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就是要树立“质量就是生命”,“好”字当头、质量第一的质量观。作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就是要按照生产源头严把产品质量关的要求,在切实做好标准、计量、质量管理、监督、认证、执法打假等工作的基础上,把保障质量安全和提升质量竞争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履行质量综合管理职能、促进提高质量总体水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积极发挥质监职能作用,努力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服务。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等重大战略,充分发挥质监职能作用,增强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贡献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按照中央在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所提出的工作措施和要求,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监督抽查、生产许可、地理标志、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执法打假、缺陷召回、设备监理等职能作用,加快食品、重要消费品、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重点领域标准的清理和制(修)订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全省标准信息库,增强标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性。
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围绕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监管制度之间的统一性、协调性和科学性,建立健全环环相扣、无缝衔接的监管体系。加快构建完整的产品质量监管链条,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全方位覆盖,做到企业全备案、产品全登记、检验全报告,监管到位,不留死角;二是全过程监管,建立起从产品设计、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销售、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严格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三是全面协作,建立与生产经营企业、与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内部之间的协调机制,认真履行质监职责,积极发挥我们的作用。
加大扶优扶强力度,大力推动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活动,力争2009年开展质量兴市活动的县市比例达到60%,不断深化建设内涵,丰富建设内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自有品牌发展,推动培育我省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知名品牌工作,完善地理标志保护、食品农产品认证等扶优扶强措施。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探索建立以风险评估数字模型为中心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定期综合分析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研判机制、风险预警平台和质量安全风险快速反应机制,努力做到对质量安全问题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加强对行业“潜规则”的风险研判,及时发出预警,妥善处置,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系统要加强食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应对各类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加强质监能力建设。结合《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充分调研和认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拟建四个产品质量国家级质检中心,即国家磷及磷化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煤及煤化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国家机械和电子基础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更名一个中心,即将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更名为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些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建成,将为贵州省“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全省科技发展提供一个高水平、权威性的平台。同时,建立国家质检中心,对我省整个检验检测行业将起到领军带头作用,对提高我省技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优势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者系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