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2022年基层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精选文档)

发表于:2022-11-28 09:4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基层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基层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精选文档)

基层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4篇

【篇1】基层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

基层央行同级审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作者:康毅峰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1年第10期

        近年来,基层央行大力开展同级审计监督,在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隐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基层央行审计监督的主要方式。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突出问题影响了同级审计监督效果,有待引起重视。

        一、存在问题

        (一)同级审计监督制度化建设滞后。基层央行开展同级审计监督多年,由于总分行还没有出台有关同级审计监督的规范性文件,对同级审计监督的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等没有统一的规定,基层央行只能按照各自理解开展同级审计监督工作,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二)同级审计监督工作量大。武汉分行《关于加强同级审计监督工作的通知》规定同级审计频率为4年一个周期,要求用4年时间将内设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履职情况循环审计一遍。以地市中支为例,履职审计覆盖面广,涵盖所有业务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平均每年要开展4-5个审计项目,方可循环审计一遍;
加上上级行规定和中支自选的专项审计、审计试点、审计调查、交叉审计、配合上级行审计等项目,基层行审计任务重,时间紧,内审人员疲于应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

        (三)同级审计项目质量有待提高。对照上级行优秀项目评比标准,基层行同级审计项目质量存在以下普遍问题:一是审计项目方案过于简单化,可操作性不强;
二是审计抽样不尽科学,如少数履职审计、离任审计项目中的抽查样本量达不到要求;
三是工作底稿编制不规范,存在未按规定格式编写、要素不齐全等现象;
四是档案装订不规范,少数文件材料没有严格按照结论性文件、立项性文件、证明性文件、其他文件的顺序排列。

        (四)对同级审计监督的认识有偏差。一是基层行对同级审计监督的认识程度高低不一,少数部门负责人和员工对同级监督缺乏正确理解,认为内审部门和被审部门都是同级,在审计过程中有敷衍、应付内审人员的现象。二是基层行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对违反规章制度行为实行经济处罚。被审部门担心问题上报后影响科室在上级行年度绩效考评中的排名,还担心问题上报后受到经济处罚,因而采取消极配合的态度,提供审计资料时有迟报、瞒报现象,加大了审计难度。三是内审人员存在顾虑思想,担心问题查出越多,处罚越严,得罪人越多,在干部提拔、个人和部门评优评先时没有人投票,影响个人进步。少数内审人员还担心工作变动,调到其他部门受到影响。为此不敢大胆揭露问题,不敢得罪人,在审计过程中不能大胆行使监督职能。

【篇2】基层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

基层人民银行干部退休政策引发的思考

作者:齐丽萍

作者机构:人民银行海林市支行

来源:黑龙江金融

ISSN:1001-0432

年:2007

卷:000

期:010

页码:56

页数:1

中图分类:F8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干部队伍;基层人民银行;退休政策;老化问题;年龄结构;职工队伍;后备力量;县支行

摘要:@@ 一、目前县支行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rn1.人员老化,年龄结构不合理.职工队伍年龄老化问题日趋严重,自1997年以来,县支行基本上没有再接收新行员,干部队伍老化,梯级构成出现断层,后备力量薄弱.

【篇3】基层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

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的思考

张 博

【期刊名称】吉林金融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6

【总页数】3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向基层各支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规划(意见征求稿)》,希望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能改变履职现状。因此基层人民银行应抓住当前会计财务工作转型机遇,跟随国内外现代央行管理的完善模式,进行自主转型工作,并在会计财务全面转型工作中,针对我国基层央行管理情况,找出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与道路。基层人民银行在会计财务转型过程中,认真参考总行提出的意见,并结合自身所在地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转型工作。

一、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全面转型必要性

(一)基层人民银行应加快会计财务转型工作,适应我国当前发展形势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针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情况,人民银行承担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三大重任。中央银行财务实力和资产负债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力,为满足新的发展需求,基层央行必须顺应经济发展态势,把握新阶段的发展特征,加快会计财务工作转型,提高自身管理稳定性与资金利用效率,为中央银行高效履职提供决策支撑和资金保障。

(二)基层人民银行应加快会计财务转型工作,适应我国会计发展新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会计财务工作转型的方向,旨在积极推进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水平。因此基层人民银行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会计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不断加强基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的信息分析与研究功能,已成为会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基层人民银行应加快会计财务转型工作,适应我国管理新形式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管理的制度。同时,内外部监管的新环境,对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财务工作必须提高风险意识 ,增强开支项目计划性管理,改正以往粗放管理的行为,通过转型来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而来适应新形势。因此,在当前严格监管的形势之下,我国基层人民银行应积极推进会计财务工作全面转型工作,提高履职规范性。

【篇4】基层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


基层人民银行风险防控思考与对策
[《人民银行法》赋予的“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经理国库和维护支付清算系统正常运行”等工作职能,是目前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履职的重点,而这些项业务工作中的风险防控则是支行履职的基础和保障。虽然近年来,基层央行结合业务发展的需要,按照上级行的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加大了风险防范的力度。但是,一些单位、部门和个人有章不循或故意违规的现象仍然存在,这集中反映出人民银行的岗位风险管理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在合理设置岗位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基层央行的风险防控工作,对于保障中央银行职能的履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央行风险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近年来,由于县支行业务量减少,资金安全管理有所放松,潜在风险隐患有上升趋势。认识上偏差导致这种局面造成一些业务人员工作粗心大意,不求慎解甚至有些机械。特别是从事业务工作时间短的人员,由于没有经历过大业务量的历练,责任心不强。

(二基础工作亟待加强。目前县(市支行业务基础工作薄弱的主要表现:一是不规范,存在条理不清,相互混淆,杂乱无章现象;二是工作质量不高,从各种登记簿记载上和传票审核上及业务办理流程上存在一定纰漏;三是工作态度不积极。导致工作没有热情,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

(三制度建设缺乏震慑力。制度有了,但对制度掌握、理解、执行及运用效果不佳,没有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主要表现三个不到位:一是制度理解不到位。随着业务的发生、发展,很多制度管理规定也发生很大改变,对这些规定没有及时掌握。因此,工作中一直沿用老规章或沿袭一些习惯做法和惯性思维。二是制度掌握不到位。对已出台一些新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没有做到及时掌握和学习,运用也就无从谈起;三是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些经办人员对会计、国库和发行专业各项规章制度不研究或研究不透,执行当中含糊不清,凭感觉和经验办理业务,甚至有些制度形同虚设,不能做到遵章办事。

(四业务中坚力量不足。目前,复合型人才缺乏,是制约业务发展的棘手问题。相当一部分业务人员技能单一,只能承担1个岗位,业务能力不均衡。显现较为突出的是在A、B角岗位设置上,有的人胜任不了B角岗位,一旦出现人员短缺,很有可能出现一人兼多岗现象,很难避免一手清问题的出现。

(五业务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目前,县(市级人民银行自1989年以来已12年没有接收新人,在岗人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可以独挡一面或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人员,尤其是年青人和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十分缺乏,存在业务干部年龄断档现象;一线业务人员年龄最小也已35周岁,平均年龄在44岁左右。年龄偏大,导致有些人跟不上业务发展的步伐,在接受新生事物和新理念上有一定的阻碍;有些人不适应高科技电算化发展需要,只能进行简单微机操作。

推荐访问:人民银行 同级 基层 基层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 基层人民银行同级监督工作实践与思考 银行同级监督的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