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戏于亭

发表于:2022-12-09 16:45:02 来源:网友投稿

亭,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很重要的形式,是中国建筑与园林美学的一种充分体现。所谓亭台楼阁、湖光山色,中国人的审美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空间展开的。

亭作为实物最早可追溯到商周之前,而文字则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古陶文中。现知最早的亭是用于战争的亭障,作用相当于哨卡。秦汉时亭成为维护地方治安、治理民事的职司所在地。《日知录》中有“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的记载。后来亭的功能越来越多,兼有邮递、驿站、旅舍的作用。大者为驿亭,小者为邮亭。《风俗通义》对亭的解释是:“亭,留也。今语有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释名》曰:“亭,停也。人所停集也。”《说文解字》对亭的解释强调的是它的样式:“亭有楼,从高省,丁声。”

唐代以后,随着原有功能的减弱,亭的审美功能便凸现出来,出现了大量的风景亭、园林亭,如景亭、桥亭、江亭、凉亭、戏亭、乐亭等等。亭的造型也更加丰富,有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等。建亭所用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有木、石、竹、草、砖瓦、琉璃、树皮等等。亭的实用性更多地表现为休息、聚会的场所,其开放性、标志性更为突出。盖源于此,在戏曲中,亭也蕴涵着独特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几出与亭有关的京剧剧目的剖析,试图揭示出其背后隐含的文化意蕴。

《凤仪亭》

《凤仪亭》是《连环计》中精彩的一折。《连环计》全名《锦云堂美女连环计》,杂剧剧本,元或明初人作,作者姓名不详。表演的是王允施连环计借吕布杀董卓的故事。《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施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描写的也是这段故事。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奸诈凶悍,扰乱朝纲,董卓仗恃吕布,人皆欲诛之而无从下手。司徒王允利用貂蝉的美貌,先将貂蝉许配吕布,而后又把貂蝉献给董卓,从中挑拨吕布与董卓的关系。那么貂蝉如何以柔弱之躯在如虎的吕布和似狼的董卓之间反间成功呢?这就是戏眼之所在。当吕布得知貂蝉已属董卓后,迫不及待地要找貂蝉询问情由;而貂禅也正急于见到吕布,实施离间。此时,吕布站在董卓房外,从窗中窥见貂蝉,而貂蝉是不能在室内约见吕布的,一是容易被董卓撞见,二是被撞见后貂蝉难辞其咎,很可能被董卓当作贱妇杀掉。而这后者才是主要原因,因为,貂蝉与吕布的约会其实是必须要让董卓看到的,只有看到了,才能激起董卓对吕布的疑忌。那么,这个约会发生在哪儿才能既被董卓撞见,又能自己摆脱干系而使父子俩互相仇视呢?在凤仪亭。

凤仪亭是一个家庭园林中的景亭。园林建亭的风气是从唐代开始的,园林要有山石,有水塘,有草木,亭往往依水而建,低头可观鱼,仰首可望远,风从四面八方来,既通透凉爽,又是最佳的观景地点。凤仪亭就是这样一个临水之亭,是一处幽雅的公共场所。虽然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但戏却是后人所编演,东汉人在唐以后才有的景亭中展开故事,并不违反中国古典演剧原则。因为幽雅,所以适宜约会;而凤仪亭又是公共场所,所以在董卓撞见后将约会解释成邂逅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是庭院中的公共场所,所以被董卓发现的机会同样很大。于是,戏中的貂蝉在窗口示意吕布去凤仪亭等她。二人在凤仪亭见面后,貂蝉故做悲泣状,一方面表白自己对吕布的爱慕,一方面申诉董卓的不义和自己的屈辱。当见到吕布虽爱欲正浓、愤恨满腔却不敢动诛杀义父之念时,貂蝉一边以话语相激,一边欲投水自尽,吕布上前阻拦,正在拉扯之际董卓闯入,怒斥义子,以戟掷布,二人反目。之后,董卓果然责怪貂蝉私通吕布,貂蝉辩解道:太师上朝后倍感寂寞,来至凤仪亭散心,不想吕布前来纠缠,恐怕失节,欲投水自尽,反被吕布抱住。一样投水却是两样解释,可见貂蝉的聪明机智。

凤仪亭为戏剧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绝妙的平台,而且,凤仪亭之名,乃有凤来仪之意,英俊英雄吕布与美貌佳人貂蝉,本会激发人多少想象,然而,雍容倜傥下,却暗藏杀机,《凤仪亭》将戏剧的紧张与有凤来仪这一意象的美感融汇在一起,实令人回味无穷。

《清风亭》

《清风亭》是一出伦理戏,原作者是明代的秦鸣雷,是传奇剧本,现在表演的都是改编本,结尾改动较大。此戏讲的是张元秀与贺氏夫妻老来无子,以扎草鞋、磨豆腐为生。六十多岁时拾得一个弃婴,起名张继保,抚养了十三年。继保在学堂听到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闲话,回家向老夫妻讨要自己的亲生父母,惹得张元秀气恼,欲打继保。继保出走,在清风亭巧遇自己的生母,得知其父在京为官,遂决绝了追赶而来的养父,与亲生父母团圆。之后,继保考中状元,而张元秀夫妻则沦为乞丐,张元秀夫妻哀求继保相认,继保非但不认,反责以冒认官亲。二老悲愤无已,双双碰死在清风亭。属下建议继保出资埋葬,继保不肯,只命手下以两领草席掩尸而去。(原剧本的结局是张继保发达后接回养父母奉养。)

全戏主要场景只有两个,即张元秀家和清风亭。而张继保的离去和张元秀夫妇的死都发生在清风亭。清风亭在功能上属于路亭。路亭往往建在大路旁,是供行人休息、避雨或告别之用。相传隔十里有一长亭,隔五里有一短亭,李白的《菩萨蛮》中就有“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词句。人们在路亭之中,或聚或散,不知演绎过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做告别之用的亭一般又叫做长亭,建在村庄和城外,或是小路连接大路、陆路连接水路的地方,送别的人走到这里就停下了。古代文学和戏曲中留下了大量描写长亭送别的佳作,如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就写到了长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崔莺莺唱道:“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清风亭是一路亭,离村子几里地远,虽不专司送别之职,但却演出了一场断肠之别。张继保向张元秀讨要生身父母,张元秀气恼,举仗欲打,被老伴儿拦住,张继保趁机逃走。此时张继保十三岁,正处于青春反叛期。他急于确定生身父母是谁,其实是自我确立的愿望使然。这就为张继保后来的叛离埋下了伏笔。张继保跑出了村子之外,张元秀在后追赶。而此时,妇人周桂英也在赶路。周桂英即张继保的生母,十几年前嫁与继保之父为妾,丈夫进京求取功名,家中大娘不容于她,逼她将所生婴孩丢弃,这个婴孩就是张继保。现在丈夫发达,在京城做了官,欲接周桂英前去团圆,大娘再一次加害于她。此时她仓皇出逃,一路奔走,十分劳累,见前方有一清风亭,遂前去休息;张继保此刻也跑到清风亭,见张元秀追来,情急之下躲在了妇人身后。张元秀要打继保,被妇人拦下,争执中继保说出了自己不是张元秀亲生的实情。有心的周桂英继续追问,发现继保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提出要带儿子走。张元秀不想失去继保,欲用十三年的亲情挽留,然继保去意甚坚,加之周桂英巧施伎俩,带走了继保。张元秀只落得人去亭空。张元秀夫妇从此饱受思念之苦,随着年龄的衰老,日渐沦落,晚景凄凉。十几年后,张继保高中状元,其生父劝他将养父母接来家中奉养,他奉命前往养父母家了断此事。故地重游,情非所愿,便在清风亭“稍事休息”。而恰巧张元秀夫妇因思念过甚也来到清风亭守望,三人相见,二老向前相认却遭到张继保的拒绝,多次哀求之后继保用二百铜钱打发他们,二老受辱不过,双双碰死在亭柱之上,戏剧冲突至此达到高潮。

我们知道,戏剧冲突是靠发现和突转推动的。发现,即是出现了新的人物关系;突转则是新的人物关系导致了新的人物命运。进一步分析情节的发展,可以看到《清风亭》一戏的第一次发现是张继保听信了别人的闲话,知道了自己不是父母亲生。他为什么就信了闲话了呢?他有自己的推理,母亲已经七十三岁,而自己只有十三岁。母亲怎能六十岁生孩子?于是,继保开始了疏离与寻找。第二次发现是周桂英、张元秀、张继保三人会面后,逐渐明了了周桂英即张继保的亲生母亲,这个发现使戏剧情节发生了突转,张继保被生母领走,张元秀落得个孤苦伶仃。张元秀夫妇俩日渐衰老,终日饱受思念和贫穷的煎熬。但张继保一日不回来,张元秀夫妇就还有希望,这点渺茫的希望支持着二老艰难度日。第三次发现是张元秀夫妇在清风亭守望时认出了荣归故里的新科状元正是自己抚养了十三年的张继保,二老喜出望外,然而这一惊喜的发现却要了二老的命,戏剧冲突在此结束。

清风亭作为一座路亭,对行人就会造成一种习惯性期待,由于亭文化的悠久,这种期待已经成为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所以稳坐台下的观众也同样保有一种期待,于是,这样的期待使清风亭完成了两次对人物命运的悬念期待和解答。第一次是当周桂英看见前面有一亭,欲前往歇脚时,我们预感戏有了;当张继保看见前面有一亭,欲前往躲避时,我们知道有戏了;当张元秀看见前面有一亭,猜测继保可能藏匿于此时,我们感到冲突酝酿的紧张了。然后是这紧张的一点点解开,直至实现人物命运的交错。第二次是张元秀夫妇思念成疾,无法排解和释怀,来到清风亭做无望的期待。无望中又有望,有望中又无望。张继保会不会回来?回来后会不会相认?清风亭给了我们期待,也给了我们结果。清风亭,清风无影,那个曾经日夜厮守的儿子突然无影无踪了,那一对曾经朝夕相处的老夫妇也成孤魂野鬼,清风涤荡了一切——嫉妒、仁慈、粗暴、深情、贫穷、希望、孤独、荣耀、不义和死亡;清风也铭记了一切——让观众思索与感叹。

《望江亭》

《望江亭》原是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1950年代张君秋先生经过改变,搬上了京剧舞台,成为一出张派名剧。《望江亭》是一出喜剧,该剧讲述的是谭记儿才貌双全,青春守寡,为躲避纨绔子弟杨衙内的纠缠,在道观中栖身,恰遇白道姑的侄子白士中赴任途中看望姑母,经姑母说合,一个是儒雅俊秀,一个是美貌聪颖,二人相互倾慕,遂结为连理。杨衙内不死心,欲借尚方宝剑和假圣旨杀害白士中,霸占谭记儿。得知杨衙内当晚停泊在望江亭,谭记儿便装扮成一个卖鱼的女子,也来到望江亭。其时正值中秋佳节,杨衙内步入望江亭,只见明月当空,风景如画,一时兴起,命人摆上酒席,只是少一美人相伴,心中不免郁闷。此时,谭记儿假称卖鱼女适时出现,杨衙内见其貌美,邀她陪酒,谭记儿将其灌醉,偷走假圣旨,换掉尚方宝剑。第二天,当杨衙内来到潭州府问罪白士中时,由于拿不出证据又失去凭仗,反被任潭州太守的白士中问了一个“假造圣旨,私带尚方宝剑出京,图谋杀害朝廷命官”之罪。

在望江亭上演出的一场戏,是整出戏的关键。之前的戏是它的铺垫,之后的戏是它的结果。杨衙内的父亲是当朝太尉,白士中与之较量只能以智取,不能以力胜。谭记儿有勇有谋,自荐前往望江亭。她利用杨衙内的好色之性,窃取了他害人的凭仗,同时也掌握了他假造圣旨的证据。而要完成这个计策,最好的时间是在晚上,最好的地点就是在望江亭了。试想,如果地点选在杨衙内旅舍之内,一是场景不够美,二是环境暧昧,而谭记儿冰清玉洁,观众如何忍心让她沾染暧昧气息呢?望江亭是一临江之亭,上有高照之月,下有滟滟之波,景色如画。杨衙内停泊在望江亭附近,第二天就要去杀害白士中,强娶谭记儿。有“圣旨”在手,杨衙内认为自己胜券在握,想着梦寐以求的美人即将入怀,内心之得意难以自抑,信步来到望江亭赏月听波,实在是情理所趋。谭记儿来到亭上,有美景、美酒、美人相伴,杨衙内哪有丝毫戒备之心?哪有不酩酊大醉之理?杨衙内既醉,谭记儿便告成功,趁深沉夜色,全身而返。对于杨衙内来说,谭记儿就像那水中之月,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强欲水中捞月,只有自己淹死。望江亭的寓意也尽在此中了。

江与月历来是文人骚客的吟咏对象,我国的著名诗人几乎都有以江月为题的名篇佳作传世。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张继的《枫桥夜泊》、杜甫的《旅夜书怀》等等皆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人生中,望月抒怀是一永恒的意象,而江水最充分地放大了月亮的美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堪称描写江月组合之美的千古绝唱:“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由于历代文人对江与月的审美升华,使我们只要见到江月之景色,甚至只要读到江月二字,都会产生美的遐想与期待。望江亭便是集江、月、亭之美于一身,又值中秋佳节,若是白士中与谭记儿在此赏月,该是何等风流雅致!而偏偏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杨衙内占据了这美好景色,又是何其令人扫兴!此剧的是非爱憎与讽刺效果通过景色与人物的错位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当杨衙内仿效文人骚客赏月做诗时,其诗“月儿弯弯照楼台,楼高又怕摔下来。今日遇见张二嫂,给我送条大鱼来”与观众心中对江月的美好印象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既贬损了杨衙内满腹草包的形象,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满足了观众审美的需要。这大概也是作者选择“望江亭”的一个理由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