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告诫患者饮食需以低脂肪、高热量、高蛋白为主,饮食障碍者可给予人体蛋白注射;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手术前注意事项,如何时禁食禁水、排尿、备皮、消毒等,为避免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和家长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②术中护理。引导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可与其进行简单的交流对话,缓解患者压力,指导患者获取舒适的体位,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节手术室内温度,做好患者保暖措施。⑧术后护理。患者安全送达病房后,护理人员除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外,还需注意观察患者伤口是否渗血等,增加查房次数,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腹胀、腹痛等现象;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留置的引流管情况,注意引流管的颜色、液体量等,若出现异常需及时与主治医师沟通;若患者术后出现2级以上的疼痛需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或其他措施的救治;为防止患者出现压疮和血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定期为期翻身、按摩四肢等,并帮助患者做好皮肤清洁。④病房环境。按时消毒通风,确保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和休息环境。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患者舒适度。采用本科室自制的舒适状况评价表对患者社会、心理、生理等三项进行简易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舒适度越高。②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使用胰腺癌患者疼痛计量表对患者进行疼痛分级,其中0级表示无痛感,1级表示患者感觉到轻微疼痛,但不影响睡眠质量,2级患者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对生活和睡眠质量均产生影响,3级表示患者疼痛难忍,需给予药物治疗。⑧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分析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并作出分析比较,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说明患者护理安全性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
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程度
经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03%,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诸多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胰腺癌作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人们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胰腺癌患者临床主要变现为中上腹部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钝痛、重压痛等不同程度的疼痛对患者生理产生巨大影响。传统护理模式仅注重患者生理上的治疗,未曾考虑患者因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心理,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H。舒适护理通过对患者围术期的进行全方位护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心理上所需的安全感,减缓其疼痛程度,进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张云芳等学者在研究中将6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的对照组和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各30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适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张云芳等学者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胰腺癌患者围术期应用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