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赋力文档网 > 专题范文>公文范文> 正文

贴春联

发表于:2022-12-09 21:0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主题序语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在我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民风民俗】

对联溯源

对联起源于书桃符。远在周代,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边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本来只是挂在大门上的长方形桃木板,开始时上面分别写的是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到了五代,人们开始把联语刻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史书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孟昶花园中有百花潭,兵部尚书王瑶曾题:“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是我国最早的园林题景对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在《元日》中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春联较之宋代则有些冷落萧条,流传下来的也就更少了。但是在元曲中春联却得到了创新使用。从现存的元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元曲在每剧的收场时,常常用对子的形式点出题目和正名。

“对联”这一名称诞生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文化,曾命令大臣、官员、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须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还装扮成普通百姓出去,挨家挨户地欣赏对联。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推动了对联文化的盛行。明代最大的对联名家是解缙,他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就被毛泽东所称道。

自清朝以来,对联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上至皇帝,下至文人雅士,无不致力于此,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并涌现出了许多名家,如:纪昀、翁方纲、阮元、袁枚、郑板桥等。近代则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等对联高手。随着对联的兴盛和发展,有关记述对联的著作也问世了。福建梁章钜写的《楹联丛话》便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心,对联也以崭新的面貌开始复兴。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并创办了许多有关对联的刊物。长期以来,对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因为能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能激励自己、教育别人,并且既有趣味性,又有艺术性,深受广大楹联爱好者的喜爱。

就对联的种类而言,主要有春联、节日联、婚联、寿联、勉联、挽联、职业联、名胜联等;就对联的作用而言,主要有装饰环境联、启迪世人联、传递感情联、祈祥祝福联、陶冶情操联、鞭挞邪恶联、广告宣传联、征答交际联等。

对联,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一朵精巧别致的小花。希望同学们能了解它,掌握它,更希望同学们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使之发扬光大。

【名联赏析】

名联欣赏

(一)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此联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所作,倡导读书人要常怀兼济天下之志,在今天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上联描写自然界的风雨声和琅琅的读书声交相辉映,自然天成,诗意盎然,意境深远;下联直抒读书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平仄相对,寓意积极,堪称佳作。

(二)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这副对联情景交融,既描写了琅琊山、醉翁亭的秀美风景,又抒发了对欧阳修这位文学巨人给后世所留下的不可估量影响的追念之情。“醉乡”既指历经百年依然风姿绰约的醉翁亭,又指欧阳修与民同乐醉于山水之间的闲情逸致。信步于琅琊山中,亭角飞扬,游人如织,好一个“亭影不孤”!联中嵌入“醉翁亭”三个字,妙如天成。此联言简意深,耐人寻味!

(三)

风送花香红满地

雨滋春树碧连天

这是一首回文联,把春风吹拂红花送来阵阵花香,细雨滋润春树,大地一派澄清的盛景描绘得很是细腻生动。如果将该联倒读,则为: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联意则变成了蓝天连碧树,春景润春雨;大地红香满,花儿随风舞。我们仿佛能够感觉到春雨春风中送来的阵阵清香,可谓妙趣横生。

【对联故事】

倒贴“福”字的由来

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在门上倒贴一个“福”字的习俗。“倒”和“到”谐音,意思是福气到了的意思。据说,倒着贴“福”字这个习俗也是从明朝开始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经常化装成平民到民间走访。有一次,他听到一家人在聊天的时候说他的坏话,非常生气,就把这家人门上的“福”字倒转过来作为记号,准备在除夕之夜派人来把这家人杀光。回到皇宫后,他还是非常生气。马皇后问他怎么回事,他就把这件事情说了出来,还得意地说:“以后就没人敢说我的坏话了。”

马皇后是一个善良的人,为了避免这场灾难的发生,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偷偷下令全城的人都把自己家门上的“福”字倒过来。等到了除夕那天晚上,朱元璋派出去的人发现所有的“福”字都倒过来了,再也找不到那户人家了。

朱元璋发怒了,他以为全城的人都在和他作对。马皇后忙对朱元璋说:“老百姓把‘福’字贴倒了,是希望福到,这是大吉大利的意思呀!”然后又劝他要虚心接受意见。朱元璋觉得有道理,就下令以后的“福”字都倒着贴,之后也开始接受别人的意见了。

从此,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在自家的门上贴一个倒着的“福”字,别人看见了也会说:“福到了!福到了!”

【例文展示】

贴春联

安徽省太湖县新城小学

503班 余心语

春联,顾名思义就是迎接春天的对联。所以每逢春节,中华大地,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人们都要挑选一副大红的春联贴在门上,不仅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更能表现主人对来年生活的希望和祝福。

“噼噼啪啪——”鞭炮声阵阵,又是一年春节到。这不,大家都在忙着选春联,贴春联呢。我家也不例外。大年三十一大早,奶奶就嚷嚷爸爸快去买春联。爸爸边应着,边骑着车一溜烟跑了,一会儿工夫就带回了一副大红的春联,还闪着金光呢!

开始贴春联了。爸爸一手拿着上联,一手拿着订书机,脚踩在凳子上边比画着,边问:“心语,看看正吗?”

“再往左边挪一点点,爸爸。”我说。在我的指点下,爸爸终于把春联摆正了。“可以了。”妈妈也来凑热闹。刚说完,只听“啪啪”两声,上联终于贴好了。接着,我们又群策群力,贴好了下联。爸爸笑着说:“心语,你来把它读一遍。”

“这还不简单!‘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横批:‘欢度春节’。”我一边读,一边用手比画着。

“不错不错,很有点味道。”爸爸乐呵呵地说。

“那是当然!我可是我们班上的才女呢!”

“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也不知道谦虚一点。”妈妈一脸笑容地说。

“过分的谦虚等于骄傲。我可是有真才实学的,我还知道许多对联趣话呢!”

“那你说说。”妈妈立马接话了。

“传说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太漂亮了,他家的春联一贴出来就被别人偷走。于是他写了一副特别的春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么不吉利,当然没人敢偷了。岂料快到子时时,他叫儿子在后面各添了三个字,遂成妙联一副:‘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有远离灾祸,福临门的美好愿望。”

“还真的很有意思,不愧是才女!”爸爸竖起大拇指说。我们边说笑着,边欣赏着别人家的春联那可真是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

大红的春联,大红的灯笼,映红了孩子们的小脸,照得每个人的心里都亮堂堂的……

点评

习作按“买春联—贴春联—读春联—议春联—赏春联”的顺序详细记叙了大年三十小作者一家人贴春联的过程,条理清楚,首尾呼应,对话描写颇具特色,字里行间洋溢着贴春联时的喜悦之情,也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了春联给人们的幸福生活增添的热闹喜庆的气氛和春联文化的魅力。

【指导并置评:殷抿娥】

推荐访问:贴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