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化学课程由于其内容比较枯燥,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掌握。通过构建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激情,增强化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联系。本文通过阐述高职院校化学课教学的现状,引导情境教学模式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进而提出高职院校构建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职业院校 化学课 情境教学 素质教育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以创设相关的形象,从而为教学活动提供具体的活动场景和学习资源,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主体构建的一种教学方法。高职院校的化学课程不再单一强调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是更加侧重学生应用化学理论的实践能力。基于高职教育的性质,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化学课程教学时要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融合,而构建情境教学模式则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的衔接。
1 当前职业院校化学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纵观职业院校化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发现其仍然沿用学术型院校的化学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化学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应用,其具体表现为:
1.1 高职化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过分强调课本知识。高职院校开设的化学课程不同于中职院校,高职院校的化学课程由于其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的困难,而且高职院校开设的化学课缺乏系统的框架,就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化学课》,其知识点之间没有一个系统的框架,很多知识点之间并没有建立相互联系的框架,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化学知识的拓展,最终导致学生不能全面地学习化学知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1.2 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单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基础文化知识的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需要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需要采取差别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但是在实践中教师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主要传授学生相关的化学知识,而没有将研究思路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传递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按照初中、高中的学习模式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而忽视对化学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导致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有形成足够的学习兴趣,与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
1.3 对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化学实验仍以知识验证和基本操作为主。首先,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没有将学生的实验技能纳入其中。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受到实验设备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导致高职院校没有将教学重心放在实验教学上,造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在理论学习上;其次,虽然实验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已经普遍开设,但是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仍然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主要是对相关知识的验证实验,其实验的对象仍然是书本中的知识,可以说这种落后式的实验模式会阻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足。
2 高职院校化学教学推行情境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化学课程知识点复杂、枯燥的特点,应用情境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情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化学教学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2.1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的要求实施情境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的,因此高职化学教学要由过去对学科知识内容的强调转变为对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能力,由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变为对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有机融合。以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化学理论知识、社会实践技能,还要具有加强的专业综合素质,因此需要高职院校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模式,而情境模式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各种环境,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其学习的氛围与环境,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高职化学课程的内容特点要求实施情境模式教学。高职院校化学课程在内容上存在很大的枯燥性,而且其内容相比高中阶段要丰富的多,知识与社会实践中的应用紧密度更强,为此需要高职院校化学教学采取情境模式,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化学课程内容相比高中阶段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联系性。比如青海建筑职业学院开展的《化学课》,其中就含有大量与建筑材料化学反应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建筑专业学生参加工作所要应用到的知识点,对这些内容如果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就会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施情境模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思考,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力;二是高职院校的化学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就该院开展的化学课基本上全部属于建筑材料的化学知识,因此通过情景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要求实施情境教学。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化学理论知识学习中,学生更多的表现为不自信,他们对具有抽象性质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而实施情境模式教学,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通过在真实环境中的学习可以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其次,学生由高中向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求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不再强制约束学生学习,而更多的时候是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此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
3 构建职业院校化学课情境教学模式的具体对策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实施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在情境学习中以积极地学习态度探索化学知识的奥秘,在情境中感悟化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因此职业院校要深化教学课程改革,构建化学课情境教学模式。
3.1 做好情境教学的准备工作。在职业院校的化学课情境教学时,需要教师根据授课的内容创设一定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时要先就化学课情境模式的创建做好准备工作:一是布置化学课情境教学的“硬环境”。基于职业院校化学情境教学的需要,教室内的所有设备都将成为情境教学的布置对象。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生活中经常应用到的一些基本化学原理展现出来,以便学生可以随时了解相关的内容;二是营造情境教学的“软环境”。情境教学不仅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情感激励的过程,通过情感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是开展情境教学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多关心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3.2 利用生活实例,创建生活化的情境。高职院校的化学教学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性非常的紧密,高职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化学课情境模式教学时要将社会生活的实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让学生先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化学变化规律,从而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了解相关的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化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在混凝土中注入添加剂后就能改变混凝土的强度,进而让学生分析其原因,通过学生对此现象的探讨,可以激发他们对相关化学知识的探索兴趣,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3.3 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高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直观地了解化学变化因素,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抽象知识的理解,并且增强化学知识的感性信息。高职化学实验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高职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各种动手的机会,突出“能力本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化学技能培养提供各种训练的机会、场景以及空间。高职化学实验要改变传统的验证知识与操作性实验为主的模式,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以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鼓励学生对社会中经常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进行实验,以实验操作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
3.4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现代化教学媒体,能把生动的图像清晰的文字和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动静结合跨越时空限制,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受到感染和启示,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还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晖.浅谈职业院校化学教学的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4(07).
[2]斐新宁.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马军.浅谈高职化学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04).
[4]陈小兰.职业院校化学教学的体会与反思[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08).
作者简介:韩君伟(1960-),男,安徽宿州人,教师,研究方向:分子印迹。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