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2)
摘 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是路易·阿尔都塞思想中一个极为令人瞩目的重要理论,不仅本身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对于我国进一步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从剖析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理论来源和主要内容出发,在深刻认识其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挖掘该理论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有益价值,如抵制意识形态渗透,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反对剥削,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向;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阵地,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054-04
作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代表人物之一,路易·阿尔都塞一生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研究,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理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作为阿尔都塞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吸收、借鉴诸多理论家优秀思想的基础上,经过阿尔都塞本人的深刻思考、实践创作而得,其理论中的精髓思想至今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来源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是阿尔都塞在深入研究、借鉴和继承其他诸多重要理论基础上创作而得,总体上具有广泛的理论背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都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其一,在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过程中,阿尔都塞对于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启发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和作为“革命阶级革命意识”的意识形态等方面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首先,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并非是真实地反映一切现实生活的。他指出“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像物象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1]19即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照相机式”的反映真实现实,其“虚假性”主要是针对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而向被统治阶级灌输符合自身利益的思想观念而言。同时,马克思又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来源于物质世界,具有现实性,并非是“胡言乱语”。阿尔都塞在之后的理论分析过程中却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认为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梦幻和虚无。其次,马克思认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此意识形态可以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存在并发挥作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除了建立政治、法律制度等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政治上层建筑以外,还会将本阶级的思想观念寓于宗教、哲学、道德等领域并在其中取得优势地位,从而促使人们更加认同所处的社会制度。最后,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应该作为革命阶级的革命意识,充分发挥“黏合剂”的作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掩盖了资产阶级剥削、压迫人民的本质,并虚假地描绘成是追求自由民主、符合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样子。事实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服务于谋求本阶级特殊利益的,它們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相互对立、相互冲突,唯有无产阶级的利益才真正地代表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无产阶级在进行彻底的革命时,应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作为革命意识能够紧密联系和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黏合剂”作用,在具备广泛的革命群众基础条件下夺取革命的胜利,真正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同时,阿尔都塞阐述“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思想是对马克思提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观点的不同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思想,指出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的生活过程中就可以描绘出其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2]73即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发展依附于现实世界人类的实践活动,其自身并不能独立发展,因而说意识形态没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观点是一个否定性的命题,认为这其中包括“意识形态是纯粹的梦幻”和“意识形态没有独立发展的历史”两种内涵。关于“意识形态是纯粹的梦幻”,阿尔都塞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事实上马克思并不否认意识形态的现实性和历史存在的必要性。马克思肯定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历史生活的一种基本结构,归根是产生于现实生活的,但是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关联。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是一个肯定性的命题,指出意识形态的内容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其结构和功能是不变的,并始终以同样的方式贯穿于包括阶级社会和无阶级社会在内的整个历史之中。“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人类对其生存条件的关系所必需的接力棒和跑道。在无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所有人根据自己的利益体验人类对其生存条件的依赖关系所必需的接力棒和跑道。”[3]232在此基础上,阿尔都塞进一步借用弗洛伊德“无意识是永恒的,它没有历史”的命题,指出意识形态也是永恒的,从而得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观点。
其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也是阿尔都塞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明确写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所做的“补充”。他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归纳为“第一,国家是强制性的国家机器;第二,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一定要区别开来;第三,阶级斗争的目的是针对国家政权的,所以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就利用国家机器的功能来实现他们阶级的目的;第四,无产阶级一定要夺取国家政权,以便打碎现存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代之以全然不同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这是第一阶段,在此之后,就开始走上一个更为彻底的历程,即国家消亡(废除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的历程。”[4]104关于“国家”的定义,阿尔都塞提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习惯将国家视为一种强制性国家机器,纵然他们在实践中已经认识到了国家定义可能更为复杂,甚至已经进入到“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领域,但最终并没有在形式上将理论加以系统化。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结构比作一座由经济基础和竖立在其之上的两“层”上层建筑共同构成的大厦,这两层上层建筑一个是政治法律及其附属物,一个是观念性的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认同这种比喻并由此出发,认为第二种上层建筑并非只是一种观念意识,它同样是一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稳定的国家机器,是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
(二)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
建立在市民社会基础上的文化霸权理论是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理论,它对于阿尔都塞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葛兰西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上层建筑的相关论述,提出可以将上层建筑分为“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两个层次的思想观点。其中,由军队、监狱等国家机构组成的政治社会,主要是通过暴力手段来维护阶级统治,相应确立起来的是政治霸权;由工会、教堂、学校等组织构成的市民社会,主要通过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教育、领导来达到维护阶级统治的目的,相应确立起来的便是文化霸权。在葛兰西看来,“统治”并非等同于“领导”,提出统治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前就要开始行使自己的“领导权”,从而确立自己的文化霸权,以进一步达到成为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的目的。同时,他明确指出文化霸权的确立并非是通过暴力形式得以實现的,而是通过双方“谈判”赢得民众赞同来获得社会合法性的。葛兰西特别强调在此过程中知识分子的作用不容忽视,他们对于特定阶级文化霸权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建构和宣传作用。类似于葛兰西关于“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政治霸权”和“文化霸权”的划分,阿尔都塞将国家机器分为“镇压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样,“阿尔都塞的讨论直接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相对接了,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的作用机制被直指为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合法统治的文化霸权。”[5]相对于葛兰西提出学校、工会、家庭等文化霸权的机器,阿尔都塞也提出了一系列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物质载体并同样强调其重要性:“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在掌握政权的同时把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在其中行使自己的霸权的话,那么它的统治就不会持久。”[4]106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相关内容是对之前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主要内容
阿尔都塞在继承和借鉴诸多其他优秀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丰富内涵和主要内容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一)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
阿尔都塞认同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将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区分开来,认为统治阶级不仅要成功夺取国家政权,而且要充分发挥国家机器维护阶级统治和社会稳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国家机器定义的认识,国家机器具有更广泛的定义范围和更丰富的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家机器包括政府、行政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我将把它们合称为镇压性的国家机器。”[4]104阿尔都塞指出在主要通过暴力手段维护阶级统治的镇压性国家机器以外,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一种明显支持镇压性国家机器的实体,即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于什么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AIE),阿尔都塞列举了以下机构:“宗教的AIE(由不同教会构成的制度),教育的AIE(由不同公立和私立学校构成的制度),家庭的AIE,法律的AIE,政治的AIE(政治系统,包括各个党派),工会的AIE,传播媒介的AIE(出版、广播、电视等等),文化的AIE(文学、艺术、体育比赛等等)。”[4]105因此,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可以被理解为主要通过意识形态发挥作用来维护统治阶级地位的非暴力性机构或领域。
镇压性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两者之间既存在差异,又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一方面,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首先,镇压性国家机器主要通过强制性的暴力手段发挥功能,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主要通过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其次,镇压性国家机器只有一种,是单数,它虽然包括军队、法庭等多个机构,但终究都是受统治阶级统一支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是多样的,是复数,其形形色色的子机构使其具有多元性的特性。最后,镇压性国家机器因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能够被每一个社会成员意识到其存在,因而是属于公共领域的。相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多元的社会机构,它们以一种不起眼的分散形式存在着,大部分是属于私人领域的。另一方面,二者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者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镇压性国家机器能够通过使用强制性的暴力手段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转提供政治条件和后盾保障,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要通过意识形态来发挥其明显支持镇压性国家机器的效能;两者在运行过程中兼备使用暴力手段和通过意识形态发挥作用这两种方式。镇压性国家机器以暴力手段为主,意识形态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和范围相对较小以至于难以被人们所意识到。同时,正如学校也会通过开除等方式来处罚教师和学生,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虽然主要通过意识形态发挥作用,但也会兼备使用暴力手段。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保障人们对统治阶级的臣服。阿尔都塞认为统治阶级不仅掌握着国家政权,而且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也占据优势地位,掌握着主动权。实际上,统治意识形态就是被统治阶级寓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得以实现的。阿尔都塞明确指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幻性和欺骗性,资产阶级表面上宣扬自由、平等,实际上则是将资产阶级自身的权利要求说成是所有人的权利要求,力图通过这种方式将人们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这是富人向穷人作‘最深思熟虑的演说’,从而说服穷人像接受自由那样接受奴役。”[3]231资产阶级正是通过发挥教会、学校等各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作用,将符合自身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灌输、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使人们将这种资产阶级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地接受、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而达到保障人们臣服于统治,维护统治阶级政权的目的。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维护生产关系的再生产。阿尔都塞认为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统治阶级在镇压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行使国家权力来维持和保障的。同时,阿尔都塞认为相对于以使用强制性暴力手段为主的镇压性国家机器,“在特殊意义上讲,恰恰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要保证了生产关系的再生产。”[4]107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与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实质就是其剥削关系的再生产。资产阶级主要通过社会教育制度或者其他一些特定的社会机构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劳动力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专业技能,还学会了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各种“规范准则”,这使得他们在认同和服从统治阶级的各种规范秩序的基础上建立起更加符合阶级意志的生产关系,从而实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进一步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三)支配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阿尔都塞在强调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支配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用来指代在维护统治阶级国家政权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要作用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阿尔都塞明确指出“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成熟期,把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放到了支配地位。”[4]108并围绕学校这个支配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功能发挥的过程展开了详细论述。
阿尔都塞认为学校对实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保证人们臣服于资产阶级统治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他认为学生在学校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学习各种规则和规范,这其中就包括他们在日后劳动分工中需要掌握的仪态举止、职业道德和公民守则等要素,这些规则和规范实质上就是对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维护和服从。“在这里,学校起着‘分流作用’,一方面,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分流出形形色色为资本主义生产服务的劳动者和从事资本主义统治的统治者。另一方面,通过‘规范’的熏陶,分流出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接受者。”[6]阿尔都塞认为正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制度赖以生存的机制自然要被一种普遍流行的学校观念所掩盖,它把学校看成是清除了意识形态影响的中立环境。”[4]110所以才使得这样一个能让儿童一天八个小时、一星期五天或六天来做义务听众的资本主义社会支配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反思,甚至就连在学校教书的老师们也不曾意识到统治制度强加给他们的“工作”。为此,阿尔都塞提出尽管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这场音乐会中,学校这个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几乎没有乐声,但事实上却的的确确起着支配性的主导作用。
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的当代价值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剥削本质,对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一)抵制意识形态渗透,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建设、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一些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传入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淡化论”等言论甚嚣尘上。这些腐朽思想的侵入和不当言论的传播实质上就是企图冲击和否定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给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传播“开路”。阿尔都塞认为一切社会都需要意识形态,并指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不只可以是标志领地的界桩,而且也可以是阶级斗争—常常是激烈的阶级斗争—的场所。”[4]106因而,面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恶性攻击和否定,我国必须在提高警惕的基础上坚决抵制意识形态渗透,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7]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真正发挥其服务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作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反对剥削,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方向
阿尔都塞认为资产阶级大肆宣传自由和民主,实际上是将自身的权利诉求说成是社会成员的权利诉求,以征得更多的支持推翻原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因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虚幻性和欺骗性,资产阶级统治的实质就是剥削和压迫。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同,阿尔都塞指出“在无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是所有人根据自己的利益体验人类对其生存条件的依赖关系所必需的接力棒和跑道。”[3]232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程中,我们更要明确坚决反对剥削,坚持为全体社会成员根本利益服务的建设方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三)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阵地,提高教育实效
阿尔都塞认为学校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支配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最沉默”的方式发挥着传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剥削人民的主导作用,应该遭到人们的批判和反抗。同时,应该看到阿尔都塞关于学校这一支配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相关思考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我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向来都十分重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8]当前,面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继续做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切实提高教育实效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社会主义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过程中,务必做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此外,还应高度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各项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切实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于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心中,使其在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的热忱。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作为阿尔都塞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挖掘价值和启示作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義意识形态既要积极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努力学习和借鉴各种优秀的外来思想,这样才有利于在世界舞台上真正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J].李迅,译.当代电影,1987(3).
[5]张一兵.意识刑天:永存的想象之境——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评析[J].学术研究,2002(12).
[6]王桃珍.如何更有效地建设我们的意识形态——基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J].领导之友,2016(17).
[7]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0L].(2013-08-20)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8/20/c_117021464_3.htm.
[8]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0L].(2015-01-19)http://education.news.cn/2015-01/19/c_1114051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