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史记》、元杂剧到电影,《赵氏孤儿》在核心主题之外衍生了诸多变异。本文拟借“赵氏孤儿”故事改编中的主题变迁,以探讨影视传播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消逝与重塑问题。
关键词:赵氏孤儿 故事改编 主题变迁
《赵氏孤儿》历史源远流长,不断被重新演绎,改编成各种戏剧、电影、电视等一直活跃在中国的舞台上。最新电影《赵氏孤儿》则以中国古典戏剧《赵氏孤儿》为蓝本,成为现代背景下的另类解读。面对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电影版基本上继承了经典叙事,但在“核心主题”上衍生出诸多变异,出现了对原作的误读与悖离,使原著与改编版本的关系渐行渐远。由此,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我们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在改编过程中的流失与重塑问题深思。
一、“赵氏孤儿”的由来
“赵氏孤儿”本是一段史实,第一次被文字记载是在《左传·宣公二年》里“晋灵公不君” 中。但《左传》中并没有详细铺陈“赵氏孤儿”的故事,重点也不在“孤儿”身上。直到西汉前期,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根据战国以来的传说,将其传奇和小说化后,删除了庄姬和赵婴私通的情节,添加了屠岸贾这一导致赵氏家族灭门的重要人物,还明确了赵武为赵朔之子,增加了托孤、救孤、抚孤、复仇的故事情节,成为后世搜孤藏孤故事取材的母本,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正是这个杜撰的故事影响后世至今。
二、“赵氏孤儿”主题变迁
1.司马迁笔下的“赵氏孤儿”表现的是以忠勇义气、大节大仁为核心,通过超乎寻常的忍辱负重,最后成就一番大业的主题。
《史记·赵世家》写赵朔一家三百人被权贵屠岸贾满门抄斩,为保全赵氏孤儿,程婴和公孙杵臼商定,由程婴假装告密者,说公孙杵臼藏匿孤儿,然后将赵氏孤儿狸猫换太子,程婴则忍受着别人的诟骂和误解,含辛茹苦地将真正的孤儿养大,报仇雪恨以后自杀而死。程婴、公孙杵臼这种大仁大义的行为,这种刚烈与血性,其“壮烈的生死观”——让自己的生命体现最大的价值,使人生绽放出最灿烂的火花,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司马迁也正是怀着这样的人生观、生死观,把这种感天动地的情感用一种“铁肩担道义”的沉着表现了出来。
2.纪君祥《赵氏孤儿》杂剧的主题定位与《史记》可谓一脉相承,主要体现的是儒家传统的“忠”、“信”、“义”主题。
元代纪君祥所作杂剧《赵氏孤儿》,则主要取材于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但在司马迁的基础上,强化了赵氏家族和屠岸贾之间的冲突。程婴则由赵朔的好友变成了民间医生,身为赵家门客,用自己的儿子替换赵武,后带着赵武改名投奔屠岸贾的门下,赵孤被屠岸贾收为义子;赵武长大后,程婴以连环画的形式把事件来龙去脉告知赵武,最终杀掉屠岸贾报了大仇。就整个剧本而言,“搜孤救孤”的故事上升到了忠义与奸佞的斗争的高度,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作为忠臣义士的形象加以定位。从主题取向来讲,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故事强化了 “忠义”的色彩,着眼于“复仇”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
3.电影版《赵氏孤儿》的主题偏向
一直以来人们都被“赵氏孤儿故事”中的“忠勇义”所感动。但随着时空的转变,人们对它的解读也更多转向了对“人性的冲突”的解剖。电影《赵氏孤儿》就是其中一例。虽然电影版基本上是以杂剧《赵氏孤儿》为蓝本,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设置与杂剧大致相同,但精神实质却相距甚远。剧本弱化了元杂剧故事的“忠义”色彩,淡化了孤儿复仇的主题。取而代之,更多着眼于小人物的“人性”情怀,主题偏向了“父子情”和小人物在政治斗争和命运漩涡当中的善良与坚守,以及对生命的尊重。程婴在“救孤”过程中所承受的“灵”与“肉”的折磨――失子之痛,抚孤之艰,丧妻之哀;公孙杵臼也自甘舍命,义无反顾。韩厥良心未泯而尽失容颜。还有庄姬舍身、程婴之妻丧命……他们之救孤,完全与个人利益无关,也并非为晋国除奸恶,为忠臣留后,而是维护正义与良知。
值得一提的是:《史记》和杂剧中的英雄人物程婴,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一个“被命运捉弄,卷入一个危险的漩涡,家破人亡,而后才有了报仇的想法”的小人物,从头到尾并没有以一个英雄姿态出现。 “在这个电影里,推动赵孤复仇的力量不是仇恨,而是孩子对程婴的爱。他没有办法去面对有一个孩子替他去报仇而死的事实。”同样影片中屠岸贾这个手沾无数鲜血的刽子手面对十数年养子情谊下不了手,发乎自然的亲子之爱和父子之情化解了“血海深仇”这一冲突。《史记》和杂剧中托孤、救孤、抚孤、复仇等主要情节的设置,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历史在电影中最终被“父子情深”消解。
三、“赵氏孤儿”主题变迁与传统文化的流失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强调“不绝人祀”,就是不要断绝人家的香火,让那些即使是亡国的人也可以有块地方生存,可以祭祀自己的祖先。这种观念在春秋战国之前盛行,是我们祖先的善念,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的根源所在,是一种气度和气魄。到了元代有了“不绝赵祀”的特别意义,纪君祥《赵氏孤儿》反映了在元代那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抗金存宋爱国者的怀念、信赖和崇敬之情;对南宋王朝无可挽回的灭亡下场的哀悼;以及驱除元统治者、光复大宋河山的坚定信念。然而《史记》和杂剧中负载着的深厚传统文化象征与内涵却只成为了影片《赵氏孤儿》的噱头。电影版以虐待和糟蹋历史的方式追求轰动效应,进而实现影视剧的上座率,是一种虐史媚俗的行为。传统文化积淀在电影中显得相当的薄弱与无力。就立意而言,《史记》和杂剧中宣扬忠义的故事,程婴知恩图报,为了保护恩人的骨肉,宁可牺牲自己孩子的生命,这个故事的立意要比电影的立意高得多。电影中时代的前后混同、人物的张冠李戴、进程的扭曲变形。人物名字都是那个时代的,但他们的身份地位、相互关系和行为方式等,却完全是电影制作者随意捏造的。同时,《史记》和杂剧中,多位义士前仆后继,誓死保卫孤儿,演绎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忠义大戏,被转化成了一出“亲子戏”,这未免有点唐突、滑稽和可笑,与中华民族道德传统与思想文化的审美需求也相去甚远。
四、结语:
《赵氏孤儿》有许多版本,一直被看作堪比《哈姆雷特》的东方悲剧。笔者认为以现代文化视角改编历史故事时,应从真实的生命体验,承袭基本的历史文化精神出发,发掘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涵,重塑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从而建构一个崭新的文化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吴戈.《赵氏孤儿》的文化改写〔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4(3).
[2]康青莲.史记考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3]王思齐.论纪君祥《赵氏孤儿》对《史记·赵世家》的改编及其价值〔J〕法制与社会2009(6).
作者简介:赵丽君,女,湖南邵东人,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