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

发表于:2022-12-09 17:1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旅游的逐步发展,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及专家的关注。文章从旅游资源竞争力、基础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四个方面,评述湖南省旅游行业竞争力现状。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竞争力;基础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成长竞争力;湖南省

[作者简介]刘雯,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经济与管理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吴兆,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信息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 F59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08)10-0134-00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从各个层面和角度论述竞争力的问题。随着我国旅游业竞争的不断升级,旅游目的地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取更大的竞争力同样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一、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进展

旅游目的地,是指能够实现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和满足其短期逗留生活需要的地理区域。认识旅游目的地的内涵和外延是评价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国际上对旅游竞争力领域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较多地从旅游地客源竞争的角度出发,侧重市场定位、目的地形象塑造、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等的研究,其中又以案例研究居多。相对于国外的旅游竞争力研究而言,国内对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时间更短,主要是在国际旅游竞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家、区域、城市、旅游企业等不同的空间尺度和不同角度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等几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二、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现代旅游涵盖了食、住、行、游、购、娱等行业,它既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扩大劳动就业和消费需求,还可以塑造地区品牌形象和扩大对外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旅游业发展迅速,已逐步实现了由“传统的外事接待型、事业型向产业型,从小旅游到大旅游,从起步定向到快速发展”的跨越,已经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湖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现状与评价

(一)资源竞争力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发展需要以旅游资源为依托,此处所指的资源竞争力主要指自然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

湖南省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名山、名水、名城、名人、名楼、名家及民俗风情等各种类型和品味的旅游资源遍布三湘四水,构成了四大主要旅游片区——以青山秀水和民族风情为主体的湘西旅游圈、以湖湘文化和都市风光为主体的湘东旅游圈、以洞庭风光为主体的湘北旅游圈以及名山秀水的湘南旅游区。根据国家旅游局开发司等单位主编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列出6大类74种资源法分类,湖南省6大资源俱全,74种资源中只缺滨海和现代冰川两种。截至2007年,湖南省共拥有27个国家4A级旅游区旅游点、10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8个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27处国家森林公园、2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11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4处省级森林公园。从以上资源现状统计情况可以看出,湖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容并蓄,融为一体;旅游资源种类多,容量、密度和丰度高,知名度和魅力度大,地域组合度和类型组合度好,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二)基础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是指包含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行业建设状况。本文主要就湖南省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商店、旅游餐饮、旅游娱乐业等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竞争力高低进行旅游基础竞争力评价。

旅游饭店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的基础服务设施之一,既是旅游者的旅途之家,又是游客了解某地区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旅游饭店的多少和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与全国大部分省份一样,湖南省旅游饭店业已经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但是低中高档次之间的比例(1∶18.76∶1.17)与发达国家(一般为5∶4∶1)相比差距仍然很大。随着国内旅游的大力发展,需求量最大的低档次饭店严重短缺(见表1)。

旅行社作为主要招徕、组织、接待境内外游客的主要业务机构,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截至2006年底,湖南省共有旅行社611家,其中国内社557家、国际社54家。根据2006年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统计数据,湖南省仅湖南华天国家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上榜,但排名由2004年第46位下降到2006年的第49位;而国内旅行社则无一家上榜。

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景区的形成,都要依赖交通的沟通连接。近年来,湖南路网密度不断加大,技术状况不断改善,通行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了以省会长沙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县乡公路为脉络,纵横交错、干支结合、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布局合理的公路交通网络。截至2007年底,湖南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71848公里,全国排名第6位,全省高速公路达1403公里,全国排名第16位。航空运输方面,已通航机场4个,在改造建设的机场2个,其中长沙黄花机场和张家界荷花机场都是设备先进的国际机场。重点旅游区张家界实现了空中、高速公路、铁路三位一体的交通网,极大地方便了旅游者。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 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五地针对旅游市场旅游商品需求作了专项问卷调查。调查表明, 被调查人群对旅游商品的消费需求很大, 77 %的人表示在旅游时肯定会购买商品, 另外14%的人表示偶尔会买, 只有9%的人表示不买。重视旅游商品的开发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湖南省已形成并开发的旅游产品主要包括湘绣、菊花石雕、土家织锦等。总体来说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拳头产品,在旅游消费中旅游购物比重仅为30%。

民以食为天,餐饮在整个旅游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也是不容忽视的。湖南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地理环境,众多豪杰,声名卓著,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湘菜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完整的体系,成为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

(三)人力资源竞争力

湖南省旅游业近年来健康有序发展吸引了大批从业人员,旅游从业人员人数不断增加。截至2006年底,湖南省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区(点)等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13.44万人,居全国第5位。虽然从业人数逐年攀升,但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其中持导游资格证和初级导游员证书者占绝大多数,中级以上导游员所占比例极低,登记分布不合理且流动性较大。因此,充足和高质量的旅游生力军是补充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以高校为例,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了旅游本科或以上专业,湖南第一师范、湖南女子大学等学校开设了旅游专科专业。截至2006年底,湖南省旅游院校或开设旅游专业的学校共96所,其中高等院校34所,中等院校62所,居全国第2位。此外,旅游行业职工教育培训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截至2006年底,湖南旅游饭店职工参加教育再培训94685人,旅行社45482人,旅游区8282人,车船公司2264人,行政部门2114人,其他人员1720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6.1%,居全国第7位。

(四)成长竞争力

成长竞争力主要指地区旅游产业各要素的成长趋势和成长能力,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后劲和前景,即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部分主要将湖南省与临近的湖北、四川两省的入境旅游接待人次和外汇收入两个指标进行比较,以说明湖南省旅游业目前的成长性优势。

2002年湖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56.62万人次,增长12.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1亿美元,增长14.8%。2003年成功举办以“展现绿色潇湘,体验健康之旅”为主题的中国湖南旅游节等系列促销活动,促进和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15.3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0.46亿美元。2004年通过举办中国湖南旅游节等系列促销活动,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全面恢复。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55.3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13亿美元。2005年,旅游业收入快速增长,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71.9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9亿美元,分别增长30.1%和24.6%。2006年,农业旅游、红色旅游持续发展,境内外旅游市场全面升温。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97.08万人次,增长34.9%;旅游外汇收入5.03亿美元,增长28.8%。而湖北省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次依次为102.43万、40.52万、61.19万、82.57万、105.57万,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为2.82亿、1.36亿、1.92亿、2.76亿、3.2亿美元。四川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次66.7万、45.1万、96.6万、106.3万、140.2万,旅游外汇收入2亿、1.5亿、2.89亿、3.16亿、4亿美元。从表2、图1、图2可以看出,湖南接待入境旅游人次虽不及临近的湖北、四川两省,但是旅游创汇能力却比临近省份强,说明湖南的旅游具有更强的成长竞争力。

四、湖南省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湖南旅游一直保持着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而所有的这些成绩与自身潜力以及各行各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首先,旅游资源丰富、品牌知名度高、历史文化价值含量高、资源类型组合好、区位条件优等优势对国内外的游客产生了持续而强烈的吸引力,为湖南旅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作为基础竞争力的旅游酒店发展态势喜人。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酒店进驻湖南,对湖南旅游酒店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旅行社的发展与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旅游大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完善大大改善了旅游交通的紧张局面,增强了各景点和景区的可进入性,方便了游客出行。旅游商品的开发应该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化”、“系列化”和“品牌化”,打造一批集特色、品味和品牌于一体的著名旅游商品。旅游餐饮应更加重视“湘菜”的主导地位。

再次,旅游人力资源方面,因为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得旅游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并且吸引了大量从业人员的加入。同时,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提高,为湖南省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智力支持。

最后,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对旅游产业认识的加深,湖南省各部门越来越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后劲,各行业纷纷主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2]黄成林.安徽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3]Douglas G. Pearce. Competitive Destination Analysis in Southeast Asia [J]. Travel Research, 1997.

[4]苏伟忠, 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旅游学刊,2003,(3).

[5]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地理,2006,(3).

[6]陈小春.关于湖南旅游商品深度开发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7).

[7]吴金林,李丹.福建旅游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推荐访问:目的地 竞争力 评价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