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发表于:2022-11-23 10:3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6篇

【篇1】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二十章原文翻译

  【中庸:第二十章】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
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能够不修身。思修身,不能够不事亲。思事亲,不能够不知人。思知人,不能够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
或学而知之;
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
或利而行之;
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解释翻译】

  鲁哀公询问政事。

  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
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

  “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
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

  “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

  “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的义。”

  “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

  “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
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
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
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

  “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

  “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
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
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
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
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
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
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
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
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
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
提升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
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敬重大臣;
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
使用民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
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
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
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

  “总来说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
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
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
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
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
孝顺父母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
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不过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

  “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
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
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
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
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
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

  “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能够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能够刚强起来。

  【注释】

  (1)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是谥号。

  (2)布:陈列。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

  (3)其人:指文王、武王。

  (4)息:灭,消失。

  (5)敏:勉力,用力,致力。

  (6)蒲卢: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

  (7)杀(shai):减少,降等。

  (8)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

  (9)九经:九条准则。经,准则。

  (10)体:体察,体恤。

  (11)子庶民:以庶民为子。子,动词。庶民,平民。

  (12)来:招来。百工:各种工匠。

  (13)柔远人:安抚边远地方来的人。

  (14)怀,安抚。

  (15)劝:勉力,努力。

  (16)谗:说别人的坏话,这里指说坏话的人。

  (17)盛,多。任使:充足使用。

  (18)时使:指使用百姓劳役有一定时间,不误农时。薄敛:赋税轻。

  (19)省:视票。试,考核。

  (20)既(xi):即“饩”,指赠送别人粮食或饲料。禀:给予粮食。称:符合。

  (21)矜:怜悯,同情。

  (22)继绝世:延续已经中断的家庭世系。

  (23)举废国:复兴已经没落的邦国。

  (24)持:扶持。

  (25)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一见叫大聘,五年一见叫朝聘。

  (26)豫:同“预”。

  (27)跲(jia):说话不通畅。

  (28)这个段与《孟子·离娄上》中一段基本相同。到底是《中庸》引《孟子》还是《孟子》引《中庸》,不好断定。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史料学》认为是《孟子》引《中庸》。

  (29)弗措:不罢休。弗,不。措,停止,罢休。

【篇2】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
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男子汉 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篇3】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
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男子汉 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篇4】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原文及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翻译〗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翻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翻译〗

子夏曰:“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翻译〗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翻译〗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翻译〗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翻译〗

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翻译〗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翻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翻译〗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翻译〗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翻译〗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翻译〗

为政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翻译〗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翻译〗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翻译〗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翻译〗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翻译〗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翻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翻译〗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翻译〗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翻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

子曰:“君子不器。”〖翻译〗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翻译〗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翻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翻译〗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翻译〗

【篇5】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翻译

1.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 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 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 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 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 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 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 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 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 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 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 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 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 不超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 :" 在温习旧知识后 , 能有新体会 , 新发现 , 这样的人是可以当

的."

5.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

则殆

。”《为政》

翻译:

孔子说 :" 只读书却不思考 ,

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 ; 只是空想却不读 书 , 就 会 有 害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 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 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 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 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 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

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 人。” 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

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 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 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则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 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 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 舍 昼 夜 。

《 子 罕 》 翻译:
孔子站在河岸上说, 过去 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 也 。

《 子 罕 》 翻译: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 男 子 汉 却 不 可 被 夺 去 志 气 。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 有丰富的知识,要多疑问,多多深入思 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 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

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篇6】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翻译 ﻫ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ﻫ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ﻫ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ﻫ ﻫ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ﻫ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ﻫ ﻫ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ﻫ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ﻫ ﻫ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ﻫ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ﻫ ﻫ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ﻫ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ﻫ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ﻫ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ﻫ 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ﻫ 翻译: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男子汉 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ﻫﻫ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ﻫ  翻译: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功利干扰,要淡薄名利,只有平静的看待这些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推荐访问:论语 二十章 原文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