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悬挂或贴在墙壁和楹柱上的对偶联语,是用汉语描述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影响深刻的民俗文化形态。对联与诗歌在文化领域中各领风骚,因此,对联在我国的灿烂的文化艺术殿堂中占据一席之地,放射奇异光彩。
关于对联产生的年代,众说纷纭,迄今无定论。从它的发展史看,它荫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一、相通之处
对联随着律诗的产生发展而形成和发展,它继承了格律诗的那套格律。因此,对联与诗歌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
1.与律诗的颔联、颈联在形式上同样要求对仗工整,音律和谐。
就对联的形式而言,它的基本格式是律诗(五律、七律)的中心部分,律诗的平仄、对仗、用韵很严格,素有定规。无论五律、七律,全诗共八句,每两句叫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名叫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所以一首好的律诗本身说包含了组成的很好对联。如唐代白居易的《钱唐湖春行》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里的三四句和五六句十分讲究对仗,注意韵律,特别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更是脍炙人口。对联正是完全继承了律诗的这套格律,除了在字数上比较自由,不像律诗一样限定五言、七言外,其他完全以唐代律诗的格律为依归,甚至有的绝句也可以构成很好的对仗。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二句或三四句都可作对联素材,直到现在仍如此。
这样的对联,声律和谐,吟诵起来,十分动听,富有音乐美和艺术美。
当然,在对仗方面,对联与格律诗的对仗也大体相同,要求左右两联词性相同,内容相对。从词语上讲,基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上联是几个词,下联也是几个词,上下联相对应的数字也要相等。例如杭州西湖宋庄联:“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联中“山”与“窗”,“湖”与“枕”,“雪”与“书”是名词对名词,对仗十分工整。
2.与诗歌同样要求富有哲理或是意境,能抒情言志,警策励强。
同诗歌一样,对联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人们用对联寄情言志,用对联作为抒愤、言志、讽世、刺时的工具。明末万厉、开启年间,宦官专权,朝廷上下笼罩于黑暗与恐怖之中。当时宪成、高攀龙等人讲学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他们批评朝政,反对阉党,被称为“东林党”。东林党的首领顾宪成在书院大门写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表达了他们的关心时政、疾恶除奸的政治抱负。
此外,还有许多对联富有哲理,为人们称道、引用,鼓励学习,奋发向上,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铺张浪费强耻,勤俭节约光荣。”,这一副对联,使人既看到光明正大的一面,又看到黑暗错误的一面。两面对照,善恶分明。和诗歌《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样,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提倡什么,一目了然,使人得到启迪。
3.与诗歌同样要求易记并能广泛传播。
对联精炼、深邃、工整、风趣;对联内容丰富,有劝勉、评论、咏叹,有哀悼、挽唱、讽刺,发人深省,陶冶情操,有启迪作用,有实用价值,也有欣赏价值。雅俗共赏,熔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于一炉。
自宋代起,对联就是由文人的雅好戏作流向民间,逐渐通俗化,走进了千家万户。于是,不拘时节,不拘形式,对联成了人们表达志趣爱好及良好祝愿的一种艺术手段,广为传播。
二、差异之处
对联具有诗歌的某些特点,但它比诗歌更精练,更工整,更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联与诗歌有许多差异。
1.对联字数多少,不像旧体诗特别是格律诗限制那么严,也不像词一定按牌去填。
对联除了只要求上联与下联字数相等外,每副对联字数多少,没有限制。对联只要求上联与下联字数相等外,每副对联字数多少,没有限制,对联可以一句、两句、三句或多句子,每句字数多少,也没有规定。总之,只要能辞达意到就可以了。
对联的字数一般是以四个字为最少,但是也有三个字的、两个字的甚至一个字的。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惨案发生后,有人写过一副拘联,上联只写一个“死”字,下联为一个倒写的“生”字,宁可站着死,也不愿意倒着生,表现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这是寓意深刻、字数最小的一字联。
最常见的是五字对联与七字对联,日常生活中不乏其例,在此不再列举。
对联的长短全在于运用的巧妙,无论长联短联都可以为好联。最短的只有一个字,最长的几百个字。人们熟悉的云南昆明大观楼的一副对联,上下联共有一百八十字,是著名的长联。可见,对联字数多少,都比较自由,没有限制,当然,对联是写出来贴的,因贴的地方有限,一般不宜过长,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长短适当。
2.意境有差别。
对联意境集中、深刻;诗歌意境广阔,想象更有情趣。
对联讲究炼字炼意,作者常用精炼的文字、巧妙的构思和画龙点睛的手法,为读者创造出感情丰腴、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意韵浓郁的作品。
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曾引用过一副联语:“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是明代解缙写的,毛泽东同志引用这副对联是为某些人画了一幅很逼真的肖像,刻画那种徒务虚名、不求实际的人,借助比喻,形象贴切,极富有教育意义。像这样的对联作品都是构思巧妙,有画龙点睛之功,使对联和意境集中深刻。
诗歌意境广阔,想象更有情趣。唐朝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说的是春眠夜短,气候暖和,如果不是因为鸟声的吵闹,还不知道醒来。联想到草木更加生机蓬勃,因而感慨昨夜的风雨声,被打下的落花不知多少。语言浅近,却意境阔远。
3.诗歌语言更高雅,常用典;对联评议要求通俗,较少用典,内容往往就事发挥,一样韵味无穷。
许多联语不但和诗具有高度文学性和审美意义,更富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它与诗、词相比,能赢得更多的读者,使用范围更广泛。
因为诗歌主要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纸上之作,经过文人墨客的雕章琢句,潜心营构,引章据论,有时难免词较隐晦,所用典故较多,不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则较难理解。对联自从宋代起,就由文人的雅好戏作流向民间,逐渐通俗化、口语化,走进了千家万户。因此,在对联的创作中要求语言通俗少用典,才可不拘时节,不拘形式,成为人们志趣爱好及良好祝愿的一种艺术手段。时至今日,它仍受到亿万人民的喜爱,出现了新的对联热。
4.诗歌中对偶句,在起承转合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联独立构成一定的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中的对偶句,律诗中对仗的两联处于承转的位置,它们一般都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即使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样的名句,也是如此。《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一首诗中劝慰友人不要为了离别而悲伤,充分流露了友情的诚挚和旷达的胸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个更高的美学境界,在诗中发挥起承转合的重要作用。
对联完全不同,虽然是可长可短的两行字,但其内容集中,意义明确。对联内容的独立性与特定性相联系,或庆贺、或哀挽、或酬赠、或题名胜、或谐讽,有特定之用,这便使对联比之对偶彻底独立,演变成一种文体。
5.对联在遣词造句上,比诗歌更注重技巧。
所谓巧对妙联,大都在构思上独具匠心。巧妙,在手法上比喻、夸张、拟人、假借、镶嵌、反复、重叠、映衬、反衬、双关、回文、顶针、排比、对偶、自对、隐匿、歇后、拆拼等修辞妙笔无所不用,使妙联上下句词性相对,音韵和谐,本身富有一种字面上的对称美和声调上的韵律美,创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和韵味,看上去赏心悦目,读来妙趣横生。明代解缙所作的一副对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这一联中,所用的修辞便有对偶、排比、复辞、总分、照应、同旁等。
宋代有个叫吕蒙正的人,对贫富不均极为不满,有一年他独出心裁创作了一副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这副对联,上联缺“一”,是缺“衣”的谐音,是说没有衣裳;下联少“十”是少“食”的谐音,是说没有饭吃,而横额则暗寓“没有东西”,说明穷困潦倒。构思、修辞何等巧妙。
6.对联除上下联外,有时还有横批(又称“横幅”、“横额”)。
横批由四个字组成(一般用“成语”或“炼语”),更要高度艺术概括,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平仄一般没有要求。但要切人、切事、切物、切意,并要求所书写的对联内容相吻合。
7.对联与诗歌传播范围不同。
诗歌更多流传于文人墨客之中,对联范围更广,不只在文人中,而且在民间广泛传播。
生活需要美,美也需要生活。
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美的形式。对联,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沃野上所茁壮成长的一簇别有风韵、独具特色的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