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从诸城看国企改革

发表于:2022-12-09 18:30:03 来源:网友投稿

最近,笔者去了诸城调研,重点是了解诸城国有企业改制前后的变化,调研中,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诸城国有企业改制前后的鲜明对照,改制前积重难返,改制后成效显著

为什么要去诸城调研?因为上世纪90年代诸城国有企业改革风风雨雨,姓“资”姓“社”争论不休。时任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省长李春亭请我去给省领导和厅局级干部讲讲国有企业改革。会上,有人提出,诸城国企改革议论纷纷,你认为诸城的改革是姓“资”还是姓“社”?我在回答时说,判断的标准,只能按小平同志说的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一个对300个诸城青年职工的问卷调查,问卷的题目是:“假如有人偷公家的东西,你怎么办?”答案有三个选择:(1)与小偷作斗争;(2)装作看不见的;(3)你偷我也偷。问卷回收的结果:选择与小偷作斗争的只有14人;选择装作看不见的220人;选择你偷我也偷的66人。这说明,这种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职工并不关心,所以有人说:“国外有一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当时,对企业亏损并不在乎,“亏损好,亏损好,评比检查不来了,工资奖金少不了”。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

上世纪90年代初诸城的国有企业亏损面大,债务负担重,难以为继。1992年上半年,市属150家独立核算的企业中,有103家企业亏损。时任市委书记陈光下决心改革,采取改制出售的办法,以摆脱困境。但当时有人起来反对,认为这是国有资产流失,给陈光扣上“陈卖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姓“资”姓“社”的争论惊动了朱镕基总理。

主任)

推荐访问:诸城 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