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流动风景,如果河流被污染、水库不安全、农民吃不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生态文明建设也就失去了基础,新型城镇化建设就不可能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新型城镇化是生态城镇化、人文城镇化。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笔者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从4个方面构建水生态文明,进而达到水生态持久、水文明辉映、水环境安全的发展目标。
一、以生态之水滋润城乡环境
自古以来,人类择水而居,万物因水而丰润。古楼兰国的湮灭,与其说是毁于战争,不如说是亡于水涸。从某种意义上说,水环境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那么,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面对的水问题主要有哪些呢?
1.河流生态功能亟待恢复
中小河流是城镇化建设一道流动的风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郊及农村集镇人口聚居区内的河流健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虽然河流对外源污染具有一定自我净化恢复能力,但是沿岸居民生产生活对河流造成的影响与日俱增,部分河流不仅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削弱,而且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河流生态功能不断退化,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加之过去河道治理中人为机械意识浓厚,大量使用现代建筑物料,虽然在一段时间保证了河流防洪安全,但是由于浆砌石、混凝土的侵占,破坏了河流原有生态面貌,使水草植物失去了生长环境,鱼虾等水生物生存空间被挤占或破坏,河流的自然生态功能逐步丧失。因此,在今后水系治理中,应走“回归自然”之路,努力构造相对自然的水环境,确保河道生物链不断,保持系统生态平衡,使水中有鱼虾、河底有水草、石缝有螃蟹、岸边有水鸟,全面恢复河流生态功能。
2.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农村饮水困难、不安全,是突出的问题。2015年国家提出再解决600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到水利部考察,现场办公,强调这个目标是对全国人民的硬承诺,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决不打折扣。
我国的水资源短缺,主要有2种类型,既有资源型缺水,也有工程性缺水。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往往是工程性缺水和资源型缺水并存。南方总体看不存在资源型缺水,但由于地理地貌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今后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仍然是水利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应该城乡统筹规划实施国家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通过城市管网延伸辐射,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努力让农民也同城里人一样吃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有了自来水,农民的生活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将进一步打开农村市场,助推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产业发展,推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还可以使农村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工业企业竞相落户,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通过“十二五”建设,我国很多地方基本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但是由于后期管理等原因,工程不能持续运行,有的地方出现反弹现象。因此,保障农村安全饮水仍然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
3.全面改善农村水环境
现代农业生产会给水源、土地造成一定污染,土地被污染,地下水就不干净,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培育无公害、绿色环保农产品,减少高残留和有害农药用量,对农村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将医疗废物定期收集起来并集中处置,让废旧电池回收箱布满农村社区,杜绝有害农药、家禽粪便流入河道等水域,走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新路。
保护优美的水生态环境,需要通过广泛宣传,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制定村民守则、普及文明公约等提高村民素质、培养文明的村民,让农民把水环境当成自己的家园来爱护。
二、以生态法则保障防汛安全
三峡大坝建设及清江梯级开发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汛重点已从大江大河向水库和中小河流转移,城市内涝、山洪及地质灾害成为防汛的突出问题。
1.山洪治理应突出自然法则
山洪防汛可用“弱、急、散”3个字概括。“弱”,即堤防建设滞后,日常管理薄弱,汛时险情隐患多。“急”,即汛情急,承雨面积大而行洪河道窄,遇暴雨河水陡涨,突发性强,防范难度大。“散”,即分布广,且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汛期不能像大江大河那样集中力量全线防守,加之监测预报等设施不足,很难及时应对大洪大涝。
因此,山洪防汛应根据山洪的这些属性及特点,按照统筹兼顾、生态治理、建管并举的思路,对症下药。以往在堤防建设中人们习惯采用浆砌石、混凝土这些传统方式,然而这样做在强力阻水护岸同时,常常是护此岸冲彼岸,或者是今年冲毁明年重建。河流生态治理应该是人为因素让位于自然法则,除对直接威胁公路和居民人身安全的堤段实施必要的混凝土护坡外,应尽量少用干砌石、浆砌石,尽可能保持岸坡原形态,不“裁弯取直”,尊重河流的自然走向和天然习性。再如,在传统的河道治理中,对河内石头往往全部清除,这样虽然加大了行洪能力,但也会加速水流对下游的冲击和破坏。河道内自然形成的矶头、巨石具有一定消能作用,水流的方向往往在自然中形成,河道断面宽窄与深浅不一的变化往往能增加河道的蓄水和调节功能,更符合自然规律。
2.水库整治突出系统理念
水库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头顶的“一盆水”,水库一旦出现垮坝,灾难是毁灭性的。“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整治力度,数千座病险水库通过除险整治,安全性大大提高。水库除险整治应突出系统理念,软硬件同步,实现自然生态与防洪安全并举。一是同步配套建设水库上下游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二是划分水库区域功能,保障水质安全。三是对地处偏远的小型水库进行规范管理。
3.水土保持营造固体水库
森林,地球之肺;湿地,地球之肾。虽然普遍开展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是,水土流失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特别是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重点保护区,情况仍然严峻,如果不采取严格管护措施,水土流失还有加速的可能。固态水库建设应该突出城市、近郊、僻壤“三位一体”特点,公园、果园、田园“三园”共建,点、线、面整体推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辅相成、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乡村绿化与城市园林同步增长。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水利部门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开征水土保持补偿费,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先行制度,变过去盲目追求 “上车买票”,到现在绿色生命优先“买票上车”,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朝着生态和谐、自然环保方向迈步,切实做到没有水土保持治理方案工程不得开工,所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工程项目开工前都必须提供水土保持方案,否则就亮“红灯”。
三、以生态制度严控红色底线
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围绕“碧水蓝天”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全方位防污净水,修复改善水环境。
1.用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尚方宝剑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了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等十条措施(简称“水十条”),是一个全国性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指南,其中很多方面涉及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水资源保护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应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契机,做到“七个强化”:一是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加强水量调度,保证重要河流生态流量。二是强化环境治理目标管理,深化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全面推行取水许可、排污许可制度。三是强化水环境监管,定期公布水质信息,全力保障以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为重点的水生态环境安全。四是强化水政执法,加强与刑事司法制度的衔接,对各类水环境违法行为和违规建设项目要敢于碰硬,要有办大案、办铁案的决心,坚决保护水环境。五是强化市场机制,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收费政策,促进水利多元投资,建立有利于水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六是强化科学治水,推广示范先进节水技术,加强生态水利基础研究和前瞻技术研发。科学防治地下水污染,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改革,整治城乡黑臭水体。七是强化公众监督,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营造全民爱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氛围。
2.标本兼治水生态环境
2007年5月,太湖爆发“蓝藻污染”,造成无锡市供水危机,水利部太湖局紧急启用常熟水利枢纽泵站,从长江实施应急调水;2008年2月,湖北境内汉江支流爆发大规模水华事件,导致5个乡镇的自来水厂停止使用,20多万人饮水受到影响;2014年4月11日,兰州因苯含量严重超标引发一场自来水危机,导致水污染的是污染源放任自流沟……一件件水污染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湖北清江沿岸植被良好,一年四季碧波荡漾,是我国少有的达到二级饮用水标准的河流,过去可观水深3米鱼游动,如今也面临日趋严峻污染挑战。曾经发生水质恶化导致大片鱼类暴病死亡事件,如不及早修复控制,一旦爆发水华事件,库区水生态很难修复改善,若波及全流域,后果不堪设想。
八百里清江,横贯恩施、宜昌两市州,清江污染日益严重,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地虽然也采取治理措施,但治标不治本,治理力度远远赶不上污染速度。据环保部门检测,清江流域宜昌市境内主要污染构成为:工业污染占41.76%,面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分别占33.27%和13.98%,渔业污染源占9.97%。撇开工业及生活污染不论,仅就库区水产养殖而言,怎样做到既要农民养殖致富,又要碧水蓝天,鱼与水环境兼得,已成为当务之急。如果不及早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农民致富这对矛盾,势必对清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从2013年起,宜都市茂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清江高坝洲水库实施水环境生物净化工程,通过在水面种植水生蔬菜、花卉,在水下养殖滤食性鱼类的立体种养,既净化了水质,又提升了水产品品质,同时美化了水环境,形成有机菜、有机鱼、观光旅游“三位一体”的现代新型种养模式,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同时,也促进了环境友好。政府有关部门应对这一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水环境之举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尽快在库区推广之。
3.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节约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短缺状况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北方一些地方,水资源十分有限,即便在雨水充裕的南方,受喀斯特地貌影响,一些水库、塘堰蓄水也有限,干旱时节甚至干涸。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一定要树立农业用水节约高效意识,拦河修堰,堵溪截流,增加库、塘、池、坝、窖等工程的有效蓄水量,努力疏通灌溉渠道“最后一公里”,追求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未来山区农业用水的发展方向是推行实用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四、以生态文明构建人水和谐
水是自然的、物质的;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的。文化是软实力,像水一样,以柔克刚,潜移默化。水生态文明的最高境界是实现防洪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内的和谐统一。
1.山水相映,人文如歌
水生态文明既能展示文化应有的魅力,也可实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良好的水生态为发展旅游和休闲业提供了可能,水利工程要有生态景观建设的美学设计和旅游开发的超前意识,在有形无形中都要考虑与沿线整体风貌相协调。比如农民在堤坡放牛,这是千古以来形成的一道乡间特有的民俗风景线,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今后耕牛会自然减少,届时也许会“物以稀为贵”,把耕牛当作文化遗产来保护。在新型城镇化河道生态治理中,可因地制宜将堤滩草茂之地作为自然牧场,形成“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观。再如一些农房民居、农用器具,以及石碾石夯等水利遗产,应在中小河流治理、水库整治中有意识地加以保护,让人们记得住“乡愁”。今天三峡人家、宜昌车溪等风景区给农民带来的丰厚收入,也许是当初人们想不到的。
2.以人为本,人水和谐
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往往也是人口聚集的地方,水利工程应充分考虑人们祖祖辈辈“依河而居”的生活特点和习惯,在岸边修建人行通道、桥梁、洗用台阶,满足人们的取用水需求。在人居稠密地方,可就势修建集防洪护岸和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广场,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人水和谐景象。
3.彰显水脉,树立形象
一个城市的地理符号,可彰显城市的灵魂;一个部门的对外标志,能体现一个行业的精神。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城乡“河居”特色,做足“水”文章。水利部门应为水利工程注入水文化元素,防洪建筑、过河桥梁、滨江公园等地应有醒目的水利标志或水文化符号,体现水利风格,树立水利形象。对水资源保护地、雨量站等要封闭管理,依法保护。
如今,人们对水环境的关注度逐年攀升。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能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待打造“升级版”的水生态文明成果,对此,水利部门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