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射频热凝温控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于:2022-12-08 13: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行射频热凝温控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为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所有患者均没有射频热凝温控术禁忌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射频热凝温控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对照组6例疼痛完全缓解3例疼痛大部分缓解,3例疼痛症状无缓解甚至疼痛加重。观察组10例疼痛完全缓解,2例疼痛大部分缓解。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有0例复发,对照组3例复发。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射频热凝温控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方便、简单、安全、痛苦小、疗效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射频热凝温控术;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

三叉神经痛(TN)又称痛性抽搐,表现为一侧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短暂性、阵发性剧烈疼痛。 三叉神经痛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高峰在50~70岁。临床上一般口服卡马西平治疗,该药长期服用会出现抗药性,以至于服用无效。射频热凝温控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方便、疗效显著,适合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男10例,女14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3岁;原发性22例,继发性2例;右侧疼痛患者16例,左侧疼痛患者8例;所有患者均没有射频热凝温控术禁忌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组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镇痛治疗,观察组行射频热凝温控术治疗,具体如下:

术前摄颅底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包括脑桥小脑角区)、CT扫描及三维重建眶上孔、眶下孔、颏孔等三孔的CT扫描片各一张,必要时可加MRL片;卵圆孔进针的射频患者作好全麻准备,进行神经末梢支射频者局麻即可;卵圆孔进针常规仰卧位,消毒铺巾,颜面部三孔进针仰卧位或坐卧位均可;进针途径主要有两种:卵圆孔进针三叉神经节和感觉根温控热凝治疗;外周神经末梢温控热凝治疗。

1.3 疗效判定 ①疼痛完全缓解 : 即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能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且无需任何其他治疗②疼痛大部分缓解: 即患者重、中度疼痛消失但仍存在轻度的疼痛,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大,而需依靠药物维持③疼痛部分缓解患者重度疼痛消失,但仍存在中、轻度的疼痛症状,偶有重度症状激发,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明显的影响,如咀嚼、面部表情、语言、社会活动等方面有明显影响,导致上述各种活动功能下降,有时甚至被迫中断。除需依靠药物治疗外,还必须配合其他治疗方法④疼痛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 即患者疼痛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缓解甚至加重,无法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仍需继续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或疼痛缓解率:以前两项为统计标准。治疗无效率或疼痛复发率:以后两项为统计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对照组6例疼痛完全缓解3例疼痛大部分缓解,3例疼痛症状无缓解甚至疼痛加重。观察组10例疼痛完全缓解,2例疼痛大部分缓解。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有0例复发,对照组3例复发。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原则上所有的三叉神经痛,只要诊断正确,均可采用本法治疗[1] 。但是老年人适应症为:经严格正规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三叉神经痛者;经无水乙醇注射、甘油注射或各种手术治疗后复发者;经各类理疗、按摩、激光或伽马刀照射治疗及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复发或无效者;射频热凝治疗后复发的三叉神经痛者;对年龄较大,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或不愿接受开颅手术治疗者;无严重的心、脑或全身严重病变者。

穿刺卵圆孔有前人路(Harter法)和侧入路(Harris法)。由于侧人路,常因卵圆孔内壁阻挡,较难刺入卵圆孔内,且容易损伤其他神经、血管等组织,故目前卵圆孔穿刺大都采用前入路法穿刺,进针后经卵圆孔可直达三叉神经节,穿刺过程中穿刺的定点方向是穿刺成功的基础。定点:前入路法穿刺点位于口角旁2.5~3mm皮肤处,该点与眶下缘中点及同侧耳屏前2.5cm处三点连线为穿刺进针方向。如果穿刺针进入卵圆孔后进针过深,可刺破海绵窦、岩上窦及颈内动脉海绵窦内段,若穿刺方向正确,进针6~7cm,可凭手感沿骨面继续试探,如突然有刺空感,患者同时有下颌部放射痛,说明穿刺针已经进入卵圆孔。一旦进入卵圆孔后,再进针深度以1cm左右为宜,最多不得超过l.5cm,穿刺中配合CT等定位[2] ,通过分层扫描,根据扫描层次(以2mrn一层为宜)计算,能准确掌握进针深度。多数有脑脊液溢出,证实穿刺针已经突破硬脑膜入颅,方波刺激测试有反应,表示穿刺正确,即可作射频治疗。

采用三叉神经的外周神经末梢温控热凝治疗是将针刺入眶上孔(或眶上切迹)、眶下孔、颏孔及颞下窝、翼腭窝内,针并不进入颅内,这样避免颅内并发症与其他脑神经、脑血管的损害及其他一些并发症,临床总结证实几乎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年老体衰者均能接受,适应证广,手术简单、方便、安全,在门诊中即可施行治疗,见效快,费用便宜,如果复发,可以重复治疗,仍有效 。第一支三叉神经痛常与第二支或第三支并发,单独第一支疼痛部位及扳机点在眶上部及头顶,亦可涉及内眦部或鼻部,应注意三叉神经痛第一支痛易与第二支痛引起的第一支部位反射痛相混淆。术前用利多卡因进行周围神经干封闭可以确诊,如果第二支引起的第一支部位反射痛,经封闭眶下孔后,第一支、第二支部位的疼痛均随之消失,再封闭眶上孔后才能止痛[3]。

射频热凝损害神经后,疼痛即刻缓解率达91%~99%,有效率高,患者出院后定期随访,了解恢复情况,给予及时指导,解除患者心理负担,以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创造健康有质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林劲芝 , 王墨 , 罗唯师 ,等. 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心血管反应[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4(13)01: 67-71.

[2] 茅利玉, 黄冰, 孙磊 ,等.CT引导下眶上、下孔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玉、域支疼痛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6: 520-521.

[3] 彭胜, 刘军, 刘垒, 等. C形臂或CT靶点定位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2816例研究 [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4(13)01: 59-62.

推荐访问:射频 三叉神经痛 临床 观察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