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文的研究是为了探索在新建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模式,从而解决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确实分析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考虑教改方案,该文就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时分配、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五个方面入手,力求让学生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1-5072-03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学生使用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也已成为衡量大学生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虽然近年来计算机类基础课程已在高校确立了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但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待于探讨和研究。这给新建本科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打好基础的前提附加些新知识和新的应用模式交给学生,使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应当前计算机发展形势,是当前计算机教学中的迫切任务。
1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西安翻译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新建本科院校,由于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知识差异使教师要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需求,以致造成计算机基础课不好教学的尴尬局面。如何做到让没有基础的学生感觉学习不难,让有基础的学生感觉学习不无趣,这给计算机基础的教师带来一个大难题。从现在计算机教学现状和培养目标出发,以“精理论、多实践”为指导思想,以“学有所用、活学活用”为教育目标,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1]
2 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门学科,其课程体系的研究应体现在:为学生服务、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因此,探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确实分析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考虑教改方案,该文就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时分配、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五个方面入手,力求让学生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满足社会的需求。[2]
1) 课程设置
目前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可分为:计算机专业类、文科类、经管类、管理类、艺术类等。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90%,而在非计算机专业中进行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的是计算机应用人才。他们的任务是将信息技术用于各个专业领域,计算机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不能当作纯理论的课程来学习。因此必须从“计算机应用”这个角度规划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
我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课的形式全面统一开设,包括使用教材的统一,教学进度的统一,乃至考试的统一。这能够确保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均达到某一水平,并对以达标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是很有好处的。但随着学院的发展,专业已发展到多个学科门类,在这多学科背景下,如再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则不能满足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学生的要求,忽视了专业需要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以致用、培养社会的急需人才不利。[3]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入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行业就业技能需求,在我院实行“2+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即选择2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和X门计算机基础选修课程。
表1 计算机课程安排的三阶段
[开课学期\&开设课程\&说 明\&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采用我院自编教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让今后从事办公室工作无后顾之忧。\&第二、三学期\&数据库技术\&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学习Visual FoxPro或者Access数据库,并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拿到二级证书,方便就业。\&第四学期\&计算机应用\&结合各专业特点,学习一些应用方面的技能。如对经管类的学生开设《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对外语类的学生开设《网页制作》。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技术水平,使学生在生活中能针对碰到的实际问题使用计算机找出解决的方案,深受学生喜爱。\&]
2) 课程内容
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才是目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指导思想就是面向应用,不能搞成纯理论的课程。谭浩强教授曾经指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掌握应用计算机的知识,能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4]这就是说,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以应用为出发点、为目的。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5]
3) 课时分配
根据课程的设置采用2+X模式,2是指计算机基础、数据库技术,X是指根据具体专业安排的选修课程。现有的课时分配是理论——实践为5:5,拟将比例调整为4:6。使学生“成为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这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因此要大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根据专业需求的不同,讲授的知识点不同,学习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也不同。例如在讲授WORD文字处理时,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图文并茂的专题小论文,其内容是结合个人在专业中的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这样做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检索、概括总结及组织文字的能力,学生自身是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而教师只是在一些技术上给予了指导。这就要求实践练习的时间要大大的增加才能满足学生操作计算机方面的能力。
4) 授课方式
由于大学的学习制度相对轻松,导致很多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讲授知识,以兴趣学习代替压力学习。通常教师认为是容易理解的概念和知识,学生学起来却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不同的专业,对同一课程中不同的章节内容,都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学生能学好课程的强劲动力就是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设计一些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样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进而导入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课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宜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手段。任务驱动法是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内容设计并提出任务要求,针对提出的任务要求,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围绕着如何完成这个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是以应用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为目的,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也就是说,在每节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这样学生才能带着兴趣学习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6]
5) 考核方式
考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我国的应试教育已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风向标,使考试变成目的,因此,传统的考试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力。使得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应将以应用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替换以传统的考试方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可以以课程大作业、课程设计等形式来考察,并鼓励学生参加一些国家认证考试,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IT考试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今后的求职和就业也有利。
课题组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考试大纲,结合课堂教学应用案例从课程内容中抽取出重点、难点和知识衔接点,生成抽象概念的形象化解释模型,并汇编成教学辅助电子材料,最后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的量化指标开发出一套机器智能组卷系统;该系统主要从用户模块、数据模块、测试模块、输出模块四个模块进行设计,这样真正实现了教考分离。
3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检查、测量、分析和评定,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系列活动。[7]我院进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要有能体现正确指导思想的教学评价体系,故应该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其具体的检查内容、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尤其应当提倡通过实践环节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8]
4 结束语
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是一项复杂、深入而持久的系统工程,我们计算机教师怎样能更好地进行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以适应现在教学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探索、实践与总结,课程设置要准确定位、有的放矢、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9]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更新、更多、更实用的技术,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使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皇甫中民.大学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1):24-26.
[2] 张立今.高等教育改革理论创新的探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 王楠.高校中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讨论[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0:10-12.
[4] 姜培民.教师实践课程构建与实施——校本研修制度的新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5] 张杰.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分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56-58.
[6] 肖念.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7]毛玉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实验室科学,2011(4):110-112.
[8] 张居晓.提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策略[J] .计算机教育,2011(2):44-46.
[9]于素萍.新建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5):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