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冲击了现代中职生的价值观念,对中职的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分析微电影的特点及现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后,提出运用微电影提高中职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水平,以及在微电影制作过程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发展学生的道德行为。
[关 键 词] 班级制作微电影;中职;德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046-02
一、论题背景:微电影的特点与中职学校德育
(一)微电影的特点
自第一部微电影问世以来,微电影就以短小精悍、投资少的特点得以迅速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微电影精、微小却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微电影放映时长短,一部微电影时长一般是30~300秒,便于在各种移动客户端流通,为微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极大便利;微电影制作成本低,投资小,哪怕只有一部手机,都可以拍摄出一部微电影,使得人人都有当导演的可能。
如今,微电影已经在各个领域展现了它的蓬勃生机,也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在公司企业里,微电影被用来做广告宣传,营销策划,提升品牌知名度;个人用微电影表达自我思想,表现创意,展现才华;家庭成员用微电影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时刻,微电影成为珍贵回忆录像帶。而在教育领域,微电影的德育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微电影在各大高校兴起,而教育者也充分运用微电影来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二)新常态下中职学校的德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如今电脑大面积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电脑,而个人拥有手机更是普及,中职生几乎人手一台手机。4G网络、无线WIFI等网络技术也发展得越来越成熟。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更依赖于手机等电子设备,成为手机控,生活方式、社交方式也跟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职生更愿意以手机网络社交媒体交流取代面对面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的中职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中职生能够通过网络轻易获取海量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网络信息直接冲击着中职生的大脑和心理。而中职生信息甄别能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和对网络信息的应用不当,加上碎片化的网络信息对中职生的思维的影响,使中职生容易陷入网络诈骗、网络谣言和网络直播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职生德育面临各种挑战。中职德育课程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等四门德育必修课程。课程的开设对中职生的德育起到一定效果,但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由于学生从小到大都已经听取了很多人生大道理,因此,简单的说教刚开始可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说教多了,学生便容易烦躁,甚至会对说教者产生反感。通过学校纪律要求来约束学生行为有一定的效果,学生在学校权威面前,能够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是他律。在新常态下的中职德育,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对中职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德育。如何针对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挖掘中职生的心理需求,创新中职德育模式是新时代给教育者提出的新挑战。
二、现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一)接受新事物能力快,喜欢娱乐,彰显个性
现代的中职生,从小就接触到了各种电子产品,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快。面对一个新事物,学生能很快熟悉上手。现代的青少年更喜欢娱乐化的生活,喜欢自我展示,彰显个性,娱乐化的心理特点非常突出。
(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需要引导
一方面,宽松的学习环境需要学校多组织活动来消耗学生过剩精力。相比于中学生,由于中职生的学习注重技能训练,知识理论只为技能学习作准备,没有升学压力,中职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种活动,发展自我。在这宽松的学习环境里,要让知识基础薄弱的中职生像高中生那样一整天学习,学生是很痛苦的,学生的毅力不足以让学生保持努力好学的势头,过剩的精力需要一个“排泄口”,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急需学校加强引导,多组织些活动来转移学生旺盛的精力。
另一方面,在网络技术发展和手机普及的背景下,几乎人手一台手机的中职生每天都接收着海量的信息。网络快餐文化的发展,知识碎片化的传播,直接冲击着学生的大脑,影响着中职生的心理与思维。中职生毕竟也还是未成年人,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还不够强,人生观、价值观也正在进一步形成中,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这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老师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运用正确的“三观”对事物进行评判并作出正确选择,引导学生从他律逐步走向自律。
(三)自尊心强,关注自我,需要他人的关注与肯定
一方面,学生生活在物质丰裕的时代,从小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取多种信息,加上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树立了较强的自尊心,表现出来便是“要面子”。曾经有这么一个学生,一个同学小A叫另一个同学小B帮搬一张桌子,小B直接回答说“你叫搬就搬,我不要面子的吗?”后来小A说,“给个面子,帮我搬下桌子”,小B才帮忙。
另一方面,在张扬个性的年代,学生非常喜欢晒自拍,拍抖音,更新朋友圈。他们每更新了朋友圈,最期待的便是得到点赞关注,从点赞和评论数里获得满足。从这里侧面反映出了现代中职生有比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与肯定。
三、班级微电影中中职德育渗透途径
学生接受新事物快,有着旺盛的精力,喜欢自我表达,希望得到关注与肯定,微电影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一是制作微电影过程中,学生的精力得到有效释放,有事可做,便不至于无所事事,有效预防了学生“无事生非”;二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充分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需求,同时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不断的锻炼中获得技能,增强自信;三是通过微电影角色的扮演,学生在各种情景中得到各种人生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学生对各种人生感悟更深。“知、情、意、行”相结合,才能够提高德育效果,那么,如何运用班级微电影进行中职德育呢?
(一)在班级微电影中提高道德认知
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心中认为社会行为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具有一定的行为约束力。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只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说教,背教条,抄《中学生行为准则》《弟子规》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学生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体验并不深刻。中职生在参与微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中,亲身体验着别人的情境,微电影中的榜样教育、编剧道德两难情境,给予中职生强烈的观念冲击,通过讨论、交流,深度认知,不断地灌输、强化道德观念,学习各种道德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二)在班级微电影中提高道德情感体验:移情、羞愧感
移情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一种能力,对学生形成社会行为具有重大意义。移情能力强的人,更容易对他人表现出尊重、友善,更容易对他人的困境施加援手。因此,移情对德育具有重大作用,培养中职生的移情能力,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道德水平。
羞愧感是“个体意识到自身或所属团体违反社会规范和道德行为准则时所产生的自我谴责的情感体验”。羞愧感是“自我道德意识的一种表现,与个体道德观念的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建立以及对周围的人的尊重等因素密不可分,可制止或纠正个体品德的不道德行为,维护或推动个体道德的健康发展”。
运用微电影角色的扮演,迫使学生处于电影角色的具体情境中,代入电影角色里,直接对电影角色进行情感体验。例如,在《不翼而飞的100元》中,A冲凉时将100元放在了洗澡间,出来时忘记拿了,B接着进入洗澡间冲凉,顺手牵羊拿走了那100元钱。最后,通过在课堂上公开进行德育,B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感到羞愧,悄悄地把100元放回了原处,而全班同学约好,对B的行为不揭发。
(三)在班级微电影中发展道德行为
班级微电影的制作过程是需要学生协力合作的,在这合作过程中,就直接涉及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学生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有可能有学生不愿意合作,有学生遇到困难就直接放弃,有学生表达的观点与他人不同却难以说服他人,有学生不愿意付出却只想享受成果,有学生不敢站在镜头下表现自我。在这实实在在的问题面前,解决这些问题,无形中也就发展了学生的道德行为。
四、小结
当前中职德育面临着各种挑战,运用微电影进行德育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通过观察学生在微电影制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能够及时把握中职生的心理,对学生及时进行思想与心理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生在微电影角色的扮演中,能够处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反思人生,感悟人生,从而提高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发展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6.
[2]郑富兴.工作德育:中职德育的理念与方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1):100-107.
[3]王小羊.班级微电影德育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3):76-77.
[4]重慶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西部职教项目课题组.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不足及改善对策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75-80.
[5]何闽.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6):4-6.
[6]姚国艳.微电影:班级德育新途径[J].班主任,2013(11):12-13.
编辑 张 慧