的动因。为什么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 (1 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没有止境。为了获得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以便扩大生产规模。为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26 / 52

(2 资本主义的竞争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只有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才能更快更有效的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生产、销售和信贷方面取得比较优越的条件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比例分割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资本积累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包括:(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2)社会生产力水平;
(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第二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资本的有机构成及其变化
简单介绍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三个概念以及为什么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
二、个别资本的增长——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1.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概念
资本积聚: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增大自己资本的总额。

资本集中: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

2.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二者都是资本增大的途径。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手段和途径;
资本积聚的增长必然加速资本集中的发展,资本集中的加快又会促进资本积聚的发展。

二者区别表现在:资本积聚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大,而资本集中则不会。资本积聚要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增长较慢。资本集中则不存在这种限制,因此它会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资本。
三、资本积累和相对人口过剩
1.相对人口过剩产生的原因,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相对过剩人口:相对于资本的需求来说,或者说是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相对过剩的人口,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2.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27 / 52

一,相对过剩人口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需要的产业后备军。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发展,可随时调节劳动力的供给。起到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第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重对工人的剥削。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资本家可以乘机压低工资使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还可以迫使工人遵守资本主义的劳动纪律。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能也不会真正愿意消灭失业人口。

3.简单介绍相对过剩人口的几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停滞的形式;

4.对马尔萨斯反动的“人口论”的批判。

5.西方失业理论及其现状
近现代失业理论简析,简单介绍两种失业理论:与通货膨胀相关的失业理论和与商业周期有关的失业理论。

现代资本主义失业问题与产业调整的现状 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当代效应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一极是财富的积累,一极是贫困的积累;
介绍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和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

马克思曾经从资本积累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中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尖锐的揭露了资本积累过程的对抗性矛盾。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生产不断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它的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的失业、贫困的积累。在业工人为了减少贫困,就要多受劳动折磨。失业工人不受劳动折磨,却要受到贫困增大的折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种对抗性矛盾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除这种对抗的根本出路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作用与趋势 一、资本原始积累
在封建社会末期,要大规模地、迅速地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是失去了任何生产资料的无产者;
第二,大量的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货币财富。在封建社会里,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上述两个基本条件。但是,小生产者的分化是十分缓慢的。因此,大地主和资产阶级借助于也慢的暴力方式来加速着两个条件的形成。这个过程就是资本的原28 / 52

始积累过程。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在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初期都存在过,尽管所采取的形式不同。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作用与趋势。资本主义积累的结果:资产阶级为自己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资产阶级为自己灭亡造就了掘墓人。

本章思考题、作业:
1.资本积累的原因、实质及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2.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是什么?
3.为什么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否是一种主观相象,运用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来解释?

第六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产业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既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实现价值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叫产业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三个阶段,相应的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生产阶段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销售阶段是把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由于产业资本的循环第一个和第三个阶段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个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所以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职能形式、三种职能 购买阶段——货币资本——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生产阶段——生产资本——生产剩余价值 销售阶段——商品资本——实现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因为产业资本在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中,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而产业资本循环实际上是货29 / 52

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实际上是同时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之中,所以,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2.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两个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产业资本每一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二、产业资本的周转
1.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都是资本流通的形式,都包含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

区别:资本循环重点考察产业资本一次循环运动过程,揭示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而资本周转则重点考察资本不断连续循环运动的速度问题,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使用价值生产的影响。

2.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非劳动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
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
停工时间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划分的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资本运动中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1)划分的根据不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划分的。

(2)划分的内容不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流动资本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而可变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力的资本。

(3)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
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有形磨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30 / 52

(精神磨损)。有形磨损包括使用和不使用;
无形磨损的两种情况:(1)由于生产方法改进和劳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
(2)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

4.预付资本总周转
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两个因素:
(1)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计算:预付资本年周转速度:某企业预付资本为 20XXXX0 万,其中固定资本 80 万,流动资本 20XX 万。在固定资本 80 万中,厂房价值 30 万,可用 30 年,每年周转价值 1 万;
机器价值 40 万,可使用 20XXXX 年,每年周转价值 4 万;
小工具价值 20XXXX 万,可使用 5 年,每年周转价值 2 万。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1+4+2 = 7 万,流动资本年周转 5 次周转总额 20XX × 5 = 20XXXX0 万。预付资本年周转速度( 7+20XXXX0 ) /20XXXX0 = 1.20XXXX 次。则企业的预付资本年周转速度为:
1.20XXXX 次。

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 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量。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包括可变资本在内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而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一定量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内转化为劳动力的数量就越多,就能剥削到更多剩余价值,从而年剩余价值量增多。反之,年剩余价值量减少。

(2 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意味着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剥削的劳动力越多,年剩余价值越多,因而年剩余价值率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越低。
(3)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节约预付资本,特别是其中的流动资本。

2.剩余价值率与年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1)内涵不同。剩余价值率是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31 / 52

可变资本的比率。

(2)体现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值程度。
(3)二者的数量一般也不相等。一般情况下,年剩余价值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一、社会资本与单个资本 1.社会资本和单个资本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1)从运动内容看,都要实现价值增值的目的;
(2)从运动形式上看,都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并完成各自循环;
(3)从运动过程看,都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区别:单个资本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个人生活消费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一般商品流通。

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这里指的实现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2)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只有社会总产品能卖出去,才能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才能重新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再生产。

(3)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更新是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只有社会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3.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理论前提 (1)从实物形态看,社会总产品按照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形态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这是第一个理论前提。

(2)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相对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一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二是生产生活资料的部类。这是第二个理论前提。

32 / 52

(3)把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是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 (v+m= Ⅱ c (最基本的条件);

Ⅰ (c+v+m= Ⅰ c + Ⅱ c ;

Ⅱ (c+v+m= Ⅰ (v+m+ Ⅱ (v+m 。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 (v+m >Ⅱ c ;

Ⅱ (c+v+m/x >Ⅰ (v+m/x 。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
Ⅰ (v+ △ v+m/x= Ⅱ (c+ △ c (最基本的实现条件);

Ⅰ (c+v+m= Ⅰ (c+ △ c+ Ⅱ (c+ △ c ;

Ⅱ (c+v+m= Ⅰ (v+ △ v+m/x+ Ⅱ (v+ △ v+m/x 。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
(1)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
(2)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的生产;
(3)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的生产 如何认识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规律?
(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的进行,要求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的趋势。(2)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生产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这个条件下进行扩大再生产,原有的预付资本以及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追加资本中,转化为不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大,转化为可变资本的比重必然越来越小,因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的增长,必然快于对劳动力及对生活资料需求的增长。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要求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3)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对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具有依赖关系。一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过程中,追加劳动力所需要追加的消费资料,要依赖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来提供。二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所提供的生产资料,都直接取决于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需要。三是生产资料生产部类给本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最终也要受消费资料生产发展需要的制约。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
33 / 52

一、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质和根源 经济危机的现象描述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1)经济危机在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就已存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时,都存在危机的可能性,但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可能性不具有现实性。(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并占统治地位后,一方面生产日益社会化,另一方面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构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一是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3)基本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会爆发经济危机。所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决定性阶段。
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1)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为摆脱经济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准备了条件,对生产资料的大规模需求,推动了生产资料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带动消费资料和生产的回升,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因为这会促进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加剧生产迅速增长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从而导致危机的再次发生。

三、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
(1)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进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
(2)危机程度及引起的社会振荡不如战前严重;
(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和非同期性交替出现;
(4)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并存。

四、西方经济危机理论简介
34 / 52

重点介绍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第七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存在形式
本章知识要点:介绍成本价格概念,重点介绍V与C+V的不同。介绍利润概念及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及剩余价值为什么会转化为利润?介绍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以及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五个主要因素。介绍部门内部的竞争和商品的社会价值的形成以及部门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举例说明。介绍什么因素在影响平均利润率变动的趋势——影响平均利润率上升的因素以及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介绍生产价格如何形成,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商品的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介绍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两个伟大意义——解释了资本家阶级内部斗争的根源以及资本家阶级及工人阶级整体利益的根本对抗性。介绍借贷资本的三个本质特点。介绍利息的本质和利息率的计算公式和方法。介绍股份公司形成的历史及其性质,重点介绍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及几个重要的职能。介绍资本主义地租(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和源泉以及土地价格的决定及其趋势。
知识难点和重点:介绍等价值交换规律(等价交换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规律的规律以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等量劳动相交换规律的区别,借此深入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与商品经济形式的关系。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成本价格: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形态。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润为什么会成为剩余价值的神秘化虚假形式?(1)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它的来源变得模糊了神秘了。利润成了剩余价值的神秘化的虚假形式,这不是根源于人们的错觉,而是由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2)由于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采取了生产成本的形态,使可变资本作为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被模糊了,剩余价值也就自然的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3)35 / 52

由于劳动力价值采取工资形式,个人的全部劳动似乎都得到了报酬。这样剩余价值也就不再被认为是劳动创造的,而是被看作由资本产生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从而使得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变得模糊不清了。(4)利润这个剩余价值的虚假神秘化形式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同时它又反过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
(1)二者在量上有差别,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总资本的比率。(2)二者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个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值程度。

4.影响利润率的因素:(1)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因此,影响剩余价值率的因素都是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如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压低工人工资等。(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利润率的高低要受到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利润率有资本有机构成并不是以相同的幅度安反比关系变化的。二是资本有机构成高技术先进的企业可以获得超额利润。(3) 资本的周转速度快慢影响利润率的高低。(4) 不变资本的节约会影响利润率。(5 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利润率。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部门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部门内部各个企业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
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竞争的结果。(1)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和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因而等量资本投资于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得到高低不同的利润率。(2)由于资本的本质要求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所以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必然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是把资本从有机结构高而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有机构成低而利润率高的部门流动。资本的流动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动,并由此进一步引起资本新的流动,资本的这种在部门之间流动直到不同部门的价格变动自发调整利润率趋于均衡、形成各部门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时才会停止。(3)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和预付资本总额的比率。平均利润率决不是各部36 / 52

门利润率的简单和绝对平均,而是一种利润平均化的总的发展趋势。

2.平均利润及其实质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平均利润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各部门的利润水平;
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所占的比重大小。

为什么平均利润模糊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使利润表现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而可变资本创造剩余价值的特殊作用看不见了。这种转化只是性质上的,整个部门的利润量同剩余价值量仍然是相等的。(2) 在平均利润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不仅在性质上而且在数量上也有了差别。各个部门的利润量都是与本部门的总资本量成正比,而不是与本部门的剩余价值量成比例。只是等量资本就可以获得等量利润。(3 这样,利润无论在性质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的本质和来源全部被掩盖起来。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看不见了,利润只表现为资本自身的产物,这样,平均利润就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是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额转化形式。

1.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这一转化过程中两个逐步深入的阶段:一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二是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当资本家不再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是一个东西,但是二者又不是直接等同的,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模糊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2)由于各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等因素影响,同量的资本投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就有不同的利润率。而资本家要求同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就要求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会把资本从利润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高的部门。这种资37 / 52

本的转移和投入,会引起各部门供求关系和商品价格的变化,并进一步引起利润率的变动。这种变动一直持续到各部门的利润率相等才会停止。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反映了各部门资本家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平均利润形成后,同量资本获得了等量利润,似乎利润量完全取决于资本量,这就歪曲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因此,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生产价格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它的形成,实际上是商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平均分配的结果。

2.生产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有商品存在,它就发生作用。

(2)生产价格的形成,使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生产价格形成以前,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生产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3)生产价格成为市场价格变动的中心并没有否认价值规律。生产价格不过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形式和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因为:第一,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可能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有量的差异,但从全社会来看,资本家阶级所占有的全部平均利润之和等于全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第二,从个别部门来看,价值与生产价格存在着差异,但从全社会来看,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量。第三,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会降低,生产价格也就会下降。

3.平均利润与超额润率 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1)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趋于平均化,但这并不排除各部门中各个企业之间利润率的差别。(2)由于生产条件的不同,生产的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也不同。但是商品必须按照部门平均的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售。于是,生产力水平高于部门平均水平即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先进企38 / 52

业,就可以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利润。(3)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而平均利润反映的是部门之间的关系。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排斥部门内部的先进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不断的在部门内部进行着激烈竞争。

4.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1)理论意义: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即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
(2)革命意义:一方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集团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阐明了两个阶级之间整体上的利益对抗性。平均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是由产业部门的工人创造的。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获取的是平均利润,借贷资本家获取利息,地主获得超额利润。他们的关系是根本利益一致的剥削瓜分剩余价值。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 1.商业资本的本质
商业资本的本质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化的职能资本形式。
独立化的可能性:(1)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
(2)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经常有一部分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形态而存在,商品资本具有相对独立性。

独立化的两个条件:(1)商品资本最终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已经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完成,而是由商人担任;
(2)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资本。

2.商业资本的职能: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3、商业资本的作用:(1)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
(3)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
(4)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
二、商业利润及其来源
39 / 52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的数量相当于平均利润。商业利润是是商业职工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使用价值。



三、商业资本的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生产性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1)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用于商品的保管、包装和运输方面的流通费用,可以增加商品价值,随着商品的销售和价值的实现得到补偿。(2)纯粹流通费用是指只同商品买卖有关的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通过从每年的剩余价值总额中扣除相应的部分得到补偿。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一、借贷资本
(一)借贷资本的形成
借贷资本的 3 个主要来源:(1)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
(2)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
(3)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二)借贷资本的本质及其特点 1.借贷资本的本质
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作为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也要参加剩余价值的瓜分,利息就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的经济关系。

2.借贷资本的特点:
借贷资本是一种商品资本;

借贷资本是作为财产的资本;

借贷资本是最具有拜物教性质的一种资本形态。

二、利息和利息率
(一)利息的本质和来源
利息: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的经济关系。

利息的本质,它如何掩盖资本主义的本质 (1)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40 / 52

一部分剩余价值,它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又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2)利息出现以后,平均利润被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关系进一步掩盖。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收入,似乎是资本自身的产物。企业利润表现为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获得的收入,似乎是监督或指挥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因此在利息和企业利润形式上,它们本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这个共同的规定性被掩盖了。

(二)利息率的决定
利息率是如何确定的: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

一定时期的利息率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二是借贷资本供求状况或平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比例。

利息率变动的区间是零到平均利润率,零为最低界限,平均利润率为最高界限。由于利息率没有一个经济上的内在客观依据,无从准确的界定它的数量。所以在平均利润率水平一定和借贷资本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实际上只能由一个国家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在不同国家,利息率会由于习惯和法律传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此外,影响利息率的因素还有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大小,借贷时间长短等。

利息率的决定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经常变动,在一个国家的既定时期它又是确定的,每次借贷行为中,都预先确定利息率的高低。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银行的两种职能:吸收存款,发放贷款。银行资本的构成:自有资本即银行资本家自己投入的资本,借入资本即吸收的存款。

资本主义银行信用的特征: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
银行信用的当事人是职能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
资本主义银行利润: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银行的信用业务:负债业务(吸收存款)和资产业务(发放贷款)。资本主义银行利润是贷款利息高于存款利息的差额。

四、股份公司
股票的特点:不返还性,流动性,风险性。股票价格主要取决于:41 / 52

股息,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成正比,与存款利率成反比。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股份公司本质上是: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股东会(最高权力);
董事会;
监事会。没有工会、职代会、党委会。

股份公司的主要功能
(1) 股份公司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资本经营组织形式,对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有利于快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短期内迅速形成大资本,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投资于有利可图的部门;
引导资本社会资本流向效应好的部门,优化投资结构和资源配置。

(3) 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法人治理结构,有效的实现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科学管理。

(4 有利于保持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企业法人财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连续性的功能,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1.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和特点: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建立的类型有两种:普鲁士式,美国式。

2.资本主义地租本质: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地主的土地而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3.资本主义地租特征:(1)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它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基础之上,劳动者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表现为一种纯粹契约关系。(2)资本主义地租只能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由超额利润所形成。(3)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由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

4.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
(1 封建地租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前提,在不同程度上存42 / 52

在人身依附关系和超经济的强制。资本主义地租是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表现为一种纯粹契约关系。

(2 封建地租在数量上一般包括农民的全部剩余产品。资本主义地租则只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使用价值部分。

(3 封建地租体现了两大阶级关系,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三大阶级关系,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地租的形式:级差地租 绝对地租 二、级差地租
(一)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形成的条件: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
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收益也不相同。

形成的原因: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因为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过获得超额利润;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业中获得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

(二)级差地租的源泉
级差地租的源泉: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构成。(重点) 三、绝对地租
(一)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绝对地租形成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它使得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又不高于其价值,从而产生了超额使用价值形成绝对地租。

形成的原因: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垄断。土地私有权垄断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土地私有权垄断使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它使得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只能而且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不能转移到其他部门。

(二)绝对地租的源泉
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三)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绝对地租 43 / 52

(1)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绝对地租;

(2)克扣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作为绝对地租。

四、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地租 / 利息率,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


本章思考题、作业:
1.平均利润是作用形成的?
2.为什么说生产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 3.如何理解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4.试述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的作用以及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
5.商业资本的作用是什么?
6.借贷资本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7.股票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8.现代股份制到底是姓“私”还是姓“公”? 9.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是什么?
20XXXX.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源泉是什么? 20XXXX.为什么土地价格又上升趋势?
第八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
本章知识要点:讲解垄断形成的一般规律和垄断形成的根本原因;
垄断组织的四种表现形式;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和统治;
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介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途经和主要形式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局限;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主要方式。介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停滞趋势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等。
知识重点和难点:重点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经济建立起来的途经;
国家垄断经济的主要形式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

44 / 52

第一节 垄断资本的产生及其实质 一、垄断的形成
1.垄断形成的一般规律 竞争——生产集中——垄断
2.垄断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历史进程
二、垄断组织形成的历史演变及当代表现 1.20XX世纪垄断组织形式
(1)卡特尔:是通过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通过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

(2)辛迪加:是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

(3)托拉斯:是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

(4)康采恩:是以一两个特大垄断企业为核心,联合了各方面各领域一大批企业所形成的超大型垄断集团。

2.战后垄断组织的新形式
战后垄断组织的新形式:混合联合公司;

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跨国公司。

三、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和统治 1.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 2.金融资本的形成和统治
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
金融资本途径:首先是垄断的大银行通过贷款或购买股票来控制和支配大工业企业,或通过之间投资创办工业企业。其次是垄断的大工业企业渗透到银行。再次是在大工业企业和大银行之间的资本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事融合,双方的垄断资本家或其代理人互兼对方的要职。

3.金融寡头的形成和统治
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实现经济上的统治,就是金融寡头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的办法,实现对其它股份企业的层层控制,母公司控制子公司,子公司控制孙子公司,形成金字塔控制结构。金融寡头通过个人联合实现政治上的统治,即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机关担任要职,甚至有时由金融寡头亲自出马担任政府要45 / 52

职,或者把过去的国家军政要员聘请到自己的企业担任董事或经理,借以实现对国家政府机关的直接影响和控制。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和政府研究机构对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一)垄断价格 1.垄断价格定义
垄断价格分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2.垄断利润的来源和垄断价格是怎样制定的
(1) 垄断利润的来源。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制定垄断价格实现的。但是,垄断利润的源泉其归根结底是雇佣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来源几个方面:加强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以垄断低价购买非垄断企业的产品,并以垄断高价出售自己的产品;
加强对国外人们的剥削;
通过资产阶级国家的财政和信贷,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2 垄断价格的制定。垄断价格虽然由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但是垄断资本家不能任意规定垄断价格。原因是垄断条件下仍然存在竞争,如果垄断资本家把垄断价格定的过高,竞争对手就以较低的价格抛售商品,夺取市场。商品定价过高,其他企业也会增加生产同量产品,或者生产这种产品的替代品,从而使这类商品增多,结果是商品价格下降。商品垄断价格过高超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会使商品积压,结果仍然是过高的垄断价格下降。所以垄断资本家在制定垄断价格时,不能背离商品价值太远,同时必须对市场容量进行估测,确定产量与价格的对比关系,不能任意定价。
3.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是否依然发挥作用?
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依然发挥作用。垄断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而获取的。垄断价格的确定,不可能完全脱离商品的价值,价值仍然是价格的基础。垄断价格并没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的价格总量,垄断价格出现以后,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二)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利润仍然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可见垄断利润的获得,不过是把其它商品生产者的一46 / 52

部分剩余价值转移到资本家手里,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破坏。所以,垄断价格形成以后价值规律仍然起作用。

五、垄断与竞争
1.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1) 垄断作为竞争的对立面出现,但是垄断的出现并没有消灭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甚至加剧了竞争。

(2)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垄断没有消灭商品经济,自然不能消灭竞争。

(3) 垄断时期,“局外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自由竞争。

(4) 垄断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自由竞争属于次要地位,由垄断产生的竞争占重要地位。

2.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竞争特点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
1.克服现代经济运行和发展所需巨额资本与私人资本积累有限性的矛盾
2.克服私人垄断资本单存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与现代生产和科技社会化发展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界限。可以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投资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从而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3.克服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民众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4.缓和生产社会化与私人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通过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得以协调实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5.克服私人资本仅仅通过市场进行利益分配的有限性。通过各种福利政策、保护和扶植中小企业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缓和劳资矛盾、垄断资本和中小资本的矛盾。
6.通过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一些协调和缓和。
47 / 5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不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如何,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利益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代表垄断资本总体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调节的一种形式。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途经和主要形式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途经 (1)私营企业国有化
(2)由国家预算拨款直接建立国家垄断企业
(3)通过股份制的方式对私人垄断企业进行兼并、控制和改造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主要形式和实质
(1)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2)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具体形式有三种:一是联合创办一个新企业;
二是互相购买对方企业的股票;
三是通过国家收购一部分原私有企业的股份。
(3)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
二、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
1.20XX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萧条与“凯恩斯革命” 2.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目标、主要方式、手段、对象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管理和调节的任务: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目标: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
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
实现充分就业;
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

方式:直接调控,间接调控。

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其次是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

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

对象:微观经济主体,整个国民经济。

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样的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具体的说,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实现的。

3.怎样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计划” ?
(1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是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而48 / 52

采取的经济调节形式,对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一定即积极作用,使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表现在:第一使二次大战后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
第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促进了各部门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

(2 作为经济调节手段,“经济计划”不具有社会属性。但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为垄断资产阶级攫取高额利润服务的,因而这种计划手段不可能完全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不可能通过计划调节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生产无政府状态。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局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进一步加深。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第一,可以运用国家掌握的巨额投资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从而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第二,资产阶级国家在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界限。第三,通过国家运用各种方式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得以协调实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四,通过各种福利政策、保护和扶植中小企业政策,在一定时期内缓和劳资矛盾、垄断资本和中小资本的矛盾。第五,通过国际经济调节,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得到一些协调和缓和。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表现在:第一,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财政支出增大,加重了人们的负税,进一步削弱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使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第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最终形成经济的“滞胀”局面。第三,国家借助发行公债增加财政收入,制止私人信贷膨胀,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果使公司债台高筑,加剧财政金融危机。第四,固有垄断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率低下,49 / 52

造成严重亏损,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第三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走向
一、如何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社会化,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使经济发展出现停滞趋势,并使垄断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被掩盖和积累起来,由此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带来许多方面的影响,表现为:第一,垄断统治使食利者阶层扩大和食利国形成,表现出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第二,垄断统治引起多种危机交织并存。第三,垄断资本强化政治统治和推行改良主义。采取各种暴力手段加强政治统治的同时,采取改良主义手段收买本国工人阶级中少数上层分子和工人领袖,以分裂和破坏工人运动。同时推行各种“福利政策”,借以缓和劳资矛盾。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为什么说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就是指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各种条件日益成熟。(1)经济上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客观物质条件日益成熟表现在:垄断统治使资本主义生产全面社会化;
垄断统治是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日益社会化;
垄断统治使资本本身日益采取社会化的形式。(2)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也日益成熟表现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经济落后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2.为什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历史过程? 在资本主义制度走向衰退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进行的部分调整,虽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这就使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达到顶点的积累时间有所延长。

社会主义应当比资本主义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迄今为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原来都是比较落后的国家,创50 / 52

推荐访问:政治经济学 视角 融合 挑战抑或融合: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南北关系 挑战抑或融合: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南北关系 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