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更为重要的。千百年来,立身处世、持家治业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古代的家族为一个人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基础保障,而每个人也都作为家族的一份子,将家族作为最终的心灵港湾和最根本的价值寄托之地。
与城邦国家的强调个体意识为重不同,中国是家邦社会国家,讲究的是群体意识为重。比起宗教信仰和文化信仰,中国人更信任家族传承,从氏族阶段——家族阶段——家庭阶段。当下社会的许多乱象多是源于家族解体,以及核心家庭建设的缺失所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价值,它是中国人看待自己,看待家庭,看待社会的逻辑起点。
健全的人格养成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健全的人格应具备四点:完整的知识结构、旺盛的求知欲望、创新的开拓意识和无畏的探索能力。体能和艺术是必需的。爱体育的孩子是开朗的;爱艺术的孩子才会有排遣渠道。今天很多孩子被裹挟着去考各种艺术等级,这偏离了学艺术的意义。艺术是用来拯救人的,不是用来考级的。在学习上,鼓励孩子去提问,往往比给孩子标准答案更重要。要引导孩子学会变通,生活里大多数时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而现在的孩子缺少内生原动力。
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要学会不被思维所限,不被格局所制。围棋的口诀“金角银边草肚皮”也正是说明了这一道理。所以,要培养具有开阔思维和大格局的孩子,家长的首先要有开阔的思维和格局,如何做到?最主要的能做到终身学习,父母有学习能力,孩子才能坚持学习。
另外,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不要被伪命题所绑架,遵循事物本质规律。这就要求家庭和父母能引导孩子:在学习中持有清晰的分辨力,持有饱满的好奇心,持有开放的接纳性。
在孩子成长和人格养成中,家中母亲的角色很重要。有句话说得好:三流妈妈做保姆,二流的妈妈做陪练,一流的妈妈做榜样。做最好的自己,女人在家,家中的灵魂才真正地建立。女人保持终生成长,才能有中国未来的好传承。
一个家中有共同的价值出发就稳定,一个社会有共同的方向出发就有清正廉洁。从家到国,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这条线,找到大家心中的价值默契——家和万事兴。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