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多学科的广泛的调查研究,于1981年编制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对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调整、商品基地选建、因地制宜实行农业技术改造等提出了新的论点、建议和战略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和分级系统,分别阐明了10个一级区和38个二级区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在中药区划方面,许多学者从中药区划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和意义等方面对中药区划进行了描述和注释[6],但对于生产规模相对较小、栽培历史相对较短的中药材来说,栽培药材的区划对高效中药产业的发展作用一直未能充分得到发挥。
2 中药材栽培的发展趋势
2.1 人口增加,资源减少促进中药栽培
我国药用(食用)植物栽培历史悠久,但仅限于少数品种在关内栽培,且多为药食同用,如莲、桃、山药以及公元前123年从西域引种红花、安石榴、胡桃、胡麻、大蒜等植物。6世纪40年代对地黄、红花、吴茱萸、生姜、栀子、桑、胡麻、大蒜等药用植物已具备较成熟的栽培方法。《本草纲目》对荆芥、麦冬等100多种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作了详细的论述,中药逐渐由采集野生品进入人工栽培。人口的增加导致资源的匮乏的根本原因之一。1660年(清代)以前我国人口基本在0.5亿~1亿(不足现河南省人口数量),除极个别品种外,野生资源可以得到满足,即使有栽培,面积也不会很大。赵学敏撰著《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草药为类最广,诸家所传亦不一其说,余终未敢深信,《百草镜》中收之最详,兹集间登一二者,以曾种园圃中试验”,说明当时多为规模种植民间药。清朝以后人口开始迅速增长,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增长更为迅速。杜仲、黄柏、厚朴、栀子、桔梗、川贝母、山茱萸、金银花等都是在野生资源严重减少的情况下进行的人工栽培,并成为商品的主要来源[2],此外还从国外引进的有颠茄、番红花、西洋参、白豆蔻、儿茶、丁香、檀香、马钱子、古柯、印度萝芙木、毛花洋地黄、狭叶番泻叶、安息香、大风子、南天仙子等30余种[6]。亳州药都可基本反映我国药材的栽培历史状况,清代栽培药材逐步发展,民国是道地优质栽培药材的奠定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栽培药材迅速发展[8]。目前,中药材价格节节攀升,2010年全国市场537种中药材中有84%涨价,近20年来,由于中药资源在食品、饮料、保健品、其他卫生产品和出口贸易中的扩展利用,导致甘草、羌活、肉苁蓉、三叶半夏、紫草等100多种中药资源蕴藏量普遍下降,一些名贵的药材如铁皮石斛、霍山石斛、冬虫夏草等野生资源已很难以寻觅[9]。中药材的栽培虽有千年历史,但也仅限于川芎、川乌、“浙八味”、“四大怀药”、党参、当归等,毕竟是少数的种类,而且这些种类也多是在明代或清代开始较大规模种植,通常仅有几百年的历史。多数中药材种类真正的规模化栽培的也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与中药材应用历史来说,中药栽培是一个极为年轻而富有生机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