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城市雨水排涝规划设计探究

发表于:2022-12-08 15: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软肋。近些年,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各地持续遭受暴雨的袭击,洪涝及次生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许多城市也发生了积水内涝。对社会管理、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对城市雨水排涝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主要目的是完善城市排水系统,统筹开发雨水系统,贯彻“海绵城市”规划理念,形成蓄、滞、排相结合的城市排涝体系。

【关键词】城市内涝,规划,设计,探究

1.导言。“城市内涝”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大软肋。近些年,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各地持续遭受暴雨的袭击,洪涝及次生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许多城市也发生了积水内涝。对社会管理、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2013年3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及暴雨内涝防治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文)》,从国家层面上对城市防涝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与要求。如何科学、长远的解决城市防涝问题将是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2.研究背景及意义

2.1研究意义。排水防涝,是确认一个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线,对每一个城市而言,都是一个必须解决而又任重道远的关键问题,关系到城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及生命安全。要想彻底解决城市排水防涝问题,就要找到城市内涝的原因,水的综合利用是最关键之处,包括河道清淤、旧坑塘整治、雨水收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多方面内容。需将城市水系生态建设及排水系统综合考虑,将原本互相联系却又被规划体系分割的城市水系、给水工程、污水工程、雨水防涝、水利用等专项规划综合起来,统筹考虑城市水系、生态建设及排水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城市短时高强度降雨的抗击能力,协调解决城市排水内涝等突出问题。

2.2国内外雨水排涝规划背景

2.2.1国外雨水排涝实施情况

100多年前,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每当夏季来临,暴雨不断,“城市的良心”便不得不经常接受考验。

国外的下水道系统,虽然历史大都比较长,但排水设计标准很高,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排涝能力。例如荷兰的鹿特丹,由于城市临海且地势低洼,常常面临着海水倒灌的危险,排涝压力巨大。但是鹿特丹却很少出现“水漫金山”的景象,这得益于城市“水广场”的建立,广场由各种样式的水池组成,并通过沟渠相连,通过对雨水的循环收集,成为一个良好的排水系统。

还有极富盛名的巴黎下水道,巴黎人前后用了126年才建成,总长2347公里,相当于巴黎到伊斯坦布尔的距离。管道距离地面50米,并且按照街道大小及实际需要,从小到大分为三种沟通,形成一张庞大的收水网络,可以轻松满足整个城市的排涝需要。现在的巴黎下水道已成为了巴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旅游地,现在每年接待10多万游客。这是一个能够完全与巴黎美丽市景相媲美的、充满文化的地下世界。

2.2.2国内雨水排涝实施情况

国内的雨水防涝工作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且只用于防涝,没有在生态及雨水利用方面有太多建树。虽然有很多地方通过区片改造获得了一些成绩,例如上海的世博园、浦东机场、虹桥车站等地段均采用了雨水回用系统,但这些系统只是单纯的收集和物理过滤,建设和运行成本比较高,不利于大范围推广。

城市的防涝工作中,住宅小区也是很重要的部分组成,例如青岛的鲁信长春花园,在整个青岛市由于狂风骤雨形成大面积积水的时候,由于小区根据地势打造的景观湖及雨水收集系统,不仅没有影响居民生活,还收集了三池可以使用的雨水,也不用很大的成本,效果却十分显著。

3.城市雨水防涝现状及形成原因

目前正处于全国的主汛期,根据相关的媒体报道,诸如武汉、北京等不少城市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城市内涝的影响,而这个问题的发生已不是偶然现象,2011年,“到武汉看海”成为了流行词;2012年,北京“7·21”大雨让77位市民失去生命,暴雨淹城的景象不断上演。中国城市内涝为何就治不好?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原因:

3.1排水系统较为落后。中国的大多数城市虽然都基本实现了雨污分流,但建成区尤其是旧城区或城乡结合部部分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且排水系统主要是跟随城市建设的脚步铺设,如城市新区较为完善,但有的亟需解决排水的城中村、地势低洼不易排水的区域有的地方排水设施就不健全,不完善。再加上居民生活垃圾等随意丢弃,城市管理跟不上,造成堵塞收水口等问题屡见不鲜。

3.2城市环境日益严峻。在高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各种CBD、特色商业街区高楼林立、人流密集,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形成这段路面的积水。而且随着近年来园林城市的创建,虽然城市“绿量”有很大的增加,但“绿质”较低,相当一部分城市主要对城市外环、主干道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提升,但城市中心寸土寸金,大多用于商业开发和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缺乏集中性的公共绿地和街头游园,城市核心区森林覆盖率低,造成雨水吸收率很低,使得大量的降水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走,既浪费了大量的雨水,也没有对深层土壤及地下水进行补给。

3.3单一的排水模式。目前,我国的城市排水,尤其是雨水,大多都是靠管道的收集,如此单一的排水模式只会给单薄的城市排水系统雪上加霜。由于历史原因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有很多城市尤其是北方的城市,流经城市的河流水系或是干枯殆尽或是成了居民污水排放的渠道,环境极其恶劣。我们可以通过清理老旧河道和坑塘用于雨水收集的办法,一是回复以前美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二是大幅度缓解城市内涝造成的危害。大禹治水“疏利于堵”的方法就是用变相思维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不要想着如何加大管径或数量来解决内涝问题,而是应该从雨水收集利用的角度来考虑。

4.城市雨水防涝规划措施

(1)规划管理应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在管网实施过程中,由于受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一些管段的建设时序、管径大小等可能发生变化,在导致某个排水系统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与调整管段相关的其它管段数据。

(2)在居住小区、道路、广场等的建设审批中,加大管理力度,积极推行雨水渗透利用的技术与措施。

(3)划定水系保护范围,制定相应管理办法,水系两岸及绿化用地范围内不得建设任何与本工程无关的设施和建筑物。

(4)河道对城区排水非常重要,因此应严格控制新规划河道用地,并尽快实施,疏通、治理现状尚未改造的河道,保证城区排水系统的畅通。

(5)在进行水系建设的同时,必须同步建设排水管网系统,严禁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系。

(6)积极扩大水系建设工程的投融资渠道。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共同推进城市环境建设。

(7)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水系及其设施的维护及修理、卫生监督、绿化建设、安全防范等工作。

5.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雨水防涝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是城市发展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实现雨水利用的资源化、无害化,综合解决县城排水防涝问题,将对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环境的改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相关的规划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到城市建设的方向、定位以及生态建设等相关的因素。只要设计人员能够从城市的基本情况入手,实事求是的按照城市远期发展需求去预测和规划,城市建设严格执行相关规划和标准实施,我国的雨水防涝工作必将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常斌.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探讨[J].水利科技,2009(4):60-61

[2]戴慎志,曹凯.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21):21-2

[3]杨秀静,谭聪睿. 北京“7.21”暴雨引发的城市防洪排涝建设思考[J].海河水利.2013(01):41-42

[4]张盛楠,田一梅,王小华. 城市景观水体汛期降雨蓄水防涝调度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1(09):58-62

[5]辛长爽,金锐.我国城市防洪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探讨[J] .水利学报,2007,10:423-427

推荐访问:排涝 探究 规划设计 雨水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