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党协商是不同政党主体之间的互动民主形式,这一形式能否顺利进行离不开执政党和参政党两大主体的自身建设。党内关怀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单一政党主体内部的建设行为,其落实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政党协商主体各自自身建设的好坏。毛泽东作为党内关怀思想的重要提出者和实践者,本文将以他的党内关怀思想为视角,研究如何推进政党协商的主体建设,从而为健全我国的政党协商制度提供些许思路。
关键词:政黨协商;毛泽东;党内关怀思想;意义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2 — 0060 — 03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和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政党协商的两大主体,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情况如何对政党协商的开展至关重要。而党内关怀作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子系统,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其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党内的和谐,影响到党的自身建设和政党协商事业的健康发展。深入挖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党内关怀思想,对于推进现阶段政党协商主体自身建设和中国政党协商制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党协商与党内关怀的关系构建
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1〕,是两大政党协商主体之间的民主互动行为。关于党内关怀,一般而言是指为了实现党的目标和最高理想、提高党组织的先进性与战斗力、激励党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或党员进行政治引导、组织建设、精神激励、生活保障等所采取的一系列关爱措施和帮助行为,属于党的内部自身建设行为。作为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的党内关怀,在加强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政党协商作为党内关怀的外化表现形式,它的健康运行离不开党内关怀的如实落实,落实党内关怀是政党协商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毛泽东党内关怀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取得胜利,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之下。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这其中蕴含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毛泽东同志本身所具有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素养奠定了他党内关怀思想的理论基础。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对党内同志的教育、培养和党的基层组织的发展,并从思想、生活、政治、工作等多方面实践了他的关怀思想。
(一)思想关怀
毛泽东对党员的思想关怀是通过与党内不断出现的“左”倾和右倾的错误思想倾向进行斗争实现的。1929年召开的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根据中央九月来信中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2〕。针对党内出现的民族投降主义的错误思想倾向,毛泽东随即指出“为了争取中华民族和劳动群众的解放,为了使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斗争坚决有力,必须反对共产党内部和无产阶级内部的阶级的投降倾向”〔3〕。面对很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还没有入党的现状,他指出“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4〕。
除指出党内存在严重思想问题的同时,毛泽东还采取了许多针锋相对的措施来纠正党内错误的思想。首先,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开展无产阶级思想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思想斗争,多次开展整风运动,划清党内的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采取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办法,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使党员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思想问题,并不断及时纠正;其次,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通过开办党校组织党员学习,亲自撰写《矛盾论》和《实践论》等富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供党员学习,要求党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开展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组织关怀
毛泽东的组织关怀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党员质量的严格要求,制定严格的入党标准;二是对党组织内部青年党员与老资格党员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三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发展的充分关注。
在红四军时毛泽东就指出:“党员加入太随便,许多不够党员资格的也拉了进来,特别是官长不要任何条件,一概拉进”〔5〕,党员的质量已经严重影响到红军的领导和政策的执行。为此毛泽东在1929年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就指出以后新入党的同志要满足政治观念没有错误、有牺牲精神、积极工作、忠实、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五个条件。在吸收党员入党时“必须注意有步骤地吸收觉悟工人入党,扩大党的组织的工人成分”〔6〕。严格把控党员的入党质量,“提高党内的警觉性,反对叛徒、奸细、投机分子、自首分子混入党内”〔7〕。
为了党组织的和谐发展,毛泽东还多次对党内青年党员与老资格党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定位。对于青年党员他要求:“党员中青年部分因其比成年不同的情绪,除一般地接受党的训练外,还有特别受一种青年教育之必要,须有专门组织去担任这种工作”〔8〕。在1955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党内新生力量和老资格两种人谁更有希望时,他指出:“当然是新生力量更有希望。有些同志因为自己是老革命,就骄傲起来,这是很不应当的”〔9〕。并告诫党内的老资格同志不要凭借着自己的老资格吃饭,一定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加强对青年党员干部的提拔。对于党员干部,“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组织他们,培养他们,爱护他们,并善于使用他们”〔10〕。
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毛泽东在各个时期都实践了他对于党的基层组织发展的关怀。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在开展农民运动的过程中创建了农村中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即中共韶山支部;在土地革命时期,为配合红军当时的情况,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注重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开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顿;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八大上以党章的规定方式对基层党组织正式定名为“党的基层组织”,并对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职责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三)政治关怀
对党员的政治关怀,要紧密结合党的政治路线,保证党的基本任务的实现。毛泽东对党员的政治关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党员认真学习,开展党内教育。毛泽东同志指出党员一定要加强学习,因为“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11〕。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纠正过去之无计划的听其自然的状态”〔12〕。在学习的方式上,除了利用报纸、电报、宣传册、口头报告、训练班等对党内同志进行教育之外,还充分利用了“党务广播”,毛泽东说:“党务广播,是党内教育干部的一种方式”〔13〕。基于当时大部分党员出身于农民,知识水平比较低,甚至连字都不认识的现状,毛泽东还开展了对不识字的党员的读报活动,让他们了解党的政策。除以上的理论学习之外,他还要求党员还应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深入农村,“学会帮助农民做按家计划,学会帮助农民组织劳动互助团体,学会帮助农民组织合作社”〔14〕。反对那种不关心工业,不懂经济,一无所能的空头“革命家”,要求“所有的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经济工作,其中许多人应该学习工业技术”〔15〕。
注重提升每位党员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在坚持党性的基础上,保障每位党员的个性。针对当时红四军党内党员到会少有兴趣的现状,毛泽东提出:“第一,会议要政治化实际化。第二,要把会议的重大意义时常对同志们提醒,尤其是新党员及工作不积极的党员。第三,决议不要轻易,一成决议,就要坚决执行等”〔16〕共计七条纠正的方法来保证党员参与会议的积极性。当一些人提出共产党要消灭个性,只要党性的错误说法时,毛泽东指出:“任何一项凡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和事情中都有党性,也有个性。这种个性必须是与党性统一的”〔17〕,共产党的党性是建立在每位党员自身特殊性的个性基础之上的。
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充分保障每位党员自身的政治权利。“民主要有很高程度的民主,集中也要很高程度的集中,这两个东西有没有矛盾呢?有矛盾的,但是可以统一的,民主集中制就是这两个带着矛盾性的东西的统一”〔18〕。“要党有力量,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19〕。1944年英国记者斯坦因问及毛泽东他实行的政策有没有被怀疑或者反对过,毛泽东说:“我们党内自然也时常会发生意见分歧,但这些分歧都能通过讨论和分析这种民主的方式加以解决”〔20〕。为实现党内民主,毛泽东用代表大会、代表会议的方式代替了原来的干部会议,并用这种方式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得到了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通过不断扩大的党内民主,来拓宽和巩固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四)精神关怀
精神是支撑人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毛泽东对党员的精神关怀主要体现在他为共产党人树立坚定的信心、宣传榜样典型和喊出激人奋进的口号等多个方面。
坚定共产党人的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针对党内出现的悲观心理和疲劳情绪指出:“从前我们党内有一个传统,就是讲不得困难,总说敌人是总崩溃,我们是伟大的胜利,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现在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估计到光明,也要有充分的信心估计到黑暗,把各方面都估计到”〔21〕。
积极向党员宣传榜样典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教导落后分子、平常分子向积极的同志看齐,如果“没有这样的引导,使积极的和落后的混同在一起,对积极的没有鼓励,和落后分子一样看待,这就是错误的”〔22〕,所以提出要为全党树立学习榜样。他在1943年《关于共产国际解散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都要善于团结人民群众,这里我想要请同志们学习近日《解放日报》报道的陈宗尧、左齐两位同志的榜样”〔23〕,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学习这两位同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精神。除此之外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还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习愚公的移山精神,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等。
为了激励党内同志的精神斗志,配合不同时期不同的政治任务,毛泽东还提出了许多鲜明易懂的口号。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跟着共产党走;抗日战争时期面对蒋介石的消极抗日态度,毛泽东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解放战争时期面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进而发动内战,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口号等。这一系列口号的提出,都对激励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生活關怀
生活关怀就是关心党员的基本生活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为党员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不但在经费分配上要多对基层组织补助经费,而且也要十分关注党员物质上的问题,认为党组织应当帮助党员谋职业,帮助党员学习技能,使党员不依赖于党生活。在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后,毛泽东提出我们要完成伟大的革命斗争,必须要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既要关心党的干部,也要关心非党的干部,并且要善于识别、使用和爱护干部。面对“干部有疾病、生活、家庭等困难问题者,必须在可能限度内用心给以照顾”〔24〕。在1943年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中,他提出敌后各根据地的大多数干部,要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把共产党员为着供给家庭生活(农村党员)和改善自己生活(机关学校党员)以利革命事业,而从事家庭生产和个人业余生产,认为不光荣不道德的观点,是错误的”〔25〕。要求共产党员和民众一起开展生产运动,增加粮食和日用品,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
(六)工作关怀
毛泽东对党员同志的工作关怀是指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共产党员要处理好与党外民主人士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树立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毛泽东在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曾说“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他人、垄断一切的权利”〔26〕。在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任务是除了汉奸和破坏抗战的团结外,还要与党外其他人士展开合作。“一切阶层的抗日人民,不论是有党有派,或者是无党无派,不论是同情我党的,或者只在一部分纲领上愿与我党合作的,也不论是已经与我党共事的,或者尚未与我党共事的,共产党员都必须和他们一致合作,共同为抗战建国的总目标而奋斗”〔27〕。
作为共产党员,要密切联系群众,处理好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紧紧地和民众在一起,保卫人民,犹如保卫你们自己的眼睛一样,依靠人民,犹如依靠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一样”〔28〕。必须要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给人民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让人民实实在在获得,帮助人民发展生产。他还批评党内一些同志说:“对于某些同志说来,他们还是一个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者,因为他们只知道向群众要东西,却不知道或不愿意给群众一点东西,引起群众讨厌他们”〔29〕。
总的来说,毛泽东的党内关怀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并经过中国革命实践检验不断总结出来的,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全面性,毛泽东的党内关怀思想内容上涉及广泛,涵盖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组织、精神、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科学性,毛泽东党内关怀思想所具有的科学性,是因为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运用;三是政治性,毛泽东党内关怀思想的各方面都在围绕着党的政治路线运行,而政治路线的运行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党的政治任务。
三、毛泽东党内关怀思想对开展政党协商的意义
政党协商作为党内关怀的外化表现形式,在现阶段的运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政党协商的正常开展。思想意识层面,一些地方中共党委并未认识到政党协商的重要性,协商意识十分淡薄,不愿意协商,而一些民主党派参政意识也非常薄弱,对政党协商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组织建设层面,一些地区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很不健全,甚至没有专职的行政人员,缺乏专业人才,致使无法开展协商;政治层面,民主党派进行协商时,本来是民主党派整体的事务却异化为民主党派领导的个人事务,除领导外党派其它成员参与非常少;生活层面,民主党派领导干部的工资与职级并不相符,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精神层面,民主党派成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提出意见后,很多意见既没有得到有效反馈,也没有认真进行落实,严重影响了民主党派成员的积极性。而要切实解决政党协商中出现的以上问题,离不开党内关怀的开展落实。
毛泽东的党内关怀思想虽然大部分形成和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但是对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和政党协商的正常运行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来说,毛泽东党内关怀思想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党内关怀思想,为我们从理论上研究政党协商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为我们当下制定政党协商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从实践运行来看,毛泽东的党内关怀思想,为我们从思想、组织、精神、生活等各方面加强政党建设尤其是参政党建设开辟了窗口。第一,思想意识层面,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要提高对政党协商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党内对政党协商错误的思想认识,并适时进行党内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开展调查研究;第二,组织建设层面,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参政党,现阶段参政党党员人数相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非常少,而部分地区为了扩充党派成员,并没有对党员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给政党协商的开展造成了很大困境。要加强参政党组织建设,务必要把好党员入口关,抓好党员质量,同时重视对党内青年人才的培养,完善参政党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为政党协商奠定组织基础;第三,政治层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提出意见或作出决定时,都应该先在党派内部征求意见,切勿把领导的个人行为异化成党派意见的集中表达,从而致使政党协商无法真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第四,生活层面,落实参政党成员相应的职级待遇;第五,精神层面上,要着重建立健全沟通反馈和监督机制,逐步提高协商成果的转化率,并通过积極宣传参政议政典型,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民主党派成员参与政党协商的积极性。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学习问答〔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7:15.
〔2〕〔19〕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278.
〔3〕〔10〕〔2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96-526-528.
〔13〕〔14〕〔15〕〔17〕〔18〕〔20〕〔21〕〔23〕〔28〕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46-147-417-399-188-390-22-45.
〔4〕〔25〕〔2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5-912-809.
〔5〕〔8〕〔12〕〔16〕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9-93-94-92.
〔6〕〔9〕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2-402.
〔7〕〔11〕〔22〕〔27〕〔29〕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0-179-419-394-468.
〔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