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4篇
第1篇: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为什么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意味着党的十九大将原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时间提前了15年。作出这个重大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设想,预计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将原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时间提前了15年。这是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
从近40年的实践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已大大超过当初设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社会活力,原来设定的各个时期目标都已提前实现。比如,原定2000年GDP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到1995年就实现了。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我们党与时俱进地制定体现更高要求的奋斗目标是必要的、可行的。
从未来发展的条件看,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出更高要求也是可行的。按照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从2021年到2035年GDP年均增长5%、价格指数2%、假定汇率不变测算,到2035年我国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90万亿元、约合43.6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20.6万元、约合3万美元,届时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从国际环境看,也有利于我们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的态势没有变,国际力量对比总体上有利于保持世界和平的态势没有变。虽然国际形势一些新的变化也很明显,有的还很剧烈,但总体来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2篇: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法论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及理论意义
如果说20世纪是工业经济时代的话,那么21世纪将属于科技经济的时代。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工业经济时代逐渐迈向科技经济时代,推动这一伟大转变的是由科学技术创新支撑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世界经济出现融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为一体的新浪潮,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并迅速向生产、生活、服务及政治文化各领域渗透,这一浪潮正促使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转变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条件的变换。科技进步的基础是科技创新,新知识的扩展和应用。科学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基准,成为人类文明不断延续的根本动力。
现代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竞争归根到底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谁最先进行科技创新,并最先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谁就赢得了世界经济的主宰权和制动权。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控制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前沿阵地、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并以此为基础占据着世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地位。科技创新是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一些国家(美、英、日、德等),没有一个国家不是依靠科技创新发展起来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使英国成为最发达国家,占据“世界工厂”的位置;
电力技术的创新,使18世纪的德、法迅速崛起,经济腾飞;
核能和电子技术的创新,使美国一跃而成为超级大国。
在当代世界性科技革命中,经济全球化将巩固北方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的地位,而南北差距也将进一步拉大。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潮流当中,并于2001年成为世贸组织大家庭中的一员,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达国家在许多科技前沿和原始创新方面远远领先我们,我们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有较大差距的压力。此外,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采用各种手段同国内企业争夺和控制中国国内市场,以推销各种新技术的方式抢占我国技术市场。而我国企业竞争力弱,倾向于靠政府保护或者合资,而不是通过科技创新来增加竞争能力。在中国加入WTO之后,这一形势将变得越来越严峻。因此,科技创新必须也必然会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科技创新必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
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之所以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根本原因还是生产力不发达。中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地形复杂多样,加之中国人数众多,土地资源又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因此人地关系非常紧张,具体表现为人均耕地面积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竞争力不强,同样,中国有限的工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由于开发利用的不合理或者技术的限制,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工业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凸现出来。这两种情况分别限制了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在与国外竞争过程中容易被“卡脖子”的地方,当然,对内来讲,就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绊脚石。要除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绊脚石,即使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关键还是要靠科技创新。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技术和工业技术水平,促进工农业资源的充分合理开发与利用,以提高技术的方式来弥补资源有限的不足,才能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国家的行列,我们就必须建立起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自主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国家鼓励、引导和支持。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不懈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才会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二)科技创新必然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理论上解决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关系;
而与此相对应的科技创新体系虽然还没有彻底形成,但已经得到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胡锦涛主席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继全国科学大会之后,国务院部署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我们党深刻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务院从2003年6月开始,组织各方面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力量,在深入进行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规划纲要》。温家宝指出,之所以要制定《规划纲要》主要是因为:1)实现我国新阶段发展目标的需要,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根本是依靠两大动力,一要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撑。2)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3)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低,科技成果转化滞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更大发展,需要我们从国情出发,认清我国科技发展的优势、不足和潜力,对未来15年作出一个总体安排。
国家把科技创新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位置,表明中国将走上一条依靠科技致富、科技强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同时必然会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现实环境,促进科技创新的进步。
二、国内外关于科技创新的概述及其内涵
科技创新这个词近几年才开始在我国应用。普遍认为,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原创性科学研究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等)。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概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原创性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由于科学和技术是关于人认知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技术还包含着技艺,而且人的参与程度越大,越多,则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含量、密度和水平就越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科学和技术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和技术及它们的创新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科技创新就是科学和技术创新的总和。这里的科学创新主要是指知识创新,知识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知识,所以它可以同创新联系起来。
“知识创新”是20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创新特征。西方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知识创新”,知识以及人工智能成为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与以往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不同的是,知识经济不仅在于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而且知识本身也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CECD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知识创新理所当然地从技术创新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特殊的创新模式。虽然对“科技创新”的内涵还在研究探讨当中,但“科技创新”一词的出现表明,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科技经济的推动力量,科技创新出现新的特征,查英青在其著作《科技创新与中国现代化》一书中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到创新扩散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关联度越来越高;
(2)技术创新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3)在技术创新收益倍增的同时,技术创新的成本越来越高,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风险越来越大;
(4)基于技术垄断的市场垄断竞争越发明显,谁抢占了技术创新制高点,领先一步,一路领先,否则,将被淘汰出局。因此,科技创新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的相互协作,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政策制度的支撑。
三、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联系的理论阐述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在1977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邓小平总结当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要发展,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要依靠科技创新。现代科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从科学技术与其他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关系来看,其他生产力要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都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要靠科技创新。现代科技创造出许多新工具、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不断创造出新产品。同时,现代科技培养出具有更高智力的科技人才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扩大和有效利用了劳动对象,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国家可以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出不同领域的、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而这些人才在接受国家提供的专业教育之后,已具备比较完善的可以支撑创新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较强的实证能力,他们成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常备军。
科技创新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主要的方法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技创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发不发达关系到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关系到我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或占据优势地位,更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胡锦涛总书记也经常强调,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创新,包括执政方式、执政理念以及执政技巧的创新。科技创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起到的作用就好比执政方式创新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所起的作用一样,或者,更具体地说,就好比吃饭对一个人生存发展所起的作用那样。
因此,作为主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的科技创新,必然会成为时代的主流,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
四、科技创新的生产力作用与决定性地位
(一) 科技创新的生产力作用
邓小平早在70年代末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大致有两层含义:一是肯定了科技创新的生产力作用;
二是指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科技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衡量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准。科技创新的生产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促进了生产工具的革新,人工智能的运用大大解放了人类劳动力,使经济系统分工合理化,经济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即生产关系最大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生产力本身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科技创新对提高生产效率有关键作用。决定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个别必要劳动时间,要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缩短个别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个别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变革生产工艺,加快产品更新周期,变革生产工艺,其根本就是科技创新。(3)科技创新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的提高必然打破原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体系,促使科技创新后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向新的部门转移,完成生产关系的调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
并不是每进行一次科技创新,生产力就立即发展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需要一个过程。当科学技术还是以知识形态存在时,它还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进入生产过程,转化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或者具体的物质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对象时,才能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把科技创新这一潜在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条件:1)社会生产需要科技创新。这就取决于社会是否在发展以及社会是不是重视科技创新。在“文化大革命时代”,社会生产发展缓慢,生产力低下,加上当时宣传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目标,科技创新根本得不到也不可能得到重视,当然,仅仅重视科技创新也是没用的。2)社会能否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条件包括研究经费,科研设备,科研环境等等,科技创新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科技创新只能是南柯一梦罢了。3)社会能否提供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江泽民曾说过:“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充实的物质投入,同时更需要高水准的教育环境。
(三)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地位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要标志的科技经济时代,在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众多生产要素当中,科技要素起决定性作用。有学者提出,在今天的创新时代,第一生产力=创新力,创新力=(创新人才+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核心是科技创新,关键是创新人才。传统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尽管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但已不是第一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或创新力时代,只有创新型人才和创新的科技才是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笔者认同其观点,但有一点应更突出,在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所起的作用绝不是乘数那么简单,而应该是指数,即“第一生产力=创新力,创新力=(创新人才+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环境)^创新科技”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科技创新的地位将日益重要。当然,“创新人才,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环境”都是关键因素,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同等重要。否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恐怕是一句空话。
五、科技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化这个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现代所研究的现代化,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方面的转变。传统与现代是相对概念,是随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中国现代化研究专家,北京大学 罗荣渠教授曾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归纳了世界各国学者关于现代化的解释,他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它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
狭义而言,现代化指落后国家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家水平和适应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就目前而言,研究人员广泛接受的现代化两个内涵是:一是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革;
二是发展中国家在不同领域追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享廷顿归纳出现代化的九个特征:(1)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
(2)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
(3)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
(4)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
(5)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
(6)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
(7)现代化是趋同的过程;
(8)现代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9)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
(二)科技创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世界历史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促进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和知识和源泉。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之下,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近代科学诞生。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之后于18世纪下半叶发生第一次科技革命,启动了工业现代化。继英国之后,启蒙运动促使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并达到高潮,法国大革命爆发,“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响彻云霄。欧洲开始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移。19世纪末欧美发生第二次科技革命,科技创新第一次运用到实践当中并取得巨大成功。
就像科技创新对欧美国家现代化所起的作用那样,它对中国社会主义所起的作用恐怕还要更大。现代科技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工业社会,虽然机器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人们仍然必须操纵机器,而运用自动化技术,人们可以远离工地,直接通过屏幕来监控。同样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家务服务自动化、邮政通信电子化、教育社会化、普及化。科技创新同样也推动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科技创新扩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人类的交往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也改善了医疗卫生技术,增进了人类健康,从而为人类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创造了可能性。
当然,科技创新不仅推动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日益深入,从崇拜自然——征服自然——奴役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终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这些新思想促使人们对辩证法的理解不断加深,促进了马哲的发展。现代科技创新促使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由“实体投入”向“知识投入”转变;
由“闭关自守”向“改革开放”转变;
由“个人崇拜”向“解放思想,尊重实际”转变。与此同时,科学精神也得到弘扬,以“求是、创新”为主要内涵的科学精神深入人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3篇: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对于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来的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确立了符合实际的先进制度,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既体现了中国人的理想,也反映了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科技实力迈进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一些科技成果已跻身世界前列。这些成就表明,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毛泽东曾提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延续100年时间的设想来制定任务、谋划工作。可以说,21世纪中叶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期待,这个时间点对中华民族、对科学社会主义、对中国人民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从现在到2050年还有33年时间,现阶段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既十分必要也非常及时。这一总任务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只有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从区别的角度看,首先,两者内涵不同。“现代化”一词本身含义非常丰富,是相对于落后、传统而言的,具有进步、先进、发达的意思。在政治话语中,现代化是指欠发达国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又不完全等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更为广泛的内涵和要求。其次,两者参照系不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而言的,民族复兴则是相对于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和近代的苦难而言的。只有创造过辉煌历史的民族,才会对复兴有强烈的共鸣;
只有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才会对复兴抱有深切的渴望。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虽然有区别,但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一,两者有着共同的追求,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第二,两者有着共同的实现路径,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第三,两者有着共同的领导力量,即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四,两者有着共同的战略步骤。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到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清晰地展现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轨迹。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规划战略步骤,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优势
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在总任务的牵引下,划分出若干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阶段,按照阶段性目标倒推每个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具体任务,稳扎稳打向前走,在不断达成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完成总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优势。
首先,有利于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之奋斗。在确定总任务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推进,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工作蓝图变为现实。其次,有利于鼓舞斗志。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政治领导艺术。再次,有利于检验执政成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效最终需要人民来评判,能否如期实现奋斗目标是人民评判的重要依据。最后,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逐步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过程,其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这一战略安排,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更高、内涵更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既表明我国的雄心壮志,也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发扬实干精神,积小胜为大胜,确保总任务如期完成。
第4篇: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此之前,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表述是“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两者相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由21世纪中叶调整为2035年,足足提前了十五年!
十九大“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
1、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建设上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在此之前,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表述是“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