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9.2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与结合针灸治疗,疗程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针灸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侧。小水疱性皮肤病簇集,常伴有明显神经痛,部分患者可留下后遗神经痛(PHN)或长神经麻痹。在我院在西医常规治疗中用针灸治疗,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本院收治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38岁~82岁,平均56.5岁,病变33例,腰部23例。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丘疹,水疱,疼痛,烧灼感,和牵涉痛;病程3~15d,平均9d。
1.2分组 将5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胸部19例,腰部11例,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腰14例,腰以下12例,平均8.5 d。
1.3 方法 两组用更昔洛韦0.25mg和5%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脓疱,头孢亚胺1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血痂,2次/d;肌肉注射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0.5 g qd;治疗组和针刺治疗。
1.3.1 重点穴位 阿是穴,夹脊穴,支沟穴,阳陵泉;腰部以上病变:曲池,合谷,外关;腰部以下病变:三阴交,血海。
1.3.2 方法 一般只有抓住要点,疗效不明显,适当增加1~2结合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取皮疹约1.5英寸的针约2cm,25°斜侵彻围刺4~8针,余点直接进针0.5~1.5英寸,采用浮动针灸,30min 1 针,5~10min,1次/d,7次为1疗程。
1.4疗效判定标准痊愈 疼痛消失,疱疹痂;效果:疼痛明显改善,疱疹性痂;有效:疼痛缓解,疱疹性痂;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d减少疼痛,3d起吸液开始吸收,7d后疼痛明显改善,疱疹开始后,2w后疼痛消失,疱疹痂。对照组:3d治疗后减轻疼痛,1w后开始吸收和疼痛明显改善后2w,仍有疼痛和夜间疼痛,疱疹开始后,4w疼痛消失,疱疹痂。疗效治疗组的痊愈率及显效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随访时间3~6 个月;治疗组:无复发病例,仅1 例偶有夜间牵涉痛;对照组:3 例复发,5 例有后遗神经痛症状。
3 讨论
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有的患者病变仍持续重度疼痛症状治愈后,尤其是一种难言的痛在老年人中,甚至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疼痛,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疼痛和顽固性。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一种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发现,西药一般具有镇痛治疗,抗病毒,预防感染,神经营养,治疗方法单一,疗效不佳,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率高。在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的患者,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止痛的作用,使治疗效果更好,更快,更短的疗程疼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副作用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各种原因在背根神经节病毒VZV活化和传播,潜在的诱导产生相应的神经节支配的皮肤产生节段性水疱为特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病变和带或不带疱疹带状分布有关,如果治疗不及时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易发展成难治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PHN的形成是在疼痛和心理因素的调控,下丘脑的功能障碍有关。中医指带状疱疹为“蛇丹”,“蛇串疮”,“缠腰火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中医“蛇丹更痛苦。现代医学认为,3个月后皮疹愈合,疼痛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带状疱疹近年来针灸了包括针灸、刺络拔罐治疗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方法,穴位注射和针灸结合,主要以局部围刺灸、放血拔罐与以邵阳和相应的夹脊穴治疗和临床研究证明,针灸的传统处理方法改进带状疱疹发作期的疼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根据带状疱疹的效率为90.47%和96.7%,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文献报道,90.5% ~ 100%处理效率。但目前文献对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参差不齐,随机对照研究和随访的治疗方法较少,缺乏说服力的科学依据。
本课题组的研究也发现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对患者血液中凋亡抑制蛋白在T细胞内的表达增加,利于促进T细胞的增殖,提高细胞免疫。也有研究观察发现针灸镇痛与5一羟色胺(5一HT)密切相关,针灸时中枢(脑和脊髓)5一HT水平升高,外周5一HT含量减少,而中枢5一HT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外周5一HT则是强烈的致痛物质。同时临床及实验研究也证实支沟、夹脊穴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这些都可能是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机制之一。也可能是其联合药物治疗减少镇痛药量、促进疱疹愈合的原因。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具有镇痛确切、减少镇痛药用量、促进疱疹愈合的作用,而对PHN发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58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单盲治疗。观察镇痛效果、镇痛效果及愈合时间。术后随访三个月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果表明: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VAS评分,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促进疱疹愈合时间,皮肤病变。进一步说明针灸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是有效的。然而,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而不是与文献报道一致。它可能与样本量的研究,以及短时间的针灸治疗。因此,对这个问题的PHN发生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设计大样本,多中心,双盲,严格的随机,对照观察研究。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细胞免疫学研究抗原特异性T细胞减少,功能减退是身体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带状疱疹引起的发生,发展,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体弱者,或恶性肿瘤的患者与单纯锅或遗留后遗神经痛的免疫学机制“驯服。随着针灸治疗在世界上的逐渐接受,针灸疗法的作用越来越大,针灸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针灸调节免疫分子主要是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三个方面;调节免疫细胞主要是白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等。”。其中,公目的3通过对足三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针灸三阴交免疫调节(SLE)观察,发现针刺能提高正常人体CD3+和CD4+ T细胞的水平,也可以降低患者的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CD8 + T细胞。因此,针刺对免疫功能有积极作用。
研究还发现,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可促进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增加带状疱疹患者血中的表达。据观察,针刺镇痛是5羟色胺(5 HT)密切相关,在中央5 HT含量(脑和脊髓),并在周围5 5羟色胺的水平,而中央5 HT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一个良好的镇痛效果的分支和脊也证实。这可能是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机制之一。也可能是药物治疗的组合,以减少疼痛,促进愈合的疱疹。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有镇痛作用,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促进疱疹愈合,并对进一步研究PHN发生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金瑞田.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例[J].航空航天药,2009,20(12) :157.
[2]潘亚英.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概况[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17(2) :80.
编辑/冯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