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像传播

发表于:2022-12-07 09: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已经逐渐转变为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期望使用最简单、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其中影像是人们最好的选择。与其它传播方式相比,影像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并且它可以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人们不需要深入思考便可以直接理解抽象的、具有逻辑性的文字,原有的文字变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并且使用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传播;影像

影像是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影像的多个方面被新技术改变,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感官和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并且影像传播逐步呈现出了社交服务化和微型碎片化等特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新媒体,一方面它与传统的媒体不同,是使用互联网等新型技术进行信息交换产生的,另一方面,它还是一个未完成的概念,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影像技术

(一)平台的重组和融合

在现有的媒体环境下,不管是产业平台,还是媒体平台,都包含着众多的子类。例如,产业平台中包括网站、电视台和图片杂志社等等对影像进行运作。而媒体平台包括手机、电视、电影等等运载影像,区隔的根本原因是技术的不完善和断裂。数字化技术的产生完全改变了影向的存在方式,打破了传统平台的壁垒,增加了重组和融合的可能性。

1.运载平台的融合

运载平台的融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影像可以使用相同的技术呈现出不同的媒介[1]。例如数码影像技术可以同时呈现电影、电视、网络、摄影等等。另一方面,不同的媒介互动、借鉴以及功能融合的加深由技術的发展决定的。有线电视的数字化丰富了电视的功能,避免了单向即时传播的弊端。蓝牙技术的产生实现了多种媒介之间多屏的、自由的切换,观众可以使用音频和指纹识别技术直接参与到电视的实时直播中。

2.产业平台的融合

运作平台的融合和重组与影像运载平台的融合和重组息息相关并且互为因果。影像制作产业属于一种相对独立的产业,它包含着前期的拍摄和后期的制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视影像的编辑环节发生较大转变,从原有的线性编辑转变为非线性编辑,数字化操作逐渐代替了机械的记录工作,很多后期编辑软件的使用增加了后期制作环节的重要性。

随着3D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促进了动漫产业的进步,使动漫产业跳出具体产业的范围,成为很多产业技术的标配,加快了视觉产业的转型,加深了广告业、影视业等各种产业平台之间的融合与重组。

(二)两级走向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应用改变了原有的影像表现,挑战了原有影像的极限[2]。人们对于影像的体验达到了极致,可以大屏的、高清晰的进行全景的观看,人们可以进行掌上移动观影,并且个人对影像进行制作。

1.最大程度上体验最精良的影像

影像技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是其对于现实的模仿,影像技术不仅仅是对于现实的虚拟,同时其追求超越现实,对现实进行夸张的体验。影像的放映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开始的2D、3D到全景电影,分辨率从2k到4k甚至6k,不断提升着人们对于观影的体验。

2.最便捷最平易的影像参与体验

在新媒体环境下,影像技术发生两级走向,与最大程度体验最精良的影像相反,发展出了最便捷最平易的影像参与体验。从原来的较宽、较大的电视屏幕和电影屏幕转变为尺寸较小的、具有可移动性的平板电脑和手提电脑,甚至是更小巧、移动性和便捷性更强。同时影像技术的产生具备了更强的参与性,对于媒介的操作变得简单化,各种制作设备和影像拍摄软件不断出现,丰富了上传的途径和方法。人们可以轻松的将自己拍摄的影像上传到各种社交网站上,可以使用手机进行现场直播。

二、影像传播的镜头语言

影像传播使用镜头将语言向人们展现出来,并且将疑问、难点直接简单的用影像画面展现出来。在影像的拍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镜头语言,使用不同的拍摄角度,选择不同的景象和不同的运动造型等等,并且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使用恰当的动画、音乐和字幕来增强内容的感染力[3]。例如,在影像拍摄过程中使用特写镜头来重点突出细节的部分,使用全景镜头来展示全貌,从而突出要表达的重点内容,减少视觉画面带来的视觉疲劳。除此之外,在拍摄影像时,要将语言表达与周围环境结合在一起,不同的语言需要不同的环境。

三、影像传播受众接受心理特征

影像传播的载体是新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强调影像内容的重要性,但是任何一种产品或者服务都不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达到所有人的目标,只是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4]。因此,如果影像传播出的内容不能够满足目标受众的需要,传播者没有很好的把握受众群体的心理,了解他们能够接受的内容,那么将不会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新媒体是影像传播的重要媒介,为了有效的把握受众群体的心理,满足受众群体的需要,影像传播要表达出适当的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传播出的信息获取到大量的信息和内容,为了提升影像传播的效果,人们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影像传播。

参考文献:

[1]徐佾夫.新媒体环境下零陵城区古旧老街的影像传播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8 (20):179-180+182.

[2]周皓.新媒体环境下微课的影像传播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 (19):311+315.

[3]姜石龙.新媒体环境下影像艺术传播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4]朱煜.新媒体时代下的视觉影像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7.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