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基于信息技术的技术转移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发表于:2022-12-06 18:4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在深入探讨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技术转移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技术转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征,阐述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新思路,讨论技术转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知识领域、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具体内容。

关键词:信息技术;技术转移;复合型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科技发展对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许多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竞相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技术转移已经日益渗透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1]。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的转让、转移、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近年来,信息技术(IT)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技术转移信息化需求不断增长。但是,我国目前从事技术转移的从业人员大多是经验型人才。事实上,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从事技术转移业务的高层次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十分匮乏[2]。本文从技术转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出发,分析信息技术对技术转移行业的影响,探讨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新思路,研究技术转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知识领域、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具体内容。

1我国技术转移行业的发展现状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我国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技术转移已成为实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的理念日益渗透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积极拓展技术市场,促进我国技术转移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2007年末,科技部联合教育部、中科院共同启动了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并联合发布了《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对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总体目标、重点内容、保障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国家层面对建立新型技术转移体系、加速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等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2008年8月,科技部印发了《关于公布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通知》,确定了76家机构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对示范机构工作提出要求,带动了全国技术转移工作的深入开展。然而在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建设中,技术转移仍是其中较薄弱的环节,使得很多技术因得不到系统有效的服务而无法转移。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严重缺乏具有掌握信息技术的高层次技术转移专业人才[2]。近年来,高层次技术转移人才严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信息技术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就显得十分迫切。

2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思路

面对我国经济建设对技术转移人才的需求,北京工业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发挥办学优势,和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共同举办技术转移与信息服务方向工程硕士班,率先在全国开创技术转移高级人才学位教育。培养对象包括北京市科研院所、高校、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科技服务和技术转移机构、技术咨询公司的负责人、业务骨干、企业技术主管以及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人员。按照技术转移行业发展的需求,为国家培养熟悉国际技术贸易、了解国际技术转移的国际惯例、通行规则与法律法规体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高级应用软件工具,能充分利用IT服务平台的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教学形式以知识讲授为主,辅之以案例分析、主题研讨、企业实地考察等形式,实现经验共享、推进互动交流。此举不仅搭建专业学习的平台,而且还为技术转移同行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和交流沟通的平台。

3基于信息技术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

3.1知识体系与知识领域

综合国内外先进理念,紧密结合技术转移工作实际,透析技术转移行业热点、探讨技术转移的发展前沿,形成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技术转移复合型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该体系由6大知识领域组成: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现代技术和工程基础知识,技术经营和技术市场,IT服务平台和支持管理,政策法规和操作实务。这6个知识领域的关系可以概况为:掌握现代技术和工程基础知识,依靠相关政策法规和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学习技术转移操作实务,运用IT服务平台和支持管理,开展技术经营和技术市场工作。

3.2知识点

上述知识结构中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基本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历史、科技英语文献、商务英语写作、工程数学基础。

(2) 现代技术和工程基础知识:现代与新兴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技术转移业务流程。

(3) 技术经营与技术市场:技术战略与规划、技术获取与技术转移、技术经营、技术创新组织管理、产学研合作创新、企业技术并购、技术贸易、国际技术贸易、技术融资、营销体系与工具。

(4)IT服务平台与知识管理:IT服务平台体系结构、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数据组织与数据库管理、技术转移信息服务、技术转移知识管理、技术转移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转移数据挖掘、决策支持。

(5) 政策、法律和法规:知识产权与司法保护、合同法、技术市场相关法规政策、专利转让与许可、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6) 操作实务:技术评估、技术融资、知识产权交易、商务谈判、商业计划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及分析、科技商务策划、案例分析及实践研究报告、技术转移市场考察。

3.3课程设置

针对上述知识点的课程设置如下。

(1) 公共基础课:设立自然辨证法、工程数学、商务英语、商务英语II等4门课程,每门课32学时,2个学分。主要在第1学期完成,商务英语II在第2学期完成。

(2) 专业基础课:设立现代与新兴技术、信息技术导论、技术经营论、技术转移IT支撑平台、技术转移信息服务、技术转移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与法规等7门课程、其中技术经营论为32学时,2个学分,其他课程16学时,1个学分。都安排在第1学期完成。这些课题中的信息技术导论、技术转移IT支撑平台、技术转移信息服务3门课是为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知识而特别开设的。

(3) 专业课:设立业务流程分析与系统设计、数据组织与数据库基础、知识管理工程、技术情报学、技术转移、国际技术贸易、技术评估与融资、知识产权交易等8门课程,每门课16学时,1个学分。这些课程安排在第2和第3学期完成。这些课题中的业务流程分析与系统设计、数据组织与数据库基础、知识管理工程3门课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的技能而特别开设的。

3.4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国内国际的技术转移实习实训、考察调研、合作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研究、实训、合作交流等实践学习。实践教学分为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学位论文设计3部分。其中两个技能训练占8个学分,安排在第3学期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占8个学分,安排在第4学期完成。

(1) 基础技能训练:包括商业计划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及分析、科技商业策划,一般信息系统的使用和需求分析技能。针对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遍性,着力提高学生应用常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3]。

(2) 专业技能训练:包括案例分析及实际研究项目训练、跨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案例分析、国内外最新技术转移成功案例研讨、国内外考察调研。结合中国的商业环境与本地实际,进行技术转移管理模式、技术转移服务业务流程、技术转移数据库与信息挖掘技术、技术转移信息系统需求分析、规划及设计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3) 学位论文设计:主要是安排学生在技术转移中心、科研管理机构和知识产权管理等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的技术转移信息系统、信息服务平台等的设计与建设,以及较大技术转移案例的信息化应用等实际课题,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论文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出信息技术与技术转移相结合的学位论文。

3.5教材建设

由于技术转移及其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颖性,相关教材建设尤为重要。我们已出版《技术转移联盟导论》,准备出版计划《技术评估方法与实践》、《技术转移业务运营实务》、《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技术评估方法与实践》、《技术转移绩效评估研究》等教材和专著;编纂技术转移、科技咨询案例库、习题库、试题库;建立技术转移资源库等。对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4结语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全国技术交易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许多国际知名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转移组织将登陆中国,这些都急需大量的新型技术转移人才。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新型技术转移人才必须具有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系统及平台的技能。本文对这样的复合型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了它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教学体系。鉴于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颖性,在培养模式方面还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培养机制、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构建系统的、独具特色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在做好技术转移人才学位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类型、多层次的技术转移人才培训,为国家培养一支信息技术装备优良的技术转移、科技咨询与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组成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王新新. 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趋势及相关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2008(12):94-96.

[2] 史宪睿,张大英. 我国技术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2-54.

[3] 杨成全,卢玉和.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7(8):80-84.

Study on Technology Transfer Compound Talents Training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U Hong-zhen, ZHANG Xiao-ling, FENG Xiu-zhen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24, China)

Abstract: Exploring on the demand of technology transfer talents in China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haracter of technology transfer compound talents is analysed, some new ideas for compound technology transfer personnel training are described, and the knowledge fields, curriculum and practice training for technology transfer compound talents teaching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chnology transfer; compound talents

(编辑:彭远红)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人才培养 转移 研究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